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鸿盛祥·2024秋拍玉器专场 | 探索德古精粹,鉴赏瑰丽藏品

2024-11-15 14:47:51 未知

北京鸿盛祥202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德古聚珍—玉器专场

预展时间:2024年11月17—11月18日(09:00—20:00)

拍卖时间:2024年11月19日(周二下午13:00开始)

展拍地点: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三层富力宴会厅1-2

点击右上方绿色“雅昌拍卖图录APP” 按钮直接参拍

鸿盛祥2024秋季拍卖会即将盛大开启,届时将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作为业内备受推崇的拍卖平台,鸿盛祥一直致力于挖掘和推广杰出的艺术作品,帮助每一位参与者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14d39220783b08f6422761ae69693c5.png

在即将开启的2024年秋季拍卖会上,鸿盛祥将呈现“德古聚珍”玉器专场,汇集了一批稀世珍品。本次拍卖的玉器十分精美,包含丰富的玉雕艺术与文化底蕴。以下是几件重要拍品的介绍:

Lot.120

明 白玉圆雕辟邪

L:5.9cm W:5.6cm H:4.5cm(不带托)

RMB:800,000-1,000,000

记录:1:佳士得,1977.2.7,Lot.172

2:邵维锡先生旧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a37a7d24a3f515e8dbe6520d6490b214.jpg

这件精美的白玉辟邪有着两个极为优秀的来源记录,彰显其重要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佳士得拍卖会,1977年2月7日,Lot.172:作为国际的拍卖行,佳士得的拍卖纪录为这件白玉辟邪提供了可信且权威的来源,标志着它曾在高端拍卖市场亮相并备受关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69b3e4a66eee3e48ecb8b4a183554724.jpg

邵维锡先生旧藏:邵维锡先生为知名的收藏家,其旧藏珍品多为玉器中的精品。此件白玉辟邪曾为其所珍藏,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历史地位与收藏价值。这些来源不仅为这件白玉辟邪增添了丰富的历史背景,也展现了它在收藏界的重要性与独特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839f85ce4c08f90671e0a782554dd304.jpg

在中国古代,辟邪是传说中的神兽,具有强大的护佑作用,主要用于驱赶邪气、避祸保平安。辟邪常常被雕刻成各种形象用于装饰皇家建筑、宗庙,甚至个人的佩戴物中。它被认为能保护活着的人免受疾病和灾难,因此,辟邪形象的玉雕、石雕常被用于权贵和重要的建筑装饰中。

这件白玉辟邪的雕工极其精美,整体充满细致的雕刻细节。白玉质地纯净无瑕,展现出上乘的玉料品质。辟邪的身体表面刻画着细腻的纹路,如鳞片般的雕饰细节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威严,充满神兽的灵动感,牙齿、爪子等部分雕刻得极为精细,生动展现了辟邪的力量和神秘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89cf26d0ad881f2371ec0d633c065fd.jpg

这件玉雕不仅仅体现了玉雕工艺的高超水平,还展示了古代工匠对动物形态的敏锐观察和艺术表现力。整个作品无论从比例、姿态,还是纹路的刻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标准。尤其是玉石的打磨处理,光滑而不失细节,赋予了这件辟邪一种温润的触感与视觉美感。

此外,辟邪的造型威武而灵动,四肢稳固有力,姿态稳健,仿佛随时准备为其主人驱邪避祸。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件充满象征意义的吉祥物。辟邪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守护和平与祥瑞的神兽,这件白玉雕刻正是古人对幸福与安全的祈愿的具象化表达。整件玉雕工艺繁复却不显得繁琐,线条流畅而富有灵气,雕刻细腻入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和收藏佳作。

Lot.158

清乾隆 白玉描金罗汉图玉插屏

L:26.6cm W:18.7cm T:0.8cm

RMB:500,000-600,000

记录:苏富比,lot.164

参照1:北京保利,2013.6.4,Lot.7581,成交价:RMB 908.5万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下)》,P.8,Lot.5

本品帶「貫休畫十六應真像贊」款識,刻文如下,出自《御製文集》《初集》,見《四庫全書》,卷29:1a-4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044ba9b21d949589e7f42c5af830ae3e.jpg

白玉描金罗汉图玉插屏是一件极具文化与艺术价值的珍品,融合了精美的雕刻工艺和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象征。这件玉插屏正面雕刻了八位罗汉,每一位罗汉形象生动,各自独具特色,并且伴有诗文描述,诗文上盖有印章。背面则刻画了五条五爪金龙在空中戏珠的场景,象征着祥瑞与帝王的力量。整个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与护佑象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b4b9de17e0c0377064ce41fe7116de4.jpg

