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 | “国手心弦”钱绍武大批速写、高峰期历史人物雕塑集中展出
2024-12-22 14:07:00 未知
2008年春,耄耋之年的钱绍武先生受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三年后的4月,在清华大学喜迎百年华诞之际,钱绍武先生献上一份厚礼:他将自己历年创作的雕塑、绘画、书法、陶瓷等门类总计928件作品慷慨捐赠清华。
开幕式现场
2024年12月20日至2025年5月5日,“国手心弦:钱绍武艺术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从其捐赠给清华的928件作品中,精选雕塑、素描、人体速写等作品110余件,特别对以往极少向公众展出的大批速写进行了系统梳理。
展览现场
此外,还集中呈现钱绍武先生创作高峰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历史人物雕塑作品26件,从其50年代留苏的毕业创作《大路歌》,80年代精研传统雕塑技艺后完成的第一件写意性雕塑《杜甫胸像》、第一个纪念碑性质的作品《闻一多先生纪念像》,到90年代中国写意性纪念碑雕塑的巅峰之作《李大钊纪念像》、迁想妙得的《李清照像》,还有精彩的《嫘祖像》《阿炳像》《孔子像》等等。
钱绍武-(1928-2021)
钱绍武(1928-2021)是中国著名雕塑家、艺术教育家、理论家、书画家。他出生于无锡钱氏书香世家,祖父钱六箴是早期留日学生,诗文兼善,颇具才名;父亲钱学熙是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钱绍武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旧学启蒙,熟稔四书五经,深谙诗词吟诵,国学素养超拔同侪。他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赴苏联留学6年,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西式造型艺术训练。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孜孜以求中西融汇,新旧合冶,探索西方造型与东方审美的结合之路,最终成长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的杰出代表。
展览现场
钱绍武先生始终尝试用恰当的雕塑语言对历史人物进行理性的表现和感性的升华,力图将深重的历史意识熔铸在人物造型中,使其承载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这也正是钱绍武先生所开拓的雕塑民族化的实践之路。
展览现场
画素描人物肖像,要防止盲目照抄。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充满感情地对待对象,要体会对象的精神气质,紧紧掌握每一点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具体特征。
——钱绍武《素描教学笔记片断》
关于素描,钱绍武认为“传神”必须建立在准确的造型基础之上。在素描创作过程中,被描绘对象的“神”或“气韵”会逐渐显现,并最终指导和推动整个素描造型的深入与完善。钱绍武强调,这一过程依赖于艺术家对对象心理、性格和表情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他将这一理念精炼为“以形写神,以神带形”,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实践之中。他以雕塑家的眼光切入素描,强调造型的准确性和传神的重要性,同时又注重艺术家的主观理解和感受。
女子肖像 纸本炭笔 39cm×54cm 1979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老人肖像 纸本炭笔 30cm×40cm 20世纪70年代 私人收藏
《大路歌》1959年
《大路歌》是钱绍武留学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时的毕业作品,完成于1959年。这件雕塑通过描绘三位筑路工人推动石磙、俯身前行的形象,以其现实主义手法和鲜明的情感,展现了工人阶级的苦难与斗争。原作被列宾美术学院收藏,复制品则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在设计上,钱绍武巧妙地构建了两个横向展开的矛盾点——三名赤背躬身的筑路工人和他们身后沉重的石磙,通过拉绳相连,形成了斜三角形的构图,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这也是他艺术生涯中始终坚守的创作方向。
雕刻家应该善于从“形体”的角度来感受世界。一下乡,大爷迎出来帮着搬行李,你一握他的手,那粗大的关节,那厚厚的指甲,那老树一般的手背,那结实的体积,粗糙的皮肤,一下就使你明白了他的一生。已经用不着听他讲什么话,甚至色彩都是次要的。这就是形体、触感在说话。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就产生雕刻。
