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环形废墟

2024-10-28 14:54:06 未知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在短篇小说《环形废墟》中探讨了梦境、虚构与仪式的交织。小说中,主人公通过梦境创造了一个少年,然而最终他也发现自己不过是另一个人梦中的虚影。4C 2024Q4展览《环形废墟》基于循环往复、循环不息的宇宙观,提出对当代生活的思考:我们是否同样身处无尽的循环中?在历史与记忆的交错之处,我们既是世界的创造者,也是其产物,每日进行着生存的仪式。展览通过耿馨悦、孔令怡、林施良、卢迪、罗诗琪、唐源浩、王彦智、徐紫阳、杨梦溪、姚钰岑和詹静怡这十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呈现这一复杂的关系,邀请观众反思在这个无止境的宇宙中,我们存在与创造的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69fe0bdebaa0adf60a6567f8a38d26eb.png

耿馨悦,Digital Muse: Programming Nature,3D打印

耿馨悦的雕塑作品《Digital Muse: Programming Nature》通过3D打印和算法编程,呈现了自然界中循环与创造的动态关系。这组雕塑作品从生物结构的循环性中汲取灵感,受海绵、珊瑚等生物的细胞组织与生长模式启发,探索了有机形态与几何编程之间的交织。作品如同梦境中的生命体一般,在无数次迭代中不断生长与演化。这件作品通过算法生成,不仅再现了自然的复杂性,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捕捉了其内部的动态生命力,形成一种既是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全新生命形式。作品挑战了传统自然与虚拟创造的界限,像《环形废墟》中的梦境一样,揭示了从混沌到有序的循环与生长。同时,它以数字珊瑚的形式,讽刺性地对比了现实中正在逐渐消亡的珊瑚礁生态,提醒我们思考自然破坏与科技救赎之间的张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ee1349cea85d934c274d57140f88869c.png

孔令怡,《再见,伊卡洛斯》,多媒介装置

孔令怡的多媒介作品《再见,伊卡洛斯》通过神话与科技的结合,探讨了仪式性与循环性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作品以伊卡洛斯和精卫这两个神话角色为核心,展开了关于选择与命运的对话,反思人物在面对困境下的存在状态。精卫填海无疑是一个无止尽重复的行为,而伊卡洛斯飞向太阳的举动也极具宗教狂热般的仪式感。两位主人公的行动和意识都带有强烈的循环性,暗示着我们在选择与抉择中往复漂泊的命运。作品通过插画、艺术书、交互影像及海浪装置,将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打造了一场仪式般的叙事体验。尤其是动态海浪的表现方式与神话中的海洋元素交相呼应,也反映了博尔赫斯式的永恒循环主题。在漫画叙事中,海浪动态和编程程序的介入打破了传统的阅读体验,模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给予观众身处永恒循环中的沉浸式体验。大海与天空、石子与翅膀、留下与离开,这些对立的意象最终汇聚在一个虚幻而无尽的空间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f635131a1e9be53f8bb4970ab8aca12f.png

林施良,《___day》,行为,影像

林施良的行为-影像作品《___day》,通过对现代生活的循环性和无效性的探讨。作品设定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图书馆中央,展现了一场无止境的职场仪式,员工们轮流在办公桌前进行着精神涣散的工作,而他们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迎接下一位继任者的到来。这种循环、替换、并最终被取代的模式暗示着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复与无意义的行为。作品不仅探讨了生活中的机械性与仪式化,更通过对日常工作场景的荒诞呈现,讽刺了职场中的空虚与乏味。《___day》以特定场地的表演为特色,通过图书馆这个学术环境,隐蔽地模仿并讽刺了高等学府的僵化体制和社会对秩序感的强迫需求。作品将图书馆转变为一场增强现实的舞台,揭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僵化结构,和我们在日常中不断重复的行为与抉择。现代日常中的生活仪式并不是自由的,而是一种不可逃脱的循环,它让人们身处其中,却又无力挣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cfd83c07c08b94bcb30569ea77f85f9b.png

