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新时代中国画创作论坛(第一场)“中国画主题性创作的跨界视野”
2024-11-08 21:32:33 未知
论坛合影(从左至右)
前排:李宁、丘挺、彭薇、陆庆龙、张敏杰、陈小波、牛克诚、陈勇劲、李传真、高瑜、张剑
后排:凌晨、卢虓、丁鼎、姜满、
第一场
中国画主题性创作的跨界视野
学术主持 李传真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在当今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独立的媒介和视角,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激发出无限的创作力,拓展着艺术表现的疆域。事实证明,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是封闭、静止的,而是开放动态的,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只有在交流碰撞中,在跨界融合中才能催生出最为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
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既存在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需要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生机,吸收多元艺术滋养,用跨界的眼光审视传统,将为中国画主题创作步入新的活力。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十位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涵概了摄影、版画、壁画、动画、油画、插画、水墨画、音乐、水彩和当代艺术等多个领域,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探索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他们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必将为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提供宝贵的跨界视角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论坛中我们将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就知的欲望进行这场艺术深度的对话,为中国画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小波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副主席
历史曾经被怎样记录?
“我内心常怀感激,特别幸运从一个普通的图片编辑变成用照片研究历史的人。我常常在这些照片面前想:这些照片哪些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被一遍遍反复使用?又有哪些不会被人想起?有哪些在一个时期复活,并且像一个炸弹一样在人们心目中炸响惊雷?有哪些摄影者会在人的视线中淡淡走远?又有哪些摄影者同他的图片一起载入史册,在历史的坐标中定格?——历史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
张敏杰
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首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绘画创作的高度
“绘画是什么?绘画就是造型。我们的造型是不是感染了众多的人?是不是有高度?有创新?有挑战?有突破呢?”
“米开朗基罗60岁创作的《最后的审判》,一个人利用了3年的时间,60岁创造了800多个人。我们从学院派的角度,从创作者的角度来重新创作会是什么样子?这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挑战呢?”
“文艺复兴时期这些精彩的天顶壁画,材料语言、造型语言、形式语言,是艺术家、是科学家、是数学家、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伟大的艺术家,这样一批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艺术家!”
王颖生
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
主题性、叙事性绘画创作的高度
“把中西主题性绘画进行比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场域滋生不同的文化之花。站在自身的文化坐标看彼岸,常常是雾里看花。”
“我们觉得中国人非常懂欧洲,有的留学,有的语言非常好。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了解他们的文化还是有距离的,经常会出现误读和错觉。但很多文化的诞生也跟误读和错觉是有关系的。”
“加强文化自信,建构真正属于中国的叙事体系和话语在世界上有序地传播和传递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得到环全球的广泛认知和理解,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
“每一个当代艺术家应当凭借自身的良知、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创作实践,在艺术多元的当下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富有艺术穿透力的艺术创造挑战图像,使世界重新呈现新的意义。”
“绘画是国之重器,文化主脉。从历史上看绘画行则国家行,我们赶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应当自觉地与时代同步,建立文化自信,注重中国文化整体的审美观念和标准的建立,完成不负时代的艺术创作,与其他门类的艺术重构中国的文化复兴。”
孙立军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重返东方审美:从水墨动画、8K超高清数字水墨动画到AIGC水墨画
“我做《秋实》《立秋》这两部作品的时候,我的感受在于,中国画最主要的是散点透视的美感,独具中国东方审美的特点。在作品展现的时候如何用散点透视以及大写意来表达我们的叙事性?主题性绘画首先得有叙事性,而动画、电影的语言正好是强调叙事性的。”
“《秋实》《立秋》还是传统的计算机动画技术,在传统的计算机动画技术之前我们叫电影工业、胶片,还是个物品。AI时代到来,在信息技术的今天,东方审美或者说国画可以这样传播。这种传播可以推动中国画艺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在8K面前,我们眼睛看纸的距离还能够看到墨分五彩、皴擦点染,而在8K之前这个技术发展是做不到的。所以我想未来可能有一天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方式,一方面是原作,一方面可以放大N多倍的超高清的作品。观众也可以通过新的视觉技术根据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总之,新技术来临会给画家或者爱好者或者一个从未想过画画的人带来各种可能。”
陆庆龙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拓展与边界——我的创作实践
“宇宙在膨胀,银河系也在拓展,边界在不断拓宽。画种一直在不停地拓展,不拓展就没有发展,没有进步。拓展的时候怎么把边界守住了,保证各个画种独有的特点,独有的艺术美感,还是需要冷静思考的。有的画家和艺术家说不要边界,就是打破;有的画家说一定要把边界守住。这种争议也是没完没了,有利于把我们的艺术向前推进。”
“西方强调写实,中国强调写意。我的个人感觉在创作实践当中,在探索当中我们要寻找到一种平衡点。当然平衡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把握的不一样。”
