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现场 | 全球50余位艺术家与科学家共探万物“灵光”
2024-10-30 17:18:15 未知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BATB)在启皓艺术馆盛大开幕。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开幕现场,2024年
Opening Ceremony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BATB), 2024.
展览以“灵光涌现” (Earthwise) 为题,汇聚全球50余位最具实验性、想象力和话题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穿梭想象之上,徜徉寰宇之内,在萦回之中探索万物意识与行星智慧。
2024年10月25日,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在启皓艺术馆盛大开幕。本届双年展由艺术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主办,启皓中心协办,MediumMedia®出品,中央美术学院费俊教授与王乃一担任策展人,并邀请了ZKM | 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的策展总监菲利普·齐格勒 (Philipp Ziegler)、ETH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中心策展总监阿德里安·诺茨 (Adrian Notz) 等多位享誉国际的学者担任双年展学术顾问。
|策展人
|学术顾问
历经两年精心筹备,展览以“灵光涌现” (Earthwise) 为题,汇聚全球50余位最具实验性、想象力和话题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穿梭想象之上,徜徉寰宇之内,在萦回之中探索万物意识与行星智慧。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Exhibition View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BATB), 2024.
|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与科学家 跨学科联袂呈现
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类与技术之间的深度纠缠正在加剧,人类与“非人”的绝对区隔早已崩解,人类与万物之间的生命关系需要重构。“智能”这一原本主要用来形容“智人”的概念也正在不断被刷新,而“智能体”也从人类智能不断延伸到人工智能、机器智能、自然智能、行星智能等有待发现的智能载体上,并涌现出人机混合、人物混合、物机混合等新的“混合智能体”。“混合智能”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的智能,不断地与人类意识异质交错,从而达成某种共同的话语,让我们得以与世间万物展开沟通。
《新陈代谢》,托马斯·费因斯坦,2024年
METABOLICA-HYDRA, Thomas Feuerstein, 2024
《存而有疑》,叶锦添,2024年
Existential Doubt, Tim Yip, 2024
“灵光涌现” (Earthwise) 作为一种隐喻,从以智为介到万物灵韵,多种形式的智能错综复杂,萦绕于展览之中,不断激发我们在更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之中探索未知之域。参展作品更是围绕“如何从广义行星视角来理解智能?”这一关键而又迫切的追问进行了极具思辨性的探索,50余位来自全球不同文化语境、学术背景的艺术家、科学家在这里汇聚,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一个展览的范域,而是展现为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一次深入的思想实验。艺术家和科学家们以混合媒介呈现了他们对“智能”这一概念的多维认知,这些具有思想实验性的作品能够帮助深化我们对与所有生命体共享命运的认知,并进一步审视人类历史对他者日益增强的影响与主观塑造的能力,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与世间万物,甚至是宇宙时空的链接,从而跳脱出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理解世界、构建规则的模式。
《图恩格尔》,王之纲,2024年
Tuengel, Wang Zhigang, 2024
|启皓艺术馆 最受瞩目的北京文化艺术地标
作为启皓艺术馆首个艺术大展,本届双年展以艺术为灵感,科技为链接,共同构建了一个融合创新、对话未来的全新艺文生态。启皓艺术馆位于北京亮马河畔的启皓中心,坐拥3万平亮马河岸景观、四季景色别致的河畔景观花园。作为北京最受瞩目的文化艺术地标,启皓艺术馆于今年年初重磅揭幕,其建筑设计出自世界级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之手,以标志性的几何结构和光影交织的独特美感而著称,建筑本身如同一件艺术品。
启皓艺术馆光影长廊
Genesis Art Gallery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携手启皓中心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一合作不仅秉承了当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实践“文化+”战略,也将汇聚来自艺术界、科学界、产业界等多维能量,在更广泛的领域持续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持续激发全新的思想与观念。
开幕当天,启皓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力先生,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汪黎明先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郝凝辉教授,策展人费俊教授和王乃一女士、以及参展艺术家叶锦添先生、王之纲教授、加里·希尔 (Gary Hill) 先生、arc/sec实验室的乌韦·里格尔 (Uwe Rieger) 先生与刘一囡 (Yinan Liu) 女士、亚历山大·格罗夫斯 (Alexander Groves) 先生、简鸣谦 (Tobias Klein) 先生,策展人张尕先生、陆蓉之女士、菲利普·齐格勒 (Philipp Ziegler) 先生、爱丽丝·科格尔 (Alice Koegel) 女士、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 (Andrea Del Guercio) 教授等重要嘉宾出席了开幕典礼。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开幕现场,2024年
Opening Ceremony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BATB), 2024.
