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鸿信2024秋拍 | 元 赵孟頫行书《大学》册赏析

2024-11-18 11:35:53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efb622a26b7118259e0abe94b8560eb.png

古代书画作品一方面时间久远,存世量越来越少,能得以流传足以说明其珍贵,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一直是众藏家期待的专场之一。之所以称其“饕餮”是因为在中鸿信历届春秋拍卖会中。

此专场汇集众多古代书画稀少逸品,往期成交价位徘徊于百万元甚至破千万元的精品也常在此专场产生,其预展现场努力为藏家呈现拍品最为全面的展示效果,身在其中,犹如欣赏一场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饕餮盛宴,故其名为《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本季秋拍此专场汇集30余件古代书画臻品,可谓件件精品,尤为难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7f40f7dc8adc5422d2901ce8065a0e2.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

赵孟頫行书《大学》册页14开,1304年作,纵26厘米,横36厘米,纸本水墨,全文是定的四书之一的《大学》内容。

【说明】

1.伊立勋题跋在中记录:“携至庞莱臣先生处,适有赏鉴家数位在座,公同评阅。莱臣先生亲笔批定,价值如右(五千银元)”,与北宋郭河阳同价,足见其珍贵。

2.1988年纽约佳士得第15号拍品,成交价13.2万美元。

【释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款识】吾子赵雍年已十六,颇聪敏而知好学。俟□暇日求书,余喜甚。因书《大学》以与之,不特字学而已也。大德甲辰四月廿六日,松雪道人书。

【钤印】赵氏子昂(朱文)

【鉴藏印】灵石何氏珍藏(朱文)、伊石琴(朱文)、修竹吾卢(白文)、希泉(朱文)、守默斋(朱文)、松庄珍玩(朱文)、麟士(朱白相间)、杏花春雨(白文)

【题签】赵文敏公真墨。心乔题签。

【题跋】

1.赵魏公最爱其仲穆,每自作书画名为仲穆。仲穆蚤慧,宜阿翁之欲急成其子也。观其称,雍十六龄已聪敏,故书《太学》序与之。孟圣以修齐治之业,岂但银钩铁画之有哉。王穉登题。钤印:青羊君(白文)、穉登之印(白文)

2.此册向闻宝存赵氏祠中,不知如何流出外间。余淂之于候补知府某君处。笔法纯学右军,为文敏本色,字嗣后仿李北海,则夭矫不羣,又是一种面目矣。「矝」作「矝」,苏稼秋颇疑□。检汉碑,亦有作「矝」者,自不必论矣。甲辰(1904)九秋,伊石琴记于吴门。钤印:伊石琴(朱文)

3.赵文敏公《大学》真墨,珍若(文缺)。盖当日燕居教子,兴到即书,天趣盎然,未加点勘,此其所以为真。相千载下,如见古人得心应手,纯任自然,非若后世学步者拘于绳墨未能活泼也。戊寅(1938)七月初十日,伊立勋谨识,时年八十有三。钤印:立勋(白文)、秋水伊人(朱文)

4.郭河阳《溪山行旅图》长卷,五千元;文衡山《赤壁图赤壁赋》长卷,一千元;董文敏行书杜诗卷,贰佰元;成亲王真书《洛神赋》卷,三百元;赵文敏行书《大学》册,五千元;赵文敏真书《金刚经》册,三千元;戴文节山水扇面册(十二叶),一千元;顾若波山水册(十二叶),五佰元;明人国朝扇面册(八叶),六百元;国朝名人山水扇册(十二叶),贰佰元。共计十件。癸酉(1933)十月,石琴吟馆。钤印:伊石琴(朱文)

5.十月十五日,携至庞莱臣先生处,适有赏鉴家数位在座,公同评阅。莱臣先生亲笔批定,价值如右。寿丞谨志。

【跋者简介】

1.顾鹤逸(1865-1930),名麟士,字鹤逸,谔一,自号西津渔父,别署西津、鹤庐、筠邻。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清末著名书画收藏家顾文彬之孙。

2.伊立勋(1856-1942),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琴馆主,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室名石琴馆,福建宁化人,伊秉绶后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大家,真草篆隶无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绪无锡知县,民国时期寓居上海以卖字为生。

3.王穉登(1535-1612),字百谷、百榖、伯榖,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等,江苏苏州人。十岁能诗,名满吴会。万历十四年曾与汪道昆、王世贞、屠隆等在杭州共举“南屏社”。吴中自文征明后,风雅无定属,穉登尝及征明门,遥接其风,主词翰之席三十余年。为同时期布衣诗人之佼佼者。万历二十二年被召参与修史。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76df7335599fe4115defed7de84887c1.png

