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是我闻
2024-10-16 10:33:10 未知
文 / 萧芬琪
过去十多年来,我一直沉醉于以荷塘为题材,以油画和水彩画为载体,持续不断、乐此不疲地创作我心中的荷塘。从《逸象心荷》(2018年)、《荷足为奇》(2020年)到这本《荷是我闻》,已经是我的第三本荷塘系列作品的结集。这些画册,都纪录了我愉悦的创作历程,毫无保留地呈现我在画布或纸上奔放挥洒的片刻,锐不可挡的激情,缠绵温婉的浪漫,甚至毫无理由的“撒野”。这些年间,绘画是我无拘无束的幻想天地,在这片自由烂漫的乐土中,我获得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荷是我闻”,取自佛经开头第一句“如是我闻”。“如是”即“如此”,“我闻”意为“我听到”,表示佛经的内容是阿难亲自听闻佛说,非从他闻,真实无谬。“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述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讲透了我们的本来面目。“如”,是我们的自知本心;而“是”指万法万象,我们所能耳闻目睹、身受心想的一切皆为“是”;“闻”指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即见道。“如是我闻”,即以自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作为世间万物的本源,万法为我一心所现,“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我曾千万次驻足于荷塘,忘情地描绘所见之景,荷塘的多姿多彩在流动的水色中呈现出灵动的光彩,其画面形象并非对荷的写实描绘,而是超越客观物象的相对真实。“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画中的色彩皆是我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然中的鲜活色彩、节奏与韵律皆是我创作的灵感源泉。
荷于我而言,是一位知心的好友。我常常流连于荷塘的自然风光中,田田荷叶随风摇曳,仿佛欢快起舞的少女。炎炎夏日漫步于荷塘,清爽的荷风扑面而来,为我抚平燥动的心绪,荷叶的清香与荷花的芬芳萦绕在鼻尖,引人无限遐思。在荷塘温柔的环抱里,我可以尽情地享受自然的馈赠,不管是晨曦的朝露,还是黄昏的彩霞,荷塘总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一面。无论是万物生发的春天,繁茂喧嚣的夏日,落果离离的秋季,还是残败凋零的冬天,四季的更迭为荷塘染上了变换的色彩。因此,荷之美千百年来诗歌无法言尽,笔墨难以尽绘,于我亦是一个永远创作不完的题材。
荷花又称莲花,古称芙蓉、菡萏等,荷花亭亭玉立、芬芳袭人,早在《诗经》中就已有以荷喻美人的诗歌。《郑风·山有扶苏》中“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以蒲草与荷花起兴,表达对美人的思慕之情; 《邶风·简兮》中,“山有榛,隰有苓。”榛代表男性,“苓”即“荷”,代表女性。荷的美好姿态逐渐成为高雅的象征,北宋文学家周敦颐作《爱莲说》吟咏莲之高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香远益清”,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君子之姿千百年来为文人骚客所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荷塘一望无际的碧绿中点缀着娇艳欲滴的荷花,“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欧阳炯《渔父歌二首》),夏日的荷塘雾雨霏霏,游鱼穿梭于荷叶间,悠然自得。无论晴雨,荷塘都具有别样的情致,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可能性。
这本画册中收录了我近年所创作的水彩作品,共包含“荷风入扇”“莲叶田田”“菡萏思柔”“四时有景”“君子攸宁”五个部分。在“荷风入扇”这个系列中,我尝试将水彩画的舞台转向团扇,以荷入画,以画生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惊喜。另外四个系列则以《诗经》为灵感,从不同角度来描绘荷。“莲叶田田”描绘了荷塘满池翠盖的盛景,“菡萏思柔”以荷花为中心,表现其鲜妍柔美、亭亭玉立。“四时有景”以丰富的色彩展现了荷塘不同时刻、不同季节的绚丽景象,将时空的变化融于荷塘的色彩中。“君子攸宁”则展现了莲的君子之仪,莲姿态优雅,品格高洁,有君子之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展现了先秦时代的生活和社会文化,诗歌朗朗上口,简洁生动,其中蕴含着祖先的悠悠情思与语言的智能。品读《诗经》, 仿佛置身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情画意中,我以荷塘为载体,展现这来自远古诗词韵律。
水彩画对我而言是充满趣味的“色彩游戏”,水与色的冲撞总会出现令人意外的结果,这些自然天成、难以名状的艺术效果构成了偶然的意象符号,描绘出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意境。水彩画既有西洋画的色彩斑斓,又有水墨画的渲染特性,能够创造出变化丰富的肌理,描绘出强烈的意境。中国传统绘画讲求“六法”,其中“气韵生动”最为核心,这也是中国画的根本精神。基于这样的理论,我抛开现实的束缚,将中国画中的诗意表达融入水彩的淋漓水色中,营造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展现我心中所见之荷塘。
愿我的荷塘,能为观者驱散在疫情中的郁闷不欢而豁然开朗,令生活更为和乐美好;也借着我的莲花,祝愿观者连连吉庆,如意安康。
(《荷是我闻——萧芬琪水彩画集》2022年,自序)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