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铁画银钩 浑朴天成 ——《海派大师》吴昌硕作品专场 | 上海嘉禾15周年春拍

2025-06-06 16:40:50 未知

上海嘉禾2025春拍

暨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预 展

2025/6/13 - 6/14

9:00 - 18:00

上海静安洲际酒店

2F钻石厅、3F豪华宴会厅、琥珀厅

(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500号)

拍 卖

2025/6/15 - 6/16

上海静安洲际酒店

3F豪华宴会厅、琥珀厅

(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500号)

笔墨纵横处,金石有声;丹青点染间,草木生姿。吴昌硕先生以刀笔为骨,以丹青为魂,在近代艺坛开辟出一片浑朴灿烂的天地。

此次上海嘉禾春拍上拍吴昌硕作品四十件,均经由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其中包含花卉、山水及书法,不乏《敝帚自珍册》《田园风光》《花卉四屏》《仿周臣山水》等重量级作品,在此精选十四件佳作邀君共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c487d4b2ea8def250fec188b40d429c3.png

吴昌硕(1844年9月12日—1927年11月29日),原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又署破荷、大聋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海派大师——吴昌硕作品专场

题识:1.君直先生正之。吴俊卿。

2.紫绶。

3.破荷。

4.篱外一枝初破萼,床头新酿熟多时。壬寅九秋,昌硕。

钤印:缶记、湖州安吉县、安吉吴俊昌石、仓硕、湖州安吉县、老缶、吴、苦铁近况、

说明:上款人“君直先生”为曹元忠(1865-1923),字夔一,一作揆一,号君直,晚号凌波居士。晚清西昆派代表作家之一。江苏吴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参与康有为公交车上书。捐内阁中书,历官内阁侍读、资政院议员等。民国后以遗老自居。著有《笺经室遗集》。

出版:1.《吴昌硕画选》P1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6月;(《牡丹》《破荷》)

2.《吴昌硕画选》P74,艺术图书公司(台北),1973年1月。(《牡丹》《破荷》)

来源:中国嘉德2004秋季拍卖会,图录号1617。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出 版

《花卉四屏》创作于1902年,正处于吴昌硕艺术成熟的初期。此作分别描绘了春天的牡丹、夏日的紫绶、秋天的破荷以及冬日傲霜的黄菊,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辉映。

观此四屏,气韵一脉贯通,笔墨畅顺无滞,笔随意转,状物传神,得诸天然。施彩柔丽,艳而不妖,清而不寡,浓淡轻重配搭得宜,令人赞叹。与其晚年老辣恣放、铁笔刻凿般的刚猛遒劲有所不同,此作展现出更为明快流畅的用笔和秀润鲜丽的敷色。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任伯年的影响,但吴老纵放豪迈之气度则更胜一筹。此四屏并没有刻意的顺序编排,信手拈来,兴到笔随,构图简约清雅,毫无冗赘繁琐,极得飘逸之韵致。

