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鸿信2024秋拍 | 唐寅 《仙景山水》
2024-11-12 23:52:23 未知
【说明】张丑、卞永誉旧藏
【藏家简介】
1.张丑(1577-1643),明代书画收藏家、文学家。原名张谦德,一作广德,字叔益。后改名丑,字青甫,号米庵,别号亭亭山人。昆山(今江苏省昆山)人,善鉴藏,知书、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著《清河书画舫》十二卷。
2.卞永誉(1645-1712),字令之,号仙客,隶汉军镶红旗籍,祖籍山东黄县,世居辽东盖平(今盖县)。清代书画鉴赏家。卞三元之子。康熙间,由荫生任通政使司知事,历福建兴化知府、江苏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福建巡抚,官至刑部左侍郎。著有《式古堂书画汇考》、《式古堂朱墨书画纪》。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江苏苏州人。幼年俊才,博雅多识,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工山水、花鸟、人物,诗文书画俱佳。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白夾檀冠碧玉环 倒骑驴子看庐山
——唐寅《仙景山水》鉴赏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刘金库
唐寅《仙景山水》立轴,水墨纸本,纵97厘米,横32厘米,图上有唐寅自题跋:“白夾檀冠碧玉环,倒骑驴子看庐山。腰间小榼藏何物,几转芙蓉一颗丹。唐寅画。”唐寅(1470—1523),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在绘画和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本幅唐寅作《仙景山水图》立轴,让人一看就想起他的一幅名作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骑驴归思图》,是一幅展现其高超绘画技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唐寅名画。画中描绘了峻险的山崖、盘曲的山道、急湍的危桥和葱郁的林木,一位骑驴的旅人正行进在山路上,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件拍品局部
唐寅《仙景山水图》图中峻险的山崖、盘曲的山道、急湍的危桥和葱郁的林木构成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骑驴的旅人形象生动,背景的山水则显得雄浑壮阔。图中运用的一种重要技法。这种技法源自唐代画家李思训,特点是笔线遒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因此得名斧劈皴。唐寅将这种技法进行了创新,使其更加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唐寅在画中运用了斧劈皴技法,将大斧劈皴拉长拉细,使画面显得更加活泼滋润。这种技法不仅增强了山石的立体感,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墨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山水世界,表达了唐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唐寅在本幅画中并没有署明画于哪年,可以从他的绘画风格中推断。现将分述如下:
一、本幅画作创作于哪年?
断定本画作的创作时间同是看画法,二是看画上的题跋诗,即唐寅自题跋:“白夾檀冠碧玉环,倒骑驴子看庐山。腰间小榼藏何物,几转芙蓉一颗丹。唐寅画。”白夾(jiá):有三个意思,1.白色夹衣。2.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3.白色圆领。亦指有白色圆领的外衣。这里指无功名的士人。
檀冠:意思是青檀色士冠,出自王周的《晚兴》诗:芒履青藜杖,檀冠白苎袍。
小榼(kē): 能装二三升酒的酒壶,出自于白居易诗: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
《题画·白夾檀冠碧玉环》这句诗出自唐寅的作品《题画四首》之一,是唐寅在科举舞弊之后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四首诗,而本诗则是其中最早的一首诗,从一句:白夾檀冠碧玉环,倒骑驴子看庐山。白夾檀冠是唐寅失意后的一种自我装束形象,骑驴子看庐山,则要考证唐寅是何时去的庐山?唐寅真的画过《庐山图》吗?还真有。
唐寅的《庐山图》真迹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院。这幅画是一幅全景山水画,描绘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画中峰岩嵯峨,古木惨淡,瀑泉湍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显得萧索苍冷。
关于这幅画的具体创作年份,并没有在资料中明确提及。但根据相关背景信息,可以推测这幅画是在唐寅中年时期创作的。唐寅(1470-1524)在明正德九年,即1514年,当时44岁时,曾应江西南昌宁王朱宸濠之邀到南昌,并在此期间创作了一些作品。考虑到《庐山图》的风格和内容,这幅画可能是在这一时期前后创作的。
此外,还有另一幅唐寅以庐山为背景的作品《庐山高图》,这幅作品同样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但需要注意的是,《庐山高图》与《庐山图》是不同的作品。
通过本幅作品,与《庐山高图》与《庐山图》对比,再对比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骑驴归思图》进行对比,会得出一个有意思的推论。
