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撕裂与重生之间:贾哲琦的跨学科艺术之路

2025-04-29 09:14:49 未知

传统成长环境与中式美术教育的双重塑造

贾哲琦出生于中国北方中原地区,自幼生长于传统文化浓厚、社会伦理观念根深蒂固的环境中。家族中女性们的隐性规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她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敏锐感知,并播下了对身份、自由与欲望冲突的早期思考种子。

在艺术启蒙阶段,贾哲琦接受了传统中式以苏联体系为基础的严苛写实美术教育,系统训练素描、色彩与结构素描,强调比例、光影与透视的准确性。这种高强度的技法训练为她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也在无形中压抑了个体情感与自由表达的空间。在技巧精进的过程中,贾哲琦逐渐意识到自身对精神自由和自我表达的深刻渴望。这种对秩序与超越的双重张力,成为了她后续艺术探索的内在动力。

大学时期,贾哲琦在寻求突破传统视觉语言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中国当代国画家戴敦邦的作品。戴以独特笔墨重新诠释《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文本,展现了传统题材在精神层面的表达潜力。这一经验激发了贾哲琦对这些原著内容的好奇,尤其是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贾哲琦以女性主义视角切入,关注书中女性在社会压迫与情欲结构夹缝中的挣扎生存。

她敏锐地捕捉到,《金瓶梅》书中的女性角色在欲望、权力与社会秩序中不断被规训与物化,这种结构性困境在当代社会虽以不同形式隐匿存在,却并未真正消失。面对公共领域中女性表面能见度提升的表象,贾哲琦提出质问:在被消费与标签化的当代文化中,女性主体是否仍被隐形?

在这一思考下,贾哲琦创作了以骨瘦嶙峋、肢体扭曲的女性形象为主的人体系列。受到希勒.埃贡与贾克梅蒂的艺术启发,这些作品常用紧绷的肌理与压抑的姿态,呈现个体在社会挤压下的精神碎片状态。画面中的肢体,不仅是生理描摹,更是社会规训下精神景观的可视化。

通过这样的创作,贾哲琦完成了从技巧学习者到具有独立批判精神的艺术家转型,绘画成为她探讨女性身份、生存张力与社会压迫的重要媒介。她的这一系列作品,在业界吸引了众多关注,也使她在同时期的年轻艺术家中脱颖而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79d5af6c379b6aaf6e3113be603a443e.png

“褶皱.1”,2019,水彩,墨,彩铅

伦敦时期:自我外化与艺术转型

进入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专业深造时,贾哲琦的艺术实践进入了更为深刻的转型阶段。在新的文化语境与思想资源滋养下,她意识到社会压迫只是存在困境的表层,个体精神的分裂与超越才是更深的命题。

此时期,她广泛吸收存在主义哲学与心理学思想。让-保罗·萨特关于“存在先于本质”的论述、阿尔贝·加缪对生命荒诞感的思考,以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拉康的镜像理论,共同构成了她精神地图的重要线索。受此影响,贾哲琦的艺术语言开始转向对精神疗愈与自我重建的探寻。

在行为艺术作品“Trying to get rid of ()”中,贾哲琦以身体为媒介,通过反复脱除与解构动作,展现女性主体在社会规训与自我认知之间挣扎与挣脱的过程。作品不仅回应了存在主义关于个体自由的命题,也直面了心理学对潜意识与身份建构的深层关照。通过这一作品,她首次明确地将“女性身体解放”作为艺术实践的重要议题,开启了艺术作为精神疗愈通道的新方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e7a077f808ebf3332bb420d03ea07b35.png

This Art Exhibition 2022 展览现场图

同一时期,装置作品“Shooting the Sun”进一步拓展了她的探索。以自然枝桠、毛毡与3D打印媒材构建的空间装置,融合漂浮、坠落与扎根的动态,象征着个体在世界荒原中持续对抗与重生的过程。贾哲琦以此作品回应存在主义荒诞感,并提出超越创伤、实现精神自我重塑的可能性。

这一阶段的创作,标志着她不再仅仅是社会现象的批判者,而成为自我精神疆域的探险者。艺术,在她这里,成为一场深度对话与疗愈的旅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25f019b73c141ffd4945a853c96c0aa7.png

​“Shooting the Sun”2023,毛毡,树枝,尼龙,鱼线

在贾哲琦的艺术实践中,传统与当代、个体与社会、压抑与疗愈交织成一张充满张力的精神地图。她既不满足于社会表层现象的描摹,也拒绝陷入单纯自我的叙述,而是在存在的困境与超越的渴望之间,持续开拓着独立而真实的路径。

无论是绘画、行为还是装置,贾哲琦始终在追问:在被规训与被定义之后,个体如何重新确认自身的存在?她以艺术作为自我与世界持续对话的方式,在每一次挣扎与超越中,标记下一个自由而真实的生命姿态。

(作者:张亦如)

(责任编辑:胡文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