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行业新力量 | 对话谢尚晋:做敏锐的“破局者”,爱拼才会赢

2025-04-17 09:35:17 孟语 

在艺术与商业的浪潮中,他是敏锐的“破局者”,从金融高管到艺术创业者,从传统收藏到数字艺术,谢尚晋始终以闽南人 “爱拼才会赢” 的底色,在时代变局中踩准每一个转型节点。当全球经济气压低沉,他将艺术视为 “现实焦虑的出口”,在 SKP 商圈策划水墨展,于胡同四合院搭建跨代际艺术对话场;面对 AI 技术冲击,他断言 “艺术情感不可复制”,却也率先拥抱直播、短视频与 NFT,让古老的收藏智慧与科技浪潮共振。他的收藏写满 “眼力、魄力与初心”,而每一次赛道切换,都藏着对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的执着践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e369c493db2922f7df545cb0a57ed0da.png

谢尚晋博士

雅昌艺术网&雅昌拍卖图录APP特别对话谢尚晋博士,且看一位 “艺术 + 金融” 双料玩家,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锚定艺术的确定性价值。

从设计师到 “艺术 + 金融” 双料玩家

雅昌艺术网:您能讲讲从大学到现在的职业经历和重要转折点吗?

谢尚晋:我本科学的是艺术设计,研究生是艺术和金融,博士是艺术学博士但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我在这么多年工作中的实战经验与理论研究《中国艺术品金融化的建构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我应该是国内第一个学艺术跨金融进入银行的人,我大学毕业后做过设计师(香港高级室内设计师)后来又进入当时在国内头部的拍卖行工作,再后来,我去了艺术品基金管理公司因为懂艺术也懂金融在当时老板的带领下迅速把管理规模做到10个亿以上也在行业中出圈。2011年中国民生银行通过猎头挖我去做产品经理,在世界500强金融机构这一待就是12年多从分行到总行,其间我参与了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发行(另类投资)和艺术品抵押(创新业务)、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服务体系的建设、美术馆的建设、管理、展览等多项工作。三年前我从民生银行离职投身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和传媒公司并出海到如今成为海外知名高校特聘为教授/艺术学博士生导师,一直延续着金融与艺术这两条熟悉的赛道且在不断砥砺前行,近两年的国外经历也让我扩宽了海外市场实现了跨境业务的发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3a2fd0551456f8441f88016152797bb7.jpg

一场关于 “眼力 + 魄力” 的投资哲学

雅昌艺术网:您提到过自己的收藏分为几个阶段,能详细讲讲吗?

谢尚晋:2008年刚进拍卖行工作时,我一开始拿着每月几千元工资除了平时简单的花销,省下来的钱全部买画支持年轻艺术家创作 —那时纯粹是喜欢和热爱,直到后来随着收入不断提高我用“投资思维”成批买入一些如今已非常有名的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后来这些艺术家们价格起飞后我就在艺术市场及拍卖溢价300%~1000%卖出,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73b173712fdf66f946b44c75129a417.jpg

我至今已收藏了有17个年头了,仓库里放着大量的藏品涉猎有现当代艺术(含雕塑、装置)、名人信札、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最高峰的时候有小一千件的藏品近几年出了几百件至今也还收藏了几百件艺术品,近几年我做过四次个人收藏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bea88e8e00bbabd05bd8ca5a8da447c.jpg

我的收藏大致分三个阶段,我的第一阶段是从2008年刚开始我从当代新水墨入手到2013年陆续变现后开始进入收藏的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开始陆续购藏名人信札和近现代名家书画(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黄胄等)第三个阶段是从2015年至今陆续购藏古代书画(张即之、陈洪绶、丁云鹏、蒋廷锡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2333ae9215e36a2c3b3fd3a4cf06669d.jpg

目前因为大环境的影响艺术品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对于藏家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因为价格下来了同时对于想刚入门的新藏家也是一件好事,现在当代艺术品价格基本见底,很便宜,不讲投资就算用来装饰家里正合适。要是想在收藏行业做投资、保值增值,就得与时俱进,选对适合自己的板块并懂得在高位售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fc6d1f77a98254fb031649038d61d17b.jpg

我觉得古代书画就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的盘子不大而且作品稀缺藏家群体稳定。不过,涉足古代书画收藏的门槛比较高,一是鉴别真伪难度大,二是得有人帮忙把关验真,三是得有资金实力,也就是财力、眼力和魄力都要具备。总之,收藏还是得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

不过说到底,收藏最珍贵的状态,还是回到初心:就像我至今还留着2008年买的第一件当代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dbf62a69a62ce8ab2859b59e44b2d906.jpg

从 “躺平” 到 “重启”

雅昌艺术网:您回国后,察觉到整体环境有何变化?

谢尚晋:本来前两年我都想躺平了把公司交出去然后去享受阳光沙滩的生活了,但从2024年初回国时,落地北京的第一周,我便明显感受到大环境的 “气压” 低了许多。全球经济在疫情后遗症、地缘冲突的交织下显得格外疲软,国内消费市场收缩、投资信心不足,这种变化渗透在方方面面 。作为闽南人,“爱拼才会赢” 的精神从小就刻在骨子里,我对自己说必须做出调整,重新振作,思考应对办法,积极做出改变。于是马上让自己快速切换状态,让公司积极做出战略调整,不仅在自身业务方面做出了调整并且重新调整了赛道。我在金融业务方面从投资型转为增值服务方向,在艺术业务方面也切换到艺术商业与艺术消费领域,与其说是“振作”,不如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在经济不确定的时期,人更需要精神寄托,而艺术就是那个能让人暂时抽离现实焦虑的 “出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369e0e4cf7b89dcab8c113b02433671.jpg

雅昌艺术网:您创造了“艺术之旅” 等概念,能讲讲相关情况吗?