1988年 纽约佳士得清单 此册成交价:132,000美元

此册上有赵孟頫自己的题跋说明了创作的过程:“吾子赵雍年已十六,颇聪敏而知好学。俟(父)暇日求书,余喜甚。因书《大学》以与之,不特字学而已也。大德甲辰(1304年)四月廿六日,松雪道人书。”下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此印虽残,经对比无误。大德甲辰年是1304年,这一年赵孟頫51岁,赵雍16岁。距今整整720年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e53b1a64eac88458e37b95ecc1fee1cf.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赵孟頫51岁这一年里,传世的作品都是耳闻能详的作品,如在春天时创作的《红衣罗汉图》(辽宁省博物馆藏)、《小楷采神图跋》(二月十四日作,故宫博物院藏)以及本件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035de8969c31f3b548748aadd834f404.png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与其子赵雍

赵孟頫在元代,后世说他“荣际五朝”,历经五位皇帝,为官三十余年,赵孟頫由翰林侍讲学士升为集贤侍读学士、正奉大夫,再升集贤学士、资德大夫。延祐三年七月进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最后中官至从一品官,并推恩三代。我认为他是元代第一文人才子,即元人中“文人之冠冕”。那么,赵孟頫何德何能才有“元人之冠冕”(董其昌语),这或许与他的出身、相貌、个人艺术才能、管理能力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赵孟頫历经五朝,职高位重的时期是在元仁宗时期。据杨载《大元故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公行状》(简称《行状》)记载,元世祖一见到赵孟頫,便为之倾倒:“神彩秀异,珠明玉润,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见称之,以为神仙中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aed5c680ed02fb0ea6dde13175b44f64.png

赵孟頫《人骑图卷》 

纸本设色 

纵30cm 横52cm 

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本人画的《人骑图卷》(见上图)收藏在故宫博物院,被认为是赵氏本人的相貌。赵孟頫受到元仁宗的赏识。尝诏侍臣曰“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并将子昂与唐之李太白、宋之苏子瞻并论。元仁宗称赞子昂有七个人所不及的优点,曰:帝王苗裔、状貌昳丽、博学多闻、操履纯正、文词高古、书画绝伦、旁通佛老。可谓褒奖之至,但没有一件言及他的政治才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a8289aa290ad4ab90237c6bc3f3c8aae.png

赵孟頫画像

赵孟頫也知道蒙古皇帝只是把他当作文学侍从之臣看待。所以,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写了一首《自警诗》:“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余笔研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即道出了内心的苦楚,说明只有艺术上的进取才能使精神上得到慰藉,并且预感到了身后之谤。

赵孟頫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他多次请求辞退告老回乡,皇帝也不批复,在他的内心,书画艺术才是他心心相念的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9ff672bb2164d1a15d1007ffc2cb7c24.png

赵雍《挟弹游骑图》

赵孟頫之子赵雍,亦学其父,在《挟弹游骑图》中将自己的形象,画入画中,画中绘自己乌帽朱衣人就是自己,乘黑花马于平坡上缓缓而行,手执弹弓,悠然仰望,似在搜寻猎物,眉目生动传神。图上人马先以淡墨勾线,后施色彩,晕染匀净;树木则用双勾填色,工整精细。全图画风古朴雅致,颇有唐人笔意。

赵雍,字仲穆。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正五品)、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绘画有父风,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皆马,皆其所长。兼工书法,真、行、草书承家学,其书有“精妙”之称。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画鉴赏家,有《赵待制遗稿》一卷传世。

◆赵孟頫为何写《大学》

赵孟頫之所以被元代皇帝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于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尚书》的精心研读,也是治国施政的关键所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d3317dcda5e70413a65e89ee7504d84.png

赵孟頫行书《后赤壁赋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字子昂,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是宋太祖之子德芳之后裔九世孙,其高祖伯圭和宋孝宗是兄弟,始赐第湖州,故赵孟頫为吴兴人。其父赵与訔,宋度宗时为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喜爱诗文书画并有收藏,这对幼年的赵孟頫是有影响的。

据《辍耕录》记载,子昂五岁时写的字,就已经被人拿去卖钱了。其母丘氏系续弦。兄弟八人中他排行第七。十一岁,父卒,由其母抚育教导发奋读书。“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元史》本传说他“年十四,用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这就是后人所谓的“赵七司户”的由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b54546aa68b6775e7286da79354a1022.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在他23岁时,元军进入临安,南宋事实上亡国。元世祖一见到34岁赵孟頫,就被元世祖忽必烈相中。34岁的赵孟頫,心情忐忑地从吴兴来到大都。只见满眼苍茫,遍地腥膻,对于前路,他的内心十分惶惑。但威严的忽必烈,见了赵孟頫这个南人之后,却心情大好,喜上眉梢,第一次召见就破格让他坐在右丞叶李之上,史书上说世祖惊呼其为“神仙中人”。赵孟頫神采秀异,异乎常人,有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可以佐证。在一篇文章里面,他记述了和田衍(田师孟)相识的过程,颇具传奇性:

