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掌上艺术 • 展览现场 “52阶 林祐民艺术个展”在玉佛禅寺开幕

2024-11-15 10:39:49 未知

来源:掌上艺术 • 通稿发布  作者:肖子芹 • 编辑记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db182f3e43c5e18acd03e14100090065.jpg

展出时间

2024年11月9日——11月24日

展出地点

上海玉佛禅寺 陈家泠佛教艺术馆

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

入世出尘,以艺传心。2024年11月10日下午,上海玉佛禅寺文殊殿前群贤毕至,“52阶 林祐民艺术个展”举行了开幕式。本次展览是时隔五年林祐民先生再次与玉佛禅寺结缘,公开展出他最新创作的17件佛教题材的当代艺术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a2af47e963cf0d165752186e22b64471.jpg

法正相奇,“52阶 林祐民艺术个展”在玉佛禅寺开幕

在开幕式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宗教学会顾问王志远教授赠予林祐民“法正相奇”四字。他认为,林祐民另辟蹊径开创了佛教造像的新纪元,基于佛教的正法,突破了传统佛像造像的写实,这个奇不是奇怪,而是奇妙,用与通俗所见大不相同的形式,引发观者对佛教义理更深的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7f8089b6bd26deeb7f6e4a494cd68bda.jpg

王志远教授赠予林祐民“法正相奇”四字

例如,展出的作品《52阶》就源自佛经。《华严经》中阐释,修行人从发菩提心起到最终成就佛果,其间修行将历经的五十二个阶位。《沩山警策文》中说,“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在作品《52阶》中,转凡成圣的修行过程被具相为52级台阶,一位修行人正坚定步伐、拾级而上。同时也会引发每一位驻足的观者,拂拭心尘,感悟生命,52阶也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生命成长过程中经历着的自我完善的不同阶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a32f6e3507af8660c03a8652cd1904d.jpg

作品《52阶》

名家点评

林祐民先生的造型艺术别具一格,可以说是开创了21世纪佛教造像现代化的先河。目前,举凡造像,大多以写实为基础,祖述前辈,模拟当下。而林祐民先生则另辟蹊径,在抽象中表现具象,在具象中蕴含真谛;得一相则寓一理,思一义则成一相;苦心孤诣,匠心独具,惊世骇俗,发人深省。

举世浩浩,雷同者多,创意者罕,以其罕而得知音者更其寡矣!吾见祐民先生于玉佛寺觉醒大和尚之鼓舞下,二度推出新作,实属不易。盖有伯乐方可得千里马,今二美具为备,实法门之佳话,传之后世可期!

王志远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宗教学会顾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043c053a8e8640031dfa5461bfbdbbf9.jpg

作者对时空的观察和思考比较多。呈现出来的作品更多地指向了物理学家对宇宙的猜想,包括维度的层级,形体和空间的几何关系,乃至弦理论。

石炯

国美新美术责任编辑,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515a178a06595e355c9f6cb851eb4aa.jpg

林祐民作为一个艺术的实践者,看得出他潜心于佛法修行并深有领悟,他用视觉的语言表达出对佛教精髓的解读,而且作品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这一点。从造像的角度上看,他的作品突破了人们常见的佛像以及佛教故事造型样式,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新型材料呈现了一种既有哲理内涵,又直观的视觉感染力。可以断定,这些作品材质的考究,做工的精致,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和精湛的艺术技艺。

孙景刚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d4523dd778cfb4ac7382ba9898f2bd4e.jpg

观其 17 件新作品是成功的,一件成功的雕塑,可以突破它所存在于其中的实际时间概念,创造出富于审美价值的时空形态, 当下即是永恒!

范勇

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AIAF)创始人、院长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6a0568643321640279c90c7e4212c0b1.jpg

汉传佛教的魅力尽在禅。但如何表达、表现禅,文字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了!好在这些年来,林佑民先生找到了禅的表达与表现方式,那就是禅哲艺术,用艺术去表达禅的哲思,让人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深深的禅思与禅悟。祝贺林佑民大师!

