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学篆刻教什么?

2022-10-29 11:00:10 谭文选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国高等书法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学科体系日趋完备并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版学科目录发布,将“美术与书法”并列在艺术门类下招收专业硕士、博士,书法的学科专业层级相应提升,令人鼓舞。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全面推进书法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当代书法教育服务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真正书写时代华章,是时代赋予每一个从业者的新使命。中国篆刻艺术是“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而抓好篆刻艺术教学对于传承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大学篆刻教什么呢?经过多年的篆刻艺术创作、研究与教育探索,本人如下思考求教于诸方家。

一、文心培养

此为首等重要之事。众所周知,能够对中华传统金石、篆刻艺术充满热爱的学生,大多富有文心,值得每一位教师倍加珍惜与精心栽培。虽然每一个学生的禀赋不一,但善待每一个学生,多加以鼓励与褒奖,使其在愉悦、温暖、润泽的环境下,感知艺术之美,感知文化之魅力,使学生心中兴趣盎然、生机勃发,由此在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可谓润物无声,功德无量。

文心培养莫过于多读经典、走进经典,引导学生日增文艺才华,培养一流的眼光与远见,多从“附庸风雅”开始。如分析古今圣贤、大师、名家所取字号以及蕴含的人文故事,感受他们一个个有趣的灵魂,激励学生立志向、树信仰。指导学生模仿创作姓名印、斋馆字号组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恩人之生命的神奇,找寻到人生志向,描绘自己的艺术以及人生梦想,使得教育渗透入心、入脑。同时,在鉴赏古今篆刻作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自撰诗文,以篆刻边款或书法题款等形式表达,不断加入真情实感,敢于“走心”畅谈艺术见解,需要多加鼓励独立思想形成之萌芽,使学生享受捕捉灵光闪现的快意,且不失青春朝气;或鼓励学生介入收藏,如收藏古印、拓片、印谱等,且能以学养学,导引深入研究,培养文心与艺术灵苗。

二、知识体系建构

截止2022年12月,我国招收书法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高校大已近270所,虽各高校因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高校、民办高校等办学性质的不同,教而产生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篆刻课时量存在多寡不一的情况,然而大学负有培养高深学问的使命与担当,帮助学生搭建系统、完整的印学体系,注重“本”之艺术人文素质基础建设,在篆刻教学中技道双兼,培养一流的艺术素养,有利于实践与理论“两翼齐飞”。

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本科专业教学为例,我校培养以书法篆刻理论与书法创作为主,兼具中国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具有宽阔学术视野、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拔尖艺术人才。故教学大纲中包含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造型艺术美学、中国书法史、书法赏析与批评、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基础、诗词欣赏与写作、古代书论选读、五体书法技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技法(古玺、汉印、流派印)、书法遗迹考察、中国画基础(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创作训练、毕业论文、毕业创作等50余门课程。

广州美术学院书法学本科专业篆刻课程,每学年约有3周(48学时)课时量,主要侧重于对篆刻经典印作临摹与分析,亦有一定量的篆刻创作,并对印史、印论梳理,使学生对篆刻史和篆刻技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激发起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与情感。交给学生如何读印,如何临摹,如何创作,贵在方法、思路启发与引领,高度重视审美品味与技法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优良的眼光与自学、实践动手能力。

大一《汉印技法》课程着力汉印专题,重点讲解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本课程深入了解汉印的发展的源流内涵与外延,特别是关于汉印丰富的类型有深入的体认和表现,对于铸印、凿印、玉印等表现样式和取法资源有深入的理解;通过经典汉印临摹与解析,归纳出汉印美学共性与个性规律,并在上追古玺、秦印以及下溯流派印作品解析中深化理解汉印;了解当代汉印样式的篆刻创作思维,使学生形成融通、灵活的艺术见解。

大二《流派印技法》课程着力流派印专题,重点讲解宋元明清时期的流派印章。本课程让学生掌握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西泠八家”、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陈巨来等流派印诸家经典印作临摹技法,对流派印能于“印宗秦汉”“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对篆刻家之艺术思想有一定了解;学习流派印常识,思考先贤如何借鉴传统,自我创新的方法理念,并对比归纳字法、章法、刀法之规律,思考“印书合一”的艺术创作原理,开阔艺术创作的视野;比较写意篆刻、写实篆刻创作之差异与创作路径。分析流派印诸家传承与创新思维,并了解当代流派印篆刻式样创作状态,使学生形成古今相通之艺术观。

大三《古玺印技法》课程着力先秦玺印专题,重点讲解战国时期的印章。通过古玺专题教学,使学生领会战国古玺富于浪漫精神的风格基调,掌握其章法、字法、刀法特点;以先秦文化内涵为背景,深入的理解古玺所隐含的文化艺术价值;强调在归纳古玺美学共性的同时,注意古玺印五系分域研究之个性规律,引导学生对于古玺印之美有很好的感知,重视用印文字的深入学习,引入古文字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

大四《篆刻创作与印论》课程着力篆刻创作与印论专题。通过印史流变的复习,谈及印学研究,兼及印论与印学史研究问题的探讨,拓展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侧重解决篆刻临创转换问题与毕业创作问题,分析古玺、汉印、流派印创作灵感源泉;针对主题印、自用印创作之内容、风格、形质取舍专题教学,兼顾的章法、字法、刀法训练;深入掌握篆刻边款技法,延及篆刻展示方式的思考,使得学生掌握篆刻艺术的创作规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篆刻毕业创作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大四《毕业论文》《毕业创作》课程亦包含有篆刻研究与创作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作品优化与毕业展陈选择,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篆刻擅长,寻找自己的个性语言与艺术表达,培养敢于尝试探索的胆识与气魄。教师作好“质量检查员”的角色以把关出品,使学生以一流的审美感受力、雅正的作品格调、优良的篆刻素质呈请社会各界检阅。

三、未来与留白

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当代社会,面对加速迭代的未来世界,关于“大学篆刻教什么?”成为了一个值得长期思考与探索的课题,使得每一个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升永远在路上。一方面,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以书法篆刻为支点去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需要教给学生如何通过书法篆刻艺术思考艺术与人生的未来,这需要消化、理解传统,启悟开窍,让学生既要看到专业优势,又要看到专业局限性,不要给自己的人生与艺术设限,常把思维“荡”开去,放飞想象力,多跨界交流,思考与万事万物互通之“道”,与时消息,关注社会,探索未来;另一方面,注意留白,防止过度教育,“无为”而教,多点时间留给学生。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因此引导学生多走走,多看看,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使他们明白生活中的一切时间与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享受想象与探索的那份自由,保持对美的敏感性与好奇心,富有创造性,惟有心存丘壑方能方寸万象。

[1] 此文为 2022年12月29日作者受邀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主办的“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线上会议时的发言修改稿,后收录该论坛论文集。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