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艺丰2024秋拍 | 罗中立专题 曾梵志、何多苓、庞茂琨经典代表作赏析
2024-12-13 17:43:29 未知
弘艺丰2024秋拍 | 预告09期
乡土之后——罗中立专题
罗中立(B.1948-)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市璧山县,中国艺术家、教育家,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
1990年以后,经历了在画面语言上对绘画性进行探索的过程之后,罗中立再次深入大巴山,面对朴素的现实生活重新思索,向现实再次回归,并向新的表现手法过渡。这一时期他融入乡村生活,以窥探的视角记录农民的生活细节。为了呈现与他熟悉的农民的日常和精神生活,他放弃了古典式的方法,简单的色彩、坚实的光影,以及用粗犷的线条和笔触组成的结构,让画面逃离精确,走向原始,自然地滑入朴素的现实,并完成了一种象征性形象的建立。
欧洲写生途中,他需要不假思索的把眼前景象搬到画上。蓝绿作为主色调,短促的笔触和自由的线条即兴涂抹,建筑造型展现出持续的动态,画室外的罗中立表露的是另一种朴素。
弘艺丰2024秋拍将呈现罗中立在1995年前后重新探索乡村题材的作品和在欧洲的小品写生。
拍品精选
签名:luo zhong li1994罗
出版:
1.《山艺术精选 罗中立故乡组曲》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1996年版 P74 ;
2.《中国当代名家 罗中立》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P194-195。
展览:
1.1992年 罗中立个展 炎黄艺术馆 / 北京
2.1992年 罗中立个展 新光三越文化馆 / 台湾
3.1995年 罗中立个展 布鲁塞尔皇家历史博物馆 / 比利时
4.1996年 罗中立个展 悉尼苏拉艺术中心 / 澳洲
5.1998年 斯土力量——罗中立个展 山美术馆 / 台湾
6.2007年 罗中立经典回顾 山艺术林正艺术空间 / 北京
7.2019年 见山·艺术收藏展 仁和·南谷艺术馆 / 成都
人一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的。这取决于青春年代的选择和追索,通过学习、经历和思考,不断校正我们的终极方向,然后执着地去追求,才能在超越个人和时间局限性的路途上领悟更多创造的快乐、收获更多存在的意义,最终把梦想变为生命的现实。
——罗中立
“罗中立吸收四川民间艺术和欧洲传统油画特色,始终以农民为主要描绘对象:田间沉重劳作的苦,合家围坐炉旁的乐,夫妻相濡以沫的情,母子深沉相守的爱,坚韧淳朴的大巴山乡亲,都被罗中立演化为一种生动的艺术形象,一种真切的乡土情怀。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中国的美术艺术创作与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第二届中华艺文奖评委会评)
弘艺丰2024秋拍|预告11期
《乱草》——曾梵志
曾梵志(B.1964-)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画家,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曾梵志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批判,受到评论界广泛的赞誉,也得到社会民众的持续关注。曾梵志被认为是当代中国较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曾梵志曾以《协和医院》系列等在美术界崭露头角,后因1993年创作的“面具”系列声名鹊起,此后又不断探索,创作了“抽象风景”系列。他的作品画面简单而富有冲击力,饱含故事性和独特性。代表作有《面具》系列等,他也被称为“面具画家”,曾获“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曾梵志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曾以1.8亿港元的拍卖价格成为2013年中国最贵在世艺术家的作品。
“乱草系列”是“面具系列”后的又一典型,他放弃了对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依赖画笔的自由流动,依赖身体的意识,甚至依赖错误。弘艺丰2024秋拍将呈现曾梵志在2010年创作的《乱草》。
签名:曾梵志2010ZengFanZhi
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曾梵志由于无法精准控制左手而获得了关于线条的灵感,他借助乱笔的随意性和失控性,并吸收了书法的转折起伏的笔势以及藤萝缠绕的形态结构,发展出一种全新的,以纯粹的线条和色彩交织而成的抽象风景图式。这一新颖的视觉图式以凌乱飞扬的线条和暧昧不明的景物为标志,艺术家在表层的乱象之下嵌入历史与人文符号,以及自己深层的生命体验,使作品更具情感厚度与浓郁的东方色彩。
“我在创作的时候是两支笔同时工作,食指和中指之间的笔为主导来创作,另外的一支笔却在创作过程中带来破坏,这样会带来画面中看似凌乱实则有序的笔触。”
——曾梵志
弘艺丰2024秋拍|预告13期
《杂花写生4》——何多苓
何多苓(B.1948-)
何多苓(1948年5月),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居成都。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成都美术学院教授。
