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窥历史深邃 感文化博大 体艺术精妙
2024-09-18 14:03:36 未知
在数字化时代,一款游戏的风靡往往能带动一系列文化现象的兴起。《黑神话:悟空》正是这样的存在,它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蓝本,通过现代游戏技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山西,从北魏到唐、宋、辽金、元、明、清,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这里都得到了精心的保存。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生动讲述者,走进这些古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那些史书中的文字记载变得触手可及。在这些古老的殿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宗教、文化和艺术的虔诚追求。每一砖一瓦,每一梁一柱,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在这些古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美,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些文化瑰宝,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们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同时也更具有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成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唐代的佛光寺与南禅寺,以其古朴的木结构和精美的雕塑,展现了唐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宋代的惠济寺,以其157尊宋代木雕,展现了宋代雕塑艺术的精细与力度。辽金时期的善化寺与华严寺,以其宏伟的建筑群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辽金建筑的典范。元代的玉皇庙,以其二十八星宿彩塑,被誉为“海内孤品”。明代的小西天,以其“悬塑绝唱”,成为了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瑰宝。而“明塑之冠”的铁佛寺和“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更是以其独特的彩塑艺术,展现了明代雕塑艺术的绝顶之作。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山西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它们让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深邃,感受文化的博大,体验艺术的精妙。在这些古建筑的荫庇下,我们仿佛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同行,与文化共融。
北魏
云冈石窟:石窟艺术的瑰宝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的不断雕琢与扩建,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云冈石窟的开凿,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水平的反映。
昙曜五窟,作为云冈石窟群中最早开凿的洞窟,是佛教艺术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由北魏时期的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五窟沿崖壁东西向排列,每个洞窟内部空间开阔,以容纳其庞大的佛像。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以其雄伟的姿态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成为云冈石窟的代表和象征。佛像的面容丰圆、神态庄严肃穆,造像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雄浑与中亚艺术的细腻,同时吸收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像的衣着风格多样,从袒右肩袈裟到中国式袈裟,展现了佛教艺术在中国逐渐本土化的过程。昙曜五窟的佛像据说是以北魏五位皇帝的形象为蓝本,这种将佛像与帝王形象结合的做法,体现了北魏时期皇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五窟的开凿正值北魏统一北方、佛教盛行之际,反映了当时皇室对佛教的大力支持和推崇。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是云冈石窟艺术的开端,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
唐
佛光寺与南禅寺:唐代木构的精华
佛光寺东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建筑年代为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研究唐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例。东大殿采用了单檐庑殿顶构造,这种屋顶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高等级形式,显示出佛光寺的尊贵地位。
佛光寺东大殿
佛光寺的出檐深远,达到了3.96米,这在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气魄。东大殿的斗拱材高31厘米,材宽20.5厘米,用材超过后来北宋《营造法式》所规定的“一等材”,斗拱柱高比约为1:2,是典型唐代大型建筑的斗拱柱高比。
不施普柏枋,栏额不出头,这是唐代建筑的一个特点,佛光寺的建筑没有使用普柏枋,栏额也不出头,这与后来的宋代建筑有所不同。东大殿檐柱柱础采用了丰满的高浮雕莲瓣纹,这是典型的唐代柱础风格,反映了唐朝对丰满体态的偏爱。东大殿的小方格平闇(或平棊)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殿堂式建筑平闇实例,这种天花板形式简洁而古朴。
佛光寺东大殿
