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种下艺术 收获喜悦,一个关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正在发生

2024-11-30 14:26:33 未知

导言:

在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的活动现场见到孙倩,她刚刚从日本新潟飞回来。作为“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孙倩这些年往返于中国和日本无数次。不仅在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举办的当地创办了“華园”中国艺术基地,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驻地创作、展览的空间,更是不遗余力地在中国宣传推广“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在她的推动下,这个国际艺术节在中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也因此,她有了在中国创办属于自己的“大地艺术节”的想法。并终于在时机成熟之际,相继于2021年、2022年在中国江西浮梁县、广东南海创办了“艺术在浮梁-村落计划”“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3cda9f92bd890029e854366ed790f6d5.jpeg

如同当年孙倩第一次接触“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时受到的触动。如今,孙倩创办的“浮梁”“南海”两个大地艺术节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全新的滋养:通过大地艺术节,让城市与乡村,艺术与民众,土地与创作产生了新的连接,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思考今天的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改革与创新。

这正如三联在河南中牟县发起的“首届人文风土季”活动。在为期5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艺术展览,“此时此地”人文风土论坛,音乐剧场,舞蹈工作坊演出,社区工作坊,“在田野里实践”人文风土实践沙龙等活动,汇集了来自建筑、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多位学者及创作者,重塑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也将中牟这座小县城独特的风土推向全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dff01984808540a47bfe5ae8664fdd4d.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c5da595804af3114a5fade27a7889fdc.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b8cb962be8ad82fa62ab698565515872.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01aef23e9569028667eafc4a5a79553b.jpeg

2024三联人文风土季活动现场

孙倩作为三联“首届人文风土季”人文风土实践沙龙“在田野里实践”论坛的特邀嘉宾,以“把艺术种在大地上,会收获什么?”为主题,在活动现场向所有人分享了她与大地艺术节结下的美妙缘分。

在论坛之外,孙倩与雅昌艺术网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分享了她20余年间与“大地艺术节”的不解之缘。谈到这一切的起始,孙倩笑着说到:是源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和两张门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a55a3d31af8d9bf858b5b6ce9e0b9a0e.jpeg

孙倩:把艺术种在大地上,会收获什么?

三联“首届人文风土季” “在田野里实践”人文风土实践沙龙现场

孙倩自述:我与“大地艺术节”

我的工作经历比较复杂,这一部分也很少对外提起。我不是学艺术专业的,进入行业也比较偶然。

在接触大地艺术节之前,我在艺术行业工作了很长时间,从画廊行业到北京画廊协会,还参与过首届画廊周北京的筹备工作,都是比较偏市场方向的。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是让艺术跟社会发生关联。

接触到“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是偶然,也是必然。

早期,我是做中日文化交流的,90年代在日本工作了10年的时间。但我在日本的时候,还没有“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最早的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创办于2000年。我是在后来读到香港作家蔡澜写的一篇游记时第一次知道这个艺术节,当时看到其中一件作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品被放置于自然的环境里,这样的呈现形式瞬间打动了我。

当时我已经回国。因为“越后妻有”是每三年举办一届,有时候忙来忙去,就错过了它举办的时间。一直到它举办到第五届的时候,因为两张门票,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扭转了我之后人生的发展方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0b637eb9799c955e38ebf57a4edc47e.png

2015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现场

一次邂逅与两张门票

那是2015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创办者北川富朗来到中国参加一场讲座。与此同时推广即将举办的第五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他们的工作人员还在现场摆设了一个小摊位,售卖艺术节的相关衍生品和门票。那时,艺术节在国内还没有名气,又因为他们是日本人,语言上有障碍,所以摊位无人问津。因为语言上的便利,我便上前与他们交谈,那次聊了很多,出于待客之道,买了两张艺术节的门票。后来知道,那是他们那次唯一卖出去的两张门票。

在买票之前,我并没有计划去看那一年的大地艺术节,但既然买了票,便组织了朋友,在那年一起去了“越后妻有”。

那次行程不长,整整三天我们都在看展览,现场进行了很多的交流。给了我特别深的触动:虽然我在艺术行业工作了很多年,但并没有真正感受过艺术在当下产生的实际力量。当我们看到散落在村庄里的作品,跟现场的村民交流时,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与大城市给人的感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一刻,我感觉我们通过艺术相互连接起来了。

回来之后,我便开始自发地在国内宣传“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还不断地组织不同的人去这个艺术节参观。这之后,我感觉在眼前打开了一扇窗:这好像就是我特别想做的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7bdc7601094fa66aee78d626a1d134ed.jpeg