卢迪,《社交中的阴影》,多媒介装置

通过《社交中的阴影》这件作品,卢迪深入循环、现实与真实的交织,探讨了欺凌带来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在社交焦虑的形成中扮演的角色。作品回溯了艺术家童年时期在校园中经历的欺凌,将这些曾经的痛苦情感通过艺术形式重新呈现,形成一种个人情感与集体经历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观众不仅回顾欺凌的现实情境,还被引导去反思这种经历在他们自己生活中的痕迹。作品结合了照片、诗歌、日记等多种媒介,这些媒介如同不断重复的情感片段,象征着欺凌带来的创伤如何在受害者心中日积月累。围绕作品四周的耳朵和嘴巴图片象征了旁观者的冷漠,揭示了在欺凌现实中,沉默的无动于衷同样是这一循环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创作,艺术家不仅展现了欺凌的真实面貌,也在探讨如何打破这种循环。作品不仅仅是对过去经历的再现,更是对现实社会的呼唤,鼓励公众正视欺凌问题,并推动改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6613547c8e47346306fc10684b231a7e.png

罗诗琪,《Rebirth》,多媒介绘画,丙烯,织物

罗诗琪的《Rebirth》围绕仪式与循环的自我疗愈展开,通过极具质感的雕塑装置深入探讨了身体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她的作品主要使用织物作为媒介,象征人的“第二层皮肤”、以及情感体验。艺术家通过拉伸、剪切、打结和燃烧织物,再用钉子固定,形成“美丽的伤疤”。作品中的撕裂感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紧张与美感,正是通过这种自我撕裂与重塑的仪式,艺术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自我疗愈方式。通过这些织物,她重构了一个充满伤痕的抽象世界,这个世界富有节奏与旋律,充满情感。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解读,因为每个人的经历独特,而这些伤痕则承载了个人与集体的情感循环。作品如同一种视觉仪式,通过对材料的循环使用与形态的变换,艺术家从私人情感出发,延伸至更大的创伤性主题,如战争、历史,展示了普世的脆弱与韧性、伤痛与愈合之间的微妙平衡。这是一种通过艺术表达的自我疗愈,也代表人类身体与身份的反复再生与重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71ee817a42bb60887322120dda32afbc.png

唐源浩,《Midnight Summer Madness》,《Uncharted Sailing》,数字绘画

唐源浩的两件绘画作品围绕现实、虚拟的循环,探讨了梦境与技术之间的交织,以及人在这两个世界中的迷失与探索。在《Midnight Summer Madness》中,艺术家通过梦境的具象化呈现,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模糊化。作品中的人物身穿防护服,象征着梦境的“毒性”与暗含其中的权力控制感,传达出梦境与现实间循环交替的危险与不确定性。作品展现了梦境作为虚拟世界的一种延展,与现实形成循环,梦境与现实互为表里,充满张力。《Uncharted Sailing》则是对人工智能兴起这一虚拟技术的深思。这一作品通过描绘人类在面对新兴科技时的渺小与无知,探讨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与循环:我们既是在现实中开发和探索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断影响并重塑我们的现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1f747ab710139e7a7543a890b3c7dd5e.png

王彦智,《弗朗西斯》,《回到南方》,《俳句》诗歌

王彦智的诗歌聚焦于个人经历与文化背景中的命运交织与反思。《弗朗西斯》通过诗歌叙事的形式,深入探讨了在时空错位中,一个悲剧性故事的命运循环。灵感源自一则关于中国网红因家暴去世的新闻,作者却着笔于一场不同的时空和文化中发生的类似悲剧,探讨了命运是否早已注定,以及文化与环境如何塑造了个体的生命轨迹。而《回到南方》则是艺术家自身跨越中美两地生活经历的艺术表达。作品通过对故乡湿润气候的记忆和反复跨越太平洋的旅程,反映了游子心中归属感的复杂性。展览中的这件作品体现了个人在家与外界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追寻与归属,仿佛是一种现代生活中的仪式,每一次返乡都是对自我身份的重新确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0b6a2c0c9dfa53f252d8c082cbf7dd6c.png

