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大专场瑰宝齐聚|南京经典国际2025夏季艺术品拍卖会
2025-07-15 20:41:05 未知
本季南京经典国际2025夏季拍卖会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书画版块,将于7月18—20日在丁山花园国际大酒店举行。届时隆重推出《文枢——中国古代书画之夜》《最后一个中国画大师——朱新建艺术之夜》《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江山多娇——新金陵画派》《百年不孤——金陵四老书画》《半世风华——民国名士书画》《大家经典——中国近现代书画》《翰墨情缘——同一上款 同一藏家书画》《梵宇藏珍——佛教艺术精品》《明月——合作画廊专场》十大专场,八百余件精品书画,邀君共赏缣素琳琅汇流派云屯之盛,钤朱粲列证丹青渊薮之珍。
第二阶段是当代艺术版块《临界——亚洲当代艺术夜场》,将于8月1—2日在南京城市名人酒店43层举行。当代版块分为四个主题:当代绘画、当代书写、原生艺术以及当代观念艺术。
《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
“艺术南京”作为经典国际最具地区性的品牌专场,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经典品牌”,本季是第34次推出该专场,汇集了喻继高、孙晓云、徐乐乐、周京新、薛亮、方骏、言恭达、管峻、赵彦国等当代艺坛大家,本专场始终坚持“精品为王”的征集理念,作品均来源可靠!
其中孙晓云主席的杜甫《秋兴八首》《梅兰竹菊诗文四屏》更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周京新最具代表性的“水浒人物”四屏、方骏的“方家山水”、薛亮的“薛家样”等等,群星璀璨,精彩纷呈,敬请关注。
013
孙晓云 梅兰竹菊诗文四屏
水墨纸本 镜心 96×45cm×4
014
孙晓云 杜甫秋兴八首
水墨纸本 镜心 直径35cm×8
020
方骏 种豆南山
设色纸本 镜心 122×55cm
008
薛亮 静夜图
设色纸本 镜心 68.5×84.5cm
033
赵彦国 老子道德经屏风
水墨纸本 泥金屏风 172×61cm×6
展览 1.“诗书养气—赵彦国习作展”,雨花美术馆,2023年。
2.“墨香咫尺—赵彦国迎春书画展”,南京仁恒十竹斋艺术中心,2025年2月。
《最后一个中国画大师——朱新建艺术之夜》
南京经典国际拍卖深耕朱新建作品市场近廿载,亲历其从争议到殿堂的传奇历程。
自2013年国内首个朱新建书画专场《幻声空色》的推出,到《最后一个中国画大师》专场的空前成功,市场见证了他笔下“美人江湖”如何冲破市场冰河,《高士四屏》创下253万元成交的里程碑。今日,当我们重聚其美人、花鸟、山水、高士四象精华,不仅是对大师的致敬,更是对艺术品市场的庄严预言:“朱新建现象”必将在艺术品市场再火三十年。
095
朱新建 少女
布面油画 80×100cm
出版 《朱新建画集》,南京王朝文化艺术有限公出品,1999年。
著录 《菊花酒词—朱新建作品集》P20,南视觉美术馆,2025年。
096
朱新建 盆花
布面油画 60×50cm
出版 《朱新建画集》南京王朝文化艺术有限公出品,1999年。
著录 《菊花酒词—朱新建作品集》P18,南视觉美术馆,2025年。
053
朱新建 花鸟
设色纸本 镜心 53×67cm
著录 《菊花酒词—朱新建作品集》P33,南视觉美术馆,2025年。
057
朱新建 山水写生
水墨纸本 镜心 33×34cm
著录 《菊花酒词—朱新建作品集》P101,南视觉美术馆,2025年。
《文枢——中国古代书画之夜》
南京经典国际自2016年《大美——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开始,深挖古代书画资源,逐步打造了“明清金陵画坛”、女性绘画、扬州八怪等特色主题专场,地域风格和个性特色成为了近年我们一直持续推进的专题。
2025年的经典国际夏拍,我们继续主打“金陵八家”版块:
金陵画坛的先驱画家如胡宗仁的《云烟山居》,朱之蕃的《题赵孟頫画四骏图》、胡士昆的绫本兰竹,高岑的老师七处和尚的巨幅山水等,尤其稀见;泥金立轴的龚贤《仙山楼阁图》,风格典型,品相一流,流传至今三百多年依然温润如玉,色泽精美;“金陵八家”核心人物的龚贤、张修、吴宏、樊圻、高岑、武丹等的山水作品齐集一堂,相映成辉;金陵第三代画家龚贤的弟子吕潜的《清溪图》、樊圻的儿子樊云,樊圻的弟子秦涟;人物、鞍马名家周璕的巨幅《墨龙图》等如此众多的金陵画坛名宿历经沧桑变化,三百多年后又重新聚首金陵,实为金陵盛事,当美酒盈樽,引吭高歌,快哉千里。
女性绘画版块:左锡璇六米多的《花蝶图》长卷,每帧花蝶各具情态,生动鲜活;女性绘画多以花鸟题材为主,山水少见,曾见北京拍场明末黄媛介的四帧山水如稀世之宝,成为大家哄抢的对象,可见女性画家的山水题材备受关注,金淑的这套仿名家《山水八开》,风格逼真,娟秀从容,为目前市场仅见;还有李珏的《花卉六屏》,吴艮的《树荫狮戏》、吴应贞的《荷花》、程蕙的《多子图》等四十余件女性绘画的作品。
除了“金陵八家”专题、明清女性绘画专题外,还汇集了明代“吴门四家”之首沈周,“扬州八怪”的陈撰、黄慎、高凤翰,以及乾隆帝、董诰、何绍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清代帝王名臣的书画作品。其中沈周的《吴中山居图卷》是为本次古代专场的重点,全卷画出山村水郭、渔耕樵读、山容秀润、笠泽成湖、亭台水榭映带其间的苏州“吴中”景致。扬州八怪的陈玉几《梅花册手卷》,清雅脱俗,孤高自赏,尽显梅花百态,似与陈氏从不卖画孤独一生的境况相印证,可称为陈撰作品中的上品。
122
龚贤 仙客楼居图
水墨金笺 立轴 76×43cm
题签 明龚高士柴丈仙客楼居图真迹金笺本立帧。太岁在屠维大荒落(1929)六月十日,酷热雨过,寸草题于南越木刻斋。
签盒 明龚高士半千《仙客楼居图》金笺本小立轴。己巳春海王村所得,南海关寸草题。
备注 1.民国著名收藏家关寸草题原装木盒。
2.此画复制品被龚贤纪念馆陈列并永久收藏。
出版 1.《艺林旬刊》第四十二期,1929年2月。
2.《凝望半亩》(纪念龚贤诞辰四百周年)P23,2019年1月。
著录 《龚贤·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P215,萧平、刘宇甲着,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