何多苓1977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后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油画创作。1980年初,凭借《春风已经苏醒》《青春》等作品成为“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注重绘画性,追求自由度,人物、景象充满活力,形式语言具有单纯感且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相通。作品曾入选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以及1986年在日本举办的亚洲美展,并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曾获第22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大奖赛摩纳哥政府奖。此外,何多苓还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1994年参加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6年参加上海美术双年展。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福冈美术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2020年以后,他家园子里自己打理的四季花卉,成了何多苓的新课题,他每天都要画一些杂花和风景,并逐渐形成了“杂花写生”系列作品。何多苓做的是享受自然、享受创作的事情,单纯、诗意、自由,和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的美,从他的灵魂流向画布。弘艺丰2024秋拍将呈现何多苓在2022年创作的杂花写生系列作品之一《杂花写生4》。
签名:H. D. L. 22
对于宇宙来说,花很小。
对于蜜蜂来说,花很大。
花是奇迹,我不能无动于衷。
《杂花写生》的那种诗意,作为中国人一定是一目了然的,会很自然联想到某些诗句,但我并未刻意为之。我在花园里写生的时候会想到,古人在那个地方,周围有鸟在叫,你尽可能捕捉到底下的东西。因为花是瞬息万变的,一天之中光线也变得非常快,所以画花非常快,想慢都慢不下来;我基本上都是一次成型。此外,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跟长期作业的作品有一定区别,我用了速写式的语言,但整个空间的处理,我是把中国画作为范本放在旁边的。
我这么多年就是致力把中国传统的东西——不管是方法、意境还是美学内涵,跟西方的油画结合起来。杂花系列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即通过西方的写生方法,但试图表现出中国文人画那种花鸟画的意境。
——何多苓
弘艺丰2024秋拍|预告15期
《女孩之二》——庞茂琨
庞茂琨(B.1963-)
庞茂琨,1963年生于重庆,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重庆文联副主席、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第十届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庞茂琨始终着力于古典油画语言,并持续探索其在当代社会现实和当下文化情境中的表达与呈现。在他的作品中,经常用西方绘画语言表现中国审美意境,或是将古典元素与当下视觉物象进行并置,以探讨古典油画语言在中国话语体系内的转化路径。力图完成西方古典油画语言与中国本土审美趋向的融合,进而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体系。代表作品有《开天辟地——中共一大》《苹果熟了》《彩虹悄然当空》《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模糊系列》《虚拟时光系列》,“舞台”系列、“游观”系列、“镜像”系列、“折叠”系列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被海内外多个艺术机构收藏。
人物是庞茂琨一直关注的主体,写生作为一种方法,在创作过程中把时刻在变的光影动态和被描绘对象微妙的情绪、神态变化悄然融入。他的女性肖像,总有一种愁思,和若即若离的神秘感。它是与观众有距离的,其中流淌着典雅、静穆、和谐之美,符合古典技法的要求,也暗含现代社会的精神。弘艺丰2024秋拍将呈现庞茂琨于2011年创作的肖像作品《女孩之二》。
签名:庞茂琨 2011
背签:女孩之二,160x120cm,布面油画,2011,庞茂琨
展览:2011年,“中国写实画派7周年画展”,中国美术馆
出版:《中国写实画派7周年大展》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
何多苓、罗中立、周春芽、庞茂琨、曾梵志等一批在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们,紧跟时代变化之步伐,依照自我生命经验,创作了一批在当时来说十分前卫和新潮的作品,带来了中国当代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变革,他们及其作品也因此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上绕不开的一环。这批艺术家的作品不同于之前空洞乏味的宏观描述,而是回归到对个人及周围生命状态的关注,他们用自我敏锐的感官捕捉到了时代与社会中的典型,在画面里总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及对生命力的期待之情,借助手中最尖锐的武器—画笔,他们正寻找著艺术和生命的真实。
在我的艺术中,人是一个符号,是生命存在与运行的影子,是梦的引领者;它是赤裸的、无身份的、游移不定的,但它又无时不存在于我的内心深处,演绎着我们精神中那些莫名的忧伤与感动。它的每一次显现和每一个暗示都使我们的精神自我感悟到存在的永恒!
——庞茂琨
弘艺丰2024(苏州)艺术品拍卖会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