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最新个展“万物之灵”在YOUNG拂尘庵美术馆隆重开幕
2024-11-05 18:14:24 未知
2024年10月26日下午4点,张丹最新个展《万物之灵》在YOUNG拂尘庵美术馆隆重开幕。
张丹以“物”的概念视角切入人类的生活:历史环境、物质景观、现实语境,继而牵引出他所关注的某一具体实证-客观“物”(“物象”,“物质”,“消费的物”,“物灵”,“技术中的物”,“数字物”,“技术物的考古”,“居所”等)。
“物”的灵魅内核的弥显,凝聚着人与自然的并存关连,物性:“物灵”(万物之灵)的灵扉承载着时间与空间在现场的广延,与人发生着各种复杂情绪的同时又保持独立自存的价值语系。
开幕式合影
万物之灵
展览现场
YOUNG拂尘庵美术馆
主展厅户外公共区域
万物之灵
第一单元Chapter ONE
重置消费物
万物之灵,是张丹对寰宇世界中各式“物”的重新理解和定义,艺术家以生活中各种废弃消费物为媒介载体,附依着多态样貌的组合形式(诸如海洋生物构成的螺旋式的标本系统,不同功能和材质组装成的“锤子”网络,以及日常状态使用的配件和器物),构建出一个动静属性相连的具有互动性的视联体系。
“重置消费物”的现场重组和输出,不只表达了他对生命日常变化的思想观念,那些在空间里不断被转换又重新生成的新的“物”,释放出一类生命症候的表征物,从而开启了一道生物与植物、动物共生系统的生态通道,“物的谱系”铺陈以一种多元的维系模式进入一个瑰丽姿彩的新世界。
哲学语义中,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从这个层面来看,显然“物”的生命力还是处于“属性”的能动范畴内,而当艺术家把“过时”、“搁置”和“消费物”的物对其意义进行重新解构时,便呈现出其个体价值与生命超验的双重感官及判断。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此时多样的“物”:“技术中的物”(技术中的物是指任何可以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实体或设备。)生成了一个新的生命混合体,现场视觉的体认作为转译“物”的符号编码,在梳理和构建语言逻辑的规则中,他的观念旨义成为语言形态的另一种修辞旁证和象征物,即彰显了张丹在新建的场域中“物”的现场性和各式物的丰富度。
第二单元Chapter TWO
数字物的嬗变
世界是由可感知的、不可感知的客观存在的综合,以及我们用于描述客观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客观存在不以人或其他意志转移而存在于世界,而物的自在存在则是艺术家对时间和空间不可预判性的指向读取。
随着网络数媒Ai时代的来临,科技技术信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思维模式也在被改变和更迭,坚固之物的“短暂消失”,让数字、数据、信息文本变得隐形和整洁,数字是一种物的新形态-“数字物”(数字物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创建的虚拟物品或形象。),它透明、光滑。
艺术家通过运用青铜材质再造的数字物种子,渗透来源于万物形态的重组方式,与在下方用陶瓷制作的无意识物瓷板,勾勒了张丹对数字物嬗变的现实反思,以及对生命物本源的内在思考和提问。
数字物的交错和架构是构造他生命外化的隐喻形式和语言张力,每一个独立的“物”在他布局塑制的场域空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影像和数字Ai作品《蛾子》、《生物循环》、《共振》、《球型世界》、《乌鸦》、《时间局》、《银河》、《两只老虎》、《月夜》影射着物从宇宙到生命个体,从万物运行的数理模式到Ai生成物等角度讨论生命本源问题,这种生命力的存在也随着观众的身心介入和体验愈显强烈的生命多重性和力量感。
经由木板、客观实物、网络图片、影像视频、文字符号组成的技术考古中的物,进而探讨了工具、人、生命和自然的内在关联。其中视频内容所闪现出的一片黑色云与光,成为一个新型视域,亮点的变化则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秘回应和暗示。
当每个物质不再作为独立陈设的介质划分时,潜隐其中的元素选取和叠加,反射的正是张丹在现实生活状态里对生命和世界的关照及追问,它们彼此不断牵扯和拉伸,互为着力,而物质的灵性也将被赋予新的生命性,万物体征的变化在他的意识思维里向外溢放和延展,并在个体创作的行为语境中逐渐升华到我们在现场观察到的四维空间里。
第三单元Chapter THREE
栖居在剧场中的生灵物
纵观张丹建构的“物”的场域,多类复杂的静态和动态物连接真实以及虚拟空间中可实时转换的局部元素,再经过个体理性设计,与感性思维的认知模式,形成一个栖居在剧场中鲜活的生灵物,多彩的霓虹闪烁和造型异质的动静景观物质,在这一固定场景环境中持续生发物的灵性和自然魅力。
多个帐篷支架作为主体的物,而在物的下方,由毛毡图案结合的玻璃体、化石等物质形成一种居所、栖息地和空闲中的场。声音、灯光、不同造型和其他的“物”等都可以单向立足的物质形态,在他的“万物之灵”中将化整为一,趋于一部分的整体或是整体的一部分,旨在探讨时间与空间的“居所”属性,并置相连着这个生物与环境动态平衡的万物共生之境。