龚贤(1618 - 1689),字半千,号野逸,江苏昆山人。居金陵清凉山。工诗文、行草。山水取法董源、米家父子、吴镇、沈周等,与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为金陵八家。
龚贤对于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实际上是很大的。我们在研究龚贤的时候发现,他早期曾经跟董其昌学过画。那时候他只有十几岁,他对于南宗绘画,对于中国文人的山水画,实际上是研究很深的,那么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张作品《仙客楼居》,他画的是个仙境,他是由白龚往灰龚过渡的这个阶段的作品。在龚贤整体的作品中间,数量是偏少的,所以愈发的感到珍贵。
这张画还有一个特点,它是用一种金笺来画的,明代的晚期金笺纸是偏红的,所以这种金笺又被称之为“红金”,也可以称之为“赤金”。这红金是这个时代的特殊标志,用金笺画跟在纸上画或在绢上画的难度比还要大一些,这张红金保留到今天完整如新。他画的属于仙山楼阁,楼阁完全是空白,这是龚贤特有的一种手法,所以宫殿这一块全部空勾留白,其他地方都处理成黑色的或者是灰色的调子。我们远远地看过去,特别醒目的就是这个留白的宫殿,那么这是一个属于烘云托月的手段。这张山水画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前到后一共有六个层次,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们说它的妙处在哪里,第一是它的用笔,在金笺上用笔比一般的纸要滑一点。所以笔要留得住,要沉着是有难度的,但是龚贤在这张画上,我们看到他的所有的用笔清清楚楚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笔都是温文尔雅但是圆而厚、有篆书的意味,它的疏密一层层有起伏和变化。其二,我们讲就是它的渲染用墨,龚贤的所谓积墨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干净透明,中间是有厚度,即使在最黑的墨中间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空气感这就是一种造化。这张画中间他用了大的点子和小的点子,这里面都有多变的晕染。龚贤的这些点全是饱满的圆的,它是灵动的,但是它又是厚重的。所以龚贤的这张作品无论从章法、构图、从这个笔墨的处理、从这个层次的清晰、从境界的营造我们讲都是完整、完美的一张山水画。
中国绘画中间讲究诗和画的结合,在它的左上角龚贤题的一首诗,他的字写得是很有特点的。所以我们讲龚贤的这张画实际上是诗、书、画三绝,而且完整如新,在经历三四百年之后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张佳作,让我们赏心悦目,实在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事情。
——萧平(中国著名书画家、鉴赏家)
111
龚贤 深山柴扉图
水墨纸本 立轴 23×53cm
备注 萧平先生题跋。
题跋 邻近不须通行简,酒香先已出柴扉。此半千龚贤上人作也。写山庄雪后,寒林柴扉尽是皑皑积雪,萧瑟之严冬景也。作者题句却透出人间酒香,远出乎阅者之意料。龚贤,十七世纪金陵山水一大家。周亮工称其性孤僻,与人落落难合。其画扫除蹊径,独出幽异,自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信不诬也。半千山水笔健墨厚,境界幽奇,独立画坛,开金陵一派,尤以积墨之妙独步画史。世人多知其用墨深入,谓之黑龚,而不知其用笔之佳妙。方折中含圆浑,波动中寓稳健。斯作几无渲染,无一笔不显现,全在用笔上见功底,全是纵横的线与浓淡的点。黑与白、虚与实的妥帖经营,正是半千先生之匠心独运。时庚子夏月,爱莲居雨窓观识,戈父萧平。
104
张修 松山书屋图
设色纸本 扇面 16×52cm
张修,字损之,明末清初吴门长洲人,后迁居金陵,成为清初金陵画坛的重要成员,“金陵八家”的最初版本中他被推为八家之首。
周亮工《读画录》记载:“性狷介,自开三径于鹫峰寺侧。篱落幽然,花竹静好,偶然欲画,伸纸为数笔,倦则弃去,最不耐促逼也。工山水、花草、虫鸟,更好绘藕花,人争购之。君常独坐鹫峰钟楼,反扃其户,不闻声息,遐想云外,肃然吮笔,宜其落纸皆非凡近也。”这是友人对张修最详尽的记载,也是目前为止最为可信的资料。
“八家”可考的源头,始见于王弘撰(1622-1702)编著的《西归日札·善画八大家》(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刻本),成书较早的周亮工《读画录》虽然收录了张修在内的诸位金陵画家,但并未明确出现“八家”之说,而录入“八家”的方志(乾隆《上元县志》嘉庆《江宁府志》)皆晚于王本。
《西归日札》记载的周亮工“八家”以张修为首:
“金陵之以善画名者众矣,而周栎园(周亮工)司农独标举八人,曰八大家。则张损之(修)、谢仲美(成)、樊浴沂(沂)、吴远度(宏)、樊会公(圻)、高蔚生(岑)、胡石公(慥)、邹方鲁(喆)也。其时有叶荣木(欣)、盛白含(丹)、施雨咸(霖)、盛林玉(琳)辈,八人者不能过之,乃不与焉。”
王弘撰是陕西华阴人,明亡后放弃科举,游历于江浙二十余载。他仅比周亮工年少十岁,既是同辈,客金陵时又与周亮工交好,不但题跋过周的藏画, 所撰《砥斋集》还收有写与周亮工的尺牍,皆以极敬之语出之,直呼“今之世,如先生者几人乎,殊可叹也”。
远观此图,深松高挺,山石嶙峋,峻拔连绵,房舍掩映其间,十七世纪的金陵风貌扑面而来。构图、风格都极类吴宏、高岑、樊圻、邹喆之辈,无怪周亮工把他们视为金陵绘画的代表。
105
吕潜 清溪图
水墨纸本 扇面 17×49cm
鉴藏印 宫子行玉父共欣赏(朱) 宫子行同弟玉父宝之(朱)
备注 宫本昂,廉泉、吴芝瑛夫妇递藏。
宫本昂(1821-1874),江苏泰县人,字子行、紫珩,号千里,室名延蝶仙馆,是明末名士宫伟鏐(字紫阳,一字紫玄)的后裔,晚清的大收藏家。其弟宫昱,字玉甫,玉父。兄弟二人精于鉴赏,收藏历代名家书画极富,其中扇面就有一千余叶,编为《书画扇存》六集。上至明唐寅、文征明、沈周、仇英、董其昌、王建章,下迄清高士奇、查继佐、毛奇龄、龚鼎孳、刘墉等乾嘉诸老,八百余家书画真迹,几乎囊括了明清两朝所有书画名家。
宫本昂与廉泉为亲戚,又有同好,宫本昂病卒前,嘱咐夫人孙婉如将其藏品扇册装入十二个书箱留与廉泉,囊括明清名人书画共计一千零五十三叶的《书画扇存》为廉泉所有。廉泉得后珍若拱璧,还将扇册带往东瀛展览,引起不小的轰动。1911年,廉泉编成《小万柳堂明清两朝书画扇存目录》出版,端方为其作序,被端方盛赞为「宇宙之奇观」。
