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雨江南春
2025-05-26 15:44:45 未知
张智永,1961 年生于北京,他对书画艺术的热爱自幼便根植于心。他最初跟随吴悦石先生学习山水绘画,后又得到何海霞先生的指导,书画技艺日益精进。1990 年,他拜崔如琢先生为师,成为其入室弟子,深入领悟传统中国画的精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今,张智永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山水画高研班崔如琢工作室助教,泰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
张智永擅长山水绘画,同时也涉足花卉翎毛。他的作品气势雄浑,墨韵充沛如泼洒,意态宏大,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传统自在的性情与内心世界。特别是他的山水画,山川雄伟壮丽,意境深邃悠远,烟雾缭绕,元气淋漓。他所描绘的烟雾迷茫之景与氤氲朦胧的氛围相得益彰。其近景常以细笔精心勾勒,清晰可见,而远处的山峰则多用大笔触侧锋挥就,动感十足,山峰通常施以浅淡的皴法,营造出氤氲朦胧的美学感受。此外,他的用笔变化多样,皴擦染之间灵活转换,使整个画面既有朦胧之感,又在该清晰的地方刻画得细致入微,一工一写,自由变换,“不仅大气磅礴,而且酣畅淋漓,该抓紧之处精雕细琢,该放松之处肆意泼洒,实在令人过瘾。
2024年初夏 非著名美术评论家
桃花映水岸边葱 莎草连田笛韵融 山上云霞添秀色 风光醉目意无穷
烟雨江南
水墨氤氲里的诗意长卷 江南的春,总在烟雨朦胧中悄然苏醒。霏霏细雨如丝如缕,将天地织成一幅水墨氤氲的长卷。桃花在烟雨中斜倚水岸,粉白的花瓣沾着晶莹雨珠,与粼粼波光相互映照,恰似坠入人间的云霞,在碧水间晕染开温柔的色彩。岸边草木葱茏,被雨水浸润得愈发鲜翠,宛如一幅天然的绿绸,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幅江南春景镶上灵动的边饰。
莎草沿着田垄铺展,如毛茸茸的绿毯,在细雨中泛着润泽的光。牧童悠然骑牛而过,竹笛横吹,悠扬的笛韵随着湿润的风飘散,与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在广袤的田野间流淌,奏响一曲悠然的田园牧歌。远处山峦笼罩在薄雾之中,若隐若现,云霞与烟雨缠绵,为青山披上一层轻柔的纱衣,更添几分朦胧秀色。
江水在烟雨中泛着微微的涟漪,波光缥缈,一叶归舟缓缓驶来,划破江面的平静。舟上人影绰约,与两岸的桃花、葱郁的草木、悠扬的笛声,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江南画卷。细雨如诉,轻轻敲打着水面、屋檐、油纸伞,似在低吟浅唱江南的柔情与诗意。
这般景致,美得让人目眩神迷,意韵无穷。烟雨江南,宛如一首温婉的诗,一幅写意的画,将世间最柔美的情愫,都揉进了这朦胧的烟雨中,令人沉醉,流连忘返。
桃花映水泉声柔
牧笛随风意韵悠
云荡山间田绽蕊
江波缥缈迎归舟
江南的春,是被一汪碧水揉碎的诗意。桃花斜倚水岸,粉白花瓣与粼粼波光相映成趣,岸边葱茏草木仿若天然的绿绸,为春景镶上灵动的边。莎草铺满田垄,牧童骑牛而过,悠扬笛韵在风中流淌,与田野气息交融,奏出田园牧歌的乐章。
抬眼望去,山上云霞绚烂,似仙女遗落的彩绸,为青山增添一抹瑰丽。烟雨如纱,轻轻笼罩江南,粉墙黛瓦的人家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宛如水墨画卷。金黄的油菜花田肆意铺展,蜜蜂穿梭其间,嗡嗡声为春日增添了几分热闹。
循着笛声前行,只见牧童遥指杏花深处的村落,那里炊烟袅袅,杏花微雨,似藏着无数温柔故事。悠悠笛韵穿过花田,掠过水面,萦绕在心头,让人沉醉于这无尽的江南春色里,久久不愿醒来。
云蒸霞蔚之际,天空被渲染得如诗如画,万千气象变幻无穷,似是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那绚烂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最华丽的裙摆。
田野中的农家,是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存在。简单而质朴的房屋,承载着生活的烟火气息。炊烟袅袅升起,在天空中渐渐飘散,那是家的味道,是人间的温情。
绘画,乃境界之升华,是修行之磨砺,是历经千山万水后的洒脱挥洒;是行止观览后的内心感悟;是对中国文化的独到诠释与领悟;是看穿人世浮华后的真情流露,更是生活中愉悦的雅致玩味。
余笔耕不辍近五十载,幸得有道尊崔公开启愚蒙、启迪智慧,使余从执着于传统、取法乎上之境,转而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沉淀自身修养,提升精神意境。此道艰难攻之,需全方位之涵养;此道通神,需以全部生命锻造。在一次次蜕变中,细细品味中国文化艺术之高古苍秀、清爽脱尘,于继承、融合与创新中砥砺自我风格,力求笔墨气韵生动自然,自成艺术特色。力求摆脱大师窠臼,不断探索水墨艺术与时代共进之当代形态。使自我不断澄澈通明,抵达全新之化境。并在作品中展现对自然、对生活之深刻理解。
(责任编辑:罗亚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