|全球首个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构建艺术、科技与未来的深刻对话
作为全球首个聚焦艺术与科技的双年展,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艺术与科技对话的平台,跨越艺术与科学之间严格界限,打破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以及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的界限。双年展不仅是跨学科探讨永续未来路径的实验场,更是编织汇聚艺术与科技生命互联的序篇。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Exhibition View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BATB), 2024.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灵光涌现”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感官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艺术、科技与未来的深刻对话。在艺术与科技展览方兴未艾的当下,双年展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动未来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的学术平台,旨在成为艺术与科技实践的推动者,跨学科智识网络的倡导者,数字文化产业的赋能者,以及全新艺文生态的建构者,它将以更多元的视角介入到全球艺术与科技的对话和未来图景的多重想象之中。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Exhibition View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BATB), 2024.
50余位享誉国际亦深耕在地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利⽤数字技术和混合互动媒介,透过作品的在场性,构建了⼀个复杂的“星丛”,揭示了⼈类、⾮⼈类;⾃然、⾮⾃然;科技、超科技之间的深层联系。他们通过前沿科技对⾃然万物进行探究,试图捕捉并呈现万物的“灵光”,为观者营造一种超越感官的知觉体验——感受宇宙万物灵光所蕴含的能和流,体验“宇宙觉醒”,并与之化⽣涌现。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Exhibition View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BATB), 2024.
|四条线索
01 相像:有机与人工的生态感知
如果没有制造“相像” (ressemblance) / 模仿的⼒量作为决定性的前提,⼈类不会获得任何更⾼级的技能、技术。在⼈类与⾃然的漫⻓关系之中,“相像”⼀直是我们理解与融⼊⾃然的关键途径。当⼈类通过“相像之⼒”重新连接⾃然与技术,我们便恢复了远古时期那魔法般的、与⾃然万物共鸣的状态。艺术家们通过有机与⼈⼯的融合创造出全新的⽣态感知⽅式,这全然不是对⾃然的模仿,⽽是⼀种“⽣态相像”和“进化相像”的创造性对⾃然的超越。
《花园之水》,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特·米尼奥诺,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Eau de Jardin, Christa Sommerer & Laurent Mignonneau,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当我们与植物的“生态相像”相遇,新的生态感知体验随之诞生。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特·米尼奥诺的沉浸交互装置《花园之水》构建了虚拟的水景世界,当观众靠近悬挂的真实植物时促发了一种生态感知,随即将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捕捉,并投射在弧形屏幕生成虚拟景观。这些虚拟生命体随着观众的到来而生长和变化,体现了自然信号与数字媒介之间的转换。这种“花园”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或人工的产物,而是一个由人类-植物-技术共同构建的混合体。作品将植物与人体、现实与虚拟的的边界模糊,最终反射为一种“植物赛博格”形态。
《流动之域》,A.A.Murakami,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Under A Flowing Field, A.A.Murakami, 2023.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物质状态的持续“生成” (becoming) 正如艺术组合A.A.Murakami创造的蓝色虚空,由等离子态激发的闪电在玻璃与雾气之中若隐若现、自然翻涌。作品融合物理、化学,与自然现象相像,观众立于蓝色之域,正如等离子态的氪气,在多重自然中曝露多重主体。
物质状态的持续“生成” (becoming) 正如艺术组合A.A.Murakami创造的蓝色虚空,由等离子态激发的闪电在玻璃与雾气之中若隐若现、自然翻涌。作品融合物理、化学,与自然现象相像,观众立于蓝色之域,正如等离子态的氪气,在多重自然中曝露多重主体。
《新陈代谢》,托马斯·费因斯坦,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METABOLICA, Thomas Feuerstein, 2023.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生命循环中,透过托马斯·费因斯坦的仿生自然装置《新陈代谢》,我们被引导思考,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如何找到平衡点?技术能否成为促进生态循环的工具,而非破坏者?作品直观的呈现了人工技术与生态的混合:鲸鱼、潜水艇与光生物反应器。我们能否通过生物与人工智能的混合达到“进化相像”,实现对自然的创造性超越?