吕潜(1621 - 1706),字孔昭,号半隐、石山农,四川遂宁人,居金陵。明末清初画家,“金陵八家”之一龚贤弟子。擅山水,承董源、米芾笔意,兼工花卉,风格苍润简淡。明亡后隐居不仕,与程正揆、髡残并称“清初遗民画三家”。
112
武丹 梅花书屋图
设色绢本 立轴 86×45cm
出版 《晋唐宋元明清名画大观四》图60,中华书局,1935年。
武丹(1662 - 1721),字衷白,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清代山水画家。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上元县志》评定陈卓、吴宏、樊圻、邹喆、蔡霖沧、李又李、武丹、高岑为金陵八家。
其作品以工细严谨的笔法见长,笔墨清劲不苟,设色沈着典雅,画风兼具工笔与写意技法。康熙年间创作活跃,现存传世作品《梅花书屋图》收录于《晋唐宋元明清名画大观》、《南宗名画苑》,另有《林峦秋霁图》轴、《高山烟云图》轴等二十余件作品分藏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机构。
南京博物院系统收藏其早中期作品,包括四件带明确纪年的山水立轴。故宫博物院除《山水图》轴外,另藏有未署年款的绢本册页十二开。常熟博物馆通过"心师造化——传统绘画精品展"公开展示其作品,印证其在江南地区的艺术影响。
144
沈周 吴中山居图卷
水墨纸本 手卷 32.5×291cm
题签 明沈石田墨笔山水真迹。
鉴藏印 锡山华氏补庵收藏印、道文堂图书印记、顾璘之印、华玉、雪涛山人、谈进
出版 《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 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展览 “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 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说明 此作为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夜场4798号,成交价1092.5万元
全卷画出山村水郭、渔耕樵读、山容秀润、笠泽成湖、亭台水榭映带其间的苏州“吴中”景致。画于成化壬辰(1472年)。时年沈周45岁,正值壮年,笔法精道,风格细秀,文雅藴藉。卷后有沈周自题诗:踈柳江邨起暮烟,晚晴依约一汀川。青山最是供诗料,忽送斜阳落钓船。
打开画卷,坡岸陡峭,树木茂郁。谷涧平地处有三株古松,下有高士读书,卷中远景峰峦连亘,山峦起伏,水天一色,极富冷寂清幽之致。在构图上有疏简之分,注意突出主体,皴法较倪瓒短粗,且多湿笔,富浓淡变化,好似画面有无限的空间,意境飘缈,虚实相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沈周(1427 - 1509),居“吴门四家”之首,从小受家庭熏陶,其祖父沈澄是元末画家王蒙和陈惟允的好友,沈周的父亲沈恒吉,伯父沈贞吉,都是陈惟允之子陈继的学生,两人通经学,皆善画。沈周四十岁前师王蒙,中年后以黄公望为宗,晚乃醉心吴镇,期间又兼参南宋夏圭笔意,然皆能出入变化。四十岁之前的作品为“细沈”,四十岁后为“粗沈”,这时自成一格的成熟画风,中锋秃笔,粗阔豪放者,称为“粗沈”。正是后人所称作“粗枝大叶”,“天真烂发”的画风时期。此件作品恰好是“粗沈”创作阶段。此图卷计有四个特点:①构图是用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构图法,原因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卷》就收藏在他家;②绘画风格是仿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的风格,平远构图,折带皴,点横苔点,虽不着色,纯以水墨画出,但笔法苍劲,墨色浑厚。③笔法是仿元代大画家王蒙的笔法,但与王蒙用笔“繁密”相反,他的用笔最“简疏”。④用墨含蓄藴藉,融揉参杂而具自家风貌。
沈周开创了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就是从他仿临元四家开始的。沈周的仿古之作,实际上已融各家之长,在把握诸家笔墨上,仿其大略,形神逼肖,但决不拘泥于古人,注重师法自然,从而脱古图新,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在此画卷中展现了他泛学诸家的师承以及探求精致的态度。
沈周重视师古,但更注重师法自然。董其昌虽认为沈周下笔太重,也不得不承认其为明代仿倪第一人:“啓南助以笔力,正是善学柳下惠,国朝仿倪元镇一人而已。”沈周一生不仕,淡泊功名,博览勤学,专心从事丹青与诗文艺术,刻苦研究前人的优秀理论与技法,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风格。沈周游离于院派、浙派之外的士人画家,他避开险恶的官场以躲杀戮之祸,弃仕途而与杜琼、周嘉、赵同鲁、史古明结交同游,他们恪守祖训,以高隐为乐,寄情丘壑,处士终生。
这幅《吴中山居图卷》不仅是沈周个人绘画风格在特定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明代中期文人画发展及江南地域文化的重要图像资料。画作蕴含文人意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以及追求闲适、隐逸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沈周通过笔墨构建出理想的山居生活图景,观者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雅致,也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取向。
与此卷山水画法如出一辙的有收藏在首都博物馆藏的沈周《仿倪云林山水卷》,两图比较,此卷略胜一筹。此卷中用笔简意苍茫,中锋侧笔兼施,笔法刚中有柔,苍中带秀。墨笔随意而运,浓墨为主,间施淡墨,层次多变。山石轮廓各异,线条苍劲,浑厚的山峦及披麻皴法,加上浓密的苔点,画面响亮而有韵律。
100
陈撰 梅花册页手卷
水墨纸本 手卷 13.5×28cm×10
备注 1.民国上海书画鉴藏家郑观爵题跋、旧藏。
