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水墨老街|淹没在时间里的东方美学

2025-03-11 14:00:56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755c06e6e75004c1b75658f39b109244.png

王尔德曾说:“艺术是这世上唯一严肃的事,而艺术家不过是这世界未完成的注解。”

水墨便是如此,它以留白为呼吸,以晕染为韵律,将“未完成”升华为一种极致的美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c180bfac0de0b2ecf4a4ea972076232.png

李守白-水墨画-《城市印迹系列水墨之一》2018年

水墨之美,是一场流动的仪式。当笔锋触纸的刹那,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像一首未被定格的诗歌——浓淡相宜的灰调中藏着山川的起伏、云雾的缥缈,甚至时间的褶皱。

老街的青石板在墨色中蜿蜒,檐角的灯笼在氤氲里明灭。这样的画面,恰似“焰光的温度是爱的双翅,烈火的颜色是爱的躯干”——水墨以最克制的色彩,迸发出最丰沛的情感。它无需繁复的修饰,仅凭一滴墨与一张纸的对话,便让观者坠入一场东方的梦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056ebba02431f36bf5b544964728b466.png

李守白-水墨画-《城市印迹系列水墨之二》2018年

水墨的留白,是东方美学的灵魂。它不着一笔,却让山峦有了高度,让流水有了声响。正如人们所言:“形式就是一切,它是万物的开端。” 在留白的间隙中,观者得以窥见自己的想象:或许是一片未落的秋叶,或是一声未闻的晨钟。这种“无中生有”的智慧,与王尔德笔下的唯美主义不谋而合——艺术并非复刻现实,而是以形式之美重构世界的意义。

老街的斑驳砖墙、错落门扉,在水墨中被简化成几笔勾勒。虚实之间,留白成了故事的载体:一扇半掩的木门后,或许藏着某个未尽的传说;一道空寂的巷弄,可能回荡着千年的市声。这种含蓄的叙事,恰如童话中“夜莺以血染红玫瑰”的隐喻,以极简的笔触唤醒最深邃的共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530d0e565481e1dd9a8bcf50681be2f.png

李守白-水墨画-《城市印迹系列水墨之三》2018年

水墨是时间的盟友,亦是它的敌人。

墨色随岁月沉淀,纸张因年代泛黄,但画中的山水却永远停留在初见的刹那。《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写道:“美是天才的一种形式——实际上高于天才,因为它不需要解释。”水墨之美亦如是,它拒绝被时间驯服,以永恒的姿态凝固瞬间的灵光。

老街的水墨画中,时光仿佛被折叠:晨曦的薄雾与黄昏的暮色交织,百年前的商贾与今日的旅人擦肩。这种时空的交融,让人想起人们对艺术的论断——“生活中没有艺术,只有艺术中有生活”。水墨以它的不朽,将世俗的烟火气提炼成诗,让每一道裂痕都成为美的注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da08109a1736ddaf826ec643aa2d29c9.png

李守白-水墨画-《城市印迹系列水墨之四》2018年

它既克制又汹涌,既静谧又热烈。有人调侃:“感情的长处在于会使我们迷失方向”,而水墨的浪漫,恰恰在于用最冷静的笔法勾勒最炽热的情愫:一叶孤舟承载着远行的豪情,一盏残灯映照着归人的相思。

这种浪漫,与“百合花的纯洁”与“珍珠的磨难”遥相呼应。水墨老街中,每一处褪色的朱漆、每一道龟裂的纹路,都像《自深深处》写到的——在至暗时刻仍能提炼出救赎的光辉。它不批判现实的残缺,却以美学的力量赋予残缺以尊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6e6b81a6d112380376478abbec8e081e.png

李守白-水墨画-《城市印迹系列水墨之五》2018年

“生活的目的是自我表达,而艺术是最崇高的形式”。

水墨之美,正是这种理念的东方回响:它将老街的烟火、山水的魂魄、时间的秘密,统统纳入一方宣纸的宇宙。在这里,每一笔都是对庸常的超越,每一处留白都是对永恒的邀请。

若你漫步于水墨老街,或许也会轻叹:“美,是唯一值得为之战斗的事。”而这条街,这场墨色淋漓的梦境,便是对这句话最温柔的诠释。

艺术家李守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02e5899766bdf4e20c9310240448da05.png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上虞。当代重彩画家,海派剪纸艺术大师。现为中国民协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华东师大、上海工艺美院客座教授。“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多地举办展会和参展;摘取包括中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在内的10多个金奖;被世界多国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