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昌现场 | 盐田千春个展“静寂之空”在红砖美术馆开幕:呈现近年来“最好的一次展览”
2025-03-24 13:01:00 未知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2025
2025年3月22日,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大型个展“静寂之空”(Silent Emptiness)在红砖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闫士杰策展,艺术家根据红砖美术馆的空间与环境,挖掘并使用东方元素与在地材料,创作了6件全新特定场域装置。展览不仅是对盐田千春 “缺席的存在”这一核心命题的深化,更以她独特的东方哲思与跨文化经验为脉络,将东方哲学中的“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沉思。展期持续至8月31日。
盐田千春,《多重现实》,2025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5
此次展览的筹备始于2018年,历经五年的反复调整与碰撞,盐田千春终于完成了在她看来近年来“最好的一次展览”。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展览实现了在其他美术馆难以实施的计划,比如用水铺满主展厅,甚至把两面墙体凿开了巨大的洞。”这些大胆的创作手法不仅回应了红砖美术馆独特的建筑空间,也体现盐田千春对东方哲学中“空”的深刻理解。
盐田千春,《时间的回响》,2025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5
很长时间以来,盐田千春的作品始终围绕“缺席的存在”这一主题展开,她以表演和装置作品著称,通过纤维、旧物、泥土等媒材,表达了无形的东西:记忆、焦虑、梦想、沉默等。她的作品常常源于个体经验,通过对身份、界限和存在等普遍概念的质疑,将个体焦虑转化为集体记忆,将文化疏离升华为对人类存在困境的叩问。
“静寂之空”作为盐田千春艺术生涯一次深度探索的里程碑展览,充分调度了在地材料:藏地古建门庭、北京当地的天然洞石、来自河北邢台朱庄水库的木船、中式家具等。展览的每件作品都与红砖美术馆的建筑空间完美融合——“融入更辽阔的宇宙,重新参与时间的流转,与万物相连”。
盐田千春,《灰烬中的联系》,2025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5
展览开放的空间与流动的气韵,形成“静寂”的精神特质,构建起充满诗意、冥想、哲思的流动场域空间。正如红砖美术馆资深研究员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所言, “盐田千春的作品邀请我们穿越意识与梦境、记忆与现实、生与死之境、历史与当下的多重阈限。”
盐田千春,《意识的蜕变》,2025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5
昏暗的展厅里,七件巨大的衣裙缓缓旋转,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上,《多重现实》宛如一场肉身的缺席之舞。水面上一条蜿蜒的石墩小径通向一个柔光充盈着的黑暗房间,蝴蝶正从如躯壳般的身体中剥离,《意识的蜕变》呼应着“庄周梦蝶”的哲思。《通往静寂之门》,无数红线穿越古老的藏地门庭,冲破墙壁,撕裂物理空间的边界,延伸辗转升至无垠天际,仿佛一股无形的能量潜入随缘应物的当下觉知。
盐田千春,《通往静寂之门》,2025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5
《时间的回响》三块洞石伫立,从岩石孔洞中冒出的黑线如波浪般在空间中翻涌,呼应着无垠的夜空和古老的地球,仿佛空气都与之共鸣。沿着一条隐秘小径,进入红色绳子制造的温热的记忆之雨,滋润着这棵从船中生长出的树,《生根的记忆》通过“树从船中生”的意象表达物质的消亡恰是生命轮回的起点。《灰烬中的联系》这些烧焦的椅子仿佛诉说着:即使缺席,依然能被感知;即使毁灭,痕迹依然存留。
盐田千春,《生根的记忆》,2025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5
“静寂之空”不仅是一场展览,观众将踏入一场对 “空”悟化的旅程: 当物质消逝、躯体消亡、时间流逝,人类如何通过记忆、艺术与信仰,在无我的宇宙重构存在之锚?策展人闫士杰指出:“盐田千春的‘空’不属于任何地域,而是对人类存在的终极回应。她以纤维为经、旧物为纬,编织出‘空’的当代诠释——它非虚无,而是万物依缘而显的自由,直面生死后的慈悲。”
仿佛在提醒我们:空性如如,不碍万法纷然。
展览现场
“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开幕现场,2025
盐田千春与策展人闫士杰,“静寂之空”,红砖美术馆展览开幕现场,2025
盐田千春,《多重现实》,2025
盐田千春,《通往静寂之门》,2025
盐田千春,《时间的回响》,2025
盐田千春,《意识的蜕变》,2025
盐田千春,《生根的记忆》,2025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