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美哉!云冈纹饰

2025-05-11 18:43:02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91914a262be5493b312c0680da0ae79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392971fea87d7a37ad61e765826acc81.png

《云冈纹饰全集》潘鲁生主编 刘燕执行主编 青岛出版社出版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成立了云冈纹饰艺术研究课题组和工作团队,从理论研究、造像手绘、纹饰图形数字化、色谱研究等方面同步推进《云冈纹饰全集》编纂工作。五年来,课题组多次前往大同云冈石窟、大同博物馆、北朝博物馆以及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等地开展田野调查与图像采集工作,强化学术规范性。与云冈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和高校开展云冈纹饰艺术的学术研讨活动。多次拜访著名敦煌图案、传统纹饰、云冈乐舞、图像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深化云冈纹饰艺术研究,全面探讨云冈纹饰造型与形态谱系,并开展云冈纹饰衍生设计应用实践。

《云冈纹饰全集》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云冈石窟纹饰谱系的奠基性大型著作,也是云冈学领域的里程碑式力作,填补了云冈纹饰艺术研究的学术空白,极大地丰富了云冈学研究体系。该书通过对云冈石窟所有洞窟纹饰的全面调研,融合传统手绘与现代数位屏板绘技术,将雕刻纹饰精准还原为粉本形态,便于读者直观领略其精美繁复的设计,开辟了云冈石窟造型研究的新路径。针对日益风化的纹饰细节,项目以抢救性研究采集与保护性出版为目标,通过研究与出版传播提升社会关注程度,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方法论。通过深入解析云冈纹饰的造型、色彩,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寓意、独特的审美观念及鲜明的时代特征,系统梳理中华文明与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轨迹,彰显云冈石窟作为文化交汇典范的独特价值,为现代艺术创作、设计及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素材与文化资源。

作为公元5 世纪产生的石窟造型艺术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云冈石窟的纹饰艺术体系和造型方法不断演进发展,其纹饰体系构成、雕刻造型风格、工艺手法和创作思路等为后世石窟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典范,是探究佛教纹饰艺术发展深层机制的重要素材。《云冈纹饰全集》以建筑空间与纹饰艺术形制为分类依据,共十八卷,涵盖十类纹饰谱系,绘制纹饰近两万幅,包括《造像纹饰卷》《背光纹饰卷》《天衣璎珞卷》《飞天伎乐卷》《窟顶纹饰卷》《门窗纹饰卷》《龛券纹饰卷》《塔柱纹饰卷》《故事纹饰卷》《边饰缀华卷》,每卷包含研究云冈纹饰的专论、实物文献、线描图、雕刻图稿和色彩图稿,继《云冈石窟全集》之后,为云冈学研究提供了全面、权威的艺术图像与学术文献档案。

《云冈纹饰全集》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编号19ZD22)、“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潘鲁生主编、刘燕执行主编,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258df76671831614dc52d232053816f0.jpg

第 20 窟主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d59cb34f73cd5cb1debfa1da4ddf5956.jpg

第 9 窟前室北壁窟门西侧 / 交脚菩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95a88d06ecd3a3fc5245f5f75538f798.jpg

第 7 窟后室北壁上层方拱龛内造像背光组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62f0791116239a5a78facb355c3617f8.jpg

第 7 窟后室北壁上层方拱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eea16dbd5e9dc03b94e74b01b5ba1086.png

第 10 窟明窗拱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7cce186ca3ddd02707ec4c21e555065b.png

云冈石窟中的团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35e8bb4f7be5cd42bc2cb28b48d402f5.png

第 6 窟明窗东壁方拱龛:山中思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7a58279f13fa2f36a684213b329d9fb8.png

云冈石窟中的化生带状纹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46653a968684f83e8f8c6e0c8cfe0c51.png

云冈石窟中的带状忍冬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9fe2a1f914758a6d6e4e8bbd0bcc56c6.png

冠饰与配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17228a7334e11412b9dec1e85232c27c.png

第 6 窟中心塔柱结构解析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272489d8d5668b4607ddda175ce11eff.png

边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d138705f73881b2736694a19dfa07a64.png

第 6 窟南壁中部第三层庑殿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d138705f73881b2736694a19dfa07a6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9b83e0fd06c6a90ee06556a1b54ef3e2.png

第 7 窟平棊藻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e8514c4dc581aa266be37d168897bd2d.png

第 6 窟四壁第五层天宫伎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9b26d4f0fd836944bc2782ee3b64c595.png

第 1 窟窟顶(复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1d5f0c1ccbbfab012b74bbd96334f1fd.png

第 9 窟明窗拱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5/a75cd3e1c41bc9e0cb840aa51c94f5d4.png

第 10 窟前室北壁窟门

按:2025年5月11日,由青岛出版集团、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编号 19ZD22)课题组主办的云冈研究院云冈纹饰艺术研究成果展暨《云冈纹饰全集》出版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举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郝振省;云冈研究院资深专家、《云冈石窟全集》副主编王恒,青岛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庆鹏;青岛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青岛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华出席论坛并致辞。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冈纹饰全集》执行主编刘燕;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罗世平;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汪家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董占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京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柯伟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建林;人民日报社文艺部部务委员、美术编辑室主编、高级编辑徐红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研究员吕其俊等专家学者,出版界人士,课题组成员参加研讨会,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云冈纹饰全集》主编潘鲁生主持学术研讨会。

阅读

1755

修改于2025年05月11日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