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苏富比秋拍 | 明清山水选萃
2025-09-24 10:12:06 未知
秋意渐浓,墨韵沉香。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即将于十月初启幕,其中荟萃多幅明清山水佳作。从吴门雅笔到黄山奇观,从禅意墨竹到雪景层林,本辑选萃山水作品数帧,囊括王翚《连山积雪》、梅清《黄山光明顶》、孙枝《清溪放棹》等,从禅意墨竹到雪景层林,皆蕴藏着时代的文心与画魄,静候知音。
亚洲私人收藏
梅清 黄山光明顶图轴
水墨纸本 立轴
75.8 x 47.4 cm
估价:2,000,000 - 4,000,000 港元
署签
梅瞿山山水轴。乙巳重装。
释文
旷绝光明顶,天南四望空。谁知孤啸处,身在万山中。呼吸风雷过,巑岏日月通。仙根如不接,何必梦崆峒。光明顶,仿云林笔意。瞿山梅清并题。钤印:「瞿硎清」、「渊公」
鉴藏印
「继斋宝藏」
诗文著录
梅清撰,《瞿山诗略》,三十三卷,首一卷,康熙三十二年刻本,见于《清代诗文集汇编》,第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页658。
印鉴著录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梅清〉,「渊公」印,编号第60,上海,文物出版社,1987年,页867。
渊公之仙境 - 黄山光明顶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历来为香客游人、文人雅士游访流连之地,古有汤显祖、徐霞客、渐江、梅清、石涛,今有黄宾虹、刘海粟和张大千等,皆有载游历此处。黄山画派和新安画派亦从而形成,其中,梅清与渐江、石涛合称「黄山三大钜子」。贺天健于《黄山派和黄山》有曰:「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黄宾虹统称其为「黄山画苑」。
梅清,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北宋名臣梅尧臣后裔,清顺治十一年举。工诗文,擅画山水,松石、间亦画梅。梅氏尤好画黄山,尝屡登之,自称「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也」。时人称其「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王士祯亦评其「画松为天下第一」。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
梅清一生好客,广交游,与当时诗人、画家如萧云从、王翚、弘仁与石涛等皆有往来。与石涛之交往尤深,梅清长石涛十九岁,两人亦师亦友,石涛曾多次往宣州拜访,于梅氏「天延阁」谈诗论画,享誉一时,影响后世亦深。
本幅局部
本幅绘黄山「光明顶」,画中前景绘土坡矾头,土坡上古松数株,兼杂以竹丛,竹丛中有茅屋两间,是大悲院;中景云烟遮断,山峰上有高台,筑凉亭一,松树八株,竹丛,与远近,形状大小不一的火焰型石笋矼近廿峰,奇形怪状,饶有意趣;远景顶峰呈锥形平台上即是光明顶,矾头左上侧有一高士状似仙人坐卧其上。全画处处是笔墨,笔笔见韵致,谨严疏放,清朗缜密,众法毕具,皆为梅氏独特的「渴笔焦墨」法。
左:本幅局部 右:现黄山光明山顶
此幅与北京故宫所藏梅清《黄山天都峰图轴》、《莲花峰图轴》遥相应和,三幅皆巨幛,约六尺对开,创作年代、款识、纸张、印章、印泥皆同类,所绘集成所谓「黄山三大主峰」,可推断为同一系列之作。
左:本幅局部 右:现黄山石笋矼
本幅渊公自题光明顶五律诗,诗文曾多次为张大千引用。经查,梅清应为最早以「光明顶」为主题绘画者,于已知公私藏品中,未曾为同时期画家所绘。据梅氏题诗中「仙踪」、「崆峒」云云,可见光明顶时应为人烟稀至,世所未知之宝地,彷若仙境,以笔墨载之传世,可谓梅清黄山题材中成熟代表作之一,堪与石涛、渐江比肩。
左:《莲花峰图》右:《黄山天都峰图》
王翚 连山积雪
浅绛纸本 立轴
92 x 58 cm
估价:1,000,000-2,000,000 港元
本幅款识
款识
(一)连山积雪入层林,满地樵歌隔暮岺。高阁倚空僧影定,一方钟梵散华音。乙酉(1705)夏日画于澄怀堂,耕烟散人王翚。钤印:「海虞」、「王翚之印」、「石谷子」
(二)曹知白学宋人雪图, 去刻画而趋清润,树石峰峦别具高寒之致。撮仿大意,以助赏音。芋田长兄正之。翚又识。钤印:「太原」、「石谷」、「王翚之印」、「来青阁」、「清辉老人」
鉴藏印
(梁清标)「梁清标印」、「蕉林秘玩」
来源