2.汤定华题跋。汤定华(1918-?),名启亮,一名文冰,广东南海人。汤氏家学渊源深厚,于诗词、书画、古文皆有所承。曾创办《诗词书画周刊》。
3.彦如轩旧藏。
尾跋 1.陈撰,字楞山,玉几其号也。学问深邃,性孤介,不因人热。诗有逸才。善画,写梅尤妙,为世所重。此卷凡十页,隽逸之趣无一笔不以儒雅出之。余前得新罗山人《墨梅》一帧,韵气横溢,与此卷堪称合璧。时在民国三十年(1941)冬于沪上,郑观爵记。
2.逋仙一卷意幽凉,儒雅风流古胜今。疏影岁寒香暗远,梅花教点有天心。轩利仁棣钟爱书画,雅好收藏。九八年四月复遇香江,因出清人陈撰《梅花卷》属题,即赋绝句书之。南海汤定华。
陈撰(1678-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等。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画家、诗人、文学家、收藏家。乾隆元年(1736年),因学识名于江淮,被荐举作博学鸿词科,但陈撰拒不应试,却寄寓江都玉几山房,专心书画收藏鉴赏。遂归为“扬州八怪”画家群体之一员,亦被称为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书画为生计的画家。所藏书画颇富,精于鉴赏,建有藏书楼"玉几山房",藏书充栋。藏书印有"曾经玉几考藏"、"冷香飞上诗句"、"陈撰愣山氏"等。与汪士慎、高翔、万鹗等文人画家交好,常在扬州马曰琯玲珑山馆友聚,赋诗作画。擅长作花鸟画,格调超逸,气氛清雅,尤擅长画梅花。与李鳝齐名,世并称“复堂玉几”。兼通山水画,并擅长临摹历代名画。着《玉几山房吟卷》、《绣铗集》。
135
金淑 仿古名人山水八帧
设色绢本 册页 23×25cm×8
金淑(清),女,字纯一,号慎史,浙江嘉兴人,娄县沈锡章妻。精楷法,善画山水,人物。旁及花卉,翎毛。
金淑是清代著名的闺秀诗人兼画家,其夫沈锡章官至内阁中书,嫁入同属显赫家族的沈氏后,与丈夫沈锡章共同研习诗画艺术。生平举止端庄且才华卓绝,徐宗泰赞其兼具“道韫之艺”与柔顺之德。其作品至今仍被作为研究江南闺秀诗人艺术史的重要个案。
其诗画作品以《得树楼诗钞》和《自题画》为代表,展现了融合文学与绘画的独特造诣。金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能绘画写诗,作品被《两浙輶轩录》等权威文献收录,成为研究清代闺秀艺术的重要史料 。
158
左锡璇 沈祖懋 香花引蝶卷
设色绢本 手卷 21×619cm
备注 舒之翰题跋。舒之翰晚清时期的书画家,少负大志,工书善画,尤善画兰,求书画者接踵而至。他在文学创作上不拘泥于传统规范,后弃文从武,凭借战功获赏布政使衔,并担任西宁兵备道使,同时收藏了大量书画作品。
左锡璇(清),女,字芙江,一字小桐,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左昂女,行五,其祖父为清代著名诗人左辅,为武进袁绩懋继妻。早岁受业于张绍英,工诗善画,与其妹左锡嘉齐名。画宗恽寿平,亦秀润有法。
沈祖懋(清),字念农,号恬翁,浙江仁和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清朝政治人物。
149
刘度 溪山行旅图
设色绢本 立轴 91×33cm
备注 阿部房次郎旧藏。
刘度(明),钱塘(今杭州)人,字叔宪,师从蓝瑛,深得画理,后改学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工界画楼台,所画人物,细入毛发,被誉为“仇十洲后第一人”,作品《看枫图》藏于日本。《仿巨然山水》轴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春山台榭》轴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细观原画,用笔用墨和建筑的画法已是明人风规。
本幅画落款:丁卯冬仲仿李成画,刘度。北宋画家李成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
此画的布局表现出了宋代画家所喜爱描绘的那种理想化的景致。画面中,雪峰寒树,泉流、楼阁点缀其间,旅人三五成群,左顾右盼沿山径行进,高山飞瀑,岩上老松偃盖。前景巨松挺立,山石皴染如云,用笔活泼快速,不完全拘泥于物象,全幅烘染,表现氤氲之气。然用笔精细,山势叠嶂气象万千!画中的每一景物部以坚实明确的线条勾劝外形,其轮廓鲜明;每一项景物似乎都恰如其分,并无即兴之笔。由于此轴全数都以宋代的写景技法作为典故,其结果则是一幅具有装饰性本质的绘画。画家不顾一切理则,坚信自己所表现者,乃是可信可游的世界。
206
董其昌 书法雪赋册页二十一开
水墨纸本 册页 22×11cm×21
鉴藏印 竹朋鉴定(朱) 胡小琢藏(朱) 崇恩审定(白)
尾跋 董思翁以小行书书谢惠连雪赋,自谓学女史箴笔法,今人罕见之不知我所自也。思翁书所师者众,故能变化而常人莫知也。此可证。戈父萧平识。
签条 董其昌行书雪赋真迹。
备注 1.萧平先生题尾跋、签条。
2.胡小琢、崇恩鉴藏印。
胡小琢(清),字实君,嘉道时名收藏家,道光进士,官至知府,收藏精闳。
崇恩(?-1862),姓爱新觉罗,字仰之,室名香南精舍、吾亦爱吾卢。官江苏巡察史、山东巡抚。后任驻藏大臣、哈密办事大臣。九年再召入京任詹事,内阁学士。工书画,书法苏轼,画山水出入宋元诸名家。收藏旧拓碑帖甚富。
董其昌(1555 - 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明代书画家,擅山水,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208
何绍基 行书四屏
水墨纸本 立轴 136×42cm×4
备注 即将出版《何绍基书法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何绍基(1799 - 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别署东洲居士,湖南道洲人。道光十六年进士。于经学、诗文、词章、金石、史地均有造诣。书工楷、行、草、隶四体,自成一家,为晚清书法碑学运动领袖之一,影响甚远。
《梵宇藏珍——佛教艺术精品》
南京作为中国佛教文化重镇、汉传佛教核心发源地之一,其“佛都”地位对全国佛教艺术、思想传播及文旅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栖霞寺为三论宗祖庭,牛首山是牛头宗发祥地,清凉寺乃法眼宗祖庭。历史上“天花乱坠”“一苇渡江”等典故皆源于此,南京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源头。探寻金陵佛教文化和展示金陵佛教艺术,经典国际夏拍精心推出《梵宇藏珍——佛教艺术精品》专场,分为三个专题:
