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嘉德2024秋拍丨聚焦当代艺术晚拍六件鸿篇巨制

2024-10-24 14:18:24 未知

鸿篇巨制,最早出自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此年余之中,名人著述,鸿篇巨制, 贡献于学界者,固自不少。” 意指规模宏大,功夫深刻的著作。艺术创作本就充满未知和挑战, 恢弘巨幅,往往耗时甚巨、倾注艺术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又对谋篇布局、主题把控、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中蕴藏的,不仅是艺术家对大尺幅画面发起挑战的雄心,也是推动艺术创新和发展的进取心。

从北宋范宽的巨碑式山水《溪山行旅图》、张择端长卷神品《清明上河图》,再到法国浪漫主义先驱欧仁・德拉克罗瓦的鸿篇《自由引导人民》、毕加索史诗巨制《格尔尼卡》……纵观众多中外大师的艺术生涯,往往都是在其最具雄心和创作热情的时间段,才能兼具创作巨幅的能力与精力,而这些呕心沥血之作后来也都成了他们生涯中的扛鼎之作,彪炳史册。

也正是由于这种大尺幅巨制作品的艺术高度和稀缺性,市场上很多名家的最高成交记录,均是由这种鸿篇巨制所创造。本季中国嘉德通过精心搜罗,特别遴选了刘炜、仇晓飞、欧阳春、陈可、陈飞、高瑀6位艺中国当代艺术中坚力量所作的鸿篇巨制,尺寸皆超过3米,兼具艺术家精神造诣和自我突破、自我探索决心的杰作,以期为广大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带来一场震撼的艺术盛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2b608124400e0b5235e9911214148d3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5cd1109648a9e6fd08921c3bfe68d7c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2677eb00959157c02e13131d88673dc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c7058c3025652370dbaa1614dc5e1367.png

Lot 220

刘炜 风景(三联作)

2006年

布面 油画

150×100 cm×3

发表

《刘炜》,红桥画廊,上海,2008年,第210至第211页及第260页

展出

"周春芽 / 刘炜",2006年6月21日至7月10日,Artside画廊,首尔

长久以来,刘炜始终以其标志性的笔触和构图颠覆观者对绘画的审美习惯,从而赋予其作品一种难以言表和非同寻常的美感。1998年刘炜选择跳出令其成名的“玩世现实”叙事图像,转向风景绘画,重新攀登艺术顶峰。曾经的“山水”,来到当代情境中,以西方油彩和形式重新演绎山水意韵,在刘炜的笔下变成了“风景”,表达中国画特有的生命感怀。2006年的《风景》便是创作于这个背景下,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也是刘炜独一无二的风景题材三联作。

《风景》三联式的独特构图,令山峦以折射、对称的结构呈现。三联虽为一个整体,却有不同的主题和侧重,展现了刘炜对风景这一主题多变的思考和技法。左联的主题是“噪”,刘炜将他当时尝试的版画刀法和水墨语言一股脑放在树的枝叶线条上,以冲劲和爆发力,打破传统模式的乏味感,又不失分寸。中联着力展现“空”的意境,画家将近景晕染为一片柔和、神秘的山体,化散的视觉美感,呈现了中国艺术特有的空灵。右联的主题是“肉”,刘炜将山体当作一块大肉来描绘,出现出标志性的肿胀、腐烂的肉感,好像人体与自然风景的交错纵横。本作无论尺幅还是画面气象,均为刘炜“风景”题材的巅峰,大胆而自由的抒写兼具了粘稠婉转的笔触与光影婆娑的氛围,也是对自身及传统艺术的双重超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dc3a9cbc4ab9d821a1c3fa3c593acb63.png

Lot 237

欧阳春 国王山之一(三联作)

