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博美2025十周年春拍 | 石不能言最可人-苍林·天工之痕

2025-06-24 14:49:02 未知

北京博美2025十周年春拍

预展:6月24-25日

拍卖:6月26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雅昌拍卖图录APP可同步参拍,点击北京博美2025十周年春季拍卖会进入。

bf0a79c30a61cd49932fc79c4c7110a7.png

LOT.501

“擎霄峰”

英石立峰清供(原配紫檀木整雕涛水式器座)

石高 60 厘米|总高 66.5 厘米

RMB: 300,000-600,000

edf6961a5d096af58ce810933393546e.png

天然英石,不加雕琢天然成形。

石表包浆沉郁,

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

磨蚀润涩交织,甚为美观,

带有蜡质般的光泽。

其形如柱倚天,下瘦而上稍阔,

整体一峰峭竖特起,

有一柱擎天之状,

直入昻霄之势,意蕴苍孤,

又不乏灵动之趣,可谓是,

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挂其间,

观之仿佛飞云白浪,云海之想,

置于厅堂书房则增添文雅气息,

文人因物联想,常可驰骋文思,值得珍之。

cdd9ab00148c0af45ee143f2996ebb37.png

3cb02a1d886cbc6f2be87b241cdc95a5.png

英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英德山一带,

因地而名“英石”。

自宋代起,英石即是

文人赏用的珍玩雅设,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

“英州石山,

自城中入钟山,

涉锦溪,至灵泉,

乃出石处,有数家专以取石为生。

其佳者质温润苍翠,

叩之声如金玉,

然匠者颇秘之。”

由此可见,一方上好的英石,

在宋即已是不轻易示人的秘宝。

9a92a63dd2fda65788fa211af540354d.png

此英石硕巨,自根往上,

崎侧稍折,一派傲骨之相,

山石如此险峻劲挺,甚为少见,

瘦至如柱,或有山川滋养。

柱状之石,颇不易得,

采办之时,稍有震动,

既有断折可能,能够流传至今,

造物神奇,自有灵异呵护。

范成大《天柱峰》云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塿何由攀”,

即是称赞如柱擎天,

一峰峭竖之石。

1b3cd9f2bf8fdb94758e6dc516cefedc.png

edb114f1126dd704f188607015c5aeb4.png

c91669a318e271556149a7a72a81a31d.png

此石之妙,更在其原配随形底座,

契合赏石之形,方能使其成

此奇巧诡谲的观赏姿态。

底座乃精择紫檀为材,一木雕成,

作涛水翻涌,浪花四溅,波纹线条繁密,

浪头弯卷,繁而有序,与主体供石动静相宜,

显然经过匠人之细心经营与巧思。

紫檀座本身深紫而近乎黑漆,光润莹泽,

于枯皱石质相配,相得益彰。

古代赏石得配原座者,十中难存一二,

此件原石原座保存至今,更属难能可贵。

61ac82a8465837578b61019de2863bec.png

英石与灵璧同属古代文人赏石中的名品,

而英石之硬度较灵璧石稍低,

产自山石泉涧中又易受冲刷,

因而英石之皴皱镂洞胜于灵璧,

奇姿险貌尤为丰富。

英石之奇巧灵动,早见于唐朝诗文。

有宋一朝,有以巨石入大幅画轴,

取其小中观大、幻化无穷。

明人吴彬(活跃于 1583-1626)

尝画《十面灵璧图》,

米万钟(1570-1628 后)题跋,

售于纽约苏富比 1989年12月6日,

编号 39,十面皴皱奇廓,尽展无遗。

曾见于拍卖者,有明清年间二例,

皆为翦淞阁旧藏,

售于香港苏富比2017年4月4日,

及2015年4月5日,

拍品编号 3013、2844. 另见一宋例,

为北京保利 2015 年 6 月 6 日拍品,高约 57cm,

成交价 RMB 3,565,00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f1c6cde37c707b3163ea8a942fbd80ad.png

翦淞阁旧藏(左)

北京保利 2015 年拍品(右)

4258c92a1c1f76fe0036c7a6c802066d.png


e8a91c615bd66bdaa1fb69a21bbb2381.png

LOT.502

“上升峰”

阮元藏题英石清供(原配黄花梨器座)

款识:阮元、梁章钜赠、胡养田刻

石高 56 厘米|总高 64 厘米

RMB: 1,800,000-2,800,000

南宋杜绾《云林石谱》:

“英石,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

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

一微灰黑一浅绿,各有峰峦,

嵌空穿眼,宛转相通,

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

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耸拔,

多棱角,稍莹澈,

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

采人就水中度奇巧处錾取之。”

83d52a109c5af2f6cc66b31eb58c1549.png

4a89b136be410ddd11c1d7128224f41e.png

d14ab90a354c077796c0b2eb651fd81f.png

上海博物馆藏 明 孙克弘 云林石谱图卷(局部)

