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山居荷风

2024-10-18 10:29:11 未知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一直将自然山水视为精神家园。他们行其所行,乐其所乐,或登山临水,以观草木鱼鸟;或评棋品画,谈玄论禅,以清茗对山月;或结庐而居,吟诗作画,以畅隐逸之情,俗世尘嚣抛之脑后,山水纯真自入怀抱,并由此发展出隐逸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山居文化。

隐逸文化较早的事实或可追溯至殷末周初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事迹。据《史记·伯夷列传》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据此而言,伯夷叔齐的隐居,更多的是表现出他们不与当时当权者合作的一种政治态度。迨至后世,隐逸不再局限于表达个人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人生态度,是传统文人士大夫仕途失败之后的退路。作为儒家学说的改良者,孟子倡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显然为后世儒士指明了人生方向。历史上张良、诸葛亮、李绩、刘基等人,堪称达至将相、穷则隐逸的代表人物,而陶渊明则以他的诗作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隐士。而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也曾出现过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他们否定城市文明,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这或许也可视为外国的山居文化。

在此系列中,我尝试以一种较为闲适而自在的态度去表现荷塘与山的关系。在创作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给我很多的启发。在这些画面中,我有意淡化山的形象,突出荷塘的意象。想象着或独坐于窗前,临窗观赏荷风山色;或行走于山间小道,看荷塘清幽,远山云气缭绕;或与二三友人漫步荷塘之侧,观山色如娥,赏清气盈怀。此系列作品所表现的虽然都是荷塘与山峰,但因时间、天气变化与视角的差异,自然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光影效果。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