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熊猫“中中”游五洲》外交台历全球首发
2025-02-08 15:35:27 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2024年底向全球驻外使馆及外交机构发行了一款2025年彩色台历——《熊猫“中中”游五洲》。这款台历是在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精神指导下推出的,旨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台历的插图内容源自一幅长达149米的巨幅彩墨画长卷——《丝路国宝五洲行》。这幅长卷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誉为“中国画熊猫第一人”的著名国宝画家刘中先生历时近两年精心构思并创作完成。该作品曾被用于庆祝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熊猫“中中”游五洲》台历不仅彰显了新时代中国艺术的新高度,也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友好、发展的美好愿景。同时,它也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出了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传承熊猫艺术 彩绘中加友谊
——记《熊猫和他的朋友》国版明信片在京发行
2024年12 月 15 日,在“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jing)举办的“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小学教育研究分会年会”闭幕上,举行了“传承熊猫艺术 彩绘中加友谊”——记《熊猫和他的朋友》国版明信片发行仪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发起人、著名国宝画家刘中先生,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名誉理事长张敏女士,《集邮》杂志社社长丛志军先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加拿大加皇国际教育集团执行董事张志雄(Andy Truong)先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小学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京先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周连选先生等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国际教育及美育的交流盛事。
在明信片发行揭幕仪式上,张敏女士、丛志军先生、王京先生、周连选先生等嘉宾共同为《熊猫和他的朋友们》国版明信片发行揭幕,该明信片的作者出自现就读于“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Canada Royal Arts High School)的高二年级学生刘宇洋(Kevin LlU)同学,其巧妙地以中国国宝大熊猫和象征人类文明之一的万里长城为核心元素,并融入代表加拿大国宝与国家形象元素的河狸、灰噪鸦、糖枫,及加拿大温哥华城市的美丽景色等元素,生动勾勒出熊猫和他的加拿大朋友们在壮阔的大自然和两国不同人文成就相融合的和谐画卷。画面笔触豪放大气,色彩斑斓绚丽,将熊猫的憨态可掬与河狸的俏皮可爱表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中加两国独特而深厚的友好情谊,传递出对中加两国携手共创未来的美好期许。
此次活动中,著名国宝画家、“中国画熊猫第一人”刘中先生还应邀向北京市教育学会捐赠“中加友谊”限量版画作品。他表示:希望通过该作品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加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以大熊猫“中中”为纽带,以艺术创作为媒介,搭建起中加两国人民心灵和感情沟通的坚实桥梁,为两国友好关系的长远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促进两国文化艺术交流迈向崭新的明天。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盛会,更是中加两国文艺交流与友谊传承的重要事件。在世界汉语交流的国际论坛活动中,不仅借助汉语言文化开展交流,还以艺术赋能汉语言的国际推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汉语言与东西方绘画元素相融合,共同铸就“联通、融合、传承、创新”的多元格局,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平友好、互动,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开辟新径,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以汉语为桥梁,以艺术为纽带,构建中加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心灵相通的彩桥,让世界在语言文化交融的绚丽光彩中,走向更加紧密合作的光明未来。
《侨兴海宴——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新书发布会暨“海宴华侨农场口述历史”座谈会顺利召开
2024年月12月18日,由中共台山市委统战部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承办的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座谈会在广东江门召开。座谈会得到了来自旅港台山陈氏家族联合会以及广东润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来自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媒体单位的共30余位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会上,还进行了《侨兴海宴——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以下简称“《侨兴海宴》”)新书发布会。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致力于推动熊猫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开展艺术创作、美育教育、文化交流以及公益活动等,推动熊猫文化艺术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与传播,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互相交流,为熊猫艺术文化多样性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打造“熊猫中中”IP品牌形象在商业、文化交流、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力与活力,推动熊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与繁荣。
当天上午,在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后,座谈会正式开始。
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顾问欧艳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情况,她表示,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是作为江门市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海宴华侨农场的归侨文化,对研究归侨群体产生的历史原因、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归侨报效祖国的奋斗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她表示,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归侨文化的平台,也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它的存在对于研究归侨历史、传承归侨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归侨对海宴华侨农场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归侨们在海宴华侨农场艰苦奋斗,为农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场不仅是归侨们的新家园,也是他们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筑梦侨乡的见证。他表示,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项目的设立与推进,以及《侨兴海宴》成果的推出,不仅能够保留记忆、传承历史,同时也能够发扬海宴归侨精神,弘扬侨乡文化,对海内外侨胞具有深远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作为海宴华侨农场的建设者与奋斗者,座谈会邀请到了四位归侨代表发言,他们依次讲述了家族及个人的回国经历、奋斗经历、以及对新时代的相关感想,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归侨们归国返乡的心路历程,讲述过程中也唤醒了海宴华侨农场归侨群体的集体记忆,共忆过往、共叙友情、共谋发展。