这件白玉描金罗汉图玉插屏拥有丰富的来源记录和参照,为其增添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来源记录:曾亮相于苏富比拍卖会(Lot.164),为国际拍卖行所认可,展示了它在收藏界的显赫地位。重要参照:北京保利拍卖会,2013年6月4日(Lot.7581),成交价高达908.5万元人民币。该拍品的高成交价展示了市场对类似玉器精品的高度认可。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下)》,P.8,Lot.5,记录了与本品相似的罗汉图玉器作品,进一步证明此类玉器的历史价值与艺术成就。

此玉插屏上带有“贯休画十六应真像赞”款识,刻文出自《御制文集》《初集》,该文见于《四库全书》卷29:1a-4a。这段刻文为玉插屏增添了皇家御制文的独特气息,使其在艺术造诣上更加珍贵。这些重要来源与参照不仅丰富了该件白玉插屏的历史背景,也提升了其艺术收藏的地位和学术研究价值。

每位罗汉旁边刻有相应的诗文,这些诗文不仅描述了罗汉的功德和象征意义,还反映了对佛教精神的礼赞。每段诗文下均盖有印章,印章的红色与白玉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作品的古朴和庄重感。

第一位尊者 - 衣着破旧的袈裟,手扶着一根拐杖,持有佛经和念珠,其神态专注而庄严。此尊者象征着对佛法的虔诚和深入修行。

第二位尊者 - 独自坐着,抱着膝盖,面容和神态中既有菩萨的慈悲也有鬼王的威严,象征着超脱和内心的平等。

第三位尊者 - 双眼闭合,仿佛在深山中冥想,周围是流水和行云,表示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第四位尊者 - 形象独特,眉毛拖地,手中执持,象征着智慧和修行中的不懈努力。

第五位尊者 - 面庞憔悴,体态消瘦,周围环绕着经书和其他佛教象征物,代表了牺牲与精神上的奉献。

第六位尊者 - 穿着简陋,身处农田,口中诵念佛偈,象征着朴素生活和深厚的佛学修为。

第七位尊者 - 身体前后呈现出光与理的交融,手持竹杖,脚踏稻草鞋,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和对佛法的坚持。

第八位尊者 - 描述其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深刻的禅意和对宇宙真理的理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2bdf16d9eb774101ca13b8859dd5743e.jpg

背面雕刻了五条威风凛凛的五爪金龙在空中盘旋、戏珠的场景。五爪龙是中国皇权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这五条金龙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中腾飞、翻腾,龙口微张,神态威严而不失祥瑞之气。中央的宝珠象征着智慧与力量,金龙们在争夺宝珠,形成了生动的戏珠场面。

下方的海水纹为整幅雕刻增添了层次感,波涛起伏,象征着力量的起源与天地的联结。海水与金龙的结合,不仅是龙的腾飞象征着天空和力量的融合,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地合一的哲学理念。

这件白玉描金罗汉图玉插屏不仅仅是一件玉雕艺术品,还是佛教文化和皇家象征的融合。罗汉象征着护佑与智慧,而五爪金龙则象征着皇权与力量,两者结合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宗教与帝王的尊重与敬仰。

白玉作为雕刻材料,质地温润,光泽纯净,显示了其高贵品质。而描金工艺则进一步为作品增添了奢华感,使整件作品既有质感,又充满视觉上的震撼。

白玉描金罗汉图玉插屏通过正面八位罗汉与诗文、背面五爪金龙戏珠与海水纹的设计,将佛教精神与皇家象征完美结合,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件作品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件充满历史与文化意义的珍品。

Lot.084

清雍正 黄玉斗笠碗

D:9.7cm H:5.3cm

RMB:300,000-500,000

记录1:马钱特旧藏,伦敦(标签)

2:加拿大私人收藏

参照1:安徽省博物馆藏品

2:香港嘉德,2023.10.8,Lot.644,成交价:HKD 2,400,00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32c370432a3aad6942e0e4bacce95a87.jpg

这件清雍正黄玉斗笠碗无疑是玉器工艺中的精品,充分展示了清代玉器的精致技艺和皇家收藏的高贵气质。雍正时期的玉器以其细腻的雕工和纯净的材质而闻名,这件黄玉斗笠碗正是这一时期艺术风格的典范。

这件黄玉碗拥有极为优越的来源和重要参照,进一步彰显了其珍贵性和收藏价值:

来源记录:

马钱特旧藏,伦敦:马钱特(Marchant)是著名的东方艺术品古董商,许多来自其旧藏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备受追捧。该黄玉碗上的伦敦标签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收藏来源,说明此碗曾被一位资深收藏家视为精品。

加拿大私人收藏:此黄玉碗曾在加拿大私人藏家手中保存,进一步增加了其流传的传奇色彩,为其历史价值增添了新的背景。

重要参照:

