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小听颿楼”藏珍:九代传承的艺术史诗
2024-10-14 17:30:39 李保兴
艺术收藏,是哲学、思想、热忱与感性的交汇,当中的故事,恰如其人,千丝万缕,深刻而独特。潘氏存珍,是一个历经九代传承的家族庋藏,从清代中晚期的潘正炜,到现代的潘祖尧,潘氏家族的收藏体系涵盖了书画、瓷器、家具等多个品类,他们的收藏品不仅在香港,甚至在整个亚洲收藏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月16日,“小听颿楼”藏珍,即将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揭开神秘的面纱。从宋代的翰墨到明清的名家逸品,从瓷器、到古典家具,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动人的故事。那么,潘氏家族的收藏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在收藏过程中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策略?在即将到来的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拍卖中,有哪些潘氏藏珍值得关注?在预展期间,雅昌拍卖图录APP特别对话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亚洲区主管王晰博先生,为我们分享了潘氏“小听颿楼”收藏故事。
潘氏“小听颿楼”藏珍预展现场
雅昌拍卖图录:苏富比旗舰艺廊开幕后的首场中国艺术拍卖,瞩目呈现潘氏小听颿楼藏珍。从“听颿楼”到“小听颿楼”潘氏庋藏历经九代传承,蔚为大观。潘氏藏珍有着怎样的收藏体系?主要涉及哪些品类?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哪方面的收藏?
王晰博:潘氏家族并非只收藏单一门类。潘氏存珍,作为家传庋藏,不只是个人的传记,而是数百年来家族世代的过滤与沉淀,所承载的,是他们的历史、价值和理念交织而成的乐章。历多代撷英拔萃,集千多年来显赫书画大家之作,每件藏品都蕴含丰富多姿的历史,细诉传统思想中影响至深的动人故事。
清 十八世纪 潘振承(1714-1788)
听颿楼的故事,得从第三代启官潘正炜(1791-1850年)说起。潘正炜学有所成,授翰林院编修。他又通法书、擅鉴辨,在潘家大院建听颿楼庋藏墨迹、丹青、铜印等,当中名家书画罕珍,时人称绝。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庄申将其列为清末广东五家名藏之一,实不为过。
清十九世纪 潘正炜(1791-1850年)
潘氏家族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多面性的,家族成员对中外事物的好知敏求、孜孜不怠,共同以书香学养,对广州当地造成重大影响,使广州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枢纽。以潘有为(1743-1821年)为例,他曾参与校对乾隆帝下旨编修的《四库全书》。他辞官后醉心搜集书画古物,藏艺番禺潘园中,收蓄甚丰。潘正炜堂弟仕成(1804-1873年),同样经营海贸致富,在粤筑建海山仙馆以藏书画。
纵然十九世纪中叶国运逆转,仗赖前人慧智,奠基立业,潘家人才辈出,族中多人入仕,或能书、或擅绘。潘宝珩(1862-1927 年)对粤地电力发展贡献良多,嗜好搜集古代陶瓷,尤好钧瓷之雅泽丽彩,搜集不少绝世禹州佳品,为世传颂。潘宝珩次子恩恺(1912-1973年)在牛津大学攻读法律,回港后成为首位华人法官,曾任中央裁判处首席法官,为人尊敬。潘恩恺也以藏物为好,以邮票、鼻烟壶收藏闻名。香港沦陷时期,悉心存珍,力保家藏器物免受损伤佚失。
潘祖尧(1942-2022年),1961年摄于英国森马石州嘉兰士顿比利市
秉承家族鉴藏传统,建筑名家潘祖尧(1942-2022年)在祖传瑰宝的基础上,扩建收藏,並命名“小听颿楼”,以念先恩。潘祖尧先生博观约取,搜罗法书、绘画、陶瓷、家具等,门类宽广,精品琳琅。作为收藏家,潘氏以尊古臻善为旨,追求至善至美,勉力不懈。
雅昌拍卖图录:潘祖尧曾于1991-1993 年任香港收藏家协会敏求精舍主席。他所立的“小听颿楼”收藏在艺坛乃至区内文化带来哪些影响?
