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羲之《平安帖》如何流传?雅佳豪首拍推出重要物证

2024-12-15 10:59:26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c8b7bc84747d800f6720abda774ac0a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a45aa1585e8e7a598fdccb1f0d6f927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5fa642cbcc8c52229e8acdef8b81cf1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f9360c446b2b0bfe50999aa16afc45a0.jpg

LOT  3019

赵孟頫及张宴跋王羲之《平安帖》刻石屏风

L:65CM;W:35CM;H:11.8CM

刻石释文:

赵孟頫跋:

王右军在晋以骨鲠称,尝发粟济飢、上书争谏,凡所处分动何时宜,当为晋室第一流人品,非特以书重之。夫书心画也,百世之下观其正锋遒劲,笔力精到,奉为律令,争似购求,得其片楮尺幅如获至宝。此《平安帖》,唐贞观时内府收藏之物,宋初在李建中家,元祐时为苏子瞻、黄涪翁诸公鉴赏,政和中济南陈简斋进归内库,高宗有御题可考。南渡之后复流落人间,予少时曾见于都下,然未识其妙也。后居家力学二王,寝兴不离宋之诸人。□□至元初从远斋程侍御史应召□□□入都搆得此卷。庚辰岁繇集贤出□济南遂还吴兴,因携以归,重加装潢,以为世宝云。延祐五年岁次戊午春二月,识于松雪斋中,子昂。

钤印:赵氏子昂

张晏跋:

晋代书名不数公,右军笔力世无同。平安一帖尤奇妙,曾入苏黄品藻中。至正二年大寒日题,张宴。

钤印:张晏私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f9a55d7313d10b64ed406d02482c6852.jpg

赵孟頫及张宴跋王羲之《平安帖》刻石

      此件刻石为赵孟頫跋自藏王羲之《平安帖》原石,长65cm,宽35cm,厚11.8cm,碑体厚重,石质细腻。通体采用行书撰写,书法功力深厚,符合赵孟頫书法特征。字迹十分精到,惜部分字迹经年代久远有所磨损。其内容为传世孤本,在以往国内外众多书法史料中从未发现有记载。碑刻内容完整地记录了王羲之《平安帖》自唐代贞观时期内府收藏,历经宋代流传,由众多名家经手,直至元代时落入赵孟頫处的基本过程,后有张晏题跋七绝诗一首。其左边侧上端刻有一蝇头小楷“京”字(附图1),右下角刻有一蝇头小楷“五”字(附图2),可见此石当时应为京都所造,也并非仅此一块,在此石之前极有可能为《平安帖》原石,可惜原石已不存,仅剩赵、张二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c400b3716b0dd27d01f965122435a155.jpg

本拍品局部图

      赵孟頫在题跋中详细谈及所收之《平安帖》的递藏关系。唐太宗贞观年间原为宫廷内府收藏之物,到北宋初年在李建中家,元祐时经苏轼、黄庭坚诸公鉴赏,政和年间经由济南陈简斋之手进入宋代内府,并有宋高宗御题为证。北宋末年,宋王朝南渡后再次流落民间。赵孟頫自述年轻时曾于京都见过此帖,但当时未能识得其玄妙。考《元史·赵孟頫传》,南宋灭亡后,赵孟頫居家力学书法,以二王为主。至元二十三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于江南搜访遗逸,赵孟頫以首选被举荐至京城,并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礼遇,此《平安帖》应是初至京城时所购。后赵孟頫从济南返回吴兴(今浙江湖州)时,将其带回,并进行了重新装潢,作为传世之宝。

      题跋时间为延祐五年(1318年)春二月,时年赵孟頫已六十五岁,身体状况已不如前,但赵孟頫对书法的探索却没有停滞。不仅将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行书向挺拔刚健的方向转变,尤其在挺拔中仍见婀娜风姿,可以说是将各家之长熔于一炉,将个人风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其后,张晏于至正二年(1342年)题跋七绝诗一首,盛赞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而此时,距赵孟頫去世已有二十年,可见赵孟頫之后此《平安帖》递藏于张晏手中。也与张晏作为元代收藏大家的身份相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6f3f177a65507e1ac7e1c340cfb454e0.png

赵孟頫及张宴跋王羲之《平安帖》刻石拓片

▋碑文中所记载的《平安帖》流传顺序及所涉人物简介

◆唐贞观时内府收藏之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a702023bfaba1e53e36d9ebcc07d8436.png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

      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的偏爱,可从“萧翼赚兰亭”事件中表露无遗。彼时监察御使萧翼奉旨,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智永禅师的传承弟子辩才手中,巧取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得手后转呈唐太宗。唐太宗得到《兰亭序》之后,更为世人增添了许多书法故事。影响最大的,即是太宗令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按原墨迹“临摹”复制,从此《兰亭序》得以广为传播。而此刻石所记载的《平安帖》亦有唐代贞观时期摹本的可能性。

◆宋初在李建中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150a5a849f26a6efabd8a9e217a6a161.png

      李建中(945年-1013年),字得中,号“岩夫民伯”,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员外郎,西京留司御史台,判太府寺事等职,是北宋初期著名的书法家,草,隶,篆皆工,真,行尤精。主要得力于唐欧阳询,颜真卿,其书法颇有唐代余风,用笔肥厚温润。李建中的书法传世作品有《土母帖》《贵宅帖》《同年帖》《齐古帖》等。

      李建中属于将门之后,祖父在后蜀居高官,受天府之国青山绿水浸润的他自幼好学,精钻书法,《宣和书谱》称其“擅篆㨨、草隶、八分,于真行尤精,观其字体,初效王羲之,而气格不减徐浩”。可见王羲之书法对李建中亦有所影响。

