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行,不怕万千里
2024-10-22 14:28:46 未知
作者:彭小鹏
吾有一闲章,曰“日日行,不怕万千里”。是书画诗篆俱佳的李明烈先生生前专门为我治印并赠送的。
坐在轮椅上的明烈先生,以车代步,一生虽没有轰轰烈烈,但日日行,丹青泼墨,笔耕不辍,终成远近有名的书画、篆刻家,诗人。他身残志坚,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成为弱者的楷模,是我敬佩的智者。
明烈先生赠我这枚“日日行,不怕万千里”的印章,让我记住,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理想,有目标,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往前走,不管路途多遥远,终可抵达成功的彼岸。
同样是坐在轮椅上的“汕头好人”肖少钟,青春无悔,创办了“蓝色河畔”网站,热心公益事业,成为2008年迎奥运的火炬手。20年前,我开始认识小肖,知他这些年来,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创业过程中碰到的种种困难,靠自己一步步,一点点努力去争取,去拼博,才有今天的成就。我想,肖少钟正是坚守“日日行,不怕万千里”的勇者。
《西游记》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尽千难万苦,虽九九八十一难而不言悔,终得如来真经。 《西游记》虽是古代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但作者吴承恩以唐僧师徒的艰难跋涉,西天取经成功的例子,告诉人们,取得真理的道路必然曲折反复,不管是荊棘满途,云遮雾障,还是白骨精的重重诱惑,高老庄与女儿国的儿女情长都阻挡不了他们立志完成西天取经的决心。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是一批有家国情怀,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在***的领导下进行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的伟大壮举。当年在青少年中流传的“累不累,想起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起长征二万五。”的励志名言是对革命前辈在长征艰难困绝中〝日日行,不怕万千里”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最好的诠释。儿提时电影《长征》中红军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等许多镜头成为我们这辈人永不磨灭的记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当年,一位13岁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给部队官兵讲述他抓住首长的马的尾巴幸运爬过雪山的动人故事,谈到在雪山顶,首长坚持用自己的马竭尽全力帮他爬过雪山时。老人家老泪纵横,老红军虽然逝世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尤其他那缓慢的江西口音,经常会在我脑海里浮现。
记得刚从军时部队去野营拉练,经雷岭时前进指挥所命令部队就地休息。炊事班刚埋锅煮稀饭,突然一阵奔袭紧急号令传来。霎时间,部队集结开拔。我在山头看到炊事班挑着还装着米汤的行军锅狂跑,他们要赶到大部队到达目的地前继续做饭。18岁的我,扛着步枪,背着被包,跟着大家向目的地神泉港奔跑。我们一口气跑了20多公里。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奔跑这么远的路,累的时候,真想停会,但想想炊事班的战友,比我更辛苦,牙关一咬,就坚持与队伍按时抵达目的。
有些朋友会问,炊事班战友如何不把稀饭的米汤倒掉,轻装前行。我告诉朋友们,在那个粮食匮乏的年代,国家对军粮给予大力保障,很多百姓温饱都因难。我们的子弟兵怎能丢弃米汤而前行。这就是士兵高尚品质的体现,也是我要把故事讲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过去的缘由。
许多年后,我告诫女儿,不但要记住“物力维艰”,更要学会“日日行”。不管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要扎扎实实“不怕万千里”。
我撰写《书法临帖三字文》,告戒学生们“……日日行,不畏难。时时写,定能成。攀书山,游墨海。通达处,期可达。”
“日日行,不怕万千里”是至理名言,换句话来说“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你相信吗?
2024年10月21日记于南山书斋灯下
策划:南山书斋
校对:杜丹燕、谢蓓娜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