东大殿采用了殿堂式架构,即檐柱和金柱的等高(内外柱等高),内外皆通过斗拱与梁枋组合,架起平闇,再支撑起大屋顶,这种结构通常用于皇宫、寺庙等最高等级的建筑。东大殿内保存有35尊唐代彩塑,这些彩塑展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技艺和审美风格。
佛光寺内还存有唐代壁画和题记,这些壁画和题记为研究唐代绘画艺术和书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佛光寺的建筑特色不仅体现了唐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追求和文化精神。它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始建于唐代,具体为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至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南禅寺大殿的建筑手法古朴,体现了唐代大气简约的艺术风格,大殿的建筑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柱子,也没有天花板,梁架制作高敞宽大而又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
大殿的斗拱为五铺作双杪偷心造,这是早期官式做法的典型特征。斗拱多用偷心造、平出批竹昂式耍头,这些做法在唐代建筑中较为常见。大殿采用单檐灰瓦歇山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高等级形式。
殿内塑像
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原作,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左右是文殊、普贤菩萨,其余侍从分立两侧,展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风格。
南禅寺大殿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也是亚洲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宋代
惠济寺:157尊宋代木雕 展现宋代雕塑艺术的精细与力度
惠济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东北15千米练家岗村,大佛殿为宋代遗构,面宽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砖建月台宽大。殿内使用减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内额,其上四椽栿与前后乳栿搭交。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六铺作出三抄,后尾置于顺梁下,明间补间铺作出45度斜昂。
殿内佛坛上塑有佛、菩萨、胁侍、童子、金刚等,为宋塑佳作。两壁千佛阁内存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细,刀法有力,是宋代木雕艺术的代表。
宋代木雕造像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生动的表现力著称,惠济寺的木雕造像展现了宋代雕塑艺术的精细与力度。
辽金
善化寺与华严寺:辽金建筑的典范
善化寺和华严寺,这两座位于大同的寺庙,是辽金时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善化寺以其完整的布局和精美的建筑装饰而闻名,寺内的大雄宝殿和三圣殿,都是辽金时期的珍贵遗存。华严寺则以其宏伟的建筑群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寺内的薄伽教藏殿和大雄宝殿,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善化寺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塑像
尤其是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佛坛上供奉的三十一尊辽代塑像,整体分成三部分。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尊的彩塑位于中间一组,以过去燃灯佛为主尊的雕像位于左边一组,以未来佛弥勒为主尊的彩塑位于右边一组,均为中国现存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其中尤以一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为最,其上身微裸,体型丰满,线条流畅,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两面嘴唇微微一笑 ,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轻抬左脚,重心移向右腿,被郑振铎誉为“东方维纳斯”
元代
海内孤品:玉皇庙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
玉皇庙,也称为府城玉皇庙,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府城村北山岗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它始建于隋代,现存的格局为明代重建后的遗存。玉皇庙不仅是当地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道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尤其是元代的二十八星宿彩塑,被誉为“海内孤品”。
这些彩塑由元代大雕塑家刘銮创作,特点是希腊鼻子,腰部细长,面部表情丰富而深刻。塑像造型生动,仪态洒脱,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二十八宿彩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它们不仅对元之后的古代雕塑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今雕塑艺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塑像将天文学中的星宿与动物形象巧妙结合,展现了中西雕塑艺术合流的轨迹。
此外,玉皇庙还保存有大量的装饰性砖雕、石雕和琉璃构建等,其道教塑像之丰富,雕塑技术之精湛为国内所罕见。庙外碑廊内宋、金、元、明、清各代碑刻十余通,是研究道教史及道教艺术的珍贵史料。
明代
“悬塑绝唱”小西天