安徽省博物馆藏品: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有类似的黄玉碗藏品,为此类器物的典型设计和工艺风格提供了权威的参照和艺术指导。

香港嘉德拍卖会,2023年10月8日(Lot.644),成交价为2,400,000港币。香港嘉德的高成交价显示了市场对类似玉器作品的认可和追捧,为本黄玉碗的收藏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参考。这些来源和参照不仅提升了这件黄玉碗的收藏地位,还为其流传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市场潜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件黄玉碗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市场认可度,都可称为玉器收藏中的佳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01a25706772cd159bb3065c9bfd22be2.jpg

这件斗笠碗的造型简约而优美,形似倒扣的斗笠,碗身轻盈纤巧,线条流畅。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碗口微微外撇,底部收敛,使得整器看起来稳重而不失灵动。碗的内外表面光滑细腻,打磨得极为精致,没有多余的装饰,突出材质本身的自然美感。这种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反映了雍正时期工艺品制作中追求的“简约之美”,在强调工艺精湛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天然材质的尊重与审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8a648406a2138f4ec07cb94112ff9c9.jpg

Lot.082

清乾隆 白玉洒金皮仙境图玉山子

H:12cm L:10.2cm W:8.4cm G:1452.7g

RMB:500,000-600,000

记录:With Wiliam clayton,1969年5月

著录:东方陶瓷学会,《中国学者专台:17世纪至18世纪》,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1979年,第19页,第92号。

展览:中国学者讲台:17至18世纪,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至31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614e2ea749cf788427fe63ffde90e21.jpg

清乾隆 白玉洒金皮仙境图玉山子 是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采用白玉洒金皮材质,将中国传统仙境图表现得栩栩如生。这类玉山子通常用于摆设,象征着福寿康宁、长生不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8950a1f7966ca7870e7f63653ddc9a57.jpg

这件白玉洒金皮仙境图玉山子不仅在材质和工艺上出类拔萃,还具有丰富的来源、著录和展览背景,进一步提升了其艺术价值与收藏地位:

来源记录:该玉山子曾于1969年5月由著名古董商William Clayton收藏。Clayton作为知名的古董商,其收藏的作品多为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珍品,这一来源为玉山子提供了可靠的收藏背景和权威出处。

著录:此玉山子被收录于东方陶瓷学会出版的《中国学者专台: 17世纪至18世纪》一书中(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1979年,第19页,第92号)。该著录不仅确认了作品的真实性,还为其艺术和学术价值提供了权威的文献支持。

展览记录:该玉山子曾在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展览“中国学者讲台: 17至18世纪”中展出,展览时间为1979年10月1日至31日。作为欧洲著名博物馆之一,阿什莫尔博物馆展览为此玉山子增添了学术和展示价值,使得其艺术影响力更为广泛。

这些来源、著录和展览背景不仅进一步确认了这件白玉洒金皮仙境图玉山子的珍贵地位,也使其在艺术史和收藏界中拥有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玉山子的雕刻技艺极为精湛,工匠们利用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使得山石、树木等细节层次分明。每一处山石、松树的纹理都处理得细致入微,整体布局错落有致,营造出高低起伏、深远辽阔的效果。

这件清乾隆白玉洒金皮仙境图玉山子以细腻的雕刻技艺和精妙的构图再现了仙境的壮丽景象。山子雕刻了一个位于山顶的亭子,亭子结构典雅,给人以幽静清远之感。亭子旁的山竹炉香气缥缈,更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份宁静与雅致。山竹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喜爱的器物之一,通常用于焚香,在作品中象征着清雅和对生活的品味。亭子下方的松树枝繁叶茂,枝干盘曲,象征长寿与坚韧,寓意吉祥如意,给人带来宁静和安逸的感受。

仙境图代表了古人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追求。山中仙境寓意清静无为、超凡脱俗,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无忧无虑。这种题材的玉山子常作为护佑平安、吉祥长寿的象征,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62d35dd1380e9ef4ee512be95ae3a841.jpg

山子的另一面则刻画了一头鹿与一棵松树。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祥瑞与长寿,其与松树的搭配更凸显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鹿在松树间徜徉,营造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仙境图。雕工细腻,尤其是松树的纹理和鹿的动态,展现出乾隆时期玉雕艺术的高峰。

白玉材质温润细腻,洒金皮的处理为作品增添了层次感,完美展现了乾隆时期玉器在工艺与艺术审美上的独到之处。这件玉山子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也是一幅反映天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仙境图,令人神往。

Lot.157

清乾隆 白玉龙凤寿字纹执壶

H:19.5cm L:14.6cm W:8.9cm

RMB:800,000-1,000,000

记录:塞姆利拍卖行(Semley Auctioneers),lot.2

参照:《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10》,P.172,Lot.126,故10263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a96c702edd076a3b447a46ad4634989.jpg

