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彩耕荷
2024-10-15 17:36:42 未知
文 / 萧芬琪
广义的水彩画在中国早就有之,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而狭义的水彩画是从十三世纪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水彩画传到中国开始的,是一种外来画种。近百年来,水彩画在中国历经了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进程,确立了中国水彩的文化特质和语言特征。中国的水彩艺术在西洋水彩画的基础上融入了本民族的精髓,集水墨技法与西洋光色关系为一体,从而使水彩画更加丰富多彩,熠熠生辉。
水彩画对我而言是一场色彩的游戏,水与色交织出五光十色的万千世界。色彩不仅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并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情绪。色彩的冷暖、明暗、浓淡都能令人们产生不同的情感,绘画就如同光与色的魔术,在颜料与画笔的挥舞中激起奇妙的化学反应,轻盈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而浓重的色彩则充满沉稳的力量。我的故乡坐落于阳光明媚的岭南,这里拥有多彩的四季之景与变幻的光影色彩,为我的艺术世界带来了心灵的启蒙,也是我不断追寻的创作源泉。
故乡的荷塘是夏日中最怡人的风景,荷花的淡雅柔美与荷叶的清香伴我走过了无数个天真无邪的日子,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美的印记。十多年来,我一直沉醉于荷塘的创作,从《逸象心荷》(2018 年,油画)、《荷足为奇》(2020年,水彩画)、《荷是我闻》(2023年,水彩画),到这本《播彩耕荷》已是第四本荷塘系列作品的结集。从油画到水彩,我用画笔记录下荷塘的色彩与姿态,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是我与自然的对话。我徜徉于无拘无束的幻想天地,尽情挥洒愉悦与激情,这场自由烂漫的游戏令我陶醉其中,乐此不疲。回首这段创作历程,我在荷塘这方小小的天地里,用色彩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舞台,我以“播彩耕荷”为这本画册命名,纪念勤勉耕耘的每一个日夜,为艺术的创作播撒热情的色彩。
荷花又名莲花,也被称作芙蓉、芙蕖等,因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的高洁品格,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君子温润如玉,淡泊如水。孔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清雅的姿态在炎炎夏日中一碧万顷,芬芳满园,颇有超然之境。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庄子在《逍遥游》中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应天地本有的样子,驾驭六气的变化,便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逍遥”是一种精神理想,亦是一种浪漫的追求。有感于此,我想以一种游戏的心态漫游于荷塘的色彩世界中,以无拘无束的色彩语言描绘出心中的荷塘。这本画册共收录我近年水彩画作两百余件,部分命名取自《庄子》《老子》等道家经典,亦有化用诗词名句为名的画作,以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主义精神。“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我将跟随庄子的脚步层层递进,以“神游四海”畅游荷塘之精神,至“无为至乐”之境界,见四时形色之“森罗万象”,归于“五光十色”之烟火。水彩画的色彩斑斓为荷塘带来了丰富的变化,营造出如诗般的意境。我从水彩的特性出发,通过色彩的晕染与肌理的塑造,描绘出如梦似幻的情境,它们超越了客观物象的形体,以一种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生动再现出荷塘带给人的“印象”。大道至简,万物归于“无”,抽象艺术即是对本质的探求,我希望通过这种探索的方式,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与水彩的技法相结合,探寻绘画中的“逍遥”之境。
(《播彩耕荷——萧芬琪水彩画集》2024年,自序)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