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野趣充盈的当代“桃花源”——观宋秦晋没骨写意花鸟
2024-11-27 12:15:26 裴刚
宋秦晋爱画花,也爱画野草等寻常风物。她笔下的金桂、紫藤、牵牛、菖蒲、海棠等等于平常谈泊的野趣中充盈着一个生机盎然的当代“桃花源”。
中国画是国人心中“精神故园”的皈依处,经历了百年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社会,“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泥土气息是被悬置的乡愁。而宋秦晋的没骨写意画鸟,视野聚焦于微末的故园乡土气息和青草花香之中,却可以安心神。
《落墨生花》26x6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宋秦晋的没骨兼于工笔、写意之间,讲究物像的结构,又较工笔重彩而言,更自由抒情。
寻常人家的院子里常见的花草,作为中国画的图式传统自扬州八怪及海派之后,形成典型的中国画题材。宋秦晋表现的日常,从田园野趣入笔,在勾染涂抹见直写平淡天真,于物象的结构处起落,笔笔跟连,绵延一气,用的是传统书写的笔法。花鸟写意引书法入画法,目的在于放笔于形外,形简意赅,讲究运笔的收放自如。她的没骨画法用笔吸收了写意花鸟画逸笔草草的书写,精微处见写生的功夫,勾勒出叶片的筋脉,画面达到工写兼备效果。
没骨法不依赖线条勾出轮廓结构,而以墨、色渲染相互撞、挤出物象边缘。自北宋徐崇嗣以没骨画法创没骨花始,徐熙淡彩工笔进而转化形成没骨一路。恽南田(恽寿平)重没骨写生,以淡彩为主为画史中巍巍高峰。撞水、撞粉、撞色的没骨技法中,揉入了自己的心性和创意。她技法谙熟,擅长使用两色或多色的接染、撞染技法,并善于以过渡自然的色彩来写形,平实中显舒朗,质朴中见风骨。“没骨”通过细笔叠加,以色、粉为主,不勾边线,隐含用笔的骨法,强调含蓄表现,没骨作品整体呈现恬淡平和的气质。
花青、石绿、胭脂、朱磦等等中国色,是中国传统文脉系统中生长出的独特色彩系统,而没骨画法最难的就是“色”的运用。没骨画法以色晕染造型,工写兼备。从宋秦晋的用色中可以看到叶片花瓣的造型,整体画面的空间经营构图又借鉴西方绘画的视觉经验,于传统笔、墨功夫中体现现代气息。
观宋秦晋的芍药、鸢尾用色饱满且明艳欲滴,是其用“水”得妙法,水与色相濡以沫,相互交融,可以使色彩鲜活、灵动、丰富,幻化出鸢尾蓝的华贵蓝紫。于蓝中微显稍许紫色而已,便可爱动人。其笔下的花草如“薄施粉黛”的清丽美人,娇嫩欲滴的花草自然离不开“粉”的高难度表现,粉的浓、淡、厚、薄与水、色交融恰到好处的尺度正是最见性情处。花卉活色生香的生机勃勃,在浓淡干湿的笔墨,运用中及显现视觉的丰富又透出沉稳洗练。
《芬芳》26x6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在自然物象中见风骨心性,离不开这一绘画方式内在的文脉和思想史。在没骨画法约7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历经积色渲染的工细阶段、率写简淡的写意阶段、中和点染并用发展的阶段。而没骨画法的传承演变一直与“格物致知”为基础的宋明理学思想关系密切。作为花鸟画家对自然中花鸟兽虫精微观察和表现,在通过物象精细严谨的描写和高度概括中,转化为每个艺术家个人的情感抒发。
这一历史不仅是语言技巧发展阶段,也是宋人细致入微的格物态度,“阳明心学”由“格物”转向“格心”的率写心性的体现,进入近现代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思想,在视觉和尺度的呈现上又有新的发展。可以看到这一古老的绘画方式在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的轨迹,也是绘画语言和思想史双重并举的流变历史。
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提出: “当代性是一种个人与时代之间的独特关系,既要执着于其中,又应与之保持距离。”如果一个人沉浸于当下,盲目地与时俱进,就有可能跟随肤浅的时尚。只有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当下有冷静的思考,才有可能理解当代性。历史上所有拥有胆识和洞见的思想和艺术都具有某种“当代性”。
在当代水墨实验、图像滥觞的今天,宋秦晋的没骨画鸟却显得清新独立。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