清乾隆白玉龙凤寿字纹执壶是乾隆时期玉器工艺的杰出代表,展示了当时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这件执壶以白玉为材,质地纯净,光泽温润,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纯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0cf4d3c3e864a0031b256950519e4a66.jpg

这件白玉龙凤寿字纹执壶具有卓越的来源、著录和参照记录,使其在收藏界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地位:

来源记录:该执壶曾出现在塞姆利拍卖行(Semley Auctioneers)(Lot.2),表明其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得到了认可。作为重要的拍卖记录,这一来源为执壶的流传增添了历史背景和可信度。

参照记录:此执壶的风格和纹饰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10》中的一件藏品相似(P.172,Lot.126,编号102631)。故宫博物院的参照提供了此玉壶在设计和工艺上的权威性,进一步确认了它在玉器收藏中的特殊地位。这一参照还使执壶的设计风格得以与皇家玉器标准对比,增加了其研究和收藏价值。

这些来源和参照为白玉龙凤寿字纹执壶提供了可靠的出处、学术著录和历史背景,进一步提升了该器物的收藏意义和学术价值。

壶把精雕细琢为凤凰形态,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和优雅的神鸟,代表阴柔之美,并常与龙配对,象征着皇权与婚姻的和谐。壶身上部雕有两条龙,下部雕有两只凤凰,龙凤呈祥图案象征着吉祥如意和皇家威严,龙代表阳刚之力,与凤凰相辅相成。壶身装饰有“寿”字纹样,寿字在中国文化中代表长寿和福寿,是对使用者的一种美好祝愿,增添了执壶的吉祥意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927c18463914ab96e1e51db428bf5b7e.jpg

这件执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从每一条龙的鳞片到凤凰羽毛的细节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显示了乾隆时期玉雕工艺的高水平。白玉的选择和处理展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材料的精深理解。此类执壶不仅是实用的日用品,更是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的艺术品。在清代皇家中,此类带有龙凤和寿字纹饰的玉器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也反映了皇室对艺术品的高度重视和审美追求。

总之,这件清乾隆白玉龙凤寿字纹执壶不仅是一件工艺精美的艺术品,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我们研究和欣赏清代皇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Lot.119

明 白玉仙人御龙兽面纹鸡心佩

L:14.4cm W:6.6cm T:0.9cm

RMB:300,000-400,000

记录1:Lizzadro Collection, Chicago, lllinois, acquired prior to 1960.

2:佳士得,lot.115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3ddbbaddbf17787251807c51adf16e0.jpg

这件韘形佩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充满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整件佩饰的造型出廓,形状独特且富有韵味,呈现出古韵悠长的美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c01596d2dbcd0bf3738f40ecd425931.jpg

这件白玉仙人御龙兽面纹鸡心佩拥有极其优越的来源记录,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价值:

来源记录:

Lizzadro Collection,芝加哥,伊利诺伊州:该鸡心佩为著名的Lizzadro收藏中的一件重要藏品,于1960年之前购入。Lizzadro Collection以其丰富的玉器和宝石收藏而闻名,收录于此进一步增加了此件白玉佩的可信度和历史意义。

佳士得拍卖行,Lot.1150:佳士得的拍卖纪录为这件玉佩提供了权威的来源,表明它曾在拍卖市场亮相,具有极高的市场认可度和收藏价值。

这些来源使这件白玉仙人御龙兽面纹鸡心佩在玉器收藏界中更具分量,展现了其在历史、艺术及学术方面的重要地位。

韘形佩的右上角雕刻了一位神舞人,姿态灵动,仿佛在进行着一场古老的祭祀舞蹈。舞姿与韘形佩本身的线条相得益彰,赋予整个佩饰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气息。左上角盘踞着一条龙,龙身蜿蜒,姿态威严。这条龙从佩饰的左侧一直盘绕到中间,似乎守护着佩饰的中心,传达出古人对龙的崇敬与信仰。龙不仅是权威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中力量和保护的象征。

韘形佩下方布满了精致的饕餮纹,饕餮纹在古代象征着神秘和神力,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对丰收与福祉的渴望。饕餮纹的上方雕刻了两只凤凰,凤凰展翅翱翔,象征着祥瑞与美好的寓意。凤凰与龙的组合,代表着帝王的权力与至高无上的尊贵,进一步增强了这件佩饰的象征意义。

最上方刻有“端平年制”四个字,标志着这件韘形佩制作于端平年间,给这件艺术品增添了历史价值。佩饰背面同样雕刻了一只凤凰,寓意吉祥,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09dd59557aa133c2783185644ea5e49c.jpg

