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刘庆和:“零度”代表了一种态度
2024-12-27 13:50:45 未知
将写生作品和手稿集中展示,是艺术家刘庆和由来已久的想法。在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刘庆和从北京一路南下到达广州,终于如愿。
2024年12月18日至2025年1月20日,“零度:刘庆和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行。展出的超过270件作品不仅包括刘庆和近年来的代表性水墨作品,还有近一半数量的写生和手稿展出,被视为艺术家本人近年来艺术观念革新与语言探索一次全面的呈现。
结构清晰的现场
展览主题“零度”出自艺术家本人,源于本次展出的2024年新作《零度》。“零度”在正负之间,冷暖自知。作品《零度》在展厅的焦点位置展出,在巨大的画面里通过水墨晕染和留白凸显了四个小人物难以言表的困境。与作品一同展出的还有该作品的创作过程影像,其手稿在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由此,这件作品从构思到创作完成的全过程,清晰可见。
《零度》手稿
同样清晰的,还有展览的框架结构。四个展厅一分为二,一为水墨创作,二为写生和手稿。同样创作于2024年的大尺幅作品《赤霞》在第一展厅展出,艳俗的粉红描绘宏大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似是而非的魔幻氛围。展出的写生作品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的90年代。作为当时瞬间的定格,这些写生和手稿既是生活也是记录。与纸上记录的画面的相比,刘庆和更加珍惜纸上溢出的情怀。
而在通道墙壁的内容将这四个展厅有机连接。1、2号厅的外墙喷绘,是刘庆和关于展览构想的凌乱手稿,既具有趣味性,又巧妙地带出展览的构思;3、4号厅外墙的“浮雕式”的人物水墨以及小型雕塑设置,似乎有些仿真我们的生活现场,感觉展场的角落就有这些“路人甲、路人乙”的存在,同时又让人联系起刘庆和作品里的某种生活趣味和精神指向。
除了展示作品,刘庆和还将近年来对于水墨和写生的思考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呈现。他反思近些年的水墨实践未能呈现出一条主线,因而“甘心埋下头来沉浸在淡化的区域里”。他直言:有问题可以解决是水墨实践落在实处的前提,而没有问题值得关注才是水墨陷入困顿的尴尬。他建议要“接住你爱的生活”。
回到创作本身和教学现场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在介绍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时表示,鉴于刘庆和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画坛的代表性艺术家已经有过太多评论,而他的作品也被很多人所熟悉,同时此次又有不少新作展出,所以这个展览并不是要表明艺术家的创作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和有什么新的主张,而恰恰是要回到我们当下的创作本身、回到教学的现场,面对那些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比如,对于水墨,他谈到‘接住生活’就是一个直接而又意味深长的考验。我们经常讲‘深入生活’‘艺术源于生活’,但实际上,在很多师生那里,生活成了外在于自身的别的东西,表达生活也成了某种套路,以至于都不好意思说‘生活’了。那么,面对他的水墨作品,再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想必是会有所触动的。另外一个就是‘写生’。岭南画派以及广美的中国画教学尤其强调写生,而我们的主流当代艺术圈几乎不谈写生,那么,刘庆和的‘写生’以及呼吁‘回到写生’又意味着什么?这次展览还有不少关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写生,本来这类题材很容易给人刻板印象,但在刘庆和那里却有另一番感觉。或许正是对这些老话题的重新思考,能够给我们已然陷入某种僵局的艺坛或教育带来新的启发。”
面对艺术家本人确定的展览主题“零度”,胡斌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零度不仅仅是一个温度概念,尤其在广州这样的地方,零度更是一个象征性的态度。在文学和美术创作中,所谓的“零度写作”代表了一种忠实而克制的创作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没有感情的,而是在投入个人情感的同时,保持叙事的开放性,不拘泥于单一、完整、传统的叙事形式。
胡斌表示:“它就是要去除那种种的限定,回到一种克制、中性的、拒绝任何单一叙事建构的状态。所选择的作品都回到一个艺术家最本真的、朴素的工作状态,呈现其创作、写生和手稿,同时又不是将这几者截然分开,他的创作具有鲜活的写生感;而写生也具有某种创作感,这主要源于他的个人方法论的自洽自足。”
本次展览开幕的同期,刘庆和个展“转场”在广州新艺空间举行。胡斌表示,从场所和观众对象来区分,此次在大学城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会更着重于创作和教学的针对性,因为空间原因,也会呈现较多的巨幅作品,表达得更加整体,讨论的话题也会较为深入。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艺术家刘庆和在展览现场导览
刘庆和在开幕式上表示,这个展览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展示了写生和手稿部分,还体现了他对中国画创作方式和模式在这段时间内的重新解读和认识。
“我个人举办这次展览,并不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而是希望通过它来呈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个人情感的表达、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思考方式与已成为习惯和模板的艺术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面对当代艺术和生活时,我们如何从个人角度去观察世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这次展览能够引发这样的思考和提问,那将是我感到最欣慰的地方。”
刘庆和表达了自己近年来对于水墨创作的观察:“在探讨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时,我们首先要审视水墨创作的平衡状态。特别是在当代教育环境下,水墨艺术如何生长和发展,最终成为一件完整的水墨作品,这是一个复杂且个性化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路径、个人喜好以及性格倾向都会影响作品的形成,这个过程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追求普遍认同的过程。如果过分迁就或认同他人,或者仅仅归属于某个体系,那么这个领域可能会变得僵化,这是我所不愿看到的。这个领域需要创造性和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参与进来。”
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探索和创造性的表达,而不是盲目追求认同和归属。刘庆和表示,他一直让自己保持警觉:“在我自满的时候,我会提醒自己,警告自己,因为自认为的收获有时会变成束缚。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更应该保持警觉。正是这种警觉让我能够反省自己,反观自己,看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以及事物之间的前后关系。水墨艺术的发展主要是纵向的传承关系,而横向的比较相对较少。因此,进行综合性的参照和对照,对于从事水墨创作的艺术家来说,可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