跨学科研究:突破插画的边界——张天尘专访
2024-09-03 20:18:47 陈耀杰
跨学科的应用在如今已经十分广泛。它是指通过突破传统学科门类的方式,实现对某一问题的整合性研究。比如说科技与教育的结合,通过“线上教室”、“网络课堂”等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不再枯燥,增加学生自主积极性。再比如AI技术与医疗的结合,从加号、问诊、陪诊等多个环节优化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也大大降低了人工失误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手不足的现象。这样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尝试越来越得到热议,在艺术创作领域也是如此。张天尘就是这样一位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兼具创意与创新的青年艺术家。
张天尘在其伦敦独立工作室
张天尘是一名现居于英国伦敦的青年艺术家,活跃于英国、中国和欧洲等地区并致力于插画的发展与创新。她的作品曾在中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的多家画廊展出,她的创作不限材料、形式与主题,作品关注个体经验,充满叙事性。
张天尘的作品《她的厨房》就是一件典型的跨学科艺术作品。它曾在第21届伦敦设计节、2023上海国际插画艺术界和2024意大利当代艺术家邀请展等展览展出,并荣获美国MUSE DESIGN AWARDS银奖。今年7月份,这件作品受到上海越婷惠美术馆邀请,再一次回到中国展出。
《她的厨房》影像素材在上海越婷惠美术馆展出,2024
《她的厨房》是一件以家庭厨房与女性遭遇为灵感的落地交互装置作品,通过5件陶瓷件、6套织物故事、1件雕塑、1张桌子和1套触控音响装置讲述了6名来自不同年代的中国女性与厨房的故事。观众只需触摸声音设备(黑色餐具),便可以通过对应的食物容器聆听相应女性的故事。在所有的陶瓷容器中都含有一块布料,其上赋有意为不同菜肴的抽象图形,这些菜肴都与对应的女性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布料的背后则撰写了这名女性的心路历程。张天尘借此作品表达了传统女性的困境与痛楚,并激发公众对性别角色的深刻反思。
《她的厨房》,综合材料,交互装置,2022
以其中一位女性举例,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她没上过学也不识字。她每日围绕着厨房与农活却依然被自己的丈夫嫌弃和唾骂。丈夫去世后,她与儿子儿媳同住。她常常因为儿媳生得儿子而感到骄傲,她也为自己生了儿子又有了孙子而赶到无比自豪。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腿脚愈发不利索,已无法为家人做饭。这时儿媳以餐桌无法容纳4人为由将她赶到他处就餐。又过了不知多久,送到她手里的米饭不再温热,有时冰冷得难以下咽。张天尘将其故事通过被腿脚束缚住的女性形象来呈现,并制作成饭碗的造型,内置米饭图样布料,展现了这名女性被厨房捆绑的一生。这名女性的身上展现出了传统重男轻女的陋习思想,但也让观众看到了时代背景下一名女性坎坷无奈的一生。
《她的厨房》女性故事:不再温热的米饭,综合材料,交互装置,2022
很多观众看到这件作品后都有这样一个疑惑:这跟插画有关系吗?是的,《她的厨房》放在一众插画类作品中真的太另类了,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呈现形态,更是因为它的材料、它的叙事方式、它的创作手法……这一切似乎都与插画毫无关系。但张天尘却给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是的,这就是插画。
说到插画,大多数人会想到报刊文学、杂志小说。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插画只是辅助文字的工具。但如今,插画俨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又成熟的学科。张天尘注意到,插画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仅是传统读物,插画现在已经很好的应用在了商品包装、服装纹案、企业宣传、家居设计、建筑装修等领域。甚至连景区的冰棍都与插画进行了很好的结合,用接近立体浮雕的形式将雪糕本体设计成著名景点的造型,引得顾客买单并打卡拍照。
由此可以看出插画早已不是刻在石头上或印在纸媒上的这样单一的形式,它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它可以代替文字也可以传达感情。张天尘认为,无论这些插画以何种形式呈现,其作用是兼具艺术欣赏的同时对目标进行解释说明,其本质目的都是传递信息。因此插画被张天尘定义为是一种交流的手段。
这样的思考奠定了张天尘独特的插画创作方式也是她实现跨学科研究的基础。在《她的厨房》这件作品中,张天尘从交流沟通的角度出发,以向观众传递信息为目的,将调研结果解构并重组。当然,张天尘的创作不能为了让作品贴上跨学科研究这样一个标签而故意选择突破平面的形式。
