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华韵:情出本真——感《石云读画诗集》

2025-06-11 10:31:02 华韵 

时下,能为文的人不少,能作诗的恐不多,何况是旧体诗。石云先生尚古意,慕古风,眼花缭乱之境中潜心旧体诗创作,确令人肃然。又专为一体,读画入诗,尤见巧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6911a5d5ca427ff5dd2096e0e2e82fb2.jpeg

中国的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它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诗和画妙合而凝、契合无间、浑然一体,意境上成为画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诗丰画意、画添诗韵、相得益彰。当然,许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虽不题在画上,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诗。石云先生这些读画诗,当属其中。

题画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石云先生这本读画诗集,所读之画基本为山水自然风物,私以为固然造化钟神秀,但醉翁之意当不在酒,而在其本真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185a31c647b6c1039a2141d5f411b2df.png

言为心声,诗为己志。在全部100首之多的诗中,其他全为“读XX”,唯一首题为“梦读”,可见其特别:

梦读东坡《红竹图》

红竹墨花三翅鸟,

卷云木石意疏疏。

真真假假无关事,

梦影苔痕一笔涂。

不由想到庄周梦蝶的故事。但显然诗人与庄周不同,庄子醒后惶惑,不知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而诗人说“真真假假无关事”,何必纠结许多,且将“梦影苔痕一笔涂”,其意恣肆,其情洒脱。庄子借梦寓意哲思,诗人又何尝是就梦说梦,而当是借梦传达一种人生态度,“卷云木石意疏疏”,云卷云舒之际心要自在,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挥洒当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675fcd9421d32a391afe6735b44e087c.jpeg

先说这竹,画竹的不少,但多为墨色,这朱竹确为罕见;再说这人,苏东坡何许人也?乃“朱竹画”之鼻祖。相传苏东坡流放时,以书画诗酒排解心绪。一日醉后,想要画竹,但砚中无墨,便以朱砂调水代墨,画出了绘画史上第一幅“朱竹图”。友人见此画后诧异,问道:“世间何有朱竹?”,苏轼反问:“既无朱竹,可有墨竹?”苏轼的洒脱不羁、随性天然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朱竹”。自此,文人间逐渐流行起这类绘画。成就“朱竹”本是偶然,但一时救急却成了风尚当不是偶然。想来应是人们既识“朱竹”之不俗,亦推崇“朱竹”创造者之精神。与“墨竹”的淡雅清逸相比,“朱竹”给人以华贵高雅、不沾尘俗的美感,而苏轼之才学品格自毋庸讳言了。书贵格高,画亦如此,诗亦如此。石云所读之画皆历代名家所作,东坡朱竹是东坡画之翘楚,而石云能挑中赏读可见志趣之同,由此而成的诗也着苏轼之气韵,亦是诗人之本真。

由此看去,100首诗作,不论是读画还是读画家,都展现诗人与之契合的真我风采。读画,有“溪山兰若图、秋山问道图、幽谷图、松月图、墨兰图、林峦积翠图卷、云橫秀岭图、溪山萧寺图、丹崖翠壑图、梅花蕉叶图、墨荷”,松兰梅荷君子如立、山水云月心境澄明;有“临流独坐图、洞庭渔隐图、青卞隐居图、松山归隐图、夜坐图、月下吹箫图、策仗行吟图”,修身自持、淡然清净。读画家,“读黃公望、读李公麟、读范宽、读倪云林、读沈周、读唐寅、读文徵明、读陈道复……”,黃公望归隐忘机、李公麟襟怀超脱、范宽宽厚豁达、倪瓒人品高逸、沈周恬淡温和、唐寅潇洒倜傥、文徵明清风傲骨、陈道复放逸不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f7cdc061990aa70ccbdb218e0a0bddb0.jpeg

诗表现的不是观,而是观感;不是情,而是情感。凡此种种,哪一首又不是诗人自己呢?虽曰读画,实为抒己啊。

题画诗得之不易,欲工尤难,贵在诗传画外意。此集诗旁并未附画(揣测大概出于很多不便的考量),只能单独欣赏诗作,遗憾不能尽兴之余却又生出意外之喜,盖画外之意已出。

2023.10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3eb6757107ba099ba4ea10ad132cb2ea.jpeg

石云,本名任建国,别署易简、枣庐,1964年生,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客座教授。先后师从董锦璋、梁归智、李元茂、金林观诸先生。著有《周鼎唐香清韵袅——古典文学赏会》《石云诗草》《石云诗书》《石云诗书合集》《江山行吟诗卷》《石云品画诗集》等。其诗文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草堂》《扬子江》《黄河》《诗潮》等刊。冯其庸评价曰“读石云先生诗,在晋唐之间。有古意而无今人俗笔,足为难得。夫诗者性灵之外宣也。身处俗世而出尘不染,举世几人能到?今予得此古音,实称大喜,真空谷之也。”有“月满耕山”“春风无限意,一夜到君旁”“一丸凉月照空山”等诗句名世。「新古典主义文人艺术代表」,被誉为当代王维、荆浩。

2014年、2022年山西省作家协会分别两次为其举办诗歌研讨会。2023年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法院为其举办《石云品画诗》出版研讨会。

曾举办大型个展“月满耕山——石云诗书展”、“江山行吟——石云读画诗书展”、“与山水近——石云诗书展”“春风无限——石云诗书展”“石云诗笺展”“诗染云烟——-石云诗书作品展”

(责任编辑:罗亚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