佩饰的中间一圈篆书镌刻着一段充满哲理的文字:“人如玉贵质,德拟龙为文,贞坚蕴彩耀,动变生风云。” 这段话意在赞颂佩饰主人品德高尚如玉,才华出众如龙,坚贞不屈,光彩耀眼,行事间可激起风云变化,尽显非凡气魄。文字与佩饰的整体雕刻相呼应,象征着佩戴者不仅拥有高贵的身份地位,更是内涵深厚、品德卓越的人物。

这件韘形佩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装饰品,更是一件具有深远文化内涵的艺术瑰宝。通过神舞人、龙、凤、饕餮纹的精致雕刻和篆书文字的点缀,表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与巧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件韘形佩不仅是对古代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更是对古代智慧、勇气、信仰和精神的生动体现。

Lot.195

清雍正 白玉英雄合卺杯

H:15.1cm(不带托) L:8.6cm W:6.6cm

RMB:500,000-600,000

记录:著名古董商Ashkenazie & Co.编号4212(带标签)Ashkenazie & Co.创始于1976年,是北美著名玉器古董商

参照:《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Alan and Simone Hartman》,Robert Kleiner,香港,1996年,P.85, no.73/P.92,no.77

此藏品于香港佳士得2011.6.1,lot.3621 以362万港元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36506c1536a085436b470d7c38faa68b.jpg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文化习俗的演变,产生了许多带有浓郁传统特色的古代玉器,合卺玉杯就是其中之一。合卺杯是古代婚礼上用来喝交杯酒的专用酒杯。“合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是古代结婚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程序,因此也叫作“合卺礼”,是指新郎、新娘结婚当天在新房内共饮交杯酒,也叫合欢酒、合卺酒。寓意着男女二人从此合二为一、结为夫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b89a1a6ee465f6bc62890d5543f3e4ac.jpg

这件白玉英雄合卺杯拥有极为丰富的来源和重要的参照记录,进一步提升了其收藏和研究价值:

来源记录:

Ashkenazie & Co.,编号4212:该白玉杯由知名北美古董商Ashkenazie & Co.收藏,编号4212,且附带标签。Ashkenazie & Co.自197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中国玉器等亚洲古董,是北美享有盛誉的古董商之一,此来源为该件白玉杯增添了权威性。

参照

此杯的风格和设计与《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Alan and Simone Hartman》一书中的两件相似玉器一致(Robert Kleiner,香港,1996年,P.85, no.73 和 P.92, no.77)。该书为Alan和Simone Hartman收藏中的中国玉器珍品提供了详实的记录,进一步为这件白玉杯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提供了权威的学术参照。

拍卖记录:该藏品曾于2011年6月1日在香港佳士得(Lot.3621)拍卖,以362万港元成交。这一高成交价反映了市场对该件白玉杯的认可和追捧,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

这些丰富的来源、参照和拍卖记录,不仅为这件白玉英雄合卺杯提供了可靠的收藏背景,也确认了其在艺术、学术及收藏市场中的显赫地位。

“合卺”这一婚礼习俗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西周,最早的合卺杯是指一剖为二的两瓣葫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瓢”,事实上古文当中的“卺”字就是指瓢。现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依然保留着婚礼时行“合卺礼”喝“合卺酒”的习俗,所使用的合卺杯也是最传统的葫芦瓢合卺杯。合卺杯的造型非常有特点,明显区别与普通的杯子。合卺杯由两个外部相联、内部中通的杯体组成。在汉、唐、宋、明等朝代的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使用“合卺杯”的记载。但是由于合卺杯尤其是合卺玉杯本身属于专用器皿,古代制作的数量本来就很稀少,因此能够完整保存下来就更如凤毛麟角,十分珍贵稀少。合卺玉杯更是合卺杯中的高端奢侈品,这种工艺繁复用料考究的珍贵玉器,当时只有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才有条件使用。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中国玉器的不断发展,珍贵的玉质合卺杯更多地出现在皇宫大内之中,行合卺礼、用合卺杯、喝合卺酒成为明清皇帝大婚仪式中的重要程序之一。因此宫廷合卺玉杯的制作也就尤为精致,此时的合卺玉杯不仅是一种带有礼仪功能的实用玉器,同时也成为了皇宫大内的重要陈列玉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1179022cc479ab12ea4fc43ce162a8d.jpg