徐紫阳,《永恒的废墟》,概念设计

徐紫阳的建筑设计项目《永恒的废墟》契合关于循环与再生的探讨,深入挖掘建筑的永恒性与可变性,展现了废墟作为文化和历史符号的独特魅力。废墟的重构强调了建筑不仅仅是物理存在——它们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演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获得新的生命。作品探讨了建筑生命周期的延续,传达出其在历史衰退之后,仍能够通过人们的想象与再创造,成为新的文化叙事的一部分。艺术家认为建筑的破败并不代表终结,而是循环的开端,成为了现代艺术家重新激活和赋予意义的空间。废墟在衰败与再生之间反复转换,成为历史记忆和未来可能性的交织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309beca183dc6fc592d53aa58e2b959c.png

杨梦溪,《爱灿》,动画影像

杨梦溪的创作围绕循环与记忆的探讨展开,对既定范式和边缘的挑战,以及对精神与记忆的时空性探索,成为了她作品的核心。实验动画短片《爱灿》深入描绘了一位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园艺师张爱灿生命末期的记述,通过展现他逐渐消退的记忆与不断增长的收藏品,艺术家对“狂人”与“艺术家”的界限进行了深刻反思。这种对于个体记忆消逝和精神领域边缘状态的描绘,象征着人类在记忆与遗忘之间的无尽循环。杨梦溪的作品揭示了个体记忆的脆弱与流动性,展现了精神世界的无形力量如何影响个体的身份与艺术表达。通过影像和装置作品,艺术家引导观众重新审视时间、记忆与自我的关系,探讨了在记忆不断消退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艺术进行再创造和再诠释。这种循环不仅仅是记忆的消逝与重构,也是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织,反映了艺术家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0ef1af0057facbf105b9b4eca8864ecc.png

姚钰岑,《生态花园工具包》,综合材料

姚钰岑的多媒介项目《生态花园工具包》以自然循环与仪式为主题,倡导通过栽培本土植物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艺术品旨在引导人们认识到本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以此打破传统草坪的僵化模式,将庭院转化为对环境友好的绿地。这种转变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改造,更是一场现代生活中的环保仪式,每一个选择本土植物的行动都象征着我们对自然循环的认同与参与。该工具包的设计仿佛一场仪式,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自然的循环,播种本土植物的过程不仅象征着与自然的深度连接,也反映了对环境的责任感。它为家庭和自然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他们通过种植与分享本土植物,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自然爱好者开辟了更深入理解和保护地球的途径。借助《生态花园工具包》,人们将意识到本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作用,并受到启发,迈出打造可持续未来的第一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7d1a90177e5c6a6aec8dc10dc7a2a58b.png

詹静怡,《My Prescription is a Long Confession》,影像

在《My Prescription is a Long Confession》中,詹静怡通过仪式、当代生活的循环与消费主义的视角,揭示了当代社会对心理治疗的痴迷与其背后隐藏的消费主义导向。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社交媒体迅速推销“快闪疗法”:快速购买心理治疗服务,以解决通过网络新发现的ADHD、双相情感障碍、焦虑或强迫症。在不断出现的术语洪流中,一种新的交流模式和庇护所逐渐形成。作品旨在批判当代社会对心理治疗话语的过度依赖,以及其背后的消费主义机制。心理治疗术语的泛滥逐渐侵蚀了真实的心理关怀,淹没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个体的声音。在作品中,艺术家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表现出看似无尽的重复行为:说话、揉搓身体、服用药物。这件作品通过对重复性行为的表现,象征了人们在心理治疗与消费主义之间不断循环的迷失。无尽的消费疗法和仪式感的自我牺牲让个体陷入了资本主义的陷阱,无法真正得到治愈,反而被引导进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消费与自我牺牲的循环。

此次展览《环形废墟》展览延续了4C Gallery对观念艺术的深刻关注,展出作品通过对宇宙、现实、自然等循环观念的艺术表达,呈现出艺术家们对无尽这一循环中自我身份和实存的探索。4C Gallery始终致力于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展现思想与创新的平台,在此次展览中,不仅呈现了丰富的艺术创意,还通过作品引发了观众对日常的循环及其仪式性复杂关系的深思,进一步推动了当代艺术与哲学命题的对话。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