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重构生命:张晓刚和秦琦的时代思辨 | 嘉德2024香港秋拍

2024-10-03 18:00:00 未知

由历史的宏观经验,切入个人的内观视角,呈现「内省式的思考」,本季嘉德2024秋拍,中国当代领军者张晓刚与新绘画先锋秦琦的创作,正充分体现了此创作特质。

曾被艺评家栗宪庭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的张晓刚,以内敛、诗意而富历史内涵的中式美学,定义了中国艺术的一个时代。是次呈现的三件特出之作,贯穿了他艺术生涯的30年,早自1978年考取川美该年所作的《静物》,到1982年以具早期「草原组画」之表现主义手法描绘川美同窗的《马祥生肖像》,以及2005年扬名国际,自「血缘大家庭」系列所延伸而创的《儿子》,展现他对于个体生命的考虑和历史性反思。而中国当代70后代表秦琦,则由历史长河中象征知识体系的书籍切入,在《书与皮带》一作展现他对此人类经典的诙谐诘问,汇成一首自由而热烈的时代诗篇!

凝望生命的独我存在

张晓刚的艺术与时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3ea57d979c2bb19ca514d6056ae06777.png

张晓刚

儿子

油彩 画布 |二〇〇五年作 | 150×120 cm.

Zhang Xiaogang

The Son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5

来源

布鲁塞尔今日中国画廊

现欧洲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附:布鲁塞尔今日中国画廊开立之艺术家亲签作品证书

估价 ESTIMATE:

HKD 800,000 – 1,200,000

“曾几何时,我们又一再地回到大海边来,望着浪花的舞姿沉思: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

——张晓刚《寻找那个存在》,1986年

始于1993年的血缘大家庭系列,是张晓刚最具代表性的创作,也是他带领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全球视野的关键。凭借此系列,他陆续在圣保罗、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事上大放异彩,打开国际声誉。作品获英国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汉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以及世界各地的重要私人藏家群体收藏,并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f48d8def6f6d6530a6a01927b673ed16.png

张晓刚与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

完成于2005年的《儿子》无疑是其血缘系列的成熟典范。标志性的平涂画法、朦胧怀旧的虚实晕染、标准化照片的灰色调,以及波普艺术和广告画将形象放大的特质,皆呈现在此作中。

光的感知与动的影像:重建肖像的视觉空间

张晓刚有意藉《儿子》创造出与此前家庭合照中形象的差异。例如主角双眼不再直视观众,脸颊也微微转向一侧。光斑和血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光带」在脸上缓缓流淌,似如英国艺术家弗洛伊德(Lucian Freud)自画像中那照亮脸庞的半侧光影和凝视中的一种欲语还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2321e38f8d97a0b8bfb9057fefbd2e7e.png

左:张晓刚《儿子》

右: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夜晚的男人》(自画像),墨纸本,51.5×42.5cm,1947至1948年作,私人收藏©Lucian Freud Archive

它打破了往日家庭照中的沉静,而有了一种隐隐的「动」的意味。如艺评家黄专指出「电影镜头般的瞬间感代替了照片图像的稳定感」,2000年后的张晓刚开始尝试将黑白电影的美学趣味、神秘的叙事风格、对复杂人性、观看视角的解读,捕捉并带入画面。比起家庭合照的漠然,《儿子》的注视和对「光」的感知,展现了更多的空间延展和寻求方向的暗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3392f23d2a8fc024608b62e68f9c0b70.png

法国电影导演布纽尔(Luis Buñuel)于其经典电影《安达鲁之犬》中出镜饰演的画面。黑白电影的美学趣味、神秘的叙事风格、对复杂人性、观看视角的解读,皆为张晓刚捕捉并带入《儿子》的画面

独立「在场」的个性视角

作品中父母的「不在场」,反而加深了儿子独立「在场」的特性,并给予他更多情绪表达的空间。少年那不经意露出的龅牙,为他增添了一份懵懂和纯真,微微抬起的下巴,则展露出一份向往和渴求。他不再是克制的、呆板的、冷漠的、千篇一律的、循规蹈矩的「儿子」,而是好奇的、憧憬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孩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f638c032e937b790420d63feb037dcfa.png

张晓刚《儿子》

而男孩的平头形象,恰重合了艺术家自身在现实中的平头形象,其中山装的装扮,既代表了来自父母「望子成龙」、「男大从军」的期许,亦凸显其外部期望和内心渴望的矛盾与冲突。作品打破大家庭的框架、回归内省的视野,重建着独我的存在意志。在那平静如水的人像背后,是张晓刚以最敏锐的目光,作出最深沉的凝望。

魅力创写,风格独我的民族风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51d5fb08e7842094f475db43215485cc.png

张晓刚

马祥生肖像

油彩 画布 | 一九八二年作 | 53.2×37.9 cm.

