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7月21日,雅昌艺术中心请到李曙韵老师,为大家带来“小暑时节,小曙说茶”,讲述行茶中的那份自在,分享老师的饮茶之道及生活态度,了解茶人在生活中的本真姿态。
茶无定法,正如人生,无可,无不可。
茶人李曙韵祖籍泉州,多年来她因茶而行走于中国和日本,结识中日的茶人和茶器创作者,并先后创办了“人澹如菊”“晚香室”“茶家十职” “茶家生活”等茶空间,开创了剧场式茶会,用创新的思维诠释自己对茶的理解,传承茶文化。以文字书写茶之美、茶之境,以生命体悟茶之味、茶之髓。
首位获得台北市文化奖的茶人,其书《茶味的初相》一经推出便成为当代茶事美学的代表作,多次再版。2014年获陈设中国·晶麒麟奖年度生活艺术家。2016年荣获“致敬造物者”。2017年,作为唯一的中国茶人接受日本NHK电视台“亚洲人物专访”纪录片采访,另一位亚洲茶界代表是日本里千家前家元千玄室。
在《茶味的初相》一书中,台湾学者曾昭旭在名为《你最好不要想了解曙韵》的序中说:“跟曙韵认识久一点的人大概都会有此经验或者感觉,就是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变动乃至激烈的变动。从嘉义的老房子开始,你刚沉浸在那斑驳古雅的悠悠岁月中赞叹不已,她已经搬到体育场边换成有几分后现代风格的场景了。而等你习惯了这明亮的氛围,人澹如菊又已北迁到台北永康街的深巷之中,重新玩起古与今的对话。可是等大家习惯来这儿歇脚的时候,她忽地又跑到另一条巷子开辟了一处‘别茶院’。”
李曙韵老师的人生因茶而动,她说自己每20年都有一次大出走,因为生命是流动的,她享受这种流动。“很多人问什么是茶,什么是禅?其实答案都是一样,就是生活。”
李曙韵在新加坡长大,从小被安排去学习钢琴,老师对她说:“你不能离开音乐,你离开音乐就没有了人生,离开我你就没有了你自己。”她一听,这还得了!于是写一封长长的信,带了一束玫瑰花送到老师家门口。从此,她再也没有弹过钢琴,完全没有遗憾,因为找到了自己。
21岁与茶结缘,一心向往宋明文人闲情逸致的她,第一次变动就是离家到台湾习茶。除了衣物,随身的三大袋行囊中,有四套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数把朱泥壶以及各色武夷岩茶。她在台湾茶界辛勤耕耘二十余年,一手创立“人澹如菊”茶书院。茶书院取名自唐代诗人司空图名句“落华无言,人澹如菊”,代表了她在茶艺、茶道上的向往。
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多年,又出走到北京,“本来应该因为一叶茶,把你的生命走得更宽阔,可是很多人却纠结在里头”。
北方是个有着大山大水大气度的地方,与她之前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同,她想接触这片从未体会过的天地,思考一个不一样的茶人生活。更重要的是,茶道源于中国大陆,回到这片土地,回到孕育了精彩的中国茶史的土地上,她对茶的理解才会更有厚度,走向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2006.4《竹外一室香》台北戏棚
在回溯、追寻、继承传统茶道的同时,李曙韵老师开创性地举办了“茶禁·禁茶”、“秋来耽晚菊”、“白色茶会”、“茶赏六月春”、“茶闲梅花落”、“竹外一室香”、“二十四节气与台湾乌龙”、“饮·影·隐”、“灯夕茶会”等多次茶会。
2004年,美国《Discovery China》节目来到台湾,节目组答应将她跟林怀民放在同一个版面,而她为节目组布置了一个不一样的茶会(即茶赏六月春)。
这是一场在台湾引起轰动的茶会,李曙韵自行筹集了经费,准备了一匹沙幔,在辜振甫家族的一座剧场内用竹竿与布搭建了一个空间,所有茶人身着白色长袍,端坐在舞台上,一人一席,并摆上了 50 盆鲜荷花。
她奉献了第一场剧场茶会,开创了茶会新形式,将台湾茶人的文化地位推向新高度。
2009.03 故宮文创系列—茶事展演
茶禁 . 禁茶Ⅲ / 李曙韵
台北故宫主动联系她,提供一个月的场地作为茶艺展示的平台。李曙韵提交了“中国人的茶室”方案,并邀请台湾的各界好友在台北故宫的空间里,一起跨界,通过想象力,构建了七个预设中不同风格的中国茶室。
茶事展演在台北故宫的图书文献大楼展览馆内举办,伴随着浑厚的钟磬声,七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茶艺师,分坐于七个别具匠心的茶室中,有条不紊地拨茶、煮沸、烫杯、闻香……
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活动,在台湾的建筑界及装帧艺术界又一次引起巨大反响,使得大家重新开始思索与探讨:中国人的茶室到底应该建筑成什么样子?
在北京,几乎全国各地的学生都会向她请教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间自己的茶室?很多学生甚至邀请李曙韵前去帮忙设计茶空间,最多时,她一个月飞了六个不同的城市去帮助学生设计茶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意识到,在当下的中国,茶人想要的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安心放置茶器的角落而已,与空间设计并无关系。
李曙韵说,其实中国的茶人有没有茶室并不重要,一壶茶、一盏灯、一卷经、一炉香……心若安,人在哪里,茶室就在哪里。
“什么是茶室不论是小茶几、茶席让茶人安心放置茶道具的地方,那就是个好的茶室。”
现在,李曙韵反倒提倡茶人拥有一个旅行茶包,里面放一把壶、一只杯、一个竹帘,不管走到哪里,将竹帘铺开,专注、安心泡一杯茶,空气里自然会形成一种气场,也便有了无形的墙,茶人的气场就是茶人的茶室。
小曙说茶
体验茶会
2018.07
茶家十职
茶家十职,一个纯粹为茶而生的空间。
由事茶人李曙韵创办,是以茶事为表达语言的文化创意机构。使命在于挖掘、弘扬中国茶文化传统,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承延续,并成为中国茶文化的整合者,推广者。实践的宗旨,在于提升中国当代茶事及茶事美学教育,传播茶事文化,繁荣茶事产业群。
以宋代“四司六局”(台盘司、茶酒司、厨司、帐设司、排办局、香药局、油烛局、菜蔬局、蜜煎局、果子局)的架构为基础,以茶空间、茶花、茶食、茶书、茶器等十项,将整个茶事拼接、连贯、融合,装入宋式茶风的“锦袋”。
编辑/木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