虽为写意,但题跋布局疏密有致,字体多寡、大小,皆与画面自生呼应,无失宾主之序。又钤印变化多端,每屏所用各异,朱白、大小以至印文内容俱讲究配搭,极得点睛之妙。

诗、书、画、印聚于一堂,相互生发,留恋银钩笔,赏叹好颜色,品味辞章句,一醉于花前,展现了吴昌硕作为文人画家的全面艺术修养和独特魅力。

题识:1.秦皇宅后茶花,两崦高低绽雪。而今画此嫣红,要与山灵争艳。丁巳四月,昌硕。

2.枝烂漫藤勿斩,昌硕。

3.双飞月下骑鸾女,曾染红云在指头。缶并题。

4.飘摇岂是九秋蓬,染就丹砂是化工。天半朱霞相映好,老来颜色似花红。吴昌硕。钤印:仓硕

5.桃实。缶。钤印:美意延年

6.色如美玉丰神好,香与幽兰气味同。庭院笙初散后,亭亭一树月明中。缶道人。

7.墙根菊花可酤酒。丁巳六月,大聋。

8.杏花春雨江南。丁巳夏,吴昌硕

9.珊瑚珠。苦铁。

10.西风开笑口,迸子打雀儿。丁巳五月,安吉吴昌硕画。

11.学孟皋笔意。老缶。

12.不知葫芦中卖何药。老缶。

13.明珠作花翡翠叶。丁巳孟夏月,吴昌硕。

14.月中老桂枝轮囷。丁巳首夏,安吉吴昌硕。

15.丁巳四月,老缶画。

16.云想衣裳花想容。录太白句补空,拟复堂用笔。老缶。

17.宋梅。聋。

18.花猪肉瘦每登盘,自笑酸寒不耐餐。可惜屋园残雪里,一畦肥菜野风干。缶。

19.不学涪翁一心咒,喜逢石友数筐贻。顽痰乍减筋骸活,对案今朝一展眉。伊谁象笋锡嘉名,风味横舒齿颊馨。忽忆饥民无告苦,雨窗扶病读西铭。藤走修蛇影,菭披古佛衣。背高山石敻,涉趣水风微。绿竹媚当晚,春城夝见稀。天涯魂欲断,胡蜨故飞飞。老缶。

钤印:吴俊之印(3次)、吴昌石(5次)、吴俊长寿(2次)、缶道人(2次)、古鄣(2次)、安吉吴俊昌石(5次)、老缶、缶翁、仓硕(2次)、苍石、缶记(2次)、仓硕、聋(2次)、大聋、美意延年、老缶、昌硕

扉页:敝帚自珍。是册十八叶,乃予学复堂设色之作,而仍似笪江上何耶?益增颜汗。丁巳夏月,吴昌硕。

题跋:不学涪翁一心咒,喜逢石友数筐贻。顽痰乍减筋骸活,对案今朝一展眉。伊谁象笋锡嘉名,风味横舒齿颊馨。忽忆饥民无告苦,雨窗扶病读西铭。藤走修蛇影,菭披古佛衣。背高山石夐,涉趣水风微。绿竹媚当晚,春城夝见稀。天涯魂欲断,胡蜨故飞飞。老缶。

题签:吴缶庐花卉画册赞。大正九年春月,铁斋八十又五叟。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400,000-600,000

铁笔生花 敝帚千金

吴昌硕1917年所作的《敝帚自珍》册页,二十开画面次第展开:杏花初绽的羞涩、葫芦垂挂的憨态、枇杷金丸般的饱满、菊花傲霜的筋骨、牡丹富丽的容颜、茶花含蓄的优雅、紫藤流泻的紫色瀑布,乃至最平凡的萝卜白菜,都在老缶笔下获得了某种永恒的生命姿态。而“敝帚自珍”的命名,也显得格外意味深长。这自谦之词背后,实则是吴昌硕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在最普通的题材中开掘最不凡的美学境界,这正是他晚年艺术臻于化境的明证。

缶翁笔下的花卉题材极为广泛。葫芦、萝卜、白菜这些从不入文人法眼的庶民题材,被他以金石之力、篆籀之笔提升至艺术殿堂。墨色的浓淡相破,线条的刚柔并济,又赋予了抽象的形式美感。吴昌硕通过这种题材的“降格”,实现了艺术精神的“升格”,打破了文人画与民间生活的隔阂。同时,《敝帚自珍》册中的笔墨语言集中体现了吴昌硕“以书入画”的艺术革新。其中藤蔓、枝条及花瓣的勾勒完全运用了篆书中的“逆入平出”笔法,每一笔都蕴含起承转合的书法节奏。叶片的大块泼墨则来自狂草的气韵,墨色层次分明,浓处如漆,淡处如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册页尺幅较小,画家必须在方寸之间完成笔法的丰富变化,这使得其笔墨语言更为精炼纯粹,饱含力量。

在色彩运用上,《敝帚自珍》展现了吴昌硕对传统设色的大胆突破。牡丹一开中,他使用鲜艳的西洋红直接点染花瓣,这种当时颇为“前卫”的颜料运用,与传统文人画淡雅设色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色彩的实验精神,来自吴昌硕对海派绘画商业环境的适应,更源于其对赵之谦“重彩大写意”传统的创造性发展。在题跋与印章方面,《敝帚自珍》堪称吴昌硕艺术综合修养的典范。每开题款不仅内容与画面相得益彰,其书法本身就成为构图的一部分,这些文字元素与图像之间形成了微妙的互文关系。譬如描绘葫芦时,题“不知葫芦中卖何药”,当呈现菊花时,题“墙根菊花可酤酒”。吴昌硕将诗、书、画、印四艺熔于一炉,使每开册页都成为可读可赏的综合性文本,这种“文人画”的当代转化,正是海派艺术的重要特征。