2006年

布面油画

190×130 cm×3

发表

《王:欧阳春》,Fluid Editions&Timezone 8,香港,2010年,第88页至第89页

展出

“王”,2010年10月2日至2011年1月9日,柏林收藏家美术馆,柏林,德国

“王”,2011年3月2日至6月11日,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维也纳,奥地利

仇晓飞是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家中十分突出的一位,毕业自中央美院附中与中央美院油画系,受教于以表现主义风格著称的油画系第三工作室,系统学习表现主义绘画的技术,对色彩、笔触等绘画语言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有着精准把握。他的创作将个人的童年经历与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变革中的中国时代性特质相融合,创造出了激发人们怀旧情怀的视觉图像,同时亦隐含着艺术家对于自身成长所处时代的人文判断。

《国营物》这件巨幅油画源于仇晓飞幼年时的一张照片,质感粗粝又斑驳不均的黑白家具遵循着严格的对称原则,安全而稳定。这是195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家庭的典型样貌,甚至到了艺术家童年时的1980年代也随处可见。艺术家将照片镜像化,象征着时代的剧变和翻转,随着上一代人的挫折感与失落感的蔓延,惶惑逐渐累积了一种病症,就像是一个庞大的精神废墟,又带着些个人记忆的温情。这些矛盾复杂的情绪构成了这件作品的核心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3ae5e71814672aec4c0ef541fe74d5bd.png

Lot 237

欧阳春 国王山之一(三联作)

2006年

布面油画

190×130 cm×3

发表

《王:欧阳春》,Fluid Editions&Timezone 8,香港,2010年,第88页至第89页

展出

“王”,2010年10月2日至2011年1月9日,柏林收藏家美术馆,柏林,德国

“王”,2011年3月2日至6月11日,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维也纳,奥地利

2006年后的近十年间,欧阳春迈入其艺术创作的全盛时期,完成了他的成名展览“捕鲸记”和“王”,两者更成为日后其在艺术市场中最炙手可热也最具竞争力的两大系列。为欧阳春深度打开国际局面的“王“系列创作始于2006年,交叉且多样,紧盯那些导致人类忘却自身局限的权利与贪婪,以及所有辉煌过后的寂寥终局。

今秋首现拍场的《国王山之一》绘于此系列初始,三联拼合,横向尺幅近4米,通过精致与野蛮的刻画,在巨幅体量中为永恒之物赋予当下意义,更进一步在色彩处理上饱满亮丽并追求纯一,笔触质感自由洒脱,形象及图式则诡谲奇幻,杂糅有明确的中式符号,于荒诞与象征中戏谑阐明哲思,这也同时宣告了艺术家新的方向:在不朽的金色里描绘人文体验中最夸张跌宕的转折。本作背景的刻画可圈可点,在多层次的油彩颜料中使用多种工具刮擦,欧阳春将自发性的表达元素引入到图像中,留存手工痕迹的同时塑造出强烈的机械效果。通过这一手法,本作展现了如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抽象系列般超出计划的色彩及效果,艺术家在借此探讨视觉感知、平面、深度、形式、颜色与光影之外,塑造出时空、历史的更迭与厚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c1d0ac3aa2e8cf3d4d15ec7b04c2e3cb.png

Lot 235

陈可 草垛上的小丑

2011年

布面 油画

180×350 cm

发表

《陈可》,The Ministry of Art,美国、Kehrer Verlag,德国,电子封面、第172页至第173页

从重庆到北京,从女孩到成为一位母亲,每一段人生遭遇都在陈可的创作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由于一贯诚实而专注于自我,如今从她各个时期的画中,还能看出一个女孩内心最真实的情绪,就像从鱼的状态能看出水质如何。而如果说陈可的早期绘画作品有受到日、韩卡通艺术影响的痕迹,那么在2005年搬到北京后,她作品就完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简洁、平面化的卡通风格基础上,她开始通过戏剧舞台式的场景设计,架构起一个糅合了现实、潜意识和梦境的空间。