纽约佳士得,中国书画,1993年12月1日,拍品编号251
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2013年3月21日,拍品编号609
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2014年9月18日,拍品编号807
本幅局部
被康熙皇帝御赐「山水清晖」的清初四王之一王翚,在绘制《南巡图》前,已在艺坛甚为瞩目,凭其高超的仿古造诣,名重一时。清周亮工 《读画录》记:「吴下人多倩其作,装潢为伪,以愚好古者。虽老于鉴别,亦不知为近人笔」可见一斑。布衣王翚,字石谷,号耕烟山人、乌目山人,江苏常熟人,其师王鉴因欣赏他的天生材禀,亲加提携,曾命他「学古法书数月,乃亲指授古人名迹稿本,遂大进。」后经王鉴引荐,师从王时敏,命摹家藏名迹,并屡屡赞之,使得其钻研古人画法有所依据,如斯摹古学习之优势,也正好反映在本幅之中。其仿古堪称清代绝品,「无所不臻,唐宋以来,南北诸家冶于一炉,镕铸浑化,妙造自然」。本幅为期晚年所制,以曹知白笔意为本,画群峯积雪,天空及江水采淡墨晕染,益增冷冽,综以吴门山水特征,粗细有度,苍茫清润,融北入南,可谓精制。
亚洲私人收藏明清翰墨
沈颢 万壑松风
设色纸本 立轴
50 x 24.4 cm (2)
估价:80,000-120,000港元
释文
(书)余自少喜摹摩诘、思训两宗,南为主,北为辅,笔墨之性往往闯入唐宋诸家,搜玄晰微,务以山穷水尽为期。此幅离合古人妙境,所谓以神会不以迹求者也。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之孟冬,石天沈颢识。钤印:「沈颢」、「朗倩」、「古处」
(画)万壑松风,范宽老笔。戊寅(1638)冬摹,朗道人颢。钤印:「沈」「颢」(连珠印)、「石天」
署签
(佚名,于锦套)明沈石天万壑松风小帧。
(陆铨,于签条)沈石天书画精品,庚午(1930)仲夏装。钤印:「陆铨」
鉴藏印
(陆心源)「陆氏伯子」
(陆铨)「陆铨所宝」、「庆誉秘玩」
(周家赉)「梦公秘笈」
(丁念先)「念先审定」
著录
1. 陆心源著,《穰梨馆过眼续录》,(续梨十二),清印本,页二至三。
2. 丁念先著,《念圣楼读画小记》,台北,台湾省立博物馆,1961年,编号六三,页33。
展览
台湾省立博物馆,《念圣楼书画展》,台北,1961年,编号六三。
作者略传
沈颢,字朗倩,号石天、郎道人,江苏苏州人。早年削发为僧,中年还俗。性豪放好奇,能诗擅歌,工古文辞,风仪轩举,博雅多闻。精绘事,深究画理,主张师自然而法古人,提倡「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山水近沈周,笔墨秀润雅逸,立壑奇突,秀骨天发,为吴中好手。
藏者略传
1. 陆铨,陆心源之孙,陆树屏长子,字熙咸,号庆誉。清末为国学生,后为四品衔。
2. 丁念先,字守棠,斋号「念圣楼」,浙江上虞人。1921年加入上海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后与丁辅之、高野侯等人组建「古欢今雨社」,参与创办《国画月刊》及《现代中国画集》。1949年迁台。精于隶书,收藏《兰亭序》四种、唐寅《落花诗册》等,晚年创办《新艺林》双月刊。
本幅沈颢以范宽笔意绘万壑松风,简洁高逸,秀润高格,潇潇然古意满幅。沈颢自题「此幅离合古人妙境,所谓以神会不以迹求者也」,显为得意之作。据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所录,〈沈石天山水册〉原为廿一开画,一开「自题」。然此册后佚散,自陆时化《穰梨》成书(1892)至其孙陆铨庚午(1930)重装(据本幅署签),历三十余年,却仅余本幅《万壑松风》与《自题》二开,令人唏嘘。
本幅《穰梨》著录书影
孙枝 清溪放棹
设色纸本 立轴
113 x 24.9 cm
估价:300,000-600,000 港元
本幅款识
款识
万历戊子(1588)秋七月望,吴苑孙枝画。钤印:「叔达父」、「华林居士」
来源
九零年代购自纽约怀古堂
著录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一册,编号京4-12,孙枝《清溪放棹图》。
本幅《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书影
作者略传
孙枝,字叔达、微之,号华林、华林居士,江苏苏州人。工书善画,长于山水,师法文徵明,明姜绍书《无声诗史》谓其「石树葱秀,毫素间有洒然出尘之致,亦吴中佳手也」。所作山水意境幽深,风格秀整。花卉、人物亦佳。为吴门派画家之一。
本幅局部
日本私人收藏
袁耀 秋山行旅
