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昌现场 | 马文婷:向内走 直到无路可走
2025-05-13 16:26:05 未知
2025年5月10日,马文婷个展“坏世界”在势象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鲍栋担任策展人,呈现了马文婷近10年来的艺术创作脉络。
艺术家马文婷
马文婷的展览“坏世界”灵感来源于哲学家赵汀阳的同名研究,展览分为“坏东西”和“此时此地”两个系列。马文婷表示:“到了40岁左右,年龄促使人不得不正视自身的变化,身体的微妙变化令人深思。过去,我总认为现实性存在于外部,试图从社会的宏大主题中寻找答案。然而,我逐渐发现,现实性其实就在自身内部,这个世界就在自身之中。” 这一认知的转变促使她创作了“坏东西”系列,聚焦于生活中常被忽视、不美的事物,通过细腻的刻画和深入的表达,探寻其中的真相,体现了她对物质性的深刻思考。
展览现场
“此时此地”系列涵盖了她从早期描绘家乡黑色颓败风景、人类生存遗迹与斗争场景,到展现中国社会工厂崛起后的社会现场式图像,再到疫情后的转变。她指出:“‘此时此地’系列旨在表达我近年来的生存状态,以及这一阶段中国人所经历的荒诞与无力之感。” 该系列融入了战争等深刻触动自身的图像元素,反映出社会现实对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马文婷强调:“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影响。艺术作品不可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成不变。” 目前,她的工作重点在于探索现实的重量感与程度的极限,向内挖掘直至尽头,之后或许会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展厅现场
策展人鲍栋在策展文章中提到,马文婷越来越喜欢画“坏的东西”,如烂橘子、发霉的芒果、腐坏的香蕉、枯花、坏牙、碎肉、尸体、骷髅、残骸、废墟、垃圾、用过的皱巴巴的纸、冬天衰败的大地等。这些作品虽然主题看似“坏”,但在语言和趣味上,马文婷远离了流行的绘画观念与趣味,试图把握一种总体性的绘画语言。鲍栋指出,马文婷的绘画有着巨量的细节与极高的密度,即使是一张废纸,她也要描绘出每一处折痕与污渍,通过繁复迟缓的笔触凿出大片的钝力。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费力的真实感,更构建了一个充满灰色地带、需要努力去认识的“坏世界”。
马文婷,《此时此地》之六,纸上综合材料,60×100cm×4,2024年
马文婷,《此时此地》之四,布面油画,300×200cm,2024年
马文婷,《此时此地》之五,布面油画,300×200cm,2024年
马文婷,《坏东西》之十二,布面油画,90×90cm,2025年
马文婷,《坏东西》之十六,布面油画,90×90cm,2025年
马文婷,《坏东西之》十一,布面油画,90×90cm,2025年
马文婷,《十X》,布面油画,100×80cm,2017年
马文婷,《透明的玛丽》,布面油画,65×100cm,2018年
马文婷,《一切》系列之九,聚酯纤维、布面丙烯,31×31cm,2017年
马文婷的作品通过细节与整体的结合,展现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导观众重新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0日。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