当年,他正走在大都的街上,迎面而来的一位文士直言相问:“请问兄台您就是赵子昂吧?”子昂自然是一头雾水,忙说:“您怎么知道是我呢?”对方答道:“我是田衍,听朋友鲜于枢讲,赵子昂神情简远,若神仙中人。我在京师好些年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今日一见,不是您,还能是谁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cb052aff1901cc841f3c843f0244f05a.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赵孟頫并不是靠颜值吃饭的,他是以经学家和知名儒者的身份被召入朝,在这方面,也显示了超群的能力。大约世祖也想考校一下赵孟頫是否有真才实学,因此,让他替皇帝草拟诏书。赵孟頫牛刀初试,不但文笔美绝,写作速度也奇快——挥笔立就,而且完全猜知圣意。世祖大喜,经常让赵孟頫随侍左右,以备顾问。

当时的朝堂之上,在赵孟頫看来,拼命搜刮天下钱财的桑哥很像故宋权奸贾似道。这样的权臣不倒,后果极其严重,大元朝有可能因此而亡国。他跑去找了大臣彻里,举出很多例子,给他分析。彻里也是个爱国热情很高的人,听了这话,马上去找世祖,用赵孟頫和他说的一套说辞,去告桑哥的御状。让赵孟頫颇感意外的是,桑哥倒台后,以叶李为首的南人集团受到牵连,因为桑哥敛财虽然手段残暴,但是与朝廷中南人官僚集团的关系却非常密切,桑哥一倒,叶李辞归,朝中再也没有人罩着这些南方来的儒者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d7f8ec6ada2f9b247cedd7c224536ce7.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至元二十九年,赵孟頫以朝列大夫、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出守济南。在山东期间,他为政清简宽厚,平冤狱,办学校,关心百姓疾苦。但同在朝一样,在地方也受到蒙古官员的排挤。因此,他对官场生活更加厌倦。在《岁晚偶成》诗中写道:“致君泽物已无由,梦想田园霅水头。老子难同非子传,齐人终困楚人咻。濯缨久判随渔父,束带宁堪见督邮!准拟新年弃官去,百无拘系似沙鸥。”退隐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赵孟頫为什么要研究《大学》《尚书》?从他反对“治经者不以背于经旨为非,而以立说奇险为工。”的倾向,而主张“一以经为法,一以理为本。”((《松雪斋集》卷六《第一山人文集序》和《刘孟质文集序》),并提倡“士少而学之于家,盖亦欲出而用之于国。”其实,就是反对空谈,要求务实治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a0280692134ead01978db2470efba8cb.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到宋朝时候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学者之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a0ba3a055b17ae1be8f718fb753c6017.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赵孟頫从四十二岁后每次还家,都非朝廷诏令不还。所以他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贪图富贵而留恋官场。他的出身地位与吴澄等是不同的。他是元朝廷用以“藻饰太平之美”的主要对象。“自知世事都无补,无奈君恩不许归”,是很难轻易摆脱牢笼的。元贞元年夏,元成宗以修《世祖实录》召赵孟頫进京入史院,他以病辞回吴兴老家。在以后的年月里,他不是辞官不受,就是请假还乡,用以摆脱朝廷的羁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8c74a16a6be365c6be485287637176a1.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不管朝廷如何招回他,后来赵孟頫只接受了一个职位:大德三年(1299年)任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是管理学校教育、考校呈进著述文字的闲散官职,署于杭州。早在至元丁亥九月,赵孟頫就慨叹因居官南北奔走而无暇在书法上用功,现在如愿以偿了。不但有时间挥毫染翰,而且又可以同老朋友牟、戴表元、鲜于枢、王子庆等品评诗文书画(王子庆此时为元秘书库在杭州装裱内府书画)、研讨文艺了。并以公务之便,更广泛地结交了各地的文人学子,各方面修养更加深厚。南北宦游阅看了大量公私书画,经过心摹手追,玩味升华,作为营养吸收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且逐渐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作品也日见增多。