设色绢本 立轴
83.2 x 91.2 cm
估价:1,000,000-2,000,000 港元
款识
秋山行旅。时辛巳(1761)阳日,邗上袁耀。钤印:「袁耀」、「昭道」
出版
《国华》,第1527号,板仓圣哲撰,〈清袁耀笔秋山行旅图〉,页36-40。
袁耀,字昭道,江都人,袁江之子,善绘山水楼阁,承唐宋传统。生于康熙后期,卒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以后。袁耀初年在扬州从绘事,在雍乾年间为来自山西的盐商贺君召绘制大型画作,如为其私人花园贺园题名绘图。
本幅局部
本幅山势凌动,细部繁而不乱,楼房精细入微,是为袁耀典型之作。在中国传统画发展史上,界画创作本在唐宋时间十分推祟,因宋末以后文人画之昌盛,已成少众之物,或间有职业画家如仇英绘制,至清代更成强弩之末,唯袁江、袁耀父子等人成气候。
释海云 万竿烟雨图
水墨纸本 手卷
30.5 x 464 cm
估价:1,000,000-2,000,000 港元
本幅局部
引首
(范之默)云烟苍润。之默。钤印:「范之默印」
署签
(张伯英,裱于隔水)元释海云万竿烟雨图。丁亥(1947)重九铜山张伯英。钤印:「勺圃」
款识
释海云作。钤印:「佛弟子」、「海云」
鉴藏印
(耆龄)「耆龄藏本」
作者略传
释海云,元代僧人,善墨竹,师完颜铸。礼师出家。师有禅行,海云随师于患难中,乞食奉养二十余年。
跋者略传
范之默,字仲宣,号兰室。江苏人。诸生,能诗书,善丹青,有声于乡里。著有《我有轩集》
藏者略传
耆龄,字寿民,一字长寿,号思巽,满洲正红旗人。清内阁学士、总管内务府大臣。辛亥后曾奉溥仪之命,和陈宝琛、宝熙、袁励准等人整理宫中收藏。藏品丰富,后所藏精本皆被家袁克文购去。编有《东陵日记》、《消闲词》。
题跋
(启功)渺同云,飘堕自潇湘,墨雨入银钩。想北窗凉思,东华尘土,都是阳秋。挥尽澄心一卷,暮霭万竿稠。唯有梅花叟,堪配湖州。笑我频年习懒,弄柔毫但写,翠凤青虬。对零缣断素,无语共天游。任相疑,非麻非竹,羡云林胸次总悠悠。神来处,笔歌墨舞,时绕丹丘。《八声甘州》。右题释海云墨竹卷,禅门以海云名者不一,此卷前有铜山张勺圃丈题签,审为元人之笔墨有征也,因书其后。一九八零年新春,启功。钤印:「启功」、「元白」、「启」、「元白无恙」
本幅局部
(董寿平)此元释海云所画《万竿烟雨图》卷,清逸之气通人直背,与郭天锡、倪云林香伯仲。前有铜山张勺圃题,吾友启元白作《八声甘州》以志眼福。一九八九年二月初访星洲,因获拜观于谢克萧先生斋中,因为题识以志南来壮观。八十五翁董寿平。钤印:「寿平书画」、「董寿平」
仇英 (款) 上林图
设色绢本 手卷
55.2 x 1234.4 cm
估价:100,000 - 200,000 港元
本幅局部
款识
嘉靖甲午春三月画始,丁酉孟冬竟,吴门仇英父制。钤印:「十州」
题跋
上林赋。(文略,不录)。嘉靖戊戌(1538)春三月既望,书于玉兰堂。长州文徵明。钤印:「征明」、「衡山」
本幅局部
(李春芳) 按: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都人也。少游梁时,着《子虚赋》,后武帝读而善之,曰:「朕独子与此人同时哉!」有蜀人杨得意奏曰:「亚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对曰:「诚有之,然此诸侯之事,不足观清,为天子游猎之赋。」公今尚书给笔札,于是撰《上林赋》,明天子之义,以讽之。然其节意奇绝。词果焕发,如之丝之绵,维纬错综,绚烂夺目。故自古画家未有图之者,惟吴门实父仇君以能画呜世,独得古人秘奥,兼仿宋元诸家之长以绘之。凡珍禽奇兽,名花异卉,衣冠制庋,纤悉具备。而与𮝚川之图,何为甲乙哉!文太史昆刀切玉之书,故不多作,惟录此赋。所谓「千金买宝刀。百金装刀头。」此画此书足当之矣。己亥(1539)秋七月既望,识于双梧书屋,兴化李春芳。钤印:「李春芳印」、「大学士章」
(邵宝) 吾吴多儁彦博古之士,即以绘事擅长者为不少,仇君宝父最晚进而妙绝。当代此画《上林图》,山川映带,人物雄伟,辇骑耀熠,树木蓊郁,种种入神,难以尽述。文太史书赋于后,李学士复题,增光全璧矣。锡山邵宝。钤印:「二泉」
鉴藏印
「东沙居士」、「真赏斋印」、「项墨林鉴赏章」、「项墨林父秘笈之印」、「神品」、「墨林秘玩」、「项墨林印」、「真赏」、「项元汴印」。五印漫漶不辨
拍卖详情
香港苏富比
「扇海-小万柳堂旧藏明清书画扇面III」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10月10日
(责任编辑:周艺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