CHINAHOUSE華园外观

创办“華园”

最开始,我并没有想过要做大地艺术节。这一切,要从“華园”的创办说起。

2015年前后,艺术市场“潮流创作”大行其道。这让我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让艺术回归到创作本身,于是有了在“越后妻有”做一个艺术基地的想法,这个基地可以做展览,也可以为艺术家提供驻留创作的场地。

于是我联系到“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组委会,向他们提出了这个想法。当听说我便是在中国唯一买了他们两张门票的那位女士后,他们都充满了好奇,再听说我这个中国人要在“越后妻有”做一个艺术基地,组委会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开始帮助我寻找合适的房子。

第二年年初,我接到组委会的电话,说偶然间发现了村子里一个废弃的学校,很适合做展览,这个房子原本是要留给艺术节用的,现在废弃着,可以提供给我们做艺术基地。每年只需要支付一些管理费即可。于是,我马上飞到日本,在看了房子之后,核算了一下自己的资金情况,很快就定了下来。不到一个月,签约完成了。

那时候要做这个艺术基地,我没有任何的投资,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一腔热血。既然有了场地,那便做点什么。于是,我开始筹划首场展览。从2016年4月签约,到决定8月8号开幕,短短4个月的时间,艺术基地在日本落地成形。因为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推广介绍中国的当代艺术,我为这个基地取名——“CHINAHOUS華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bbbdd51945e321f46dde9d9893b4b345.png

“華园”首个展览开幕现场

在日本越后妻有的首个中国当代艺术展

第一个展览,我邀请了艺术家邬建安在现场创作了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五百笔》系列和《彩风》,作品是他对越后妻有进行实地考察之后专门为此次开幕展而创作的新作,《五百笔》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在此地诞生的。作品《彩风》延续了他一贯的以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象征图式为源进行当代演化的创作路径,通过300多个不锈钢构件组成一件完整的装置艺术作品。此外,还特别呈现了《24书屋-青年艺术扶持计划文献展》,从众多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和项目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五个项目组成的文献展在现场展示。展览开幕当天正值中国的“立秋”节气,所以我们还特别准备“贴秋膘”、“明如皓月-琉璃茶席”等其他的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那次我们一共做了100多人的餐食,所有来到开幕式的嘉宾、观众,不仅能吃到中式爆炒,还可以现场品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ea85ec304c5820f4b7005426d942a633.png

邬建安《五百笔》系列展出现场,日本越后妻有“華园”

“華园”的创办和开幕展览的成功得到了组委会的大力支持。从决定入驻,到准备展览,到最终展览成形,我跟着组委会的团队学习了很多。比如在我们进驻之前,他们就做了很多跟村民打交道的事情,然后建议我们在开幕前,在他们的村民馆开一个“特别介绍会”,我还特意带了北京“稻香村”的点心,向村民们介绍我们是谁,来做什么。除此之外,我们还参与了当地种樱花树的活动。开幕式的时候,邀请村民们来参观我们的展览和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互动,我们真正的进入到这个社区里,和村民们交朋友,让他们接受我们。

对当地的村民而言,那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甚至对很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来说,之前也不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面貌。他们看完邬建安老师的作品之后,说这才是真正东方人的当代艺术,能从中看到来自传统艺术的养分,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同根同源的文化连接。

从创办“華园”,到开幕展的成功举办,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首先,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情,也坚定了作为中国人,应该在海外作什么样的艺术推广。从那时开始,这件事情一直做到今天,持续了近十年。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日本越后妻有创办“華园”的艺术实践,也给了我在国内创办“艺术在浮梁”“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勇气和信心。

在我看来,今天我们用简单的“艺术乡建”抑或“在田野里实践”来概括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都不一定准确。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一方对另一方的介入,而是彼此的融合。我觉得,比起简单地提倡“艺术乡建”口号,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真正把艺术的实践融入进乡村建设的每一处小细节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b69344e063ea543e41a79c9a5002002a.jpeg

2024年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现场

结语:

在参加完三联“首届人文风土季”人文风土实践沙龙后,孙倩马不停蹄地飞往了广东南海,开始筹备最新一届的“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年11月16日,最新一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已于南海开幕,展期至2025年2月12日,为期3个月。

无论是三联“首届人文风土季”,还是“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艺术在浮梁”,我们期待着在这些文化艺术机构、学者们不断亲力亲为的实践下,一场关于中国乡村建设的全新变革不断展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1/4a1a06456224f28389b3cfd7a40f0a6e.jpeg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