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8月19日,我们有幸邀请到陈楸帆老师为大家介绍新兴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发展。本场讲座回顾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大众文化的交互影响,继而讨论了如今虚拟现实如何改变了我们体验、创作与分析艺术的方式。
《从柏拉图到Angelica:虚拟现实如何改变艺术》,陈楸帆老师
柏拉图“洞穴理论”,图片来自网络
柏拉图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洞穴理论”,假设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一直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而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世界。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未必是真实的,有可能只是真实世界的投影。这个议题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一直在西方哲学包括东方哲学中绵延至今,引发人类对于什么是真实、究竟有没有绝对的真实存在等问题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其实也延续了这样的一种思考,例如CAVE(如下图所示)与“柏拉图的洞穴”有着异曲同工的呼应,它是一种比较初级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
洞穴式自动虚拟系统,图片来自网络
“虚拟现实”这一概念并不是最近才出现,上世纪著名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1932年)中已经描写了这种技术。赫胥黎在这本书中幻想了一种眼镜,当观众戴上之后,就会沉浸入一部电影,能够闻到其中的香味,触摸到影片中的实物,甚至还会有味觉的刺激。1968年,“虚拟现实之父”伊万(Ivan Sutherland)在有军方背景的MIT林肯实验室中制作了一款早期虚拟现实设备,并将其命名为“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这台设备会在人的左眼和右眼,分别投射出由计算机生成的角度略微不同的图案。由于出现双目视差,大脑的处理机制会让使用者感到在看一个真实存在于现实空间中的三维物体。当使用者转动头部时,还可以看到该物体的不同表面。
“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1968),图片来自网络
虚拟现实的理念影响了其后诸多科幻小说与影视作品,例如著名的《黑客帝国》、《玩家一号》等等。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Oculus Rift,“虚拟现实”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最热的科技话题,各种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带动了跨界的尝试,其中就包括了不少艺术家借助虚拟现实这一媒介进行新的表达探索。
虚拟现实改变了我们体验艺术的方式。艺术是一种对美、对吸引的一种超越日常的展现或者创造,每一种艺术其实都需要媒介来实现。比如说架上绘画需要纸笔墨;雕塑艺术需要泥巴、金属、木材等媒介;甚至观念技术也需要有一个载体,从而让受众的感官能够去认知它。如果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引入虚拟现实,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点击视频:达利梦境
在虚拟现实中重现这些经典画作,其实是一种媒介的翻译。当观众戴上VR设备后,可以感觉到自己身处由艺术家的笔触所构筑起来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是如此奇妙、生动、立体,观众还可以利用VR技术找到千万种不同的观看角度与方式。
VR改变了我们创作艺术的方式。去年HTC与谷歌分别推出了在虚拟现实里进行作画的工具Tiltbrush和Quill。许多艺术家受邀使用这个工具在虚拟空间中作画。他们以往习惯了用画笔在画布上进行二维创作,但是在虚拟空间中,这种创作是一种类似于雕塑、舞蹈、绘画与空间艺术的融合体。它甚至可以慢放、倒放,让艺术家与观众看到这些笔触是如何生长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同时,观众也可轻松成为艺术创造的一部分。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图片来自网络
虚拟现实改变了我们对艺术风格(style)的定义。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艺术风格的流变,其中有两个最主要的方向,一个是再现(representational),即如何再现感官所认知的所谓客观世界;另一种是抽象(abstract),即如何从一个有形的具象化的事物出发,提炼出它的一些特征,甚至一些精神层面东西,将它们打破、重组、再造,成为一种新的形式,更多的展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情绪甚至意识的流动。回到这样的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这句话:媒介既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决定观者对这个虚拟现实环境是否存在真实感的并不是风格本身,无论是印象派、抽象主义,亦或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大脑认为,虚拟现实的环境是否足够现实的根本,在于大脑与其交互的过程中,它是否如实反应了观者对日常世界的认知,而与传统艺术风格的划分关系不大。
虚拟现实改变了我们分析艺术的方式。现有的许多艺术形态,其实更多的是借助于视觉,此外还会加上一些听觉、嗅觉等辅助方式,帮助观众感受与认知一个艺术家所希望表达的信息与情感。但是在虚拟现实的环境里,观众其实调用了整个身心的经验,例如现在学界说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强调身体是认知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所谓“身临其境”。而虚拟现实正好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维度、利用更多元的感官体验艺术的魅力。《Dear Angelica》这部虚拟现实短片,就是这种新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一,作为虚拟叙事的高峰,它在探索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Dear Angelica 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也要认识到,虚拟现实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甚至它可以把现有的艺术种类全都包容进虚拟现实艺术。技术与艺术,无论何种媒介,都是为了保持人类对于自身、未知、宇宙与生命的一种好奇,希望各位观众也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所说的,“越来越好奇”。
《从柏拉图到Angelica:虚拟现实如何改变艺术》,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陈楸帆老师与现场观众就虚拟现实技术的前景与困境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本回顾由实习生赵郁颖整理
内容经陈楸帆老师许可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展览倒计时4天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
展期:2017年7月8日-9月17日
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
策展人:拉瑞斯·弗洛乔
请访问RAM官网了解更多详情。
上海外滩美术馆
费用: 50元(门票) 20元(优惠票)
开放时间:周二 至 周日 10:00 - 18:00
地址:虎丘路20号
官网:https://www.rockbundartmuseum.org/cn/
来源:2017-09-13上海外滩美术馆RAM上海外滩美术馆RA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