吴昌硕(1844~1927)

田园风味

设色纸本  立轴  1921年作

113.5×50cm  约5.1平尺

题识:菜根长咬坚齿牙,脱粟饭胜仙胡麻。闲庭养得秋树绿,坐摊卷轴根横衰。读书读书仰林屋,面无菜色愿亦足。眼前不少恺与崇,杯铸黄金糜煮肉。辛酉秋,七十八叟吴昌硕。

钤印:吴俊卿、苍石、园菜果蔬助米粮

题签:田园风味。昌硕府君精缋,戊辰冬仲,安吉吴东迈谨题。钤印:吴迈

说明:此作品附吴东迈木盒题签。吴东迈(1886-1963),吴昌硕第三子,承学家,书画俱擅,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协会员。撰有《吴昌硕》一书。

出版:1.《吴昌硕纪念展》P7,二玄社,昭和五十二年七月(1977年7月);

2.《吴昌硕画集.上卷.花卉蔬果》P72,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年6月;

3.《艺苑集英:宝龙精选中国书画》P60,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2月。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300,000-500,000

出 版

白菜自古就有“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之美寓,且又谐音“百财”而寓意财富吉祥,因而成为艺术家所热衷之题材。

本幅《田园风味》写白菜、萝卜,亦是吴昌硕艺术创作中的常用题材。他曾言:“葱蒜鱼肉损肝肺,咬之不厌唯菜根。”一次,其诗友沈石山向他索画,并特地嘱咐要画日常蔬菜,原因为:“真读书者,必无封侯食肉相,只咬得菜根耳。”吴闻后“感慨系之”,并题诗曰:“咬得菜根坚齿牙,面无菜色愿亦足。”以此反映其生活中的自我勉励与鞭策,以及对清白、朴素精神的追求。

此作画面单纯质朴,两棵白菜斜倚在方石上,肥厚丰硕,萝卜则脆嫩小巧,蘑菇随意勾勒,水墨鲜灵。状物自然肖似,设色清新鲜丽,洋溢着田园风味。本幅用笔轻松自然,笔酣墨饱,富有金石气息,得其天趣,实为缶翁作品中雅俗共赏之典范。

题识:涧泉鸣咽树槎桠,夕照红翻数点鸦。老屋数如栗里,东篱底事失黄华。学周东村笔意,而古茂之趣殊别。安吉吴昌硕记。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归仁里民 说明:乐山堂蔡一鸣旧藏。蔡一鸣(1928-2021),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湖州,清甑雅集联合创始人,曾任中华文物学会第二任理事长,以“乐山堂”为堂号,自此闻名于收藏界。出版《乐山堂藏瓷》和《乐山堂藏中国书画》,收录所藏精品。作为亚洲最知名的收藏家之一,其收藏品一直备受瞩目。

出版:1.《乐山堂藏现代书画》(台北,乐山堂)P30、70,2006年7月。

2.《海派巨擘--吴昌硕作品集》P16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1月。

来源:1.日本私人收藏,附原木盒;

2.苏富比香港,中国书画拍卖,编号3,1989年3月。

▲注:1.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2.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此幅《仿周臣山水》画中乔木林立,烟露缭绕,两间屋舍掩映其中,题诗引用了陶靖节的典故,可知是描绘归隐山林之趣的图景。点染从容,笔调轻松拙朴,写意而富有节律,高旷清远的意境中又透着几分天真淡然。费念慈曾赞吴昌硕的山水画:“缶庐落笔有真趣,水墨自得天机深。”笔墨浑厚,气息俊朗,虽托古意,但“古茂之趣殊别”。树木的出枝、点景的勾画间皆可见其书法之用笔,清韵高雅,呈现出其独特个性的艺术风貌。

题识:早发不如图晚翠,故将墨汁写枇杷。画毕自读,颇类复堂姓江,自不知何自流入,可联也。乙卯夏,吴昌硕。

钤印:昌硕、缶翁、五湖印丐 说明:乐山堂蔡一鸣旧藏。蔡一鸣(1928-2021),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湖州,清瓶雅集联合创始人,曾任中华文物学会第二任理事长,以“乐山堂”为堂号,自此闻名于收藏界。出版《乐山堂藏瓷》和《乐山堂藏中国书画》,收录所藏精品。作为亚洲最知名的收藏家之一,其收藏品一直备受瞩目。

