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现场
2018年11月23日下午4点半,“格物”当代艺术实验展在成都天府新区麓山大道二段18号麓镇五色巷5号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空间拉开帷幕。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空间承办,穆兰担任项目主持,高小华、甘一飞担任学术主持,翟一涛担任策展人,田萌担任艺术总监,并得到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外专引智项目、麓山小镇艺术村、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的支持。
展览现场
据了解,本展的作品来自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二班同学,参展艺术家包括张智瑜、李佩楠、龙同、周晓、卓伦、孙宇景、王新宇、荀子华、王琳、周远、付瑶伊、刘志鹏、任玉婵。是经过两周教学的时间,与指导老师高小华、甘一飞讨论并尝试多种综合材料互动厮磨后产出的实验性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与材料肌理、色泽、性能、缠绵,穷尽材料的物性并将其与艺术的观念对接,让材料的自然属性赋予了精神的光彩。
艺术家、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高小华,本次展览的项目主持穆兰,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实验艺术工作坊指导教授甘一飞在现场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李耘燕,本次展览艺术总监田萌,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的项目主持穆兰,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翟一涛,参展艺术家刘志鹏合影
现场嘉宾合影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穆兰作为本次展览的项目主持谈到,本次展览不仅是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一次教学成果展示,更是学院不断坚持在学术和创作领域前沿探索的实践。“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通过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外专引智项目聘请到美国马里兰州豪尔德学院资深教授、艺术家、独立策展人甘一飞作为西南民族大学实验艺术工作坊指导教授,通过为期两周的工作坊加讲座的形式,并在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空间进行展示。艺术在今天更多的要关注开放的思想,不仅要研究绘画的技术,更多的应该思考文本和材料的研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生们作品中对于生态、社会、环境的关照和心灵的释放,具有深度和方向性,规模虽不大,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场展览。”
刘志鹏 《城市森林》240cmx65cm 材料钉子、螺丝、木板 2018
张智瑜 《向往的能量》尺寸可变 装置 2018
周远 《绳语系列1》 100cmx120cm综合材料 2018
付瑶伊《go ahead》40cmx70cm x2 综合材料:毛线 2018
李佩楠 《破境系列》 44cm等边三角形x4综合材料 2018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实验艺术工作坊指导教授甘一飞表示,展览主题“格物”源自司马迁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即是人类探寻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和方式,“格”为“推究”,“致”为“求得”,意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艺术的探索也不外如此,其中对艺术的语言、材料、观念、意蕴,诸多艺术构成因素一步一趋的探寻即为格物致知的具体行动。借用“格物”一词用作为本展主题,意在给这个以非传统材料作为艺术媒体的当代艺术实验作品展定位,也是对这种追问精神的推崇。
通过两周紧张的时间,甘一飞用工作坊辅以当代艺术系列讲座的形式,与学生们进行头脑风暴,探讨方案后,各自实施作品,在材料中进行不同的尝试。甘一飞表示,当代艺术作为关注社会,并以个体作为原点展开的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形态,个人的体验是重要的表达方式。语言和观念是创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品的成立需要观念和精神内涵的支撑,因此材料和理念的结合是必要的。“以非传统的语言,将材料赋予精神,思想和理念,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艺术观念也得到展开,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充满力量。现场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人性生存环境的忧患、讨论和关注,这些都是恰如其分的表达。传统的架上绘画很难给到某种界定,材料的自由选择既是挑战,同样是机会。因此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既不重要又很重要,学生们在非传统具有陌生感的材料之下进行联想和延展,对生存状态进行表达和反射,一旦找到突破点,与观念碰碰撞出活化就非常的有意思了。”
龙同 《离殇系列NO.3》60cmx1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8
王新宇 《请保持xx》 30cmx30cm 综合材料 2018
荀子华 《香奈儿五号》 20cmx20cm x12 综合材料 2018
王琳 《隐 系列》 30cmx30cm x4 综合材料2018
“当代艺术应当讲求艺术语言的原创性与观念的当代性,进而能与当下语境接轨,实现艺术的功能。对材料物性的探求,对艺术语言的原创性发掘,唯有格物而至知一途。实验意味着探索未知,意味着的失败与成功、沮丧与惊喜相携而行,然而,当材料与艺术家的情感、理念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之时,实验作品即可成立。几周的手作、心机,集成了不少有意思的作品,也就有这次小型汇报展出的基础。展览的目的,是想与观众达至一种对作品的交流和分享,以期更充分地展开作品的意义。”甘一飞如是谈到。
任玉婵《理想的制作与保养》 40cmx40cm x3 绢本 2018
孙宇景 《狗上狗》 60cmX80cm 布面丙烯 2018
卓伦 《麒麟梦》 60cmx80cm布面丙烯 2018
周晓 《你也是吗》30cmx40cm布面丙烯 2018
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翟一涛表示,此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也展开过关于综合材料的课程及展览,此次为期两周的工作坊可看做在原来基础上将课程进一步往前推,通过学院的教学和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优秀艺术家进行讲座和工作坊,培养学生从传统架上绘画的语言系统上尝试新的媒介和材料,从而寻求不同方式的艺术表达。“每年美术馆都会举办10至15场讲座,提供给学生打开思路的通道,与外专引智项目工作坊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创作观念得到展开,希望真正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完全迈一步,”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6日。
作者:李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