一、纪念圆霖法师诞辰110周年推出的“禅画宗师——圆霖法师书画”专题。圆霖法师的佛学境界和书画艺术备受人们推崇,经典国际一直持续推出圆霖法师的书画专场,亦是全国唯一一家推出“圆霖书画”专场的拍卖公司,得到了业界、佛教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本专场圆霖法师的作品均收录于《禅画宗师——圆霖法师诞辰110周年书画典藏纪念集》中,凡竞买成功后,我们将赠送纪念集一本。
二、受金陵佛文化影响的文人雅士、高僧大德及以佛事为题材之作品如恒河沙数:著名大收藏家、巴黎古董商张人杰旧藏的冯超然《无量寿佛》、民国四十五年出版于《张大千画集》的张大千《无量寿佛》、王一亭《观世音菩萨》、欧阳渐的行书《范仲淹诗》、带有星云法师合影的十九开(约11平尺)的书法巨制以及竹禅法师、隐元禅师、黄宗仰等高僧大德所绘所书。
三、明代漆金木佛、清乾隆蒙古天珠佛像等空纳万境,色显庄严的明清佛造像专题。
260
圆霖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水墨纸本 立轴 230×95cm
著录 《禅画宗师——圆霖法师诞辰110周年书画典藏纪念集》P57,南视觉美术馆,2025年。
263
圆霖法师 西方三圣
设色纸本 立轴 108×67cm
著录 《禅画宗师——圆霖法师诞辰110周年书画典藏纪念集》P3,南视觉美术馆,2025年。
291
张大千 无量寿佛
设色纸本 立轴 117×55cm
出版 《张大千画集》,正中书局,民国四十五年。
备注 签条上款“敬之”应为何应钦(1890-1987),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
292
冯超然 无量寿佛
设色绫本 镜心 119×40cm
出版 《何止海派》P14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24年。
备注 即将出版于《历代名家书画选集》第一辑第一册(全10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展览 “近现代海派名家优秀作品展”,2024年。
此件作品为着名的大收藏家、巴黎成功的古董商张人杰先生旧藏,当年他由港赴欧洲巴黎,在巴黎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古董商,晚年到北美,他无论在中国书画、瓷器与杂项都涉猎与成功;当年作为三吴一冯的冯超然以人物作品尤为出众,润格与吴湖帆并肩,冯超然孙子介绍其爷爷冯超然一生只画过三张佛像作品: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前两张为白描水墨,未来佛这张是唯一一张设色且绫本,画中未来佛的手指向前方、形神兼备、衣袖飘逸,冯恭敬长题,为冯一生中潜心创作的掐尖作品,张人杰先生后半生吃斋念佛、笃信佛教,此件作品他特别收藏与供养;未来佛被称为指引未来的佛主,是保佑施主富贵吉祥绵延不绝至未来的神明,之后这件作品张人杰后人继承并供养。
308
弘一 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33×31cm×2
说明 1.长流美术馆旧藏。
2.2024年4月18日孔子第七十一代孙、文化禅僧淸无法师鉴定为真迹并附鉴定证书。
淸无法师题语:此作墨色光润,字之结体方正,明显带有魏体楷书的遗风,是弘一大师一九三二年这个时期的典型书体,更为难得的是原装原裱,气息纯净,品相完美。乃弘一大师精品联作,真迹无疑。山僧清无。2024.4.18。
3.附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2012年鉴定证书,蒋文光专家鉴定签字。
4.上款人徐海收藏印。徐海印(徐颂尧),浙江苏州人。号海印、海印居士、海印山人。是近代著名的道学家、佛学家。
5.山僧鉴定证书。
细观此幅《行书七言联》各字,纯以柔毫行笔,线质含蓄内敛,字势略向左倾,笔笔断开而以气连。弘一法师谈及写字的方法时有语:「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所以,诸位若学佛法有一分的深入,那么字也会有一分的进步,能十分的去学佛法,写字也可以十分的进步。」此件弘一书法作品,书法的造型看起来简简单单,却常常出人意料,让人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取法碑帖,但不为书法碑帖所局限,通过加工改造能做到随意所适、自成体系,其书法造型往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弘一法师凭借其扎实的绘画功底和造型能力,在书法的愉创过程中自然有常人难以达到的理解高度,其书法造型脱胎于魏碑,融汇帖学的温婉、含蓄,最终形成一种颀长、萧散甚至带有拙趣的独特样式.佛学以独特的哲学观啓人以智慧,弘扬正法。
309
星云法师 陋室铭
水墨纸本 镜心 136×35cm×19
备注 附证书与合影。
释星云(1927 - 2023),法号悟彻,出生于江苏江都,12岁在南京栖霞寺出家,1947年从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迁居台湾,1967年在高雄开创佛光山。中国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
318
清乾隆 铜鎏金药师佛
高27cm
底款 乾隆十七年六月九日敬识,内装神珠多颗,保世代平安。
佛像头部螺髪均匀密布,头顶肉髻高高隆起,髻顶安宝珠。大耳齐垂,面部圆润,双眉纤细,斜向两侧上挑,眉间饰圆形白毫,双目睁视,象征洞悉世间一切,鼻梁尖挺,嘴部小巧,下唇明显厚实,整体看上去神情俊朗。上身着袒右肩袈裟,左肩搭袈裟一角,下身着僧裙。衣质薄透贴体,充分显露出躯体和肌肉的自然起伏与变化。衣纹采用尼泊尔艺术手法,线条直平刚劲,纵横交错,与现存西藏达丹丹曲林寺壁画佛身袈裟上的衣纹如出一辙。此种艺术风格早在二世纪犍陀罗石雕的佛陀造像就能看见。下摆衣褶呈放射状分布于台座前方,结跏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左手置双膝上托药鉢,右手仰置右膝握一药果。其人物造型表现和莲座样式都与同时期喀尔喀蒙古(Zanabazar School)造像一致,十字金刚杵正中嵌天珠一颗,左侧铭文「乾隆十七年六月初九日敬识,内装神珠多颗,保世代平安」。