715e05e2d4ca453ed88c85d8ac189aca.png

ab310573e4f9b84beeb43c85ffe85ec2.png

b63dc49926e59f1b909cf26b3bffccce.png

此英石清供,石形奇峻,

石势生风,气象万千,呈奇峰怪谲之态,

石根稳硕沉着,顶部向两侧倾出,

具挺劲之苍,灵气相合,如惊涛拍岸,

奇险而亦具动态,

又如舞者水袖迎风而举。

观者视角之不同亦可

使石形产生诸般变幻,

有缩奇景于案头之妙趣。

其色青灰,间杂白色石脉纹理,

当为英石之上品。

视其石质,又满布皴褶沟壑,

原生皮壳干皱枯瘦,如石斫水削而成,

更得天成的奇巧玲珑之姿,洵为文房案前之奇赏。

27719b68d127f4ee743fb2d89ea04b3d.png

此石附有原配底座,座侧以刀代笔,

阴刻隶书题识,其行距、间距疏密得当,

书体拙古钟见清秀俊朗,文曰:“上升峰。

吾乡城南有石九峰名园胜迹,

凡道经此者,无不摩挲其间,

又张君桂岩有十三峰草堂,

系截抚黄山名胜耸峭离奇,大小相间,

犹为奇品 比襄阳之拜石其青廉之操,

可与古心并驾矣。

今过访梁芷林中丞,见案头群列斯峰,

不知是马氏玲珑山馆之旧物,

亦不知是张君之十三峰也,芷林见爱而不舍,

将诸峰赠之予归赏识,岂非天然图画也,

因题数语,嘱胡氏养田书刻于左。”

后落款:“颐性老人时年八十又三记于南万柳堂。”

并镌“阮元”方章印。由此可知此石之来历。

638035c7186c247b9e7e7f6dc931e1b6.png

d41c907d485f961e218b610021717e47.png

727ddae519a83584b223c4370713c328.png

阮元(1764-1849),字伯元,

号云台、芸台,藏书楼名文选楼、

琅环仙馆、万柳堂等,江苏仪征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

授编修,历官浙江、江西巡抚,

湖广、两广、云贵总督,道光朝拜体仁阁大学士。

创办学海堂、诂经精舍,主持文坛数十年。

精鉴别,工金石考证。

刊刻《宋本十三经注疏》,着有《两浙輶轩录》、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

此品为阮元晚年之藏石。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

又字芷林,号芷邻,晚号退庵,

祖籍福建长乐,曾任江苏布政使、

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

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着诗文近七十种。

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

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b17bc93b8b063c9a904f4b785e2f2da5.png


e20eb10b030c6f7ad2c4c0da9b881bac.png

c333a34bb659c0305c36a6223be566b7.png

LOT.503

“岳起岫”

灵璧石横峰清供

(原配黄花梨雕灵芝纹器座)

石高 17.5 厘米|总高 33 厘米

RMB: 1,000,000-2,000,000

4971c12fb85c2ff9e6b9bcb8d200eb7e.png

天然灵璧,形如自然山貌横置,

数峰拔地而起,起伏连绵,

视之似有文人画中层峦淡远之境界。

有数峰头角峥嵘,如伏若踞,气势澎湃,

又如云海高山,俯瞰尘景。

石面苍灰色,结实皮壳,是岁月润泽之痕迹。

纹理嶙峋遍布,卧沙、水道、襞折、

胡桃壳纹悉备,石柱、深岫或凹穴纵横歧出,

石中白脉有如朝云之山岚,

岳起出岫,鬼斧神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12f639ccb73d96bbc691f8012ad1b0ca.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4bfa40d664cbc956f4fc5b6c417998fe.png

灵璧石系我国古代传统赏石之一,

产于安徽灵璧县磬石山北麓,

因石体造型多变,神韵天然,

体表肌理褶皱丰富多变,

具“瘦、漏、透、皱”之观赏之趣,

故多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4bfa40d664cbc956f4fc5b6c417998f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c44c523e8cc20e805cab85cb327bd790.png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施余泽 拜石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81d6727748eb1ab186ff00a1ca0ca21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37a21e7b9719450f5b71cd27f3d981c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98b9c849bbdbafdaabf677981ad405b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f8c8394e083b16e0cad5bdc60d692f4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2bfdbc79cf7143eefa26b564637d0f7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3c6d96b7cefe522b417de0ef2f67b49b.png

早在宋代,书法家米芾就因获得一灵璧石山子,如获至宝,曾以豪宅换得一尊灵璧砚山,甚至逢石必拜、怀石而眠,成为我国书法史、赏石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州拙政园里有一幅出自陆游诗词的对联: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一句“石不能言最可人”,

道出了古人品石玩石中的特殊审美观。

如此件赏石摆件,足具山川形胜,整器随形而作,展现出山石特有的机理和线条美感,处处有品,令观者游目骋怀,神游远方,省却登蹑之劳,极邀游之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18e4b092b13ad915cccab4fb8f963c1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c91669a318e271556149a7a72a81a31d.png

在灵动中见古意,在素雅间畅忧思。

正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

陈之于室,当属妙玩。

原配器座,黄花梨为材制成,

通体包浆沉厚,皮壳莹洁如玉,

呈色熟栗微红, 木之纹理华美清晰。

以透雕、高浮雕之法兼施并至,

雕灵芝枝干茁壮,

蜿蜒交错,果实大小皆具,

三两一组,簇拥之态,凸显祥瑞,

承石其上, 琴瑟和谐,其工之巧,

其构之精,颇可称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3c3e43382ca2586ab27a808ec5c2ef71.png

参阅:中贸圣佳,2020 年 10 月 16 日,编号 1519, “灵璧石山子”,长 54.5cm,成交价 RMB 8,050,000.