谢尚晋:2009年民生银行深圳分行组织高净值客户要去香港看拍卖预展和做一些艺术方面的分享活动我们当时是承办方,主办方让我想个活动名称我当时就提出“艺术之旅”这个概念并把它延续到后来我到民生私人银行的。接着后来又提出“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这些概念后来都有实际案例支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f7f3ab4f58a771c88f8bec7435294d9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2d93ebb604b91316125bb341e05ed3f.jpg

AI 冲击下的艺术 “反焦虑” 法则

雅昌艺术网:您怎么看待当下的时代变化,比如AI对行业的影响?

谢尚晋:2018年我成为由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AI艺术大赛评委专家,在这之前我就一直关注AI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未来的主线必将是机器人和AI+产业,人工智能行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确实会对很多行业造成冲击,比如像自动驾驶的出现到现在越趋于技术的成熟,未来很有可能会让出租车司机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但艺术圈反而因此迎来了 “反焦虑” 的机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fa214b79bff8b557e6379ab7789f933d.jpg

艺术领域不会被 AI 轻易取代,因为艺术承载着人类情感,这是AI无法复制的。我们传授的知识具有稀缺性,且会不断迭代更新。同时,艺术要与商业结合,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艺术家也需要适应时代变化,调整思路如何让艺术与科技结合,让艺术为科技赋能。

当艺术走进商场与四合院

雅昌艺术网:能讲讲您去年策划的几个展览吗?

谢尚晋:我去年一共策划了5个展览(包括海外),其中两个是我在9月底回国后策划的,一个是11月8日在北京SKPs 的“周庄梦蝶 —— 周广宇水墨个展” 落地,这是我与周老师的第三次合作。我和周老师相识多年,也是他的藏家。他的作品更偏向抽象水墨,笔触里藏着《庄子》的哲思。这是我们和SKP公司间的合作,为其提供展览内容。SKP定位高端消费,这次合作不仅对艺术家发展有益,后续还吸引了与地产的商业合作,我现在更多地关注的是艺术如何与商业的结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2a4e6b4cdfd4b378ec4e101d9fbf3e0.jpg

第二个展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协作胡同的Z-SPACE,这里原本是青年旅社,后改造为餐厅,如今已成为集餐饮、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四合院空间。我在这里策划了一场包含13位艺术家、40 件作品的跨年展览以展示艺术大师常玉、陈丹青的版画作品以及艾学峰、程升、邓霖、许景鹏、高一磊、张文彬等青年艺术家们的杰作,艺术家们跨越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与时代,探索了色彩与形式的无限可能。展览名为 “常青之歌”,既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也是想传递一个信念:艺术常青,在于不断接纳新的表达形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ccd5b26628cb79cce9f5a9f15959c68.jpg

线上直播破局

雅昌艺术网:2020年您就已经开始尝试直播卖画,能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谢尚晋:这个事情我得感谢永乐拍卖的创始人赵旭先生,是他喊我做的拍卖直播,我记得很清楚2020年初口罩期间大家都不能出门有天晚上我接到赵总的语音电话问我有没有作品能上线拍卖并现场拉群让团队配合上线。受疫情影响,近现代艺术品市场缩量,但当代艺术品市场却因疫情迎来井喷,大家都通过线上买卖作品,后来我们合作愉快短短一年内就在艺典拍出100多件作品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后来我与百度直播又有深度合作,我们曾经一场艺术直播创下了50多万人线上观看的记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81736b1f72696935a92043a7165abe0.jpg

把握短视频赛道窗口期

雅昌艺术网:您为什么选择做艺术短视频,对这个赛道有什么看法?

谢尚晋:我觉得艺术短视频赛道是风口,我建议所有的行业都应该用短视频再做一遍,特别是艺术赛道在未来2~3年还有很大的空间,平台对艺术内容的扶持力度会加大。做艺术短视频,一是要拍真实的自己,二是要自律,不断产出内容。现在艺术短视频赛道窗口期也就几年,错过就可惜了,而且短视频和AI结合是趋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c127059fe20b31d803dda73b0aee56f8.jpg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新事物的认知及实践的介入特别快。我早期深度参与短视频和直播领域,2020年与百度合作,单场艺术直播观看量最高达50万+。2023年重启创作,积累了稳定粉丝与流量。与前同事黄予相识多年,他深耕短视频两年,全网粉丝超百万。2024年我回国后,因理念契合达成合作,共同推出北京线下课程,吸引40余位金融、艺术从业者参与。课程涵盖艺术鉴赏、艺术金融及短视频赋能等内容,反响热烈。

NFT 浪潮中的 “科技艺术”

雅昌艺术网:您对数字艺术及NFT是怎么看的?

谢尚晋:在数字艺术运用最多的就属区块链技术了:NFT,其英文全称叫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它具有唯一性、可确权、可交易、可追溯等特质,解决了传统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保护难题,这是科技拓展艺术边界的一次伟大变革,也非常符合艺术品的唯一属性,而且更容易确权,避免了实物艺术品有被造假的可能性,并且在每次交易中NFT艺术家都会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不像传统的艺术交易,一件作品从艺术家手上售出后的其他交易就跟他本人没有关系了,我接触区块链领域其实挺早的,中国的第一件NFT《牡丹亭》在嘉德拍卖上拍前的发布会就是我组织的。我认为艺术是多元的,未来数字艺术还是有发展空间的,但核心不在“加密”,回归本源才是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07bb43443e82ab51632a1d7c74cd9584.jpg

f46f7bdf6b5dacee9cffd60dcda39ffd.jpg

(责任编辑:孟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