乾隆十七年,新疆准噶尔地区内部斗争激烈化,中原地区旱情频发,乾隆皇帝为求天下太平,鼎定疆藏,虔心而制,供奉此像。
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清代地藏王菩萨龛像,背部铭文同样为乾隆十七年六月初九日供奉。可见此为一批供奉。本件底部右侧藏语铭文意为「铜镀金药师佛像」。
《明月——合作画廊专场》
20世纪的中国画坛,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书画大师。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创造出了不朽的作品。不但突破了前人的窠臼,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书法风格。在这群星璀璨的近现代中国顶级书画家中,目阳专场推出了心中的“目阳大家”: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吴昌硕、关良、陆俨少、启功、黄胄等八位书画大家,并用陆俨少先生的精品《巫峡秋涛图》做了封面,黄胄的精品人物《丰收图》做了封底。这几位书画大师都在近现代书画前二十顶流大家内,他们的作品尤其精品都是多币种硬流通的艺术投资优良资产,既有艺术性又有文物价值,买回家,既是孩子们成长的富贵背景又是艺术鉴赏和审美教育的范本,什么时候都值得拥有。
书法板块特别推出目阳画廊一直持续多年的项目:于右任先生书法专题。独步百年书坛的于右任先生书法,魏碑用笔,今草的形,干净利落,樸茂生动。晚年作品一直在实践他提倡的标准草书,对于后学者在草书入门上难度降低,变得“有章可循”。于右任先生作品既是名贵的投资标的又是草书范本。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形制的一代草圣于右任先生书法,二十几件,精彩纷呈,欢迎参与。
334
朱新建 大吉图
水墨纸本 镜心 68×45cm
著录 《朱新建的经典》P145,南京南视觉美术馆,2023年。
展览 “朱新建的经典”,南京南视觉美术馆,2023年。
355
陆俨少 巫峡秋涛图
设色纸本 镜心 64×97cm
备注 都市联盟秋季拍卖会(北京)402.5万成交(含佣金),2011年11月20日。
出版 1.《荣宝斋》大型艺术月刊(总第82期)玖P127,2011年。
2.《纪念陆俨少逝世三十周年·陆俨少书画集(续编三)》P276/27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
356
吴昌硕 珠光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34×34cm
近代写意中国画大师吴昌硕善于以花卉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珠光图》一画为设色纸本立轴。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使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对于近世花鸟画有很大的影响。
357
齐白石 葫芦图
设色纸本 立轴 98×33cm
备注 上款人为郭秀仪(1910—2006),中国近现代画坛的杰出女画家,以花鸟画见长,尤擅没骨技法,笔墨清雅、形神兼备,将传统文人画意趣与时代审美相融合,自成一家。
葫芦因其肚大口小而成为盛酒之天然器物,更因其谐音“福禄”“护禄”,其枝茎称“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是乃“福禄寿”齐全,因而成为吉祥的宝物;同时,从传统风水上讲,葫芦嘴窄身肥,所收煞气,易入难出,因而是驱邪纳福、化解各种不利风水的法物。
在葫芦的文化含义中,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的无数内涵,寄托着一种美好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画题材中,葫芦更能表现出一种豁达、包容、恣肆、淋漓的大写意状态。
而齐白石的绘画,无论是绘画题材,还是绘画技法,可以说都与葫芦有着不解之缘。葫芦题材,更为受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因此,作为一个接地气的职业画家,和常以普通民众所欣赏的题材入画的花鸟画家,齐白石自然对葫芦题材情有独钟。
359
黄宾虹 宿雨初晴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17×46cm
备注 上款人“劲宇”为黄宾虹好友、收藏家章劲宇。
章劲宇(1916-1974),号霜盖,斋室名松衡室,杭州人,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章太炎堂弟、丁辅之内侄,富藏金石书画1949年以后为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画幅右下侧,有一白文方印“霜盖庵”,便是章劲宇的藏印。
诗中,“亭亭霜盖足千年”中“霜盖”本意指傲霜挺立且树冠如盖的松柏,但恰又是章劲宇的字号,因而有双关之义,显示出黄宾虹写诗之别有深意。
黄宾虹比章劲宇年长五十一岁,属典型的忘年交。两人大致订交于1947年。在黄宾虹晚年的艺术生涯和朋友圈中,经常可见章劲宇的身影。1954年,章氏曾嘱九十高龄的黄宾虹为其斋室绘《松蘅室图》,一时名流如周昌谷、陆维钊、夏承焘、程十发、王伯敏等均题咏。
另据记载,章劲宇的肖像画《霜盖主人像》是由唐云绘制,黄宾虹点睛、钱瘦铁补须,其他若张宗祥、范烟桥、吴朴、周瘦鸥、陈泊衡等均题跋,极坛站之盛。在王中秀的《黄宾虹年谱》中,亦记录了在1948年,黄宾虹随同王伯尹、夏承焘到章氏家中观摩厉鹗、吴荣光、冯登府等人书画的情景。黄宾虹《钟馗图》即是两人交游的又一重要物证。
360
张大千 绘衣牡丹
丝绸 旗袍 高105cm
备注 2016年6月6日北京匡时十周年春季拍卖会,张大千1949年送给女儿张心瑞的《菡萏真丝旗袍》241.50万(含佣金)成交。
目前所知,在旗袍上画画,这样的作品,张大千一生共画了11件,每件图案都不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张大千牌」限量版。我们这件《绘衣牡丹》就是其中之一。在丝质棋袍上的大千花卉,形、色、墨是不是更有一番风味?