——钱绍武《雕刻之美——教学笔记》
《杜甫胸像》1980年
1980 年创作的《杜甫胸像》是改革开放以来,钱绍武对传统雕塑进行深入研究后完成的第一件作品,也是钱绍武雕塑创作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件作品中,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写意性初见端倪,由此开启了钱绍武的雕塑民族化之路。
《闻一多胸像》1986年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刻在《闻一多先生纪念像》背后的一句名言。《闻一多先生纪念像》仪态庄重,令人肃然。是改革开放以后,钱绍武第一个纪念碑性质的作品。
我们雕塑艺术要研究的形,不仅是科学范畴的三维关系的准确性,而且要显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美,一种体积的空间之美,所以也可以说体积美也就是空间美。这是和平面开展的美不同的审美范畴……我认为要锻炼生理方面的纵深感受能力,能够对体积的空间关系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感知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全部丰富变化之美,这才是雕塑创作艺术的真正入门。
——钱绍武《试论“形体学”》
展览现场
钱绍武从1岁到 7岁,与阿炳同住一个大院,几乎每天晚上都听他的琴声。钱绍武的祖母是眼科大夫,经常免费给阿炳治眼睛。
《阿炳立像》1999年
《阿炳立像》巧妙地将阿炳的背影作为塑像的正面,着力表现出一个受磨难的音乐家的感觉。钱绍武通过雕塑中人物的身体动作来传达一种凄凉、奋斗而又压抑的情感,而非依赖面部表情的细致刻画。在这件雕塑作品中,人物内弯的手臂、颤巍巍挣扎的身躯,以及破旧长衫上粗犷的刀痕和遮颜的破帽,共同营造出《二泉映月》般深沉哀怨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钱绍武巧妙地将音乐的流动性转化为雕塑的静态美,使这首乐曲在时空中得以凝固。
此外,与传统雕塑创作不同,古希腊罗马雕塑通常仅在旁侧加一小块石头作为支点,而钱绍武的这件作品则在阿炳形象身后直接加入了一堵墙,从而突破了架上雕塑的局限,将作品的概念扩展到了空间环境,实现了一种开创性的雕塑表达。
《阿炳坐像》2004年
在众多阿炳塑像中,钱绍武的《阿炳坐像》是少有的通过肢体语言而非面部特写来表现主人公的,这在历史人物雕塑领域创作中也不多见。这件雕塑展现出了一个头戴破毡,衣着褴褛,瘦削驼背,紧抱二胡的阿炳形象。身躯单薄却充满张力,脊背弯曲却张弛有度,用“以形写神”的方式来表现阿炳虽出身悲惨,但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力量。这件作品没有用西方写实的雕塑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而是从人物的性格、生平出发,突出了情感意象的表达。通过运用中国写意的文化传统,传达出阿炳凄苦的境遇,这是传统写实雕塑语言很难做到的意境层面。
欧洲的雕刻家罗丹曾说过“一根线贯穿了宇宙”,这种理解似乎离中国的“一气贯注”也就不甚遥远了。我体会到这种化为“总体精神状态”的“气”,当它发挥到最佳状态时,就好像是一股不可遏制的动力,往往一发不可收,只有等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然后它由高到低,由急到缓,由强到弱,直到戛然而止。这种气的凝集和发动往往无从控制,既不能勉强,也不能停止,一停止之后往往失去了一气呵成之势。我认为这种“以气为主”的创作方法是存在的,是应该重视的,只有这样创作的作品才能“真气逼人”,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钱绍武《浅谈“气”—— 学习“民族形式”的笔记》
展览现场
钱绍武在塑造孔子、杜甫、李清照、曹雪芹等古代名人的雕塑时,将厚重的历史感融入人物形象之中。他运用恰当的雕塑语言,既理性地刻画人物,又感性地提升其形象,不仅再现了人物的历史背景,更深刻地传达了他们的文化和精神内核。
《李清照像》1992年
《李清照像》是钱绍武众多名人雕塑中的代表作之一,落成于山东章丘李清照公园。憔悴的容貌,哀愁的眼神,微锁的眉宇,让观者一堵便知其为易安。尤其是钱绍武运用民族雕塑的流畅线条语言来表现其枯槁的身形,更真切体现出李清照虽弱不禁风,但精神则独立不惧,敢于抗争。
《孔子立像》2011年
钱绍武的《孔子立像》,巧妙地融合了北齐传统佛教造像的特点。他采用了单体圆雕立式的雕刻手法,特别是在衣纹处理上,借鉴了北齐佛教雕塑的简约风格,仅用两条浅线刻的单阴线来表现衣纹,通过浅浮雕的手法突出衣纹与形体的关系。
钱绍武强调,在雕塑创作中,外表的细节应尽量简化,以一种“温而厉”的基本神态深入地突出孔子的坚毅与睿智,表现其胸怀博大、积极进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风范。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