王晰博:潘祖尧出任香港收藏家协会敏求精舍主席期间,竭诚推广中国艺术知识,积极提高赏鉴品味,对文化事业不遗余力。多年来,潘祖尧屡次借出藏品作展览,提高公众对艺术历史的认识。其专书记录艺术收藏心路历程,启发年轻收藏爱好者。
潘祖尧在祖传瑰宝的基础上,扩建收藏,命名“小听颿楼”,受惠于黄宝熙(乐在轩主人,1907-1979年)及其子黄仲方(艺术家、乐常在轩主人,1943-2022年)的指导,潘祖尧先生寻珍集雅。又时与知音雅集,如建筑师钟华楠(1931-2018年)、书法家林悦恒(1935年生)、现代画家如朱屺瞻(1892-1996年)、程十发(1921-2007年)、黄永玉(1924-2023年)与黄冑(1925-1997年)等志同道合,相知相交是。潘先生博观约取,搜罗法书、绘画、陶瓷、家具等,且门类宽广,精品琳琅,多直接得自画家,为潘氏多年与艺界交谊之见证。其区内所累积品鉴的结晶,犹如前人庋藏中国艺术史上最为罕珍的名家珍品,永垂青史。不仅如此,身为建筑师以及全国政协委员的潘祖尧先生,也曾为国家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为社会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雅昌拍卖图录:从征集“小听颿楼藏珍”到最终委托苏富比上拍,有哪些难忘的瞬间?
王晰博:苏富比与小听颿楼主人潘先生长相契合、情谊深厚,这次受潘氏后人所托付重任,我们倍感荣幸。潘先生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为苏富比座上宾,而苏富比也有幸曾将潘先生珍藏的部分钧窑瓷器公开拍卖,其中不乏精美绝品,且屡创拍卖记录。如今苏富比又受潘家后人重托,在与潘先生家人一起整理并梳藏品的过程中,可感受到家族成员对潘氏家学渊源的精心竭力以及一丝不苟,令人难忘。潘氏家族商而优则仕、仕而优则藏,从十八世纪肇始,历经六代传承益善,拍卖史上绝无仅有。我们深感荣幸承蒙家族委托,共续传承美史。所存珍品,今秋再现艺坛,诚入藏良机。
雅昌拍卖图录:潘宝珩喜好收藏钧窑瓷器,小听颿楼时期也有钧窑佳器入藏。本次拍卖也有多件钧窑瓷器上拍,请推荐两件值得关注的钧窑佳品?
王晰博:潘宝珩(1862-1927 年)独具慧眼,在市场有不少释出的钧瓷佳器皆出自其珍藏。此拍卖呈现一件明十五世纪初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底刻“三”字,亦为潘宝珩旧物,珍存潘家近百年。此器釉色似流霞幻彩,乃官钧经典,或为永乐迁都北京新宫陈设所制。釉层致密,光线折射呈天蓝,釉药含铜,氧化还原呈赤紫,浓淡斑驳,氤氲漫染如雾岚,乃河南钧台窑独创釉色,极是难得。
另一推荐钧窑佳品,为潘祖尧所立“小听颿楼”收藏。秉承家族鉴藏钧瓷之传统,此件明钧窑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底刻“五”及“八”字、一足内刻“八”字同样亮眼。钧窑鼓钉水仙盆,器形稳健,厚施釉料。观其紫蓝釉与支钉痕,与河南禹州药厂工地出土器例甚似。此式花器,与同藏钧窰渣斗相类,多刻数字。然而有别于常见的一器一字,此盆一足内刻“八”字,器底另有“五”及“八”字。虽然罕见,两岸故宫有藏类例,相信或乃宫廷后刻,以便与其他花器配对使用。
雅昌拍卖图录:古典家具收藏一直是香港拍卖市场的热点,潘氏藏古典家具也颇具特色,有哪些值得关注?
王晰博:小听颿楼藏古董家具备受触目,当中包括清十七至十八世纪黄花梨灯挂椅四件成堂。此类座椅清秀巧妙,因靠背板窄束,形似竹制灯挂,乃得京城木匠起名灯挂椅。靠背椅不带扶手,昔日多倚墙而置以作备用,不似正规圈椅般拘谨,用途较广。一般四椅成堂而制,但经年累月,多有佚失。此组灯挂椅严选佳木,造形流丽,尽展中国家具简约典雅,彰显黄花梨木纹之美。靠背板透雕开光,作灵芝纹,搭脑呈阶梯错落有致,虽状若断续,实取整木而作。坐面下壸门亮脚,正中双卡子花,腿间步步高赶枨,如是种种皆已殊罕,而四件成堂则更难求。
(责任编辑:李保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