366
黄胄 丰收图
设色纸本 镜心 54.5×80cm
黄胄(1925-1997)原名梁黄胄,河北蠡县人,后迁居陕西西安。曾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黄胄先生属牛,所以也特别爱画牛。所以他笔下的牛,跟李可染先生的牛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份与生俱来的灵动。黄胄画牛,多为憨厚老实的水牛。
这幅《牧牛图》作于1974年,笔墨酣畅淋漓、丝丝入扣,在表现人物及动物的神情、动作等方面有天然之妙,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颇有宋人翁卷《乡村四月》诗的意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堪称同题材精品之作。
367
关良 红衣大圣
设色纸本 立轴 65×44cm
备注 2014西泠春季拍卖,关良1978年作《大圣》86.25(含佣金)万成交。
关良(1900 - 1986),字良公,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参加过北伐战争,任政治部艺术股长,30~40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关良先生的红大圣题材一直是藏家们争相购藏的热门品种。像这种三尺左右的现身各大拍卖公司都在八九十万一张。我们目阳专场这张算同类题材的精品之作,表达了艺术生命重啓后的关良先生借有通天神通能降妖除魔的齐天大圣来澄清玉宇万里尘埃的美好愿望。
369
启功 春满、福临书联
水墨纸本 镜心 158×42cm×2
备注 上款人“幼波”为着名中医关幼波(1913-2005),名关斌,字幼波。北京市人,关先生幼年聪颖好学,16岁随父京城名医关月波学医,得父真传,在京悬壶应诊。他爱好广泛,琴、棋、书、画均有所涉,切磋互学,各行有友。历任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医药顾问等,199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380
于右任 草书 先师
水墨纸本 立轴 131×33cm
备注 即将出版于《二十世纪美术档案—于右任卷》
出版 《陕西名胜楹联丛谈》P208,西安出版社,2025年1月。
于右任的书法书法早期研习赵孟頫及二王,笔致温雅清秀,行楷兼具欧阳询的严谨与王献之的舒放,奠定扎实功底;中期投身革命后受魏碑「尚武精神」影响,广搜碑石,以《张黑女墓志》《广武将军碑》为基础,融碑之浑朴与帖之灵动,形成「非碑非帖、亦碑亦帖」的独特行楷;1932年创「标准草书社」后,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准则,简化字形,章草入今草,笔笔中锋,线条简净流畅,气韵从容且大气,得「一代草圣」大名。
391
于右任 澄潭、老鹤书联
水墨纸本 镜心 133×33cm×2
出版 1.《于右任辞世五十周年纪念大展:书法文物专辑》P6,国立国父纪念馆,2014年。
2.《一代书圣于右任(续一)》P13,文物出版社,2014年。
展览 「于右任辞世五十周年纪念大展」,国父纪念馆,中山国家画廊,2014.11.8-12.3.
《翰墨情缘——同一上款同一藏家书画》
“同一上款同一藏家书画”专场作品来源可溯,质优价美,多年来一直备受藏家青睐。本季夏拍得力于多位藏家的大力支持,第15次推出该专场。
收录有:江苏省美协会员,曾任南京市美协人物研究会会长“刘寿康上款及旧藏”的林散之、高二适、武中奇等名家作品;“荣金居士上款及旧藏”的圆霖法师、茗山法师、萧娴、亚明等作品;著名摄影家、集邮家、收藏家“张美寅先生上款”的魏紫熙、沈鹏等书法作品;“田耕上款及旧藏”的亚明、颜文梁、刘文典等画作;重要私人藏家多年珍藏的黄宾虹、赵朴初书法绘画作品,以及黄牧甫、孙星衍、蒲华、钱瘦铁等名家印章。专场作品或带有藏家上款,或为家传,来源明晰,保存完好,流传有序。
477
黄宾虹 青城山下
设色纸本 立轴 67×34cm
题跋 青城月下山,黄宾虹先生八十后真迹,老笔苍健,积墨如漆,真佳品也,萧平识。
备注 萧平先生题跋。
479
黄宾虹 钟馗图
水墨纸本 镜心 67×43.5cm
《百年不孤——金陵四老书画》
胡小石、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被尊称为“金陵四老”,他们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成就、美学意义及学术价值,共同构筑了二十世纪的中国书法的艺术高峰,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书坛的文化脊梁。
南京作为“金陵四老”艺术活动的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四老”资源优势,经典国际作为南京本土最早的拍卖公司,亦是最早(1997年)推出“四老”作品的市场的拍卖行,自2011年起相继推出了《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林家藏林——林散之家属藏林散之书法》《一代草圣——纪念林散之诞辰115周年》《草圣平生——高二适书法》《萧门藏萧——萧娴书法》《当代草圣——林散之高二适书画》《金陵书法》等相关专场主题拍卖;以及“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精品展”“金声玉振——金陵画坛四大家书法精品展”“草圣平生——高二适书法精品展”等一系列的大型展览活动。经典国际一直致力于“四老”书艺的弘扬和市场的拓展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5年初春,经典国际隆重推出《百年不孤高山仰止——“金陵四老”书画精品拍卖会》,预展及拍卖现场嘉宾云集,高朋满座,上拍120件作品几乎全部成交,显示出“金陵四老”作品在市场的强劲韧性与价值吸引力。今夏得各方藏家支持,再度推出“金陵四老”书画专场,共甄选了四十余件“四老”书画佳作,拍品或为出版展览,或为名人上款,或为资深藏家旧藏,或为原装原裱,拍品出处明确,来源可靠,将继续点燃市场热点。
488
萧娴 金石乐
水墨纸本 镜心 34×100cm
备注 萧娴家属友情提供。
497
萧娴 东方、曙光四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77.5×47.5cm×2
501
胡小石 隶书临仓颉庙碑
水墨纸本 镜心 20×135cm
鉴藏印 金陵孟□东珍藏印(白)
513
林散之 山水四屏
设色纸本 立轴 54×27cm×4
出版 1.《百年草圣精粹》P3/4/5/6,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2.《林散之书画集》P54/55/56/57,文物出版社,2003年;
3.《当代草圣林散之》P72/73,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4.《云在青天-林散之 圆霖书画精选》P86/87,荣宝斋出版社,2011年;
5.《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精品集》P11/12,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年。
著录 《林散之年谱》P145:1961年6月,于鼓楼医院作《江南春帆》《山雨欲来》《秋山老树》《秋溪归棹》山水四条屏。
514
林散之 秦皇、汉武书联
水墨纸本 镜心 176×32.5cm×2
出版 《林散之全集 书法卷》P57,湖南美术出版社,2024年。
《江山多娇——新金陵画派》
明末清初,以“金陵八家”为代表的金陵画坛,打破了明末时期的摹古僵局,开创了地域写生的传统,以龚贤的“积墨法”为代表革新笔墨语言,寄托明朝遗民风骨,赋予了山水画深沉的人文精神内涵,奠定了中国地域画派范式,影响巨大。