02 幻镜:意识与存在原型的多重映射
如在云中
神入谷中
识神见性
……
即使是任何的未知也充满了对意识与存在的“投射”和“隐化”。这种感觉就像⾃⼰处在完全⿊暗的空间,⾯对巨⼤的“镜”,将物质的镜像化作为投射的⽆意识材料,从⽽内观出⾃⼰的意识和作为“此在” (Dasein) 的原型。艺术家们在⾯对混乱时,⽆意识地将其想象并虚构出⼀个⽀配者——⽆关联中的构形。这些作品创造了⼀个“超真实”的幻镜——“第⼆⾃然”,引导观者通过身体和感官参与,进⼊意识领域,⾃我知觉到作为存在和意识的多维原型。
在数字梦境的复杂折射中,镜子是无处不在的观察者,相机镜头是一种自动观察者。
《光翼 II》,arc/sec实验室,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LightWing II, arc/sec Lab, 2019.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我们的器官作为第一层感受模式的装置,被物质的肉体所控制。然而,这种“第一感受”在长时间的重复后退化为机械运动。在arc/sec实验室的作品《光翼 II》中,乌⻙·⾥格尔和刘⼀楠利⽤透明翼状结构将AR影像投射于空间之中,引导观者穿越⾍洞,与三翼⽣物互动,在关系和共鸣构成的场域之中,创造了超个体的“第⼆感受”——虚拟结构作为知觉的公共器官。最终,观众与装置的互动打破了个人与公共、肉体与机械、现实与虚拟的界限。
《助忆景观》,简鸣谦,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Mnemonic Landscapes, Tobias Klein,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五块连续的动态画面前,观众的视线被扭曲的方向和错位的空间所吸引。德国艺术家简鸣谦的作品《助忆景观》通过在透视镜片后旋转的景观组,唤起了观者的后自然记忆:直接、密集,不稳定、危险、没有远景、毫不掩饰、折射的反复……这种动态技术介入的新自然形态,使观者的记忆和感知迷失在像素化的荒原。
《未置空间》,加里·希尔,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Place Holder, Gary Hill, 2019.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加里·希尔反复抛掷硬币,硬币掉落的碰撞声呼唤了“永恒轮回”。在《未置空间》的影像中,动作是重复的,但硬币的旋转方式,坠落位置、声音是差异的。“抛硬币”象征了真正的概率随机事件,正如微观粒子无法同时被精确测量,作品对人工智能能否真正处理和理解纯粹的非线性、非确定性问题提出挑战。艺术家通过简单却深刻的方式引发观者对偶然性和存在的思考,感受时间、空间和生命的循环。
《存而有疑》,叶锦添,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Existential Doubt, Tim Yip,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恐惧、孤寂、愉悦、松弛……我们将在享誉国际的电影美术指导、奥斯卡奖得主叶锦添打造的四个剧场空间中体验到人类共有的原型感知。我们作为何而存在?非人;非物;亦非相?在作品《存而有疑》中,观者将世间种种身份和固有观念击碎,仅作为“此在”(Dasein),在物质的“灵光”中觉悟万物皆为“空”,现实即是无常和幻象。或许,这些幻象的接受者并不是物质和肉体层面的“我”,而是自性化的“非我”——一种无意识的“元神”的投射。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恐惧、孤寂、愉悦、松弛……我们将在享誉国际的电影美术指导、奥斯卡奖得主叶锦添打造的四个剧场空间中体验到人类共有的原型感知。我们作为何而存在?非人;非物;亦非相?在作品《存而有疑》中,观者将世间种种身份和固有观念击碎,仅作为“此在”(Dasein),在物质的“灵光”中觉悟万物皆为“空”,现实即是无常和幻象。或许,这些幻象的接受者并不是物质和肉体层面的“我”,而是自性化的“非我”——一种无意识的“元神”的投射。
03 絮语:行星感知的星际共鸣
“用更晦涩的语⾔来解释晦涩难懂的东⻄,⽤更未知的东⻄来解释未知!”