完成于2011年的《草垛上的小丑》是陈可创作转向之前,集早期风格之大成的标志性作品,也是其早期罕有的大尺幅油画。全幅以温馨的光线和童话般的物象布置了一个沉默的舞台,一个小丑站在中央的草垛上,但周围没有意想之中的热烈喝彩和掌声,寥寥几位观众与小丑保持着安全距离,静静期待着表演,又警惕着她手里的尖锥。画面呈现了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会遭遇的一种模糊的,无法言说的心理状态:被推到台前的自己,无所适从又无处躲藏,仿佛成了别人眼中的小丑;而更深层次,是渴望得到关注,又无法卸下内心防备的情绪,在宛如童话的可爱仙境中映射出一种深沉的现实困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7c93273ebc84f9b59dd051ca19f6b470.png

Lot 216

陈飞 目露凶光(双联作)

2010年至2011年

布面丙烯

190×200 cm×2

发表

《陌生人:陈飞》,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有限公司,香港,2011年,第64页至第65页

《中国当代艺术新世代》,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12年,第26页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2014年,第8页至第9页

《Chen Fei》,DISTANZ Verlag,柏林,2016年,第16页至第17页

《人形万象——加藤泉 × 陈飞》,入善町下山艺术之森发电所美术馆、贝浩登,日本,2016年,图版

展出

"陌生人——陈飞个展",2011年11月19日至30日,今日美术馆,北京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2014年11月6日至12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人形万象——加藤泉×陈飞”,2016年9月18日至12月18日,入善町下山艺术之森发电所美术馆,日本

作为80后艺术家中备受瞩目、广受认可的代表,陈飞的绘画一向以电影镜头式的视角和荒诞、诙谐的风格而著称。北京电影学院的学习经历,使他擅长运用影像的叙事技巧和视觉语言,而对欧美、日本流行文化尤其是动漫的热忱,又为其提供了着眼于日常生活和感官刺激的表达方式。在创作中,他喜欢从平常生活中取材,将自己、女友或宠物狗作为主角,通过精心的场景编排和图像设计在画面中制造紧张的戏剧冲突于奇异情节。

作为2011年重要个展“陌生人”中的全场焦点,同时也是2015年首次日本个展“人形万象”的封面,创作于2010-2011年的《目露凶光》是陈飞无可争议的扛鼎之作,也是其最具情绪与心灵张力,投入精力最多的大尺幅杰作。全幅以类似电影荧幕般的4米画幅横向展开,一个女孩骑着一匹没有皮肤的高头大马缓步走向中心,画家捕捉了故事和情绪即将推至顶点的前一刻,定格了这一瞬间的动势和人物内心活动。从构图上看,画面被划分为两部分,右侧是撑满画面的血肉和情节冲突,左侧则相对留白,空出情绪和气韵流动的空间。陈飞还设置了几组矛盾与冲突因素,如茂盛、真实的植被与超现实的无皮马;血肉裸呈的耀眼红色与环绕背景的多层次绿色,赋予了作品浓厚的戏剧张力与视觉强度,令观众能够在画前久久驻足、回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e7aebaa748a641ab852f5fef2fb88455.png

Lot 217

高瑀 闹海——不破不立(三联作)

2013年

布面丙烯

300×180 cm×3

2003年,22岁的高瑀刚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他将地域文化和成长经历杂糅在一起,塑造一个卡通的熊猫形象。这只熊猫此后演变成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各种形象:孙悟空、武松、愚公等等。此后高瑀从重庆来到北京闯荡,恰逢当代艺术市场崛起,作为新势力“卡通一代”的代表,高瑀很快成为最早拍卖成交价破百万的80后艺术家。

2013年,经历了潮起潮落的高瑀回到了重庆,在艺术上重新出发,巨制绘画《闹海——不破不立》(三联)正是凝聚这一转折时期艺术和人生思考的重要作品。他用极具鲜明个人风格和视觉符号的形象,再现了哪吒闹海这一主题。从小热爱动漫的他,在图式上借鉴了1979年的同名经典,又加入了熊猫和艳丽的波普用色等个人符号。画中醒目的“不破不立”,尤其被刻意放大的“破”字,代表了高瑀与过去状态告别的决心。自此之后,高瑀告别了“熊猫”系列,步入艺术创作生涯中下一个崭新的新阶段,也真正完成了2013年时他“不破不立”的愿望。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