近三百年后,历史车轮驶入新中国。在“改造旧文艺,创造新文艺”的号召下,江苏尤其是南京画坛再次迸发巨大活力,形成了以傅抱石为领军人物的影响深远的“新金陵画派”。若提炼其核心力量,参考其历史定位和艺术市场,我们提出了“新金陵八家”的概念,成员包括了傅抱石、吕凤子、陈之佛、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陈大羽。
562
傅抱石 云雾山中
设色纸本 立轴 93×35cm
出版 《大家经典—中国名家书画精品集》P115,南京出版社,2025年版。
备注 1.萧平先生题跋鉴定,附视频。
2.入编《20世纪美术作品档案》。
3.附大美堂鉴藏赏析视频。
4.黄戈先生鉴赏,及合影。
557
吕凤子 梅花仕女图
设色纸本 立轴 68×34.5cm
552
陈之佛 双鹊图
设色纸本 扇面 19×54cm
备注 谈月色题跋。
548
钱松喦 金陵胜境莫愁湖
设色纸本 立轴 96×56cm
《半世风华——民国名士书画》
“博爱”、“天下为公”不仅是孙中山先生政治学说的体现,也是其革命精神的载体,他将其政治抱负和人文情怀融入笔端,展示于纸上,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
本季夏拍以孙中山先生的“博爱”领衔“民国名士书画”专场,汇集了曹锟、徐世昌、于右任、郑孝胥、沈尹默、钱振鍠、马公愚、谢无量、郭沫若、袁克文、谭延闿等专属于“半世风华”那个年代的鸿儒政要、文人雅士的翰墨丹青、风雅气质和艺术成就。
577
孙中山 博爱
水墨纸本 镜心 35×75cm
鉴藏印 修植珍藏(朱)
孙中山(1866 - 1925),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孙中山的书法以行书为主,偶见楷书,字体多呈长扁形,笔画朴拙厚重,透露出一种雄厚阳刚之气。这种风格反映了他坦荡磊落的品格和深沈的思想。他的书法作品如「博爱」、「天下为公」等,不仅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体现,也是其革命精神的载体,他将其政治抱负和人文情怀融入笔端,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
580
郑孝胥 书法
水墨纸本 立轴 172×93cm
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候人。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光绪八年举人。1923年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1925年后,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
581
于右任 书法
水墨纸本 镜心 66×32cm
出版 1.《于右任先生遗墨》P27,中国台湾监察院,1975年。
2.《于右任先生墨宝》P52,草书研究社,1982年。
3.《于右任墨迹精选》P52,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年。
4.《于右任书法全集》,文物出版社,2021年。
《大家经典——中国近现代书画》
继2024年两度成功推出《大家经典》专场,我们继续整合资源,得藏家大力支持,经过多方专家鉴定,甄选收录了众多一线大家的精品力作:既有扎根传统、承前启后的国画大师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又有以致力于改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艺术救国的美术先驱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以吴昌硕、陆俨少、唐云为代表的海派,他们注重市民审美,色彩浓艳,雅俗共赏,以及长安画派的石鲁、黄胄,西南巴蜀地区的冯建吴、黄纯尧等名家作品都将一一精彩呈现。
660
齐白石 春风香草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12×47cm
682
黄宾虹 湖山秋色图
设色纸本 镱心 90×32.5cm
备注 曹大铁、秦士蔚、王学仲、霍松林、黄达聪题跋。
题跋 1.辛未三月天已微白,坐小窗下拜观宾翁此作,漫题数语以致欣赏。曹大铁。
2.雄浑苍老脱尽窠臼。乙亥清和月,王学仲敬书。
3.山阳秦士蔚缘见并记。
4.霍松林于西子湖畔拜读。
5.黄达聪观后谨识。
683
黄宾虹 秋山飞瀑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42×38cm
649
张大千 王福厂 书画成扇
设色纸本 成扇 19×51cm×2
备注 扇骨为清道光张辛所刻。
641
李可染 归牧图
设色纸本 镜心 63×39cm
出版 1.《播芳六合.西泠印社中国书名家精品展作品集(五)》P115,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18年。
2.《先生归来·丁辅之和他的时代》P237,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3.《先生归来·马衡和他的时代》P179。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2年。(「新时代·新思想·新微程﹣﹣先生归来:马衡和他的时代」2022年12月,西泠印社美术馆展出。)
4.《大匠之门·齐白石师生艺术特展(师生情深·艺术系列展览 第一回)》P23。(2022年5月,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葵苑展出。)
690
徐悲鸿 致黄养辉信札
水墨纸本 镜心 28×30cm
鉴藏印 养辉珍藏(朱)
备注 附原信封。
出版 1.《中国名家画集黄养辉》序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2.《中国当代名家黄养辉》P45,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3.《江苏省国画院名家系列·第2辑·黄养辉卷》P13,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
4.《艺为人生-1928-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文献集》P433,故宫出版社,2016年。
《临界——亚洲当代艺术夜场》
在今年的当代艺术专场策划中,我们进行了一项重要的策略转型:从传统的以媒介分类转向了以文化价值与艺术观念为核心的专业化板块重构。专场由此划分为四个相互独立又内在关联的板块。
当代观念板块:每件拍品都是对当代艺术认知边界的试探与挑战。其价值在于超越了单纯的交易行为,使之成为参与建构当代艺术史现场的重要实践。推动收藏从“物质占有”向“观念共享”的跃迁。
原生艺术板块:原生艺术是一种无需借鉴他人经验,完全依靠自然赋予人生命的智慧创作的一种精神艺术形态,它反映的精神世界包括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宇宙意识等不同的层次。
当代书写板块:我们希望能突破传统书法拍卖的边界,融合文字艺术、抽象书写、汉字解构等多元表现形态,探索文字作为视觉与观念载体的当代可能性。
当代绘画板块:在注重本土性的同时优先甄选具有艺术家生命节点意义或深刻时代印记的重要绘画作品,以回应专业藏家对“高精尖稀”拍品的追求。
1010
杨健 物联网
白菜、WIFI天线
尺寸可变
2018
1012
血汗工厂SWET SHOP
609个十示6连号
石板画 14.5×14.5×5cm×6
2023
1003
许健 花中飞虫
纸本水笔 36×54cm
2018
(责任编辑:孟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