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融措空间|诺诺:漫步在城市的琼鸟

2024-09-11 17:06:03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118454fc7ecc06c604290ab92ca5acf4.jpg

展览海报

想象一个画面,你和两个好友结伴同行。左边有琼鸟(注:佛教语境下的大鹏金翅鸟),右边则是巴特·辛普森(注: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虚拟角色)。在月光的映射下,你们在拉萨街头谈论着蓝色星球与七洲居民。午夜时分,你们选择在酒吧休整一番,畅饮时谈天说地。在半醉半醒之间,你看到燃烧的纸飞机划过天际,海洋中满是漂浮着的记忆碎片,空中有人在努力呼喊,而你却什么也听不清。末了,你和好友们相拥,在景观内获得慰藉,直面真相的鸿沟。一次虚拟的艺术之旅,其背后是对于现实的真实关切;在艺术家诺诺的宇宙中,符号传递意义,精神世界互通有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d423ae266e228cae8cfc77e167aea811.jpg

《无题》,数字艺术,30 × 60 cm,2021

对于相当一部分现当地艺术家,“语言是精神,精神是语言”早已成为了司空见惯的创作理念。从超现实主义者的“原作嘲讽”到如今风靡全球的潮流艺术,人们将“符号”滥用为充满诉求的手段。从发现“时间和空间会说话”(雅克布森;1975年)到“我们被迫去一直说话”,原本从符号延展出的认知力,理解术和创造感被大众评判为某种独属于艺术疯子的“喋喋不休和胡言乱语”。然而,在艺术家诺诺的作品中,符号绝非摆设,它们根植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根植于生活在这片高原之上的人们所急需面对的诸困境。将感受“融入”作品是极为艰难的,你甚至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因此,符号闪亮登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48c47380328912911928fba5afeb8dcf.jpg

《摇滚的心咒》,数字艺术,80 × 80 cm,2021

“毕业后,我从拉萨去了南木林高中教书,看似离现当代渐远,但互联网使我从未脱离当代艺术的前线”。与孩子们一同沉浸在艺术的世界,诺诺知晓什么是真正的“象征效率”。那些虚拟的形象消除了广义上认知层面的壁垒,文化因而被投射到任意一个可视之物。我相信,卡通人物与我们一样时刻关注着文化,环境与和平,皆因它们脱胎于这些普世话题,它们的编年史是现当地语境下人们对于生存性产生迫切诉求的时间印证。正如朗格(1895-1985)所言:“我们对于体验的把握通常需要一系列充满隐喻的符号来完成,因为这种体验是全新的”。对于诺诺而言,日常叙事仅仅对熟悉的概念才会有所效果,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现象层出不穷,概念日新月异,唯有内部在不断产生意义裂变的流行符号才能组合为一种新的语言,一种不再需要人们顾及语法,词汇和意象的修辞载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3e98131564bec32dd06cda07247880aa.jpg

《无题》,数字艺术,50 × 60 cm,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7e45f088064ae4c27fb8549efff4263f.jpg

《角色#1》,数字艺术,80 × 80cm,2024

然而,这不意味着那些早已融入区域性文化叙事的经典符号需要被遗忘,在艺术作品中以符号为载体也并不意味着要脱离本土语境,从而去谈论那些特定的主题。遵循一个被无数次宣扬的理念:藏地并非想象之地,“可乐和蓝带并非陌生之物”。在诺诺通过画作撰写的艺术宣言中,以卡通和潮流艺术形象为代表的符号是逗号,是问号,是感叹号;但在文章结尾处,作为句号出现的则必定是那些本土化的文化符号。在这个符号乐园中,琼鸟抓着巴特的双手起舞,他们摇滚,他们为有情感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c45fb7cf7c9905b9e38b5ea577bba4d1.jpg

《无题》,数字艺术,80 × 80cm,2022

艺术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cead36329677c8a330b85b0cd4e5ce8f.jpg

诺诺(Nornor)

出生于1988年,拉萨

目前工作居住于日喀则南木林县,西藏

教育

2010年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拉萨·西藏

展览

2024年    《在拉萨河边》, 融措空间, 拉萨·西藏

2024年    《紫外线》, 图克艺术空间,呼和浩特·内蒙古

2022年    《珠穆朗玛的回响》,寒山美术馆,苏州·江苏

2022年    《传承与创新 当想象力延展在高地》,西藏博物馆, 拉萨·西藏

2021年    《无主见》,博存艺术空间, 拉萨,西藏

2021年    《顶峰的预言家》 上海市醍醐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21年    《神游喜马拉雅》,拉萨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 拉萨·西藏

2021年    《3650M》艺术文化艺术群展, 上海创+空间,上海·中国

2020年    《梦幻与泡影》,纽约,美国

2020年    《必要的愚蠢》, 博存艺术空间  拉萨·西藏

2019年    《当代青年艺术家主题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广东

2019年    《有什么艺义》,博存艺术空间, 拉萨·西藏

2018年    《西藏·此时》, 红门画廊, 北京·中国

2018年    《十三届香港亚洲当代艺术展》香港·中国

2017年    《犟》  博存艺术空间   拉萨·西藏

2016年    《第九届国际青年艺术周》  南京·江苏

2016年    《牦牛谜语现当代艺术展》  拉萨·西藏

2015年    《左右》 博存艺术空间  拉萨·西藏

2014年    《独立艺术博览会》 德哥尔摩·瑞典

2013年    《有/没》 博存艺术空间   拉萨·西藏

2011年    《80后三人展》 更堆群培艺术空间  拉萨·西藏

出版

2023年  《绿》,出版社baroch editions, 期刊  revue de l’association Alexandra David-Néel,              第三期,101-103页, 法国

2019年  《笼中之鸟》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西藏美术,第二期

2018年  《金字塔》, 期刊JET,193期,第十三届亚洲当代艺术展

学术主持/作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baa0544bf931d723dccea3282025214d.jpg

​索朗旺青 自由撰稿人、学者、艺术评论

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历史和哲学学院,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长期主持人民大学的藏史研读班。长期坚持研读原始资料,系统学习了古希腊语、拉丁语、古希伯来语、 西夏语、梵语,满语、蒙语和古藏文等作为学术研究性语言。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