——荣格
⼈类出现在⼀个天体的表⾯,在那⾥,他们的⽣存同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存是混杂在⼀起的。然⽽,银河系是⼀个幽灵,没⼈捕捉到它精确的形状。在⽆垠伟⼤的星际虚空中,在⼈类理性⽆法企及的维度之外,潜伏着⼀种难以名状的、不可描述的“超对象” (Hyperobjects)。艺术家通过将宇宙现象转化为可感的装置和视觉艺术,将⼈类感知与宇宙絮语连接。跟随作品中蕴含的“⾏星意识” (Planetary Consciousness),启发观者思考⾃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意义,捕获⾏星感知。
《外星之地》,多米妮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Alienarium, 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 2022.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无垠伟大的星际虚空中,在人类理性无法企及的维度之外,潜伏着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可描述的存在。法国艺术家多⽶尼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的作品《外星之地》将参与者投放在一个“无我们” (World-without-us) 的视觉深空之中,随机生成的发光抽象形体让我们与“完全他者”接触。这种空间光影将人类对外星生命外形的先验概念和判断悬搁,而直接审视纯粹的感知与意识本身。作品通过与抽象外星生命的互动,创造了面对未知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启发人们思考在语言无法企及的领域如何理解非人类。
《特殊乐谱 III》,安德里亚·安那尔&蒂博·布雷韦特,
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A Particular Score III, Andrea Anner & Thibault Brevet, 2023.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作品《特殊乐谱 III》是艺术家安德里亚·安那尔和蒂博·布雷韦特创作的生态声学艺术,它捕捉了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相撞产生的次级粒子雨,将其实时转化为撞击容器产生的音频。这种连续不规则的音频节奏并非人类创作,而是宇宙能量的直接表现。轻盈的音符作为宇宙与人类沟通的媒介,使宏大的宇宙过程进入人类控制的感官世界。音乐的持续推进象征着宇宙运动的永恒性和不可阻挡性,唤起观者对宇宙尺度的崇高 (Sublime) 体验。
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
Nolan Oswald Dennis
受“地层叠加定律”的启发,艺术家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创作了声音雕塑装置《超级叠加》。该装置将超低频的地声 (地震波变成声波的声音) 数据转化为声音艺术,使人类能够“听见”来自地球内部的声音。作品将观众与脚下土地及更深层的地层结构联系起来,使其感受到地球作为一个“活力物质” (Vital Substance) 的存在,即意识到地球同人类一样作为一个主体在其内部的运动和能量。在几十亿年缓慢的地质年代的积累下,这种“深层时间” (Deep Time) 的感知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时间观,促使观众反思人类在地质时间的短暂存在。
本次双年展中的《超级叠加》与南非开普敦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Zeits MOCAA) 同时展出的另一个《超级叠加》形成对话,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作品通过声音使行星尺度的互联性变得可感知,这种跨越时空的“超级叠加”强调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连接体”。
杰尼夫·奥龙
Janiv Oron
本杰明·布拉特顿 (Benjamin Bratton) 的“巨型结构” (The Stack) 理论将现代世界描述为一个由物理、数字和社会基础设施交织而成的复杂多层结构,即“堆栈”。艺术家杰尼夫·奥龙以此为启发创作同名声音雕塑装置《堆栈》由悬挂的线列阵组成,装置中有三个堆叠漂浮在空中,物化并象征性地呈现了巨型结构的6个层次:地球层、云层、城市层、地址层、界面层和用户层。作品将渗透我们生活的无形网络变得可感知,揭示了隐藏的权力结构和流程。
《视野》,Quadrature,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Scope, Quadrature,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用于启迪个人的宇宙飞船预言。”
古代占卜师通过读“天的状态”并为其赋形,即“星座”,预见未来或命运。如今在地外围绕超过3000颗卫星和数以万计的碎片,它们如同遥远的天体,形成人造“星座”。德国先锋艺术组合Quadrature利用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历史发射数据作为个人星象的解读,创作互动艺术作品《视野》。选择参与者出生日期相近的发射日期,根据太空飞船的特征智能生成星象文本,可直接打印以供留念。作品创造了一种现代占星术,揭示了通过人为符号系统的转换和意义的建构过程。这源于人类对意义的渴望——将自身存在刻印在人造天空的根深蒂固的愿望。
我们不再仅仅作为宇宙的观察者……
“我们创造了新的天空。
现在,天空重新创造了我们。”
《生命之光》,陈文令,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Luminous Essence, Chen Wenling,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04 荒原:人类遗迹的未来考古
上达星际,地球宛如一座巨大的考古遗址,遍布着曾经文明的辉煌与过失。荒原之上,那些被遗忘的建筑、废弃的基础设施、沉默的城市,都成为了“行星编年史”的材料。大脑的限制规定了人类只有不断在这座天体上矗立“雕塑”才得以形塑记忆。在“人类世”背景下,地球已经转变为新的地理形态,艺术家们以“未来考古学”的方式,通过对深海、冰川、河流等不同场域的挖掘,揭示人类活动痕迹作用下的生态变化。这些作品如同未来的考古文物,基于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层叠的非线性碎片的延续,预知到生态崩溃。