在材料的选择与作品的呈现方式上张天尘遵从于调研本身。《她的厨房》作品中涉及的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故事有个共同点——都与厨房有关,于是张天尘想到了餐桌;这是女性与厨房的故事,那么女性是作品的主人公,于是张天尘想到了用女性的形象代表餐具;每一名女性的经历中都涉及到一些特定的菜品,于是张天尘决定在餐具中放上对应的菜肴;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物件是抹布,这是每一名女性进行厨房工作时都要使用的工具,于是张天尘用加工后的布料来当作容器中的菜品,意在提示人们:抹布可以抹去厨房中的污渍,但是不能抹去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一切;整个作品的女性经历本身能够串联成一条非常清晰的时间线,作者以当代人的视角纵观近100年中国女性的心路历程,那么“故事”就需要讲述者,于是张天尘召集了众多关注女性、支持女性的中国青年女性来录制故事的讲述……就这样,就有了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她的厨房》。
张天尘向观众讲解《她的厨房》创作历程,上海,2023
张天尘在这一件作品中涉及陶瓷工艺、雕塑制作、布料设计、文学创作和前沿科技等学科,它们共同组合成了如张天尘所述的插画:通过艺术加工,解释说明了不同年代女性的心路历程,以一种与观众交互的形式传递了女性困境与思想成长的信息,由此引发大众思考。她在跨学科的同时又让作品严谨的符合了她对插画的定义。张天尘丰富的知识与紧密的逻辑着实让人佩服。
张天尘进行布艺等材料的实验
张天尘能拥有如此多样的技能、丰富的认知与蕴含逻辑的思路和信息整合能力并不意外,这源自于她对自己的“不设限”。
大众对艺术家有一个普遍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的工作模式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长年累月在工作室埋头创作。或许这确实是一些创作者的常态,但这绝对不是张天尘的工作态度。她最常做的事就是走出去,走出艺术这个圈子。这不仅仅是走出家门观察生活,还是走入与自身无关的圈子。张天尘参与的社交活动非常广泛,除了艺术文化领域的交流活动外,她还参与过国际局势论坛、创业分享会、技术俱乐部,此外,张天尘还曾是某民间救援组织的成员,参与过一些社会保障活动。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接触世界、丰富认知与拓宽思路的好机会。 张天尘在不断的社交中意识到世间万物都是关联的。 比如远程对话机器人的发明,它不仅被用在展览馆中,银行内,医院中,还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大作用。所以在张天尘眼中,学科壁垒并不需要去打破,因为它本就不存在,这只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规则而已,对世界来说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
在这样不设限的认知中,张天尘将不同学科知识技法非常自然和谐的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搭配得相得益彰。这或许也是她的作品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带着这样的探索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期待张天尘为我们带来更多优质的跨学科艺术作品。
张天尘在意大利与当地艺术家进行交流,2024
Q:能为我们讲述一下《她的厨房》在展览时的观众反馈吗?
张天尘:这件作品的首展在英国伦敦。现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中国女性的故事是非常陌生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西方观众不清楚二战有个战场在中国,更不了解抗日战争。这件作品的第一名女性的经历让他们感到震惊,也让他们了解到战争对这片土地的摧残和给女性带来的伤害。
还有一些观众根据时间线索看完6个故事后跟我感慨到“中国的发展真的好快啊!”他还沉浸在第一个故事的裹小脚、童养媳中,不到100年的时间女性就已经能够独当半边天了。尽管现在依旧存在一些女性困境,但是他认为对于中国女人来说这都不是困难。
很高兴我的作品能为海外观众带来这样的体验。
Q:听说您最近正在创作新作品,也是跨学科项目吗?方便透露一下吗?
张天尘:我最近在创作一件关于海外华人群体的作品。目前完成了这个项目第一部分的跟踪采访和基础调研工作,现在在整合材料和进行一些文献研究。我预计在接下来的1年内完成这项创作的第一个部分,希望能如期进行吧。说到是不是“跨学科”,我会根据素材本身选择适合它的呈现方式,并不会为了跨而跨。
这件作品的第一阶段成果预计会在25年春节左右在上海展出。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