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浦东碧云美术馆推出全新个展“园林如许——又见刘曼文”
2025-05-28 17:05:20 未知
2025年5月25日至6月29日,浦东碧云美术馆将为公众带来艺术家刘曼文的全新个展“园林如许——又见刘曼文”。
源于碧云美术馆以“一本书的艺术项目”作为契机,邀请艺术家从文本和语言的意义而介入展览中的美学语境,刘曼文通过四十余件作品,并以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悉达多》(Siddhartha——Eine indische Dichtung)一书作为人生中见诸风景和见诸自我的思想旅行,开启其二十年间对园林系列母题的持续探索。
刘曼文,《园林》,60×50cm,布面油画。
图片来源:碧云美术馆
刘曼文自幼习画而年少成名,并历经扎实的学院派造型技法训练。在鼓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里,她坚守初心,将切实的个体体验和社会观察植入绘画生活,在中国当代油画史上留下了诸如《窗外的大风景》《平淡人生》系列和《关于生存体验的报告》等重要作品。
作为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大学生,在毕业后长达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里,无论是用色彩去游吟北方瑰丽的乡土和南方精致的都市,还是以笔触去刺穿众生的喧嚣和成长的孤独,刘曼文的创作图像大都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转型的景观社会和人文生活。那无疑是一段时代镜头之下审视自我和人群生存状态的社会时间,以致她的逻辑语法在个人和城市间交替转换着创作的能量,直到结缘园林里的时间。
刘曼文,《园林深处》,80X100cm,布面丙烯
图片来源:刘曼文
刘曼文,《春色如许之一》,130×100cm,布面油画
图片来源:刘曼文
所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此处“园林如许”。
本次“园林如许——又见刘曼文”展作为一个专题性的展览,是刘曼文近年来“园林系列”创作的一次阶段性呈现。四十多件大小尺寸不一的园林题材画作在美术馆空间静静展露,辅以同时展出的艺术家不同时期的手稿、印刷物、照片、影像等文献实物资料,交织共构了艺术家丰富多维的艺术世界,也生动折射了一段独特时空中个体、艺术与时代之间的紧密共生关系。
展览学术主持、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表示:“’园林’题材及其意象的当代表现,是近些年来刘曼文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无论是绘画语言的锤炼还是美学意涵的建构,均已呈蔚然可观之象。
在’园林系列’中,通过解构传统园林的视觉符号、实验油画语言的东方表达,以及重构观看者的感知路径,刘曼文将油画色彩与笔触的丰富表现与文人笔墨的书写及东方美学相融合,从人文主义的视野切入实现了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当代演绎,构筑了一个当代人的精神可居可游的深美绘画时空。”
“刘曼文以其独有的西方语汇桥接了东方的美学基因,传递着自然和人类永恒的博约关系”,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博物馆学研究博士、独立策展人张婷表示,“她笔下的“如许园林”既非对古典样式的简单复刻,亦非当代纯粹的抽象表达,而是在虚实之间饱含着温婉的满足和欢喜的幸福,并构筑起一座座流动的意识剧场和一次次凝固的“崇高”瞬间。
当我们穿行在这些由横撇竖捺、皴擦点染恣意编织出的斑驳景致里,看见笔触和背景间的边缘线开始变得模糊,而那些曾在过去的某一刻流淌的笔力几乎要飞翔起来,掀起一次次让人心神向往而意境悠远的情感体验。这时候,我们或许会惊觉,园林和人类之间早已不再关乎营造和欣赏的美学基因,而是在移步换景之中,正因洞见了自我的灵魂所直面的一种崇高而伟大的自然神迹和能量交响。”
(责任编辑:王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