大德甲辰(1304年)赵孟頫才为其子赵雍写下了这篇《大学》,成为儒学提举的重要象征,其实,赵孟頫在此期间还曾著有《古今文集注》,可惜今已失传,但其序尚存《松雪斋集》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f78f4ad3d62381d462eebbe68854c196.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赵孟頫研究“四书”包括《大学》内容在内的《古今文集注》虽然失传,但此事在杨载所撰《行状》、元朝廷的《谥文》、欧阳玄撰文的《神道碑》,都有记载或评价。再联系到他虽处于理学笼罩着学术思想的时代而对之绝口不谈,却宁可对释、道之徒持弟子礼来看,他将《尚书》分今文、古文而为之集注,应是针对南宋以来那些尚空谈,不理会世事,只知讲明心见性、封建伦理纲常,而视文艺为枝叶(更视书法为小道)的道学家们的。

赵孟頫精研这儒家的经典《尚书》,大概是要从根本上揭露这些“不拘经义训诂,但凭己意说经”的道学家们的虚伪。而他“旁通佛老之旨”,且“造诣玄微”,又可映照出道学家的一些所谓学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如联系他以宋宗室出身而仕元以及刚出仕时的活动,特别是对发行至元钞的见解综合起来看,他的思想似受南宋浙东陈亮,特别是叶适等人的影响,是不太理会道学思想束缚而比较活跃、进取和实事求是的。当然,这种倾向比较明显地表现在他中晚年之前。上举三文,皆未言及子昂此书著于何时。唯元人何贞立在《松雪斋文集序》中有:“仆又尝见公所著《书古今文集注》,皆其盛年手所自写。此又集外之文,人尤未知之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587c93ba847890866410c61c23e2c33e.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本《大学》作品系赵孟頫以二王书法风格写出,即笔法纯学右军,为文敏本色字。嗣后仿李北海,略有变化之际。专注于习书二王书法是他五十岁前的主要功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25c8ba2805ef72ad1a58393f322df9e5.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赵孟頫早在三十六岁给王芝的信中就指出,鲁公字是书家变体,儿童并不宜学。指出这一点并非是短毁鲁公,而应当是书学“二王”,人品学鲁公。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得在书学上也体现出中国人做人的品质:他看到当时人以他为榜样,便指出“学书当追配古人,余书何足道哉!”论鲜于枢书称其“过己远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216635e6ee62333dc4ef11d11f49e13e.png

赵孟頫行书《吴兴赋》卷 局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在各种文艺领域发扬蹈厉,勇于进取,并获得杰出成就,他的这种思想当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而且,赵孟頫不仅自己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还直接带动和影响了元代一大批文艺家。不要说赵雍、王蒙、俞和、崔彦辅,就是黄公望、朱德润、唐棣、陈琳、王渊、杨载、柳贯、虞集、康里巎巎等,也莫不得到过赵孟頫的指教、点拨或提携帮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578cd75748694cd02524432f0609b498.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其一)

◆赵孟頫《大学》递藏

从本册上有收藏印和题跋文字分析,此册的鉴定与收藏过程。本册上有“赵文敏公真墨。心乔题签。”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是在1988年纽约佳士得第15号拍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ddad1a572cb59798840f2cbd6f6782f1.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封面)

明代大文人学者王穉登的题跋是以文献考证的方式来鉴定并题跋的,他说:“赵魏公最爱其(子)仲穆,每自作书画名为仲穆。仲穆蚤慧,宜阿翁之欲急成其子也。观其称(赵)雍十六龄已聪敏,故书《太学》序与之。盖望以修齐治之业,岂但银钩铁画之间哉。王穉登题。”钤印:青羊君(白文)、穉登之印(白文)。

王穉登著有《吴郡丹青志》,是书画鉴定研究的重要书籍,他对于书画鉴定的功底十分高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0e11d99f2f9700fc1904ebab34dff6e.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题跋)

明代文学家王穉登(1535-1612),字百谷、百谷、伯谷,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广长闇主、松坛道人、松坛道士、长生馆主、解嘲客卿。先世江阴(今属江苏)人,移居苏州。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十岁能诗,长益骏发,名满吴会。嘉靖末入太学,万历时曾召修国史。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风格接近公安派。吴中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穉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主词翰之席三十余年。同时期山人布也以诗名者十数,而穉登为最。万历二十二年(1594)与陆弼,魏学礼等被召参与御史。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云:“穉登妙于书与篆、隶。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游居录》谓其“隶书遒古,大胜真、草。”王世贞云:“百谷出入淳父,公瑕,而加尖峭。”周之士谓其“百谷瘦而不露骨。”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等。