他在现实与虚拟的四维空间中漫步行走,可视与不可视的、可闻与不可闻的、可听与不可听的、可触与不可触的各种抽象、具象元素在他的精神密度里持续沉沁蔓延。驻足场域,凝视物的某一瞬间,我们也将成为“物”中单独存在的一个分子。
万物之灵的显现是艺术家对空间主体性结构创造的生动把控,觉知完整生命体消释后影射的另一种“物的绵延”,张丹以生态调研的考古方式挖掘,并寻找最适宜与人类共享的新场所和居住地,这种循环往复的创作核心动力正是他对建造万物之灵在“物的现场”所留下的真实印记和时代佐证。
策展人:惠书文
学术主持:张念
展览时间:2024.10.26 - 2024.12.16
展览地址:
YOUNG·拂尘庵美术馆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3088弄8号
关于艺术家
张丹(ZHANG DAN)
鲁迅美术学院三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艺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国内外交流项目,举办8次个展,作品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巴西尼迈耶博物馆、德国沃尔特公司、鲁美美术馆及前挪威文化部长等国内外多家机构及个人收藏;先后主持2023国家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2021年国家文旅部科技创新项目以及2022年中宣部绘本创作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关于学术主持
张念(ZHANG NIAN)
女性主义哲学家,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专注于女性欲望、女性意识、自我意识的抵抗性和批判性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和美学,专著有《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从黑格尔到精神分析》,《阿伦特:政治的本原》等。译著有《性差异的伦理学》。
关于策展人
惠书文(HUI SHUWEN)
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史论研究者。现任上海YOUNG美术馆、拂尘庵美术馆馆长。COUNTER-FEIT当代艺术双年展品牌创办人,"猎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史论研究与写作、当代艺术批评实践、展览策划及独立艺术空间的创建与运营等工作。
主要讲座与艺术项目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猎质行动”——策展实践与思考);鲁迅美术学院(时代的脉搏与气息”——以策介入展的群相姿态);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神话”在公共话语中的商业逻辑);西安美术学院(我们如何面对今天的艺术?——从“猎质”双年展的策展经历谈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惠书文:行动中的猎质——策展语法的转换);四川美术学院(策展的参数与底色——转译数字艺术的视觉美学);鲁迅美术学院(“策展年记”——关于艺术家的成长与自我塑造)。
YOUNG·拂尘庵美术馆
YOUNG·拂尘庵美术馆坐落于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内,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660个平方。建筑风格以中式园林的山水景观为主体风貌,内部结构则以当代的感官视角重新赋予空间新的生命力。
拂尘庵美术馆是一个富有历史痕迹的新型文化场域,穿越古今,意象未来。空间结构以独特的设计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产生时代关系,并与广富林本身的历史渊源生发着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语境。
拂尘庵美术馆将以更开放、包容、多元化的艺术视角探讨艺术与生活,哲学与建筑,音乐与诗歌,人文与思想在当下社会的更多可能性,打破和扩展、延伸到美术馆公共教育到更多维度的社会功能和人文关怀。
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10:00-17:00
注:公众开放日,最晚入馆时间16:30
地点: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3088弄8号 YOUNG·拂尘庵美术馆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