◆元祐时为苏子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6030ab2ac1c14de78b9dd48b39d6d4f1.png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祖籍河北栾城。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艺术造诣闻名于世。

      苏轼的行书可谓是中国书法史上重重的一笔,他的学生黄山谷说,苏少时对王羲之的《兰亭》热忱尤爱。并且对它临摹甚勤。他在元丰六年创作的行书代表作《前赤壁赋》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从大致形貌上来看,此作并不像于兰亭,但风神犹在,却无迹可寻,这正是苏轼的过人之处。

◆黄涪翁诸公鉴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53b732f093b70dd9c9432b1f6a468733.png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清风阁、山谷道人、涪翁等,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苏门四学士”之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对王羲之书法研究颇深,《王羲之论书》便是黄庭坚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黄庭坚在《王羲之论书》中,通过对王羲之书法风格的解读,提出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深刻认识。他认为,王羲之书法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关键在于其“锋藏笔中,意在笔前”的笔法运用。这种笔法不仅使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形式上更加优美,更在精神上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政和中济南陈简斋进归内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ec77c97c087d0a2babf0299d47d06bc9.png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人,祖籍眉州青神,陈希亮曾孙,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充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金兵破开封,避乱南下。高宗绍兴元年至行都绍兴,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工诗,初学黄庭坚、陈师道,后师杜甫,抒写家国之感,伤时恨别,悲壮苍凉。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亦能词。有《简斋集》、《无住词》。

◆高宗有御题可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4fed3a89be6688731c953e5dd44ab8a0.png

      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赵构在徽宗时历封蜀国公、广平郡王、康王。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第二次南下之际,他奉命出使金营求和,中途折返,驻节相州,受任河北兵马大元帅。不久,靖康之变发生,东京失守,他辗转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最终在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杭州),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达成绍兴和议,奠定了南宋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偏安局面。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失败后,自己作为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颐养天年。淳熙十四年(1187年)驾崩,享年八十一岁,庙号高宗,葬于浙江绍兴永思陵。

      宋高宗精通书法,善真、行、草书,引领南宋书风。尤其在行书、草书两种字体上,赵构胜过其父,他真正学到了魏晋笔法之精髓,尤其学王羲之用笔,可谓形神兼备。着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至元初从远斋程侍御史应召□□□入都搆得此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1e781848fb7c0dfbef063893a14d9648.png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字钜夫,因避元武宗名讳,后以字行,号雪楼,郢州京山(今属湖北)人。元世祖时,授应奉翰林文字,历仕四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力主元朝监察官员必须有宋人,要求元朝敕书须用汉文,主导元朝开科取士等,在令蒙元统治者华化方面出力尤多。曾奉旨江南搜访遗逸,促成赵孟頫出仕。追封楚国公,谥文宪。有《雪楼集》三十卷行世。

◆庚辰岁繇集贤出□济南遂还吴兴,因携以归,重加装潢,以为世宝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d574d9057155275e899204d147773aa1.png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湖州市)人,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幼而聪敏,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南宋灭亡后居家力学,后程巨夫举荐至京城为官,后历任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集贤侍讲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晚年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年六十九,被追封为魏国公,謚文敏,着有《松雪斋文集》,后世辑有《松雪斋题跋》等。赵孟頫一生书作甚多,传世的代表作有《洛神赋》《秋兴赋》《二赞二诗》《三门记》《胆巴碑》等,其余短札精品如《致中峰明本十一札》等则流传更广。赵孟頫为有元一代的书画巨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书称其:「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王世贞评其书云:「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之无敌。」

◆至正二年大寒日题,张宴

      张晏(13世纪末—14世纪初),字彦清,邢台沙河人。张文谦之子,少有文学名,举进士,类官御史中丞,赠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谥号文靖。张晏与赵孟頫为好友,是元代著名的收藏家,怀素《食鱼帖》、颜真卿《祭侄文稿》、 李白《上阳台帖》等传世名作皆为其曾经收藏的作品。

     王羲之书法真迹流传年代悠久,受历代皇室及文豪、藏家等追捧,时过1600年,王羲之直接手书真迹早已不存于世。现存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的重要王羲之墨迹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唐代双钩摹本,另一类为唐宋时期临本。

      目前所见王羲之《平安帖》墨迹有两件。

      一帖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中的唐摹纸本《平安帖》(图),前有宋徽宗题晋王羲之奉橘帖,此件虽经宋徽宗收藏并题签,但似乎并不是《宣和书谱》中记载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按照《宣和书谱》记载的习惯应记为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奉橘帖附,而非单独只记载一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298e276df4b13885117ab8641dde57ca.jpg

晋王羲之平安何如逢橘三帖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帖则是2010年11月20日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中以3.08亿元成交的绢本《平安帖》,现藏于上海龙美术馆中,此本又称《告姜道帖》,经多位学者藏家品评,有人认为宋摹,有人认为是宋代米芾所摹,还有人则定为唐摹,历经元代柯九思等人递藏,有明代文征明等人题跋。显然亦非此件刻石所述之物。

      经反复推测,以上两件皆与此件赵孟頫跋本石刻中所记载者有所不同,而赵孟頫跋本中所涉及的递藏关系十分清晰,远胜于另外二帖,因此推断此件石刻所载《平安帖》或为《宣和书谱》中所记载的王羲之真迹。

此件赵孟頫及张宴跋《平安帖》刻石的出现,不仅为王羲之的《平安帖》增加了更多的历史信息,也为中国书法史填补了一段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0ebbc2d807985f16879f9056ec08cfd9.jpg

 更多精品即将呈现,尽请关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1f1a75ff23d7cf4457fccdba79457e3e.jpg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李保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