明清时期,合卺杯上出现了鹰立于熊上的艺术造型,因此很多明清合卺杯又称英雄合卺杯。使用的白玉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玉杯表面光滑,雕刻精细。白玉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贞洁和美德联系在一起。在多种文化中,鹰都是力量、勇猛和高瞻远瞩的象征。鹰的形象常被用来代表战争与胜利,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在古代中国,鹰也象征着天空的霸主,代表着帝王的威严和统治力。展翅高飞的鹰在玉器上的呈现,可能意在传达出一种超越常人、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熊在古代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勇敢和力量。它的形象饱含野性和不屈的精神,常被视为一种坚韧和保护的象征。熊的力量被认为是守护和抵御外来侵害的强大力量。在一些民间传说中,熊也代表着智慧和权威。此外,鹰与熊的结合也可能象征着天地的和谐,即天空的霸主与地面的强者的共存,寓意天地之大,英雄所向披靡。

Lot.196

清乾隆 白玉留皮修行罗汉山子

L:15.9cm W:5.5cm H:11.8cm(不带托) G:1394.7g

RMB:300,000-400,000

记录:Alan与Simone Hartman伉俪旧藏

著录:《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Alan and Simone Hartman》,P.165, no.130

参照:《Jade Roger Keverne》,页161,图83

此件藏品于纽约佳士得2019.3.20,lot.823 以近780万人民币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d2f55b3760883b1cb1f513e8203ca667.jpg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白玉留皮修行罗汉山子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玉雕佳作,展现了高超的雕刻工艺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380d587fb34fa135710d45dc7859b93f.jpg

这件白玉留皮修行罗汉山子具备丰富的来源、著录和参照记录,使其在艺术和收藏界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来源记录:

Alan与Simone Hartman伉俪旧藏:此白玉山子曾为知名收藏家Alan与Simone Hartman夫妇的旧藏。Hartman夫妇的收藏以高质量和稀有性著称,收藏的作品多为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精品,这一来源为白玉山子增添了重要的收藏价值和权威性。

著录:

该作品被收录在《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Alan and Simone Hartman》一书中(P.165, no.130),此书记录了Hartman收藏中的中国玉器珍品。该著录不仅进一步验证了此件作品的真伪,还为其历史背景与艺术风格提供了学术支持。

参照记录:

该白玉山子的造型和风格与《Jade Roger Keverne》一书中记录的作品(页161,图83)相似,为其设计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对比参照,进一步展示了它在玉雕艺术中的独特性。

拍卖记录:此白玉山子曾于2019年3月20日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Lot.823),成交价接近780万人民币。这一高成交价体现了市场对其艺术和收藏价值的认可,为此作品的市场定位提供了参考。

这些来源、著录和参照记录使得这件白玉留皮修行罗汉山子不仅在艺术价值上熠熠生辉,也在学术和收藏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堪称玉器收藏界中的珍品。

正面雕刻的是主体为一位手持诗文或圣书的罗汉,身姿端正,神态宁静,仿佛沉浸在修行的状态中,象征智慧与修行的佛教境界。在罗汉身旁,一炉焚香袅袅升起,香烟弥漫,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宗教氛围。香炉作为佛教仪式中的重要物件,象征着祈福和净化,是罗汉修行时不可或缺的陪伴。背景中,雕刻着梅花和松树,梅花凌寒独自开,象征坚韧与高洁,而松树四季常青,代表长寿与坚定。二者共同烘托出罗汉修行的宁静与不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e150c6f3350802ea51fe29704b5a159.jpg

背面雕刻的是以自然景物为主,雕刻着枫叶与松树。枫叶色彩艳丽,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转变,松树则继续延续其象征的长寿和不朽的意义。整个背面以细腻的雕工再现了大自然的静美与苍劲,使得作品在观感上更加立体,形成正面与背面主题的有机统一。

这件山子中的留皮工艺尤为出色,玉石原有的皮色被巧妙保留在雕刻中,给罗汉与周围景物赋予了自然的过渡色彩,既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也体现了古代玉匠对材料天然美感的尊重与巧妙利用。

整体来看,这件白玉留皮修行罗汉山子以宗教题材为核心,融入自然元素与高超的玉雕技艺,表现出清乾隆时期玉雕艺术的顶峰水平,既有文化内涵,又具备极高的观赏价值。

这件清乾隆白玉留皮修行罗汉山子不仅雕刻了罗汉、松树、梅花和焚香的场景,还配有一个精致的底托。底托上雕刻有四个灵芝,灵芝自古被视为祥瑞之物,象征着长寿、富贵和吉祥。其形态独特,曲线优美,寓意着幸福安康。灵芝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器物的吉祥寓意。

同时,底托上还雕刻了两颗松树,象征着长寿、坚定不移和高尚品格。松树与灵芝交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此器物的自然与文化内涵。整体构图完美,灵芝与松树的雕刻与罗汉、香炉等主体融为一体,展现了乾隆时期玉雕艺术的工艺之精湛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件玉雕器物不仅体现了宗教的神圣,还表现出当时社会对自然和长寿的追求。

