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园小路有诗情
2025-06-11 11:52:01 张光福
文/张光福(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罗贻曾就读于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美术学院,专攻风景画、肖像画。1960年毕业回国后潜心从事教学和绘画创作。罗贻同志到过新疆、西藏、内蒙、广西、云南、湖南等省、区的许多民族地区。他在奔波中寻找画景,努力捕捉大自然的诗情,以对民族地区山山水水的满腔激情,画了很多富有特色的风景画。民族地区的山乡景色与城市风光相比,似乎没有后者那样华丽,但在罗贻同志的绘画中,却分明让人看到蕴藏在朴素的山乡景色后面的神韵,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诗意。
罗贻同志在湖北江汉平原劳动和生活过,出于对人民生活的执着热爱,对那里的池塘、小路、天空、小树丛、朝霞和夕阳,他都贪婪地使之再现到画面中来。他以多变的调子,突出光的描写,使其层次丰富,笔触像激进的音阶一样。从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画家激昂的热情和灵魂的火焰。这种对生活的火一般的热情是十分可贵的。
创作风景画,应该有它独特的表现技巧。罗贻同志按照自己的方式,以独特又明快的“自我感”来洞察大自然,努力把强烈的感情倾吐在画面上。基于这一点,他强调画风景应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并且在温暖中呼吸到这新鲜的空气,所以他的大部分风景画作品,画法以暖调子为主,先打底色,再在青草、绿树等景物之中,多以翠绿加点棕黄,光的效果显得丰富,给人以暖烘烘的印象。像《河北平山柏树湾》,画的是薄暮中的北方风景,取景很朴素:水磨、流水、山谷、堤岸上几个来往的人物。可是罗贻同志刻意描绘了从山谷中折射过来的夕阳黄辉,使之披露在所有的自然景物上,整个画面柔和、明朗,背光部分显得沉静,色彩更加厚实。可见,风景画固然从题材中探索诗意,也要从光的描写,暖调子的变化中,抓住和弦以补诗情。我看这是罗贻画作的突出风格。
罗贻的肖像画作品,描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形象,具有新奇的魅力。笔触爽快,色块厚重,以朴实的手法,描绘了对象的精神气质。这种审美的直觉,是画家长期与兄弟民族人民如兄如弟的生活中形成的,使我们看到了形体、结构、精神气质相统一的作品。的确,悟入必到工夫中,忆罗君当年在雪山、在草原“寻她千百度”的精神,值得敬佩。
春华秋实,罗贻同志在艺术的领域已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我们期待着他继续探幽触微,“更上一层楼”,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责任编辑:罗亚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