唐寅《骑驴归思图》明显早于本幅唐寅《仙景山水》,《骑驴归思图》图中峻险山崖,盘曲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族人。从图上朱曜题“喜闻天子驾新归”诗和唐寅自题“乞求无得束书归”句推断,应是唐寅落第后,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作,时唐寅三十七岁。据推断,唐寅画《骑驴归思图》是唐寅落第后,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作,时年三十七岁。画中的题诗“乞求无得束书归”表达了唐寅对功名无望后的感慨和归隐山林的愿望《骑驴归思图》不仅展示了唐寅精湛的绘画技巧,更通过斧劈皴技法的运用,营造出独特的山水意境,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幅作品是唐寅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
可以明确断定:唐寅《仙景山水》的最早年限是正德元年(1506年,37岁),因画的是庐山,那么唐寅是在正德九年(1514年)去的庐山,当时44岁时。有二件《庐山高图》(辽宁省博物馆)与《庐山图》(安徽省博物馆)是不同的作品相对比,然而,《庐山图》(安徽省博物馆)无论笔法、墨法都比本幅作品熟练太多了,即可推断本幅唐寅《仙景山水图》要早于《庐山图》,与《庐山高图》(辽宁省博物馆)的时间相差不多。
唐寅认为科举舞弊案中明廷的处罚决定是对自己的侮辱,坚决不肯前往赴任。回到家后,他只能游荡于江湖之间,埋没于诗画之中,一度穷困潦倒,靠着卖字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已经44岁的唐寅收到了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邀请,到其府上担任幕僚。长期失意的唐寅认为这是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于是欣然前往。不过,唐寅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了,他从街谈巷议中惊觉:宁王正在招兵买马,意图造反作乱。于是,唐寅开始寻思脱身之计。最终,他通过装疯卖傻,骗过了宁王,逃脱了深渊。在从南昌乘船回苏州老家的途中,唐寅顺道登临了他慕名已久的庐山。因此,唐寅的这次庐山之旅,与正常的出门旅行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当时的他刚刚从困境之中逃脱,还是心有余悸的。而登临庐山,是他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紧张心理的一种舒缓,年纪渐长的唐寅本想着能够遇到一个实现心中理想抱负的机会,可到头来却只是南柯一梦,甚至还差点因此丢了身家性命。因此,尽管有著“悬流溅扑鱼龙跳”这样令人喜悦的景致,可唐寅想到自己依然有志难伸、穷困潦倒,心中的失落与压抑是可想而知的。《庐山图》中展现的那种略带阴沉的格调,其实也是他自己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
庐山有胜景,在庐山的旅行,还是给唐寅受伤的内心极大的抚慰。他在庐山期间,还写过一首《登庐山》,他有感于庐山美景,羡慕当地老百姓和山间隐士们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甚至发出了“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的感叹。由此可见,唐寅上庐山,坐骑很有可能是驴子,那么《庐山图》上的那位老者,会不会是唐寅对自己的刻画呢?我想,是有可能的,老者也许不一定是真老,而是唐寅对自己心力交瘁的一种写照。唐寅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意境。唐寅的山水画融合了南北画派、元代、南宋院体等多种技法,实现了多家借鉴,兼容并蓄中总结出独到的经验。他的山水画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画面中常描绘山重岭复,山势雄伟,笔墨遒劲,墨色酣畅。
唐寅的山水画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摹仿期):受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影响,作品具有文人画的韵味,如《对竹图》、《双松飞瀑图》。中期(转化期):师从周臣,学习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等南宋院体画风,作品风格多样,有粗细两种风格,如《山水卷》、《江南农事图》。晚期(成熟期):构图雄伟巧妙,用墨干湿浓淡变化具有立体感,代表作品如《山路松声图》、《溪山渔隐》。
综上所述,唐寅《仙景山水图》上有钤印“唐子畏图书”(朱文)亦可证明此幅画于正德年间44-46岁之间。唐寅的山水画不仅注重技法的精湛,更注重意境的营造。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墨色,构建出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山水世界。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
总之,唐寅的仙山山水画不仅技法精湛,更在意境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展示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本幅画作的递藏关系
唐寅《仙景山水图》迭经明清二代著名鉴定收藏家张丑、卞永誉旧藏,有张氏鉴藏(朱文)、式古堂书画(朱文)二印为证,且在《中国书画全书》第五册《清河书画舫》782页、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册《式古堂书画汇考》190页中著录。