“这届全国美展大家都在讲边界拓宽,有的时候拓宽了以后,国画不怎么像国画了,油画不怎么像油画了,有的像装置、像材料。一方面在拓宽,一方面大家都在思考调整。这样,做下一届美展的时候,对于某种过多的现象就会往回拉一拉,收一收;某些现象少了,会往前推一推。这样不断反复实践,我们的艺术就会往前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边界、平衡?我觉得平衡是最重要的,中国人最讲究平衡,不断的平衡使当代艺术的语言让画种保持原来独有的美感。”
田忠利
北京印刷学院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
构筑插图与文本共振的精神空间
“进入数字化时代,出版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过渡。未来的出版、数字出版更多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所应用。今天通过手机、ipad进行阅读,在数字环境、数字技术支撑下我们的插图如何有别于传统的纸媒介为主的这种插图创作,确实有待于我们要进一步去研究,必须掌握好数字技术的各种表现的可能性。还要进一步提炼数字美学在数字化插图创作中的实践和理论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在当下数字出版环境下进行研究。”
“插图要传递文本的灵魂。插图虽然强调文本的客观真实性,还是要对不同文本的具体定位和满足读者获取图像信息需求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插图一定是离不开文本的,离开文本、游离于文本,插图传递、传播就失去很大的意义。但是它又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它一定有画家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延展,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对艺术的真情表达如何来提升插图的审美作用,加强插图在传播阅读过程中所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14届全国美展上确实有一批数字插图,美协负责同志和我们也是交流如何界定数字插图复制性和原创性之间的区别?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拿出一种新的标准作为评判,还是要有开放的胸怀的去迎接新的技术环境下创作的各种可能性的东西。”
“从目前很多插图作品来看,发展的非常之快,五年一次全国美展都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形式。还有新的作品出现。当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浮躁现象。插图不同于其他画种,他要走进文本、走进文学,在这里面要进行提炼。还停留在以往插图创作上恐怕是不符合现代插图的发展的。”
丘挺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瑞雪霈澤——书画经典中的主题创作与当代转换
“中国画的跨界在今天来讲跟考古、建筑、其他方面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跟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合作一直在做一个‘消失的园林’项目。我们的团队对承德山庄一些文本,过去有记载已经消失掉的建筑,包括布局、规格进行重新的重构。这是一个团队项目,也是主题性创作。这种主题性创作,都是我们的团队做的各种创作,避暑山庄各个重要的景区,有一些是有的,有的是重新复制出来。希望以中国画、以山水形成一个非常多学科共同融入到其中。”
“水墨兼具日常性、生活性、行为性、仪式性。而超越性是水墨精神之智慧。中国画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表征的系统,也包括中国文化系统理论话语系统,经典主题,包括渔樵耕读、文人雅集、送别等等无不有之,供人们在里面交流。不同时代的不同人们都会有不同的演绎,构成中国水墨传统中的一个未知性和开放性。如,‘辋川’‘赤壁’‘潇湘’等等不断被书写和描述的主题,在今天仍有它延续的意义。”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经常喜欢套用西方,不加考虑的将西方的理论套用到水墨的品评里,最典型的是工笔和写意对等西方写实和抽象表现。写意画在今天,现在网上在炒的,常常非常粗暴和简单被理解成一种技法和风格,我觉得美术界在这个问题上讨论是挺悲哀的,需要重新建构。”
“中国画是一个诗性的表达,如明代李日华所说的‘目之所得,而情脉不断’,超越了所谓的定点透视、散点透视,他是游观式的。这种诗性的赋比兴的表达是水墨里很重要的根——精神之根。”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对画家而言其内在情怀的饱满,对社会人文理解和对流变不羁造化的体认,对绝对题材的挖掘,以及对材料的这种敏感度、对时空个人化的体验,我想这些方方面面的建构才可能形成最有时代性、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作品。”
陈勇劲
武汉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外观、内观、反观——我的创作体会
“曾经谈到一个话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可能在很多时间里深入生活就是去乡村,去我们之前觉得有必要很入画的地方。但是我想,我个人在城市里生活,我周遭所遇到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所有的事情,这个就是生活。”
“我的每个阶段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往往是在中间有一些重叠的,我可能在这个系列绘画进行中间会思考别的一些对我有触动的想法。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东西是贯穿前后的,我在绘画的时候一直没有断过的就是各种文字的阅读,包括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很多阅读。往往很多阅读会让自己诱发出很多创作中间可能下一步要做到的相关的想法。”
“当技术已经解决之后,那段时间的阅读就是在回避。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画家对图像是特别敏感的,特别是对自己很尊重的艺术家,非常上心的名作非常感兴趣。可能看一眼之后就会记下来,不自觉在后期创作中间进行符号性的反应或者是创作上的一种反应。”
“是大量的去阅读、看画展,还是通过网络去浏览艺术家的作品?对将来的创作其实是提醒自己要回避。将来一旦画画的时候往哪个方向去偏了,就告诉自己这是得悠着点儿,得回避这样的创作方式,虽然是非常喜爱这样的作品。”
彭薇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著名当代艺术家
多重的女性空间
“席勒曾经把艺术家分为两类:一类是悲剧型的艺术家,比如贝多芬这样的艺术家,都是要呐喊,觉得可以拯救人类、拯救社会,要为社会发声;一类艺术家是素朴型的艺术家,比如莫扎特可能算是这一类艺术家,只是很自然地做了这些东西。好像他生来就可以做这些,而且没有想着影响别人。我把自己归为了第二类,肯定是素朴型的艺术家,因为我从一开始小时候画画一直到现在,我都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我都从自己的爱好出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影响谁,谁要听我的,这是绝对没有的。我只是完成我自己该做的事情。”
“意大利的壁画和敦煌壁画给我一个最强的体验——当我进入这些有壁画的房间,我会看到满墙的壁画和故事。这些故事性的绘画即便讲的是宗教故事,像神话般的不可信的虚构的故事,但是我一看到墙上的画我会被墙上的画吸引。在那一刻我发现这些画和故事完全不可分离,完全传达了一种人的感情,这是我为什么要做叙事性绘画的关键。”
“我想挑战一个技术的难度:如何能够建构一个复杂的空间,并且用叙事性的人物的或者是别的方式一起来讲述复杂的感受。”
“今天大家都会提到AI、新的科技,我最近也在读赫拉利的《智人之上》,我觉得因为AI,我们的时代有太多的信息,而且这个信息可能给你的并不是真相,也许更虚假的信息更便于传播。但是我觉得艺术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也许让我们能够说出部分真相。”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