Zhang Xiaogang

Portrait of Ma Xiangsheng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1982

来源

布鲁塞尔今日中国画廊

现欧洲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附:布鲁塞尔今日中国画廊开立之艺术家亲签作品证书

估价 ESTIMATE:

HKD 350,000 – 450,000

“认识祥生30多年,他始终如一的坚定信仰常常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在人生最艰辛的时期还是最幸福的时刻,他永远都豁达开朗、自律自强。”

——张晓刚

1981年夏天,就读四川美术学院的张晓刚和好友周春芽一同前往四川阿坝草原写生,该地强烈、浓厚的光色和藏民淳朴、粗犷的形象深深地冲击着他的认知,激发他在接续的2个月间一气呵成地完成了20多幅油画以及300多幅速写,集结成「草原组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e9dc0127868c86329c36102774cc923b.png

1981年夏天,张晓刚于四川阿坝草原写生,并在2个多月间创作了20多幅油画和300多张速写,「西藏组画」成为其首个系列代表

而在张晓刚的同侪中,同就读油画专业的马祥生格外与众不同,身为穆斯林信徒的他,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气质,也成为1982年已离开大草原、苦寻模特的张晓刚笔下的珍贵素材。

完成于1982年的《马祥生肖像》,充斥着《草原组画》中的表现主义气质。画中的马祥生,以穆斯林特有的包缠头巾现身,展现他对信仰的崇尚和教规的遵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2a738a895576a244fdb6a039b247776a.png

张晓刚《马祥生肖像》(局部)

而画作背景以鲜亮的橙色铺展,描绘有似山脉、骆驼、房屋等几何形状的纹饰,以此强化了画中人独特的信仰和族裔形象。主角面容的具象写实,令其宛如再生,而装饰性的抽象背景,融合了马蒂斯(Henri Matisse)野兽派的风格魅力,令其形象更为鲜明潇飒。

光影旋律,厚积薄发的艺术潜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0d737b291e2d6c879658d6b8da4fac9d.png

张晓刚

静物

石墨铅笔 纸本 | 一九七八年作 | 30.5×43.5 cm.

Zhang Xiaogang

Still Life

Graphite pencil on paper | Painted in 1978

来源

现欧洲私人藏家于2012年直接购自艺术家亲友

估价 ESTIMATE:

HKD 60,000 – 100,000

而完成于1978年2月的《静物》,为罕见于拍场、艺术家难得的早期创作,见证了张晓刚考上四川美院之时扎实的素描写生功力。作品可见高矮不一的玻璃器皿、瓜果香蕉、背饰花纹立于一方空间中。在大三角的物体结构及方型的背景及画纸间,展现着平稳和谐中的韵律,及其对事物一丝不苟的细心观察。其下笔轻快,光影明暗关系的把握相当到位。而绵密的铅笔灰色调,也在一瞬间连接起艺术家日后「大家庭」系列作品的怀旧感,将一种潜在的变化隐含在无限的静谧之中。

对经典与知识体系的诙谐诘问

秦琦早期代表作现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598964616ae76742cab30279e75a0491.png

秦琦

书与皮带

油彩 画布 | 二〇一〇年作 | 120×160 cm.

Qin Qi

Books and Belt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10

来源

北京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280,000 – 480,000

“秦琦的画,就由这具体的写实和这梦幻的语法所构成。具体的写实,让绘画拥有确切无疑的内容;梦幻的语法,则让这些确实的内容不可思议。”

——艺评家汪民安

作为中国当代70后的先锋代表,秦琦以超现实的画风建立新秩序,拒绝为作品贴上明确卷标,将描绘的对象从司空见惯的语境中解救出来,置入瞬息万变的画中世界。正因这种跳脱常规的风格及其背后意蕴深长的象征,令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作品曾获香港M+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龙美术馆等收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c5b7699df561b2fd39b0c7ba75e6b791.png

艺术家秦琦

《书与皮带》是秦琦「书系列」中唯一将「书」和「皮带」两种代表性意象结合的特殊一帧。在此作中,秦琦刻意放大笔触的层次、加厚颜料体积,在横平竖直的笔触画出的青蓝色背景上,以浓烈的油彩铺写群书。在书脊模糊的字体上可辨认众多艺术大师之名,如塞尚(Paul Cézanne)、库尔贝(Gustave Courbet)、莫奈(Claude Monet)、霍普(Edward Hopper),但他巧妙且刻意地篡改了这些大师的名字拼写,造成一种似是而非的幽默错觉。秦琦站在「正确」和「谬误」之间的地带,挑战对艺术史正统的定义权,引发观者的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67fc23f943fe45f8f406603bd557a4b7.png

秦琦《书与皮带》(局部)

而「皮带」元素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秦琦2007年的《皮带与乌龟》,画中皮带形似一条蟒蛇威慑着乌龟。而在《书与皮带》中,一条黑白撞色的皮带被拉直置于书堆正前方,似化身为丈量宽度的卷尺。尽管它像是一条被驯服的蛇,「皮带」自身带有约束性乃至训诫性的暗示,仍在温顺的形态背后如毒蛇獠牙一般闪烁着寒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cb7923d19801a72e8c16a5070e1c793e.png

秦琦《皮带与乌龟》,油彩画布,160×200 cm,2007年作,秦琦画中最早出现「皮带」意象的创作,画中皮带形似一条蟒蛇

此处,代表约束性的皮带与象征知识殿堂的书籍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峙,秦琦若意在言外地提出了对于知识、大师、经典的怀疑精神。以独属于自我的方式宣告对于传统的诘问、挑战和重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d2b0e5fffeb9a7c38c978a69708fb0aa.png

中国嘉德香港2024秋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10月8日 | 10am

预展:10月3-5日 | 10am-8pm

10月6-7日 | 10am-6pm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展览厅3CD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46ad4607fd9117089fe883d2556c5726.png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