同时,作为本次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座谈会邀请到了两位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项目团队的成员,分享在访谈过程中的故事,让与会者更能了解到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为青年一代更要努力发扬归侨文化、助力侨乡振兴的深刻感悟。
座谈会最后,中共台山市委统战部领导在聆听各位代表的发言后,发表了总结讲话。他表示,海宴华侨农场和归侨的故事,成为了归侨精神的象征,并对各单位为传承与弘扬海宴归侨文化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他表示,海宴华侨农场归侨群体不仅加强了海内外侨胞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了侨胞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纽带的建立,也激励着新一代侨胞继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进一步呼吁,继续鼓励与支持各界关注海宴华侨农场,关注归侨群体,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海宴华侨农场的建设中,以此加强侨胞联系、丰富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通过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及“熊猫中中”品牌文化的赋能,助力海宴归侨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推广,推动中外文化与归侨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塑造“熊猫中中”品牌IP形象与归侨文化的特色品牌产品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创产业,推动侨乡文创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让“熊猫中中”品牌艺术文化与归侨文化携手共进,共创未来辉煌的新篇章。
“熊猫中中”感谢你 点亮“稀”望
——记《喜迎新“稀”望》国版明信片在京首发
冬至阳生,岁月律转,2024 年 12 月 21 日,由北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主办的“感谢有你 点亮‘稀’望”固定献血者再次献血激励活动在北京华彬庄园举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发起人、著名国宝画家刘中先生,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王勇先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处长刘颖女士,集邮杂志社社长丛志军先生,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科长徐文女士,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副科长曾宇伟先生,稀有血型爱心之家骨干成员张建龙先生、张书丰先生等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充满爱心与温暖的感人时刻。
在明信片揭幕仪式上,刘中先生、丛志军先生、张建龙先生、张书丰先生等嘉宾共同为“喜迎新‘稀’望”国版明信片揭幕。该明信片图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国宝画家刘中先生亲自设计并绘制,他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国宝”大熊猫一家三口品尝七彩饺子。画面中的饺子以七彩缤纷的样式呈现,寓意着幸福、财富以及对农历春节的期待,也代表着七彩人生,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只熊猫则代表“熊猫血”志愿者家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互助互爱的真谛,践行着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传递出人间真情所蕴含的温暖力量。他们通过无偿献血,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彰显出民族的团结与凝聚力,展现了新时代人们对家国情怀的践行与美好追求。
在活动中,中国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为刘中先生颁发“无偿献血卓越宣传奖”证书。刘中先生长期以来坚守公益初心、描绘生命大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倡导关注生命、宣传无偿献血理念。他不仅多次捐善款,用来支持首都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发展,还亲自挥毫泼墨,将画作赠予献血者,带动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积极投身于无偿献血事业。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与“熊猫中中”品牌积极倡导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通过传播熊猫艺术文化,弘扬无偿献血的奉献精神。此举旨在吸引并鼓励更多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中来,共同为构建健康、和谐且充满爱心的社会贡献力量,让更多人因爱而凝聚,共同书写无偿志愿献血公益事业的新篇章。
众志成城无障“爱”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向现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学生刘宇洋颁发了志愿服务证书,以表彰他在为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文化艺术项目“中中爱爱共享融合无障碍”提供的志愿服务。
刘宇洋同学现就读于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十一年级,正在为升入大学刻苦攻读。他从小受家庭熏陶,不仅热心于公益事业,也喜爱绘画创作。即使在繁重的课业之余,也时常拿起画笔描绘眼中所见,展现心中所念。在接受志愿服务证书后,他也即兴绘就画作一幅,回赠给助残志愿者协会。画面中,两只大熊猫乘坐轮椅行进在红黄相间的彩虹上,正在向画外挥手致意,一颗硕大的爱心悬空飘浮,鲜亮夺目;画面下方,无数人用臂膀和脊梁支撑起彩虹,也将无数爱心向上汇聚,升腾起无尽的暖意,象征着全社会对于扶残助残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大熊猫身后舒展起巨大的翅膀,似乎即将振翅高飞。虽然肢体有残疾,但却不能阻挡他们心中天地般宽广的理想,也许这就是画作所希望传递的含义。
无障碍事业,正是赋予残疾人的一双翅膀,它在悉心呵护服务残疾人的同时,也在帮助人们建立关爱残疾人的意识。刘宇洋同学心中已然播下志愿服务的种子,也期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众志成城,为传播助残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添砖加瓦,为残疾人营造无障“爱”的美好世界。
熊猫爱眼 爱世界
2024年12月28日,“健康北京·E路同行”关爱中老年健康公益活动在北京举办。就读于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十一年级的刘宇洋同学积极投身其中,向北京市朝阳区益民公益服务中心捐赠了水彩作品《熊猫爱眼 看世界》。
也许是受家庭熏陶,刘宇洋同学在课业之余热心公益事业,也喜欢用画笔描绘周围世界。此次捐赠的作品将大熊猫和地球元素相融合,组成了人类眼睛的造型。其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象征着每位爱眼人士对于人类健康的关爱,地球则代表了我们所生活的美好世界。作品以独特的创意传递出爱眼护眼、关心自然生态的美好寓意。只有爱护我们的双眼,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个世界,发现这个星球五彩斑斓的迷人魅力。因刘宇洋同学的爱心善举,北京市朝阳区益民公益服务中心授予其“爱心公益大使”称号。这项荣誉不仅是对他绘画才华的认可,更是对其公益精神的鼓励和赞扬。
本次活动实现了艺术与公益的完美结合。刘宇洋同学以无私爱心、坚定信念、实际行动践行公益主张,照亮他人,温暖社会。我们也期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进来,以熊猫文化为纽带,投身艺术与公益事业,助力中老年健康事业发展,推动社会在关爱健康、守护自然、弘扬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