张丑是明代著名的书画收藏家、鉴赏家和著录家,他的《清河书画舫》等著作中著录了唐寅的多幅书画作品。张丑的著录著作主要包括《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和《张氏书画四表》等。其中,《清河书画舫》是张丑最著名的著作,共12卷,记录了他所见历代书画的赏鉴和汇录。在张丑的《清河书画舫》中,著录了多幅唐寅的书画作品,例如《王济之出山图》、《野望悯言图》、《越城泛月图》、《逃禅图》、《洞庭秋霁图》、《梅谷图》和《炼药图》等。这些作品展示了唐寅在绘画方面的多样才华,涵盖了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
张丑对唐寅的书画作品评价甚高,认为唐寅的笔法非俗士所能识,且其作品达到了“子畏遗迹第一品”的境界。他特别推崇唐寅在李唐遗法上的造诣,认为唐寅的作品往往能超越前人,达到出蓝之誉。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详细描述了唐寅书画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指出唐寅的画仿宋元无不臻妙,尤其在李唐遗法上尤得心印。他的作品笔法萧森洒落,构图巧妙,意境深远,体现了唐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张丑在著录《王济之出山图》时,详细描述了该图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点,认为其笔法遒劲有力,布局巧妙,展现了唐寅高超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张丑的著录不仅记录了唐寅的多幅书画作品,还对其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这些著录为我们了解唐寅的书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展示了张丑在书画鉴赏方面的卓越成就。
卞永誉是清代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著录家,他的《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著作中著录了唐寅的多幅书画作品。卞永誉自幼师从名家,鉴赏经验丰富,收藏颇丰,鉴定水平很高。他的著录不仅记录了唐寅的书画作品,还对其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展示了他在书画鉴赏方面的卓越成就。
卞永誉的主要著录著作包括《式古堂书画汇考》和《式古堂朱墨书画纪》。其中,《式古堂书画汇考》是中国书画著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书,被称为书画著录的集大成者,共六十卷,分为书考和画考两个部分。在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中,著录了多幅唐寅的书画作品,例如《唐伯虎丹阳景图并题》等。这些作品展示了唐寅在绘画和书法方面的卓越才华。
卞永誉在《式古堂书画汇考》中对唐寅的书画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评价。例如,他在著录《唐伯虎丹阳景图并题》时,不仅记录了该图的画面内容和题跋,还分析了唐寅的笔法和艺术风格。
卞永誉的著录不仅记录了唐寅的多幅书画作品,还对其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这些著录为我们了解唐寅的书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展示了卞永誉在书画鉴赏方面的卓越成就。
三、结束语
唐寅《仙景山水图》画的是庐山,也是他的心路之旅,迭经明清二代著名鉴定收藏家张丑、卞永誉旧藏,是一件博物馆级别的藏品。唐寅的《庐山》一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受到了高度评价。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诗中的“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庐山峰峦的壮丽和烟雨迷蒙的景象,给人以如画之感。诗中的“屏风叠”、“香炉峰”等地点的提及,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此外,诗中的“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夜人采松”等句子,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现实感。而“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感悟。总体来说,唐寅的《庐山》以其精妙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独特情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诗作。
此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也有一幅唐寅绘制的《庐山观瀑图》,画中瀑布从高耸的山峰之间曲转飞泻而下,在山脚下聚而为潭,一位隐士坐于潭边小坡之上观赏着瀑布。唐寅还在画中题诗道:“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可见,虽然在登临庐山之前,唐寅刚刚经历了一段人生路上的生死旅程,可到了庐山,美丽的景致令他赏心悦目,他的内心还是受到了洗涤。对唐寅来说,庐山之旅,无疑是一次治愈之旅。
中鸿信2024秋拍
预展时间:2024年11月26-27日
拍卖时间:2024年11月28-29日
拍卖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