册在清代时曾经过顾麟士和伊立勋收藏过,并有题跋佐证。

顾鹤逸(1865-1930),名麟士,字鹤逸,谔一,自号西津渔父,别署西津、鹤庐、筠邻。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清末著名书画收藏家顾文彬之孙。麟士(朱白相间)、杏花春雨(白文)。

伊立勋(1856-1942),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琴馆主,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室名石琴馆,福建宁化人,伊秉绶后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大家,真草篆隶无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绪无锡知县,民国时期寓居上海以卖字为生。

伊立勋的考证和题跋最具有价值,其中三段对于文字的考证,足以证明在收藏过程中发生的趣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03cd130b3a5420ecee4e6f49ba75c2ff.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题跋)

第一段题跋的考证最有说服力,他用汉碑字的写法来证明本件作品的真伪,是无法推翻的。他认为:“此册向闻宝存赵氏祠中,不知如何流出外间。余得之于候补知府某君处。笔法纯学右军,为文敏本色字。嗣后仿李北海,则夭矫不羣,又是一种面目矣。“矜”作“矝”,苏稼秋颇疑否?检汉碑,亦有作“矝”者,自不必论矣。”甲辰(1904)九秋,伊石琴记于吴门。钤印:伊石琴(朱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d137989af184e499ac03313f895c4aa6.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伊立勋题跋)

第二段题跋证明伊立勋从1904年到1938年的34年里不断地对这件作品收藏并进行考证,是经过反复对比赵孟頫50岁前后的书法而得出可行的结论:“赵文敏公《大学》真墨,珍若(文缺)。盖当日燕居教子,兴到即书,天趣盎然,未加点勘,此其所以为真。相千载下,如见古人得心应手,纯任自然,非若后世学步者拘于绳墨未能活泼也。戊寅(1938)七月初十日,伊立勋谨识,时年八十有三。”钤印:立勋(白文)、秋水伊人(朱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dbf2d6aba01236394e6579dd546e17cd.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伊立勋题跋)

第三段题跋证明伊立勋在当时入藏这件《大学》册时(1933年)的价格是五千元,与郭熙的《溪山行旅图》、文征明的《赤壁图卷》是一样的价格,都是五千元:“郭河阳《溪山行旅图》长卷,五千元;文衡山《赤壁图赤壁赋》长卷,一千元;董文敏行书杜诗卷,贰佰元;成亲王真书《洛神赋》卷,三百元;赵文敏行书《大学》册,五千元;赵文敏真书《金刚经》册,三千元;戴文节山水扇面册(十二叶),一千元;顾若波山水册(十二叶),五佰元;明人国朝扇面册(八叶),六百元;国朝名人山水扇册(十二叶),贰佰元。共计十件。”癸酉(1933年)十月,石琴吟馆。钤印:伊石琴(朱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19242b30e8e9d73ddd2881e43043fd78.png

赵孟頫(元) 行书“大学”册(题跋)

第四段题跋证明伊立勋曾找庞莱臣鉴定过,庞莱臣也十分认同他购买的价格:伊立勋题跋在中记录:“十月十五日,携至庞莱臣先生处,适有赏鉴家数位在座,公同评阅。莱臣先生亲笔批定,价值如右。寿丞谨志。”伊立勋反复钤盖他的收藏印章:伊石琴(朱文)、修竹吾卢(白文)、希泉(朱文)、守默斋(朱文)、松庄珍玩(朱文)、灵石何氏珍藏(朱文)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19242b30e8e9d73ddd2881e43043fd78.png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真迹之末(火烧本)

赵孟頫的本件《大学》册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二件名迹,一件是《万寿曲卷》、另一件是火烧本《兰亭十三跋》相对比,一目了然。中国艺术史上,“赵孟頫”三个字绝对值得大写。他的追随者之多,历史上罕见;他的毁谤之广,让人叹息不已。我们都知道,好的艺术家有很多,但天才和全才很少。赵孟頫便是其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85f92ba5d7407ab1d250480cbe383621.png

赵孟頫跋韩滉《五牛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是全才和天才,却一生三起三落,宦海沉浮。赵孟頫是全才,不但是全才,还是一个从出生到命格,从才华到能力,从仕途到家庭,方方面面极尽荣耀,实实在在的人生赢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1e34e7647c63815af22aab02e4661215.png

赵孟頫 行书《万寿曲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所幸冯铨曾以赵氏《兰亭十三跋》及临本墨迹上石刻入《快雪堂帖》中,兼之刘雨若毫厘不爽的刻技,使得今天仍能从拓本中能欣赏到《兰亭十三跋》的全貌,是一大幸也。

综上所述,本册《大学》行书册,是难得的书法精品,得者自当秘藏百年。

(责任编辑:李保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