出版:1.《乐山堂藏现代书画》(台北,乐山堂)P28、68,2006年7月。

2.《海派巨擘--吴昌硕作品集》P7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1月。

▲注:1.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2.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300,000-500,000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杰出艺术家,是近现代艺坛的一代宗师。擅长大写意花卉,书法造诣极高。常以书入画,深得篆籀笔意,笔墨雄健苍劲,具有金石韵味。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这幅《枇杷》为乐山堂蔡一鸣旧藏,实属其晚年之佳作。不同于其他的着色枇杷图,以单纯的墨色绘就,更具清韵。枇杷树以斜半边构图、向上方延伸的态势与题跋位置相互呼应。墨色枯润有致、浑厚拙朴,将果实、果叶以及树干的丰富质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作品重整体,尚气势,“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笔法老辣,富有全石气息。

题识:1.长松一线袅飞泉,峰削云孤地势偏。何日俗尘风涤尽,呼龙苕上去耕烟。己未夏仲,吴昌硕。

2.爵觚盘敦鼎彝钟,掩映清光竹一丛。种竹道人何处住,古田家在古防风。己未五月廿又四日雨窗,安吉吴昌硕年七十六。

3.川村先生属,老缶。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半日村、吴俊之印、缶老、归仁里民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100,000-150,000

释文:好花朝雨湿,高树夕阳多。

题识:集猎碣字,丁巳春杪,时客沪上之禅甓轩。七十四叟吴昌硕。

钤印:吴俊印信长寿、恨二王无臣法

展览:1.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名家精品展(北京),2016年6月9日-6月20日。

2.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名家精品展(杭州),2016年8月16日-10月16日。

出版:1.《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展作品集》P24,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

2.《大时代·民国法书精赏》P127,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

3.《梓轩藏品藏字》P13。

4.《游心书画一玉堂藏中国历代名家书画集》P135,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5.《海派巨擘—吴昌硕作品集》P31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80,000-120,000

释文:菜畦阙处种桑麻,托命长镵伴岁华。且住湖州安吉县,绕门流水桂之花。剡溪风雪游乘兴,天姥云霓梦到家。技蛘几回谈往事,吹笳磨盾好生涯。赠沈楚臣。逆风船下古唯亭,一墖崑山驻晚晴。坐我无聊思酒盏,迎人欲笑见江城。狐蹲渡口听冰解,犬踏波心吠月明。好景前村今夜宿,橹声如雁落三更。逆风。长水绿复绿,旅情孤更孤。魂销秋一雁,天远下三吴。暮雨惊寒早,遥空逐伴呼。关心吾见汝,珍重在江湖。雁。

题识:安吉吴昌硕。

钤印:吴俊卿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40,000-60,000

题识:岁寒相交。丙辰冬月,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三,客海上禅甓轩。

钤印:吴俊长寿、仓硕、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出版:《吴昌硕作品集》P21,东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120,000-180,000

题识:赤珠霞。甲子冬,安吉吴昌硕时年八十一。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大聋

出版:《近代中国画10》P16,艺术图书公司,1983年7月。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100,000-150,000

题识:梅梢春雪活火煎,山中人耶仙乎仙。丙寅秋,吴昌硕苦铁画于一角楼年八十三。

钤印:俊卿大利、昌硕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80,000-120,000

题识:色如美玉丰神好,香与幽兰气味同。庭院笙歌初散后,亭亭一树月明中。乙卯冬秒安吉吴昌硕。

钤印:吴俊长寿、仓硕、小名乡阿姐

题跋:玉树迎风占早春,良工不肯画全身。谢家子弟知多少,只数当头一两人。风来月佩紫霞绅,秀质亭亭似女神。要使春光常在目,自和残墨比洛城。田林精舍朱梅村识。钤印:梅村

说明:题跋者为朱梅村(1911-1993),名德璘、又名兆昌,号梅邨,别号花野渔人,又署独眼半聋居士。初师名家樊少云。13岁起随舅父吴湖帆学画,后与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千、冯超然等前辈一起组织正社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40,000-60,000

题识:九畹偶讬根,且避当门种。国香共怜,不比牡丹宠。吴昌硕画于沪,壬戌冬年七十又九。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鹤寿

▲注:此作于2025年4月30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估价:RMB 80,000-120,00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9d83545d71cefe63c7631664fcba3953.png

吴昌硕84岁时在西泠印社锦带桥上留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fd094a595e275a3ee14927103104555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