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第二届燕郊双年展 工作室开放单元参展艺术家介绍&访谈 黄莎莉
2025-06-18 14:12:10 未知
燕郊双年展工作室开放单元
单元导言
燕郊,作为一个临近北京的卫星地区,所在的北三县在地图上看是被北京和天津包围着的但又属于河北省。燕郊的地理位置本身便处于一种悬浮的状态,这种地理上的“非地点”反映出的是一种身份的模糊和文化的交错,恰似当代艺术中无固定中心的多样性与流动性。艺术家工作室的变迁与流动,与社会上许多行业的转移有共性。无论是成本因素,还是资源的可得性,都起着主导作用.这些变迁伴随着城市改造和产业升级,最终流向了适合生存与发展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燕郊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象征。它代表着艺术家们能够继续创作的地方,一个适合生存、满足成本和资源需求的空间。在燕郊,这个充满生机的河北小镇,高楼林立,在艺术家们各具特色的创作空间里,感受到了他们稳定的情绪、安心的创作状态以及看到了他们为艺术事业而努力生活的样子。
策展人|于芷若
策展助理|李恣搏 阳依宸 刘欣竹
邹佳贝 杨林欣
展览时间|2025年5月25日-6月29日
地点|河北燕郊及周边
工作室
展览介绍
《火凰∞巨喙》是巴拿马华裔艺术家黄莎莉(HUANG SALLY)融合多重文化记忆与视觉语言的创作结晶。在她的笔下,美洲热带的原始基因与东方古老的灵魂相互激荡,彼此交融。作为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莎莉在探问:巨喙鸟那绚丽的羽毛,是否也能承载被殖民历史中受伤植物的记忆?而火凰,在烈焰中涅槃重生,于当下这个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又会焕发出怎样全新的精神面貌?
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段横跨时空与地域的心灵旅程。它们引导观者穿越文化的边界,感知彼此共享的情感纽带——对美的追寻、对生命的敬意、对永恒的渴望。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黄莎莉的艺术实践向我们提示了另一种可能性:文化差异不再是隔阂,而是一座座通向理解与共鸣的桥梁。
艺术家介绍
作品介绍
Entre el Pacífico y el Atlántico (两洋之间)
Acrílico sobre tela, Mola de la Etnia Guna, Panamá
布面丙烯、巴拿马库纳族莫拉手绣
200cm x 280cm 2019
“两洋之间”描绘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交汇处独特的自然景观——从航拍图像中可见,两洋海水因泥沙、盐分与微生物组成不同,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明显分界。作品中,海洋生物自在畅游在两洋之间,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处。色彩丰富、节奏鲜明,并巧妙融合了巴拿马库纳莫拉的手工刺绣,增添民俗趣味与艺术创意,展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之美。
《新百鸟朝凤》(1), 综合材料, 200X150cm, 2019
《新百鸟朝凤》(2),综合材料,200X150cm,2019
作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百鸟朝凤、山水、花鸟等)与拉美艺术风格,以鲜艳色彩、饱满构图,展现多元文化碰撞下的东方意境,传递对故土文化的眷恋与创新表达。以“百鸟朝凤”传统题材为基底,花鸟、山水元素构建热闹且富有生机的画面,色彩明快浓烈,鸟儿形态各异,似在演绎一场自然欢歌,既呼应传统祥瑞寓意,又借现代艺术语言赋予新活力,展现对生命、和谐的向往 。
Renacimiento del Nirvana03 涅槃重生03
布面丙烯,180 x 150cm,2023
Renacimiento del Nirvana09 涅槃重生09
布面丙烯,180 x 150cm,2023
Renacimiento del Nirvana10 涅槃重生10
布面丙烯,180 x 150cm,2023
“涅槃重生”系列借色彩情绪构建视觉张力,红的炽烈似重生火焰,蓝的沉静如涅槃境域,灰的克制藏蜕变力量。画面借助“凤凰”等重生象征物的抽象形态进行艺术化拆解,触碰“毁灭 - 新生”的精神内核,是东方涅槃哲学与西方抽象表达的融合,诠释生命循环、挣脱桎梏的永恒母题。
艺术家访谈
关于第二届燕郊双年展
燕郊艺术生态地图
关于总策展人
(责任编辑:罗亚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