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练书法,姿势不对,功半事倍


1

坐姿


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拢,古人有笔杆要对准鼻梁的说法。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略向右移一点,也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偏得太过了。另外,坐着写毛笔字悬起右手时不能将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悬,因为一抬肩、一高悬,肩臂的肌肉就会紧张,手臂就僵死了,肩应该往下沉,肘关节放松,使手臂与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关节还可以比腕关节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无所谓,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

2

立姿


写比较大的大字必须站着,一则字大,笔画长,坐着写就够不着;二则坐着看大幅作品视线有偏差,不如站着居高临下准确,看得也全面。
  

站着写毛笔字身子可略往前倾,头部正直稍微有些下俯,左手掌按住桌面上的纸,右手近于伸直,执笔的姿势也要随着站立而改变,手掌下覆,手背与手臂几乎成一平面。两脚分开站稳,双足之间的距离与肩宽大致相等。书写时用手腕、手臂的运动来完成;如果写特别大的字,甚至要用腰部的运动来书写,两脚可再分开些,使书写动作可大一些。执笔方法也应随之而变化。因特大的字要用大斗笔,蘸墨后分量不轻,如果仍然五指执住笔杆,恐怕不堪重负,应该使虎口紧*笔杆,五指整把抓住斗笔的圆形根部,书写要用腕、肘、臂、腰的联合协调动作来完成。



1

执笔姿势

笔、墨、纸、砚和字帖均已备齐,接着就是怎样临写的技法问题。技法中首先接触到的是握笔及姿势问题。

2

执笔法

干任何事,只要使用工具,都涉及到如何拿工具的问题。


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因为握笔的方法正 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执笔有哪些方法?


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见图1)。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

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书法姿势:

初学书法,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它一仅直接关系着字的好坏,对不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若养成了不良姿势的坏习惯,还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开始学写毛笔字时,应该坐着写,而且全身各部位都要自然、轻松。一般有坐姿和站姿两种。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坐姿。坐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坐着写字的书桌椅子的高矮要合适,椅子要坐稳,头可稍向前倾,但不能左右歪斜。胸要挺起,腰脊要直,前胸可靠住桌边。两臂展开,右手按在桌上,但不可承受身体的重量;两腿自然分开,脚要放平。正确的书写姿势,不是短期能掌握的,必须随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书如学拳,开始就就要训练规范的姿势。如果书写姿势不得法,不仅会影响写字,还会妨碍身体健康。因为汉字形体的特点是横平竖直、撇捺对称、重心平稳、结构端正,只有身正、头正,才能“心正笔正”,笔正字正;写字必须凝神静气、全身力到,只有姿势得汉,写字时才能做到精神贯注、气血贯通、力达笔端,如同打太极拳一样,有益于身体健康。有的同学以前不注意写字姿势,使不正确的书姿势,使不正确书写姿势形成了习惯,现在要下决心纠下过来。写字的姿势主要有坐着写和站着写两种:即“坐式”和“立式”。一般中小字取 “坐式”;写大字四寸的字取立式。


坐式是坐在桌前,将纸平铺在桌面上书写。其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正:就是颈脖正直,头面端正,微视纸面;不可歪头歪脑,左顾右盼。这样视线集中于纸面,可避免产生视觉错误。身直:就是身子坐得端正,腰脊正直,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不可弯曲腰背或胸部紧靠桌沿,妨碍呼吸。这样上身稳定,精神抖擞,呼吸通畅,不疲劳。臂开:就是两肩齐平,两臂自然张开,胸部舒展,以左手按张,右手执笔。左手要随时调整纸的信置,以保持右手在固定位置书写;有能一直按纸不支,让右手愈写愈偏;也不可将左手随意摆放,使左右失去平猛然衡。足安:就是小腿松弛,自然分开,两脚平放地上,脚掌着地与臀部成三个支点,共同维持上身的稳定。不可两腿交叉或任意伸缩。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咏执笔图》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半两足安”。可见只有“足安”,才好集中精力写字。


立式书写又有两种姿势:立式俯写和立式书壁。


立式俯写是站在桌前,将纸平铺在桌上书写。其要领是:“足稳、身躬、头俯、臂悬。”即两脚自然分开,左脚稍前,站立平稳;上身微躬;头部前倾,俯视纸面;左手扶桌,右手悬臂书写。这样四肢舒展,无拘无束,横竖撇捺,皆可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立式书壁,即将纸竖挂在墙壁上站在壁前书写。其书写要领和俯写式差不多,但难度更大。因为面壁而书,为了视觉正确,要求面部墙面始厅持平行,这全靠两腿屈伸来调节。再说书壁时,要准确掌握濡墨量,如果濡墨多了,墨汁就会滴下来。由于书壁能更好地训练运腕用墨技巧,故米芾也主张:“入学之法,在先写壁,作字必悬手。”悬手书壁是教师反书的一项基本功,师范生学习书法,平时要不意识地作书壁训练。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

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

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

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

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月雅往期经典,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石涛的伟大与媚俗

悖论董其昌:大师、淫棍和恶霸?

“西泠八家”篆刻印石128方原印照【珍藏版】

金农 | 精品《人物山水册》 《二湘图》,亮瞎你的眼

齐白石早年《花鸟册》(老舍旧藏)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古的绝唱,每一部分都是一副经典的山水画

看了陈巨来的原石印,你才知道印章到底有多美(高清组图)

不会被遗忘的大家——忆学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

李鳝 |《花鸟册》百图详解

八大山人的心路历程 石鲁 | 写生册

国人看不懂当代水墨,就是不懂艺术么?

美的极致!——敦 煌 手 姿(600势)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 繆谷瑛 | 百 花 图 集

巨献 | 815张高清大图带你走进《清明上河图》中815个人物造型细节

黄宾虹“写”出来的花鸟 (200图) 赵之谦印面60方,美醉了!

盈盈水间,脉脉不语 | 中国画中的水

陆俨少图式梳理——含陆俨少先生最全的写生作品

沉默的大师! 去世七年后作品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附作品集)。



来源:2017-04-17月雅书画月雅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