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凤凰山巅,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建筑,由明代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初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小西天全寺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无量殿、天王殿、韦驮殿、地藏殿、钟楼、鼓楼等许多殿舍,并洞为门,把上院、中院、前院分割开来。
小西天的价值在于大雄宝殿保存无缺的悬塑艺术。大雄宝殿内保存有上千尊明代彩塑,这些彩塑布满墙壁、檩柱、柱梁之间,包括观音菩萨、飞天、神鸟、孔雀、鹦鹉等形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最高的达3米多,小的仅有拇指大小,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技巧。彩塑色彩丰富,装饰华丽,包括沥粉贴金制作的龙凤和玺,这种彩绘艺术属于皇家最高规格,造价昂贵,使得整个大雄宝殿显得富丽堂皇。小西天的悬塑艺术被誉为“悬塑绝唱”,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瑰宝,其悬塑艺术的规模之大、工艺技巧之高、想象力之丰富,都是明代悬塑艺术的代表。
“明塑之冠”铁佛寺
铁佛寺是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米西村的一座佛教寺庙,以其独特的明代彩塑而闻名。这些彩塑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被认为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经典之作。铁佛寺的彩塑,特别是二十四诸天造像,以其独特的塑造手法和表现技巧,被誉为“明塑之冠”。
铁佛寺的彩塑特点在于使用了大量铁丝铁线作为骨架,这种“以铁为骨,用铁造型”的手法使得造像轮廓张扬,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夸张,衣纹层次丰富,细节装饰华丽。这种独特的造型手法和视觉冲击力使得铁佛寺的彩塑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铁佛寺的二十四诸天造像,每一尊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从威猛的武将到慈祥的天女,从狰狞的忿怒相到安详的静穆相,展现了丰富的宗教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这些造像不仅在技艺上精湛,而且在表现力上也极具特色,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绝顶之作。
“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中国山西省平遥县,双林寺以其精美的彩塑艺术而闻名,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寺内保存有2000余尊彩塑,这些彩塑多为明代作品,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彩塑采用多种雕塑手法,包括圆雕、浮雕、壁塑、悬塑等,形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这些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从几十厘米到三四米不等,展现了众神之像和人间百态。
立体效果与悬塑手法:双林寺的彩塑采用悬塑手法制作,许多塑像都是前倾10度-20度,改变了泥塑直立的传统雕塑方式,增强了立体效果,使观众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细节刻画:彩塑的细节刻画十分逼真,如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服饰的翻卷层次等,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对人物眼神的刻画,符合解剖原理,由黑琉璃镶嵌而成,十分生动。
丰富的人物形象:寺内的彩塑包括佛祖、菩萨、天王、神将、各色世俗人物等,每尊彩塑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例如,韦驮像被誉为“天下第一韦驮”,其“不动之动”的艺术感染力让人觉得仙气十足。
绘塑结合:双林寺的彩塑是雕塑与绘画两种技巧的完美结合。工匠在着色时,运用了许多工笔画的技法,使质感、量感都能充分表现,色彩协调,不像大多数寺院的塑像那样刺目。
线条运用:彩塑的线条运用巧妙,真实表现了人物衣褶的翻、卷、穿、插等层次,以及丝、麻、纱、绸等质地,衬托出塑像的皮肤质感,加强了站立或盘坐的动势。
表情生动:双林寺的彩塑人物表情生动,如“哑巴罗汉”的独自发笑、“伏虎罗汉”的威严等,都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生活气息。
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唐槐、宋碑、明钟等众多历史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明清
奇、悬、巧的悬空寺
悬空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的重建。悬空寺的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
奇:悬空寺的选址之奇,它建在翠屏山半山腰的向内凹陷处,背靠的翠屏峰和对面的天峰岭像两个“遮光板”,减少了阳光直射,顶部崖壁凸出,像一个“大棚子”,既减少雨水冲刷,也避免山顶落石。这种巧妙的选址使得悬空寺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稳固。
悬:悬空寺的建筑看似仅由几根木柱支撑,实际上,这些木柱并不承重,真正支撑寺庙的是插入山体的横梁。这些横梁选用坚硬的铁杉木,经过桐油浸泡,一头做成剪刀型,插入石孔中,像膨胀螺栓一样越打越紧,每根横梁可以承受数吨之重。这种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使得悬空寺在悬崖上悬挂,给人以凌空而立的错觉。
巧:悬空寺的布局巧妙,整体上由南北两座飞楼构成,高下对峙,中间由栈道相连,形成闭环的参观路线。寺庙内部结构紧凑,错落有致,包括寺院、禅房、佛堂等40余间殿宇,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巧和智慧。
悬空寺不仅是一个宗教圣地,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的存在证明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这座寺庙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