潘建国

绍兴兜率天宫创始人

中华佛教出版社总编辑

浙江省慈善义工协会会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6fd92319d9c5ef185bf80e39da24d09b.jpg

五十二階 ,凡夫至成佛的52階次 ,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中都在经历着自我完善的不同阶段,林祐民先生的作品,在他不同的生命阶段也在给予这个时空他所沉淀凝练的⽆量众生的光明世界,无量世界的相由心生。从传统经典,走向现当代,创作者真正需要跨越的是自己熟识、舒适的习惯,能够打破曾经的认知与边界,在不断放下与重启的迭化过程中长出新的自己,实现超脱时空的高纬表达。在探索与创新的行履中,必然要面对“新旧”世界的不同见解与评断,即要有“包容太虚”的万籁心境,还得有直指云端的“出缠”魄力,更需“虚空粉粹”狂心当下息的反思,方圆之间,一即⼀切,一切即一。很荣幸,能与林祐民先生因艺术而相遇,五年前,在玉佛寺他超越现实题材的美学呈现“惊动”了太多领域的同道。如今,他潜心耕耘,带着经典的深意,用简单直面的当下语言,走出“虚空”,揉进艺术,绽放在生活当下。

策展人 李鑫闻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ec87fc8ba2110bc75f302eff6d94d07.jpg

作品《升华》

对于创作者来说,从传统经典走向现当代,真正需要跨越的是自己熟识、舒适的习惯,能够打破曾经的认知与边界,在不断放下与重启的迭化过程中长出新的自己实现超脱时空的高纬表达。在探索与创新的行履中,必然要面对“新旧”世界的不同见解与评断,即要有“包容太虚”的万籁心境,还得有直指云端的“出缠”魄力,更需“虚空粉粹”狂心当下息的反思方圆之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fa0df9409fa9a9725280f0abffe3ff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7d9b077bb9044246198e7e21ba0576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2945400cdb6e9677aaa115b42e003dd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79ec68aa1526702a136f85003200a5e6.jpg

作品《刹那芳华》《大音希声》《方圆之间》《心包太虚》等,以全新的纬度立体呈现本来真如的佛经真意,可谓“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光影交错,化繁为简,诸相非相,直指心源。对于观者而言,现场观赏这些蕴含佛法深意的雕塑作品,经由视觉直击内心,又如佛经中所说的“众生随类、各得其解”,触动着每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52阶”林祐民艺术个展将持续到2024年11月24日,免费公开展出,参观无需预约。欢迎十方善信走进上海玉佛禅寺陈家泠佛教艺术馆现场感受,愿诸贤者皆得拂拭心尘,洞开心扉,感悟生命,揽抱真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c4fdade45dea1f0fb3b3b5efc592ec3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72bc3e78ca2ac104d90aaae3100dce2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7cbeb82df60172f206b333e830f7efc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8a6f3a4b99671509992802b6defd7c9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6c28ab30ce47cdca20021fbbc766857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b988fa6c6e129f577913a080ff1307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dadcade4529e3d07b1463e56a5ea636.jpg

​林祐民

用造境传递哲理 用哲理思考生命

用艺术诠释高维境界的美妙

是艺术家 也是思考者

1969年出生中国台湾,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是虔诚的佛教徒,投身于宗教文化领域二十余年,从事设计及佛学文化相关行业至今,对佛教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颇有体会。

多年以来,对于宗教艺术创作而言,如何把抽象深奥的真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是林祐民尽心竭力追求的理想,也是其多年出家修行的初心和延续。

在道德修养、灵性开发及人文关怀的多个领域,林祐民有近三十余年的实践经验,继学于古圣先贤、受教于前言往行,相信典籍即永恒、艺术即学术,并以此为目标不懈努力、孜孜以求。

作为宗教文化艺术理念的探索者和践行人,林祐民善于从现代人视角审视东方美学的渊源与去向,并追寻艺术的终极诉求,即自我的发现与心灵的安顿,传统与现代、道法与境界、精神与审美、净土与嚣尘、迷思与归宿,在一件件具象而抽象的作品中得到栖息与妥协。

主要经历年谱

1969年,出生于中国宝岛台湾

1996年,出家修行,期间涉略大量珍贵宗教艺术文物,积累创作素材

1997年,开始开启殿堂供奉的圣贤造像的设计监造、历朝历代的佛教文物的实物研究与修复

2015年,开始探索融入佛学法义的新造像艺术。

2019年,在艺术厦门博览会发表“林祐民-造境艺术雕塑展”

2019年,其成果于上海玉佛禅寺发表展出,反响强烈。开始进一步从专注于从过去造像的“显相”,到现代造像“显义”新路径的探索,试图以符合当代艺术的创新形式呈现

2024年11月,其成果再度于上海玉佛禅寺展出,并发表最新创作的17件当代艺术作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