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问西东:以一场特别的开幕式向海派大师致敬|王小慧艺术馆
2025-05-28 00:03:04 未知
5月23日,王小慧艺术馆以一场特别的画展“无问西东 :郑人刚的东西方美学探索”,与一场更特别的开幕式引起各界热烈关注。
这场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家郑人刚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与独特成就,更是一次对百年海派艺术的深情致敬。
开幕式上,十一位中国海派艺术史上开山启后的大师的后裔们齐聚一堂,分享他们的前辈对海派艺术的卓越贡献。
任伯年曾孙任克陆、黄宾虹孙女黄高勤、王一亭曾孙王孝方、郑午昌之子郑孝同与郑孝正、陶冷月之子陶为浤、刘海粟之女刘蟾、钱瘦铁之孙女钱晟、孔小瑜之孙孔成、王康乐之女王守中、赵冷月之子赵时中。他们中最年长者高龄九十八岁,平时已经很少出门,对媒体采访也会婉拒。但是今天,他们为一个展览与一本书,第一次聚集于一个艺术馆。
因为一个展览与一本书,这些海派大师的后裔第一次聚集于一个艺术馆
是郑人刚的专著《画通中西:20世纪中国新文人画派十一大家》把众多的海派大师后裔与传人聚集在一起。而郑人刚探讨这个话题不是偶然的,郑午昌、郑孝同与郑人刚祖孙三代,一百年来在东西方艺术探索路上一脉相承,孜孜不倦,此项研究也可以说非他莫属。
而王小慧艺术馆的创始人王小慧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锋人物。因此,艺术馆馆长兼总策展人肖关鸿先生不是把郑人刚画展作为一般的油画展,而是作为东西方美学的探索活动,开幕式是一次向海派艺术大师的致敬礼。
在开幕式上肖馆长说,海派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近代艺术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而这个现象只能发生在上海,只能发生在那个年代,也只能发生在那些人身上。那个年代,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而今天,大家也在说这是一个百年未遇的未知大变局。所以在今天重新回顾100年前我们的前辈在艺术上所做的探索,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所做的探索,我觉得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举办这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艺术馆馆长肖关鸿在开幕式上致辞
近代海派艺术是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一章,它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么多大师后裔相聚在一起,他们的发声是一次共同的的呼吁。
这些海派艺术大师后裔们,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见解,展现了他们的前辈在中西方绘画融合上的大胆尝试与勇敢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艺术的新风尚。
小慧老师在开幕式上与郑人刚老师对话
在对话环节,王小慧与郑人刚就中西方文化的探索展开深入交流。他们分享了自己在国外留学的经历,探讨了如何从最初的生疏茫然,到与不同文化相通相融,两位艺术家还讨论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强调了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王小慧表示:“艺术是无国界的,海派艺术大师们在中西方绘画融合上的探索,为当代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郑人刚先生的作品正是这种融合的生动体现,他的艺术创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更传承了海派艺术的创新精神。”
郑人刚老师说:欢迎大家来看展,希望你们在画作中看到自己内心的独白
郑人刚则表示:“艺术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对不同文化的吸收。海派艺术大师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画的传统魅力,更融入了西方艺术的现代元素,使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前往王小慧艺术馆,感受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海派大师后裔 限量签名画册
大师后裔联合签名版,包含一些弥足珍贵的大师图章,限量100本。
开幕式现场 向海派大师致敬
黄宾虹孙女,98岁黄高勤
黄宾虹孙女黄高勤与陶冷月之子陶为浤为画册签名
陶为浤与吴野洲之子吴谷生(右)交流甚欢
许久未见的老朋友:黄高勤(左)、王孝方(中)、陶为浤(右)
郑孝同与陶为浤挥手再见
因为这个展览老友们久别重逢,郑午昌之子郑孝同(左)、王一亭曾孙王孝方(中)任伯年曾孙任克陆(右)
郑孝同在郑人刚陪同下看展
陶冷月之子陶为浤妙语连珠,分享父辈趣事
展厅现场
著名的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传人、作曲家卢卡也出现在展览现场
开幕式主持人: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叶丹女士
乌克兰驻上海总领事阿尔乔姆·普希金也出席开幕式,小慧老师与郑人刚老师向他赠送画册,小慧老师在赠书上写了一句话“这个世界需要和平、希望与爱”
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田松青分享为郑人刚画册写序的趣事
小慧老师的“老大哥”,也是郑人刚的叔叔郑孝正教授
小慧老师与“时尚先生”Polo安
上海大雨,也抵挡不住观众对海派文化的热情
现场气氛热烈,所有人都拿着手机拍照,小慧老师觉得有趣,也抢拍了一张
(责任编辑:罗亚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