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的剧场——生命是一场奇迹”展览将于1月18日在咸阳生物城合美空间展出
2025-01-02 22:39:11 未知
生命体的进化过程持续近万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趋势呈现出加速状态。技术与人的加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换言之,人的本能释放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基本动力,因为人们希望“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从历史上的历次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来看,这个目的正在一一达成,科技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人肉身的进化,同时伴生的也有一部分功能的逐渐消失,比如科技时代导航的产生减少了人们对于行走路线和肉身导航的需求,又比如手机在今天仿佛正在发展为人身体之外的另外一个器官——是信息存储工具,信息发射与接收工具,同时也成了随身的图书馆、美术馆等。身体的进化和异化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身体的进化,比如在数字世界的再生,从碳基到硅基生命的演变可能,脑机接口等话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科幻的想象是电影、小说、美术,而在今天,曾经我们的祖先幻想过的一些图景成为了今天的生活的现实。科幻作家和导演往往以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中科技的发展状态为基础进行未来幻想,现实是幻想的基础,艺术想象者站在了科技创造者的肩膀上,以此看到更为遥远的未来。科幻作家在作品中鲜于书写艺术的未来,刘慈欣在《三体》中写到的未来艺术依然是卢浮宫和中国画,可见在中国语境的科幻中艺术依然没有向前。但实际上,中国的艺术家尤其在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他们极富热情地拥抱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艺术创作。
本次展览以“演化的剧场”为主题,演化源自于对一百多年前中国思想家严复《天演论》的思考,2022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了“天演论”展览,其副标题便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进化”,可以看出从中国最为重要的顶尖学府层面重视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本次“演化的剧场”中有部分艺术家便参与了当时的展览,时隔两年之后依然从《天演论》出发,严复对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中国语境表达转换体现出东方的智慧,不同于“强者生存”的自然逻辑,“适者生存”带有一种中国式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本次展览中艺术家的创作无不是从今天科技语境中出发对生命进行思考,并且这些艺术家所带来的作品是多元化形态的,有装置、雕塑、影像、绘画等,从这些媒介到并置本身反映了艺术史发展中,艺术作品形态从旧媒介到新媒介到演化进程。此外另一个关键词为“剧场”,既然是“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本次展览体现出来的叙事方式是一个过程式的,参与的艺术家在艺术空间中形成不同的单元,仿佛是生命观和世界观的一幕幕的戏剧,由此演绎出一个完整的剧场。
希望本次展览能够为观众带来一次对于生命思考的奇幻之旅,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将用他们的作品一起构建起一个面向未来的隧道。如果说生命是光,那么这些光就在隧道的尽头,吸引着我们向前行走和探索。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副教授。其创作聚焦于现成品艺术、传统工艺的活化传承、传统艺术语言的当代转换等课题,作品涉及装置、影像、现成品、雕塑、陶瓷与绘画等艺术形式,呈现较为多元的面貌。其艺术多源自内在感性冲动与外界观察记录的交汇之处,擅长在熟悉与陌生的关系中迸发新的灵感,发掘物体本身承载的情感和温度,并将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在不断重复的点铸过程中融入其中。
陈明强《京河陶》作品,200×200×250cm,新媒体类互动装置,陶器、AR、视频影像、纸质文本,2024
199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摄影系,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灵感主要源于当下社会的现象和新闻事件,通过火的高温将木板碳化后,再覆以绚丽的颜色来遮蔽原貌,将原本社会现实转移到新的图像讨论,以此来隐喻当下社会的原有问题和现实。
房超 《山火:溪山行旅图》122×244cm,木板、塑料、蚕丝, 2020
生于山东,现工作生活在北京。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2019年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
创作涉及交互装置,游戏,实验影像,互联网,声音等诸多媒介。针对媒介本体的“元叙事”,探索围绕着媒介的世界。媒介引发的真假边界和时间问题,常被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演绎概念,在新旧不同介质与技术的叠加与断裂之间不断进行实验,让人们重新思考眼前多重的现实情境。
高文谦《变色龙》实时交互影像装置,颜色捕捉模块,小电脑,显示屏,绿植,尺寸可变,2021
1992年生于中国福建,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其作品运用多种创作媒材和形式,包括摄影、录像、雕塑和装置艺术。 他以敏锐的目光尝试在不停歇的运动中捕捉、呈现时间的流逝,把其可视化。 在这种可视化的过程中,他将行为的时间线拉长,并最终以空间的演变予以展现。
黄仕尊《信仰》40×40×120cm,镜面不锈钢,2023
1980年出生于天津;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创作中心雕塑家;国际动态艺术协会•中国分会会员。
景晓雷的作品一贯定位于未来风格,以深刻的思想维度与前沿的艺术方式触及后人类、多元宇宙、平行空间等话题,在创作上突破艺术本体的类型化限定,以跨界实验的态度游离于雕塑、新媒体、装置艺术、动态艺术等多元表达形态,形成了鲜明独立的艺术风格。
景晓雷《芒》系列,不锈钢,铝材CNC,高度100cm,底座高100cm,2013-2018(3)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玻璃艺术家。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前往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玻璃工作室学习,2012年获艺术学硕士学位。学习和继承了传统玻璃吹制与热塑工艺,在当代艺术的整体语境下,探索将个人观念以玻璃作为主体材料进行多形式的艺术创作。
李静 《禅·石》36×40×40cm,吹制及热塑玻璃、人造钻石、树脂,2019
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专业,2023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琳琳善于创作大空间、大架构装置作品、公共艺术作品,其作品强度、视觉冲击以及透视现实万象的锐度给人以深刻印象。作品曾参展于“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凤凰中心,北京(2024);第七届广州三年展(2023);元典美术馆(武清)三年展(2023);首届武汉双年展(2022);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2020)等。
李琳琳《AI绿色通道》AI绘画技术、草坪,尺寸可变,2024
1996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梁宗耀的创作顺应材质本身的特性与逻辑,前期往往经过缜密的谋略与规划,最大程度调动材质特性,构成强视觉传达、无学科界限的艺术语言。目前主要关注与研究的材料是玻璃与金属。
梁宗耀《理论化的痛苦:消化系统》
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他是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最高毕业奖——“千里行奖”的唯一获得者。他近年来的创作多基于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展开,涉猎电子材料、生物材料、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机械加工等媒介手段,聚焦于探索艺术+科技语境下的后自然、后生命与后生态。其多件作品曾于全国各地,瑞士、德国及威尼斯等地重要展览多次展出,并刊登、报导于业内多家重要杂志媒体。
先后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以及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现为埃塞克斯大学策展博士在读。他曾于美国,英国,比利时工作学习4年,并担任多个剧场以及表演公司的服装设计,视觉设计,表演设计。他的作品重点关注于通过身体,柔性材料,新媒体等一系列方式构建多维度的感官世界。其作品曾在伦敦、爱丁堡、安特卫普、北京和上海等地多次展演。
苏永健、刘大珩-《肉身映像》-尺寸可变-装置-2021 (1)
1992年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现任教于天津市美术学院。
唐宁 肉胎并蒂莲-花胎幻境 30x23cm 收藏级数码版画、亚克力框 2022年 2022
1988 年出生于中国广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学位)、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在读;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韩国三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为 85 后出生的重要艺术家代表之一。作品国际化视野是相当明显的,充分体现出跨媒介、跨语言以及跨时代的精神混合现场。长期研究,实践图像史,重构话语颠復性的“个人场域”。
张钊瀛《艺术史里的秘密花园》视频投影、绿植,尺寸可变,2020 (2)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