中贸圣佳 2020 年 10 月拍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73ebe76bbc65757ef613dd7246cdef8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fb43381f211593ba425e24cef26d94c0.png

LOT.504

“震鳞”

珍珠灵璧磬

石 24×50 厘米

总 66.5×28×71.5 厘米

RMB: 1,500,000-2,000,00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89ece7e47046d5b6c527685671a92ede.png

灵璧赏石,形似横云出岫,巨龙腾翔于霄。

其貌具象,龙有双睛,矮犄角,

长翘鼻,张口吐舌,躯体拱起,

龙爪上收,尾部下搭。

其体量硕大,色黑透青,

清润而坚,间有白脉笼络隐约可见,

结实皮壳,是岁月润泽之痕迹,

石表沟壑纵横,巉岩曲折,皴皱宛转,

皆自然生成,如此亦可状龙之鳞甲、肌理。

其正面略呈扁朴的弯弧状,

显然是为音效功能雕凿而成,

悬于磬架,更益于振声激扬,扣击之,

铿然有声,响韵悠扬,金玉共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2e13656ecd2479d8223efcc6f700941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7f9ec57f85f194037dbe12d50d6e635b.png

灵璧石,可为磬,亦可为山,

古来即有之,据《禹贡》记载,大禹时,

洪水横流,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曰“泗滨浮磬”。

战国时代,把灵璧磬石当作贡品,

又曰“八音石”,扣之有声,清润悦耳,

音色独具,非它物所能代之。

殷代古人利用灵璧石的独特音色制磬。

《晋书》记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

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

《宋史》曾多次记载历代皇帝来灵璧采石之事。

干德四年(966),议令徐州采泗滨石为编磬;

此后还有采泗滨浮石千余,以为垂磬,

这也说明了灵璧石对古代音乐曾有过重大贡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601b7665e5b05ae819f41e0ea91ef13f.png

造园名家计成(1582-1642),

于崇祯四年撰《园冶》一书,

内有〈灵璧石〉篇,

可供参照:“宿州灵璧县,地名磬山。

石产土中,采取岁久,穴深数丈。

其质为赤泥渍满,土人多以铁刃遍刮,

凡二三次,既露石色,

即以铁丝帚或竹帚兼磁末刷治清润,

扣之铿然有声。

石底多有渍土不能尽者。

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

或成物状,或成峰峦,巉岩透空。

其状妙有宛转之势,须藉斧凿,

修治磨砻,以全其美。

或一面,或三四面全者,

即是从土中生起,凡数百之中无一二。

有得四面者,择其奇巧处镌治,

取其底平,可以顿置几案,

亦可以掇小景。

有一种扁朴或成云气者,

悬之室中为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e733f7a6344afcabdcca6b7e4e3ad6c9.png

本品灵璧石磬即为《园冶》所提“扁朴成云”者。

此式“像生”灵璧石,清宫曾大量罗入,

《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载,

两淮盐政伊灵阿送到“灵璧石大小八十块”,

又奉旨将“灵璧石,着挑有像生的呈览”,

“随挑得有像生的大些灵璧石

十二块安在养心殿呈览”,

又奉旨“着刷洗干净烫腊再行呈览”。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载,

总管内务府大臣舒文

“将两淮呈进灵璧石八十块内除宁寿宫、

圆明园二处用过十块,

剩余七十块料估堆做高七尺、

下宽九尺山子一座,

画得小纸样一张持进,交太监鄂鲁里呈览,

奉旨着暂收,俟有地方时再行堆做”。

五月二十八日,太监鄂鲁里传旨

“着传与舒文,将堆山子灵璧石俱交德保、

中敏,在圆明园看地方安设,钦此”。

宁寿宫花园倦勤斋西曲廊灵璧石即属此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dded442ae822ea5565030e8a77bd579a.png

拍卖日程

尚古存珍— 古董珍玩专场

Lot 1000-1231

6月26日 9:30

经纬英华 — 古代织绣专场

Lot 2001-2121

6月26日 14:00

乾坤髹饰— 古代漆器专场

Lot 601-651

6月26日 16:00

秘境 — 佛教艺术品

Lot 701-759

6月26日 17: 00

苍林·天工之痕

Lot 501-504

6月26日 19:00

百代凝光—重要中国器物

Lot 801-837

6月26日 19:3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f46f7bdf6b5dacee9cffd60dcda39ffd.jpg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孟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