Lot.083

清早期 白玉一佛二弟子造像

H:16.3cm L:9.3cm W:5.3cm

RMB:500,000-600,000

参照:纽约佳士得2015.9.17,lot.2395,成交价近850万人民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32da75f19fb997bcb2d4ddcb800d434c.jpg

这尊清早期的白玉雕刻作品,以精湛的技艺刻画了“一佛两弟子”的造像,整体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富有宗教意义。中间主尊为释迦牟尼佛,神态端庄宁静,象征着佛法的圆满智慧与慈悲。左右两侧分别是释迦牟尼的两位弟子——罗汉,他们面容肃穆,姿态谦卑,彰显出对佛法的深切领悟与恭敬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0bc25f8abb967222fe57bead701c6e9.jpg

这件白玉一佛二弟子造像拥有极为重要的参照记录,使其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提升,参照记录:该造像的风格、造型和细节与纽约佳士得拍卖行2015年9月17日拍品(Lot.2395)相似。那件拍品在当时拍出近850万人民币的高价,体现了市场对类似作品的高度认可。这一成交价为本品的市场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参照。这一重要参照进一步证明了此白玉一佛二弟子造像在收藏界的地位,展示了其精湛的工艺与珍贵的历史价值,为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市场定位。

释迦牟尼佛背后雕刻有背光,光芒环绕,象征佛陀的智慧光辉普照众生。背光的雕刻细腻柔和,流露出神圣庄严的气氛,与佛像的静穆姿态形成完美呼应。这种背光在佛教造像中是常见的表现手法,代表佛陀超越世俗的觉悟与神圣地位。

整件造像以白玉为材,玉质细腻温润,晶莹剔透,增添了庄重肃穆的气质,也体现了清早期白玉雕刻工艺的精湛技艺。白玉的纯净与佛教文化的清净无染相得益彰,寓意佛法的无暇与纯净。无论是佛像的神态刻画还是细节处理,都展示出制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对雕刻技艺的高度掌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885e208990737ea96a930a22aaa2bbfe.jpg

这尊白玉造像的底部雕刻了一体的莲花宝座,进一步增强了其宗教象征意义。莲花自古以来在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象征着清净、觉悟与超脱世俗的智慧。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着佛法的清净无垢,喻示着修行者在世俗之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觉悟。

莲花宝座的雕刻精细,花瓣层叠有序,线条优美流畅,体现了工匠对莲花形态的精准把握。释迦牟尼佛和两位罗汉端坐其上,象征着佛法的根基深厚,稳如莲台。莲花宝座不仅支撑着整尊造像,也象征着佛陀超然于尘世之上的圣洁与觉悟,寓意佛法之根基稳固,广泛传播。

这种一体化设计的莲花宝座不仅与整体造像浑然天成,还突显了清早期玉雕工匠在雕刻技艺上的娴熟与对佛教意境的深刻理解。通过这座莲花宝座,整个造像散发出一股安宁祥和的气息,给人以精神上的净化和启迪。

这尊“一佛两弟子”白玉造像,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艺术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古老的佛教智慧与精湛的玉雕技艺。

Lot.049

明 白玉洒金皮鹿纹带饰

L:6.6cm W:3.1cm T:1cm

RMB:200,000-300,000

参照1:《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5》P.222,Lot.260

2:傅熹年、傅忠谟,《古玉精英》,P.245,图14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54bc6c02172792bf6422774efc0fb5b.jpg

白玉洒金皮鹿纹带饰 是一件精美的玉雕艺术品,以秋山场景为题材,呈现出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整件带饰使用了白玉洒金皮材质,结合了传统的雕刻技艺,将鹿、灵芝和花卉等元素融入其中,寓意吉祥和长寿。

这件白玉洒金皮鹿纹带饰具有重要的参照记录,进一步突显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参照记录: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5》,P.222,Lot.260:此书中收录了与该白玉带饰风格相近的故宫藏品,为这类带饰的设计和工艺风格提供了权威的对比参考。

傅熹年、傅忠谟,《古玉精英》,P.245,图145:此书详细记录了同类古玉作品的艺术特征与历史背景,为研究和鉴赏此类玉器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支持。

这些参照为这件白玉洒金皮鹿纹带饰增添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意义,进一步确认了其在古玉器收藏中的独特地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dc821a478851b17ad9fa2c460fce06d2.jpg

特点与工艺:

白玉洒金皮是一种珍贵的玉材,玉质温润细腻,白色基底上带有自然的金黄色纹理,称之为“洒金皮”。这种天然色彩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和视觉美感,使整件带饰更加富有古雅气质。带饰上雕刻了三头姿态各异的鹿,栩栩如生。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安宁和吉祥。三头鹿的雕刻充满动感,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山林之中,展现了工匠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刻画能力。秋山场景以灵芝、花卉为衬托。灵芝被视为珍贵的长寿仙草,象征着健康长寿。灵芝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带饰的吉祥寓意,还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丰富的花卉雕刻则象征繁荣和生命力,展现出秋天丰收的美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3b7fbe2f25f885529bf657413ba4e071.jpg