《锰矿花园》,杰尼斯·波拉,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Mangan Garden, Janis Polar,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海底,这个20世纪70年代几乎完全隐匿在黑暗中的区域,在瑞士艺术家杰尼斯·波拉利用视觉媒介、影像档案和声音/语言的交叠下展开了一种推测性的想象。媒体装置《锰矿花园》打捞了那些深海故事:鲨鱼牙齿化石、锰结核、采矿勘探、探照灯……作品将深海作为未来考古学遗址,通过层叠的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反思了人类的采矿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预。被收集的全息影像材料和遗落的人类物品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在媒介考古中暗示了生态崩溃的可能。
《全球线索》,Fragmentin,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Global Wiring, Fragmentin, 2023.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瑞士艺术组合Fragmentin假设了一个未来考古的场景:在阿尔卑斯山最后的冰川发现冻结的电缆和管道,这些遗迹揭示了被遗弃的技术和地下基础设施。他搭建了一座由回收玻璃冰芯制成的雕塑,集中了各种型号和颜色的电缆和管道系统。正如作品标题《全球线索》(Global Wiring) 是由“全球变暖” (Global Warming) 和“线路” (Wiring) 组合而成的新词,冰芯隐喻了冰川的消融,直指气候变化的紧迫问题。而冰芯中的分层电缆结构 (新技术在旧有系统上铺设) 展示了一种废墟美学,将当代技术基础设施作为未来遗迹。这种后数字考古学对数字数据能否长久保存提出质疑,以及未来文明将如何解读当代的技术遗产。
王之纲
Wang Zhigang
新媒体艺术与科技交叉领域的领军人物王之纲全新巨作《图恩格尔》通过电⼦废弃物、影像与声音交织,构建出⼀个未来考古的荒原,混合原始信仰与智能科技,揭示⼈类⽂明的⽭盾与遗迹。
《拥河成山》,索尔维格·苏斯,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Holding Rivers, Becoming Mountains, Solveig Suess,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位于瑞士巴塞尔的批判媒体实验室 (Critical Media Lab) 采用影像装置和实验纪录形式的三部作品《“我是考卡河:我的河水可能对你的健康有害”》、《拥河成山》和《话山海》共同构成了一组以河流为未来考古载体的视觉人类学实践。作品通过深刻探讨大型水电开发项目,从洪水脉冲的激流成山,到沿岸基础设施的变化,象征着其对河流的改变。这些都其揭示了人类技术干预、生态退化和文化记忆的交织。水坝在作品中如“幽灵”般的存在——大坝建设导致地方社区流离失所和文化遗址的淹没,如哥伦比亚数万人被迫迁移等。作品质疑了全球化背景下,水电作为可持续能源,但被忽视的生态和社会代价。最终,这组作品塑造了“新地形学”,人为地改造自然和人文景观。
《话山海》,泰克拉·阿斯拉尼什维利,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The Mountain Speaks to the Sea, Tekla Aslanishvili,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更多精彩作品,期待您到展览现场一探究竟!50余位全球最具实验性、想象力和话题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邀您一起从不同维度觉察万物的脉搏,在行星视角中探寻萦绕于万物的“灵光”!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作为全球首个聚焦艺术与科技的双年展,旨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艺术与科技对话的平台,透过数字技术等新兴媒介,共同探讨人类、科技与未来的深刻议题。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将以“灵光涌现” (Earthwise) 为题,携手享誉国际的学者,汇集全球50余位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穿梭想象之上,徜徉寰宇之内,在萦回之中探索万物意识与行星智慧!
展览信息
“灵光涌现”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展出时间:2024.10.26 – 2025.02.23
展出地点:启皓艺术馆 Genesis Art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
参展艺术家:
亚历山德拉·阿罗什维利
安德里亚·安那尔 & 蒂博·布雷韦特
村上梓 & 亚历山大·格罗夫斯
陈文令
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特·米尼奥诺
大卫·科隆比尼 & 劳拉·尼德尔 & 马克·杜波依斯
多米妮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
埃维莉娜·甘比诺
加里·希尔
伊弗·邓肯
伊希塔·夏尔马
杰尼斯·波拉
杰尼夫·奥龙
约翰内斯·布鲁德
朱利安·戈茨 & 塞巴斯蒂安·尼特
马克西姆·哈维·卡里埃
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
奥利弗·雷斯勒
索尔维格·苏斯
泰克拉·阿斯拉尼什维利
托马斯·费因斯坦
叶锦添
简鸣谦
乌韦·里格尔 & 刘一囡
王之纲
arc/sec实验室
AoHI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
批判媒体实验室
ETH人工智能实验室
气候时钟
(按姓氏拼音排序)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