雕刻工艺:白玉洒金皮鹿纹带饰的雕刻工艺细腻而精美。雕工匠细致地雕刻了鹿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以及灵芝和花卉的纹理和形态,使整件作品充满生机。细腻的雕工不仅展示了玉石的天然美感,也凸显出玉雕艺术的精湛技艺。

文化与寓意:鹿在传统文化中与“禄”谐音,象征福禄、长寿、和平。三头鹿在同一场景中,寓意“三生有幸”,代表着福气的延续。灵芝的长寿寓意:灵芝自古被誉为仙草,是健康与长寿的象征。灵芝与鹿相结合,传达了对健康与长寿的祝福,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秋山与自然的和谐:秋山题材在玉雕中常用来表现自然的宁静和生命的延续。秋天象征着收获与圆满,作品中的灵芝和花卉更添一层丰收与祥和之意。

收藏价值:

白玉洒金皮鹿纹带饰 因其珍贵的洒金皮材质、精美的雕刻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寓意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作为一件艺术珍品,它不仅在视觉上让人叹为观止,还承载了长寿、福禄和生命力的美好祝福。收藏这样的玉雕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刻认同与喜爱。

这件带饰适合用作传世之宝,也可作为馈赠之礼,象征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Lot.048

明 白玉胡人击鼓带板

L:3.6cm W:3.5cm T:0.65cm

RMB:150,000-200,000

记录1:奉文堂陈淑贞(Susan Chen)旧藏

2:佳士得,lot.14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867baa46dad808583bb5c434ca4bae5.jpg

白玉胡人击鼓带板 是一件极具特色的玉雕作品,以古代胡人形象为主题,表现出胡人击鼓的动感场景。此类雕件融合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风格,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胡人身上带有一条长长的丝带,为整个雕像增添了活泼的动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52fb975b54c98c91fd5282d6f74d52d.jpg

这件白玉胡人击鼓带板拥有重要的来源记录,进一步提升了其历史价值和收藏意义:

来源记录:

奉文堂陈淑贞(Susan Chen)旧藏:此件白玉胡人击鼓带板曾为著名藏家陈淑贞(奉文堂)的旧藏。奉文堂以其丰富的收藏和严格的鉴赏标准而著称,陈淑贞的收藏品通常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这一来源增加了该玉器的权威性与珍贵性。

佳士得拍卖行,Lot.148:该玉器曾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亮相,进一步展示了其在国际艺术市场中的认可度和地位。

这些来源记录使得这件白玉胡人击鼓带板在收藏界中更具学术和市场价值,展现出其在艺术史和古代玉器收藏中的重要地位。

该带板由优质白玉制成,白玉温润细腻、光泽柔和,质地纯净,是古代玉雕中常用的上等材料。白玉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美观度,还象征着纯洁与高贵。胡人五官立体,鼻梁高挺,留着胡须,服饰具有典型的西域风格,反映出胡人的异域风情。此类胡人形象在中国玉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代表着中外文化的交融。胡人双手持鼓槌,击打腰间鼓板,充满动感。鼓槌的动作和胡人腰间的鼓形成了丰富的线条流动,增加了雕件的生动感。这种雕刻手法表现出胡人在表演中的专注和活力。胡人身上带有一条长长的丝带,丝带随动作飘扬,展现出极高的雕刻技艺。丝带的雕刻细致入微,曲线柔美,仿佛随风而动,使整个雕件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胡人形象象征了中国古代与西域的文化交流。胡人在击鼓,表现出浓厚的西域特色,说明该作品可能是为彰显丝绸之路上丰富多彩的文化交往而创作的,传达了汉唐时期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击鼓胡人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对音乐和舞蹈的热爱。胡人击鼓这一形象,象征着欢乐与祝福,常用于描绘宴会和庆典的场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0a6e50611daefd3e0febf30fb3ace51.jpg

白玉胡人击鼓带板 因其独特的胡人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丝绸之路文化背景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古代多元文化和开放精神的见证。这类作品在玉器收藏界备受青睐,适合作为文化艺术交流的象征和欣赏之用。

在即将到来的鸿盛祥·2024秋拍“德古聚珍”玉器专场中,我们将与众多玉器爱好者共同见证这些凝聚历史与匠心的珍贵藏品。每一件玉器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与工艺的极致。这不仅是对古代玉雕艺术的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深情回顾。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拍卖现场,亲身感受这些艺术珍品的魅力,期待与您在鸿盛祥共度这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欢迎大家的到来!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