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LONG玩艺儿 | 让-吕克·米蓝:悠长时间中的自然之美



2019年8月31日至12月8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摄影专题展“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这是法国艺术家让-吕克·米蓝在中国的首个美术馆个展。


米蓝的艺术将人类实用主义及自然崇高概念的矛盾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表面看来,米蓝的创作只是在风貌壮观的鸟类自然栖息地所拍摄的寻常鸟类摄影作品。事实上,他是以自行发展出的独特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米蓝以精准的艺术观念为创作的起始点,凭借严格的审美感知力及惊人的耐性完成创作四十年来,他的创作一直是在确切时空之内发生的自然主义式纪录作品。


 “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展厅现场图,摄影:洪晓乐,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19



以坚韧作为行动的准则


让-吕克·米蓝于1946年生于法国北部,在儿时便深深受鸟类所吸引。从幼时起,他就靠自学掌握了照相技术,然而他在1978年才正式开始其艺术家生涯,那时32岁的米蓝辞掉了工作,决定与其妻子、长期合作者米兰妮·米蓝一同开始新生活。


展览开幕式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策展人比奇·库莱格、艺术家夫人米兰妮·米蓝、艺术家让-吕克·米蓝。摄影:洪晓乐,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19



“我们变卖了所有资产——房子,车,其他的所有,”他回忆道:“用这些钱,我们购置了摄影设备,随即开始了创作。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共同创作的。”


自那之后,米蓝及妻子便开始在欧洲及美国等地进行频繁而大量的旅行。他们常在某地花费数月或数年的时间以觅得其心仪的拍摄对象。坚韧一直是他们最为主要的特质之一。


让-吕克·米蓝,《2005年3月、4月,#301》,彩色照片,123×123厘米,2005年,作品来自艺术家,图片由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让-吕克·米蓝,《2006年2月、3月,#368》,彩色照片,123×153厘米,2006年,作品来自艺术家,图片由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尽管米蓝以拍摄鸟类图像闻名,事实上他并不以一名记录者自居。艺术家独特的个人摄影风格探索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全方位影响,探索了摄影艺术家与模特之间的关系,也探索了时间及创作过程对摄影图像的深远影响。


米蓝的精准构图捕捉了自然与人类踪迹、静止与动态、冷静与紧张等许多对立关系,并以此构建复杂、诗意、谜一般的艺术作品。他希望探索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可能性,这样的深层探究欲望也催生了他独特的工作方式。他的作品既讨论了人类行为的矛盾性,也捕捉了鸟类——这些带翅膀的生灵们的日常生活及戏剧性事件。


 “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展厅现场图,摄影:洪晓乐,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19



将时间凝固于镜头中


在米蓝拍摄鸟类之时,每张作品独一无二的特质都是机缘巧合与长期精细准备共同造就的成果。事实上,艺术家大部分创作工作早在动用相机取景器之前便完成了。如同一名绘图师,米蓝会在拍摄前完整地绘制拍摄地点的风貌,预想并绘制最终成果的细节。


绘图是米蓝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如同导演的分镜头稿一样重要。米蓝称其拍摄的鸟类为“演员”,而他则要为这些“演员”撰写脚本。


让-吕克·米蓝,《2005年4月、5月,#319》,彩色照片,190×153厘米,2005年,作品来自艺术家,图片由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让-吕克·米蓝,《2007年2月、3月、4月,#524》,彩色照片,228×183厘米,2007年,作品来自艺术家,图片由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每一只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就像人类一样。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去辨认他们的个性,并邀请他们来参与到演出之中,”米蓝曾如是解释其创作过程。而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一样,飞禽的行动也充满了即兴特质及随机性。在完成绘图工作后,米蓝就会开始长时间为脑海中所预想的完美画面做准备,为将要进入画面的“演员”做准备。


在这样的准备过程中,米蓝会计算拍摄的角度,季节、时间及灯光对周围景致构图及颜色的影响。而在此之后,他就需要开始漫长的等待工作——他可能需要等待数天、数周甚至数年以完成一件作品。每次前往拍摄地点时,米蓝都将花三天的时间布置现场,调整相机、镜头及闪光灯等。


 “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展厅现场图,摄影:洪晓乐,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19



艺术家使用由专业人士特制的不同焦距镜头,将一个镜头放置在另一个镜头前使用,以在单一图像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清晰度。其创作的复杂技术要求带来了一种矛盾:


米蓝的技术设备闯入了他要拍摄的风景之中去。这些设备的动静很大,很容易让鸟类受到惊吓;也是因此,米蓝经常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安抚鸟类,让它们熟悉大画幅照相机快门的巨大声响,或是闪光灯的突然光照。


右侧为艺术家让-吕克·米蓝,他正在观察“模特”鸟类。



米蓝曾在2006年谈及:“找到合适的拍摄技法,是一件困难的事。我不用长焦镜头,我必须要靠近它们。我特有的技法让我得以清晰地、锐利地观察鸟类,并以不同的清晰度捕捉部分风景。这是很复杂的工作,而我花了三十年时间去完善这样的技法。我在最开始的时候用的只是一个标准镜头,随后又在这镜头前放置别的镜头。这些镜头让我得以转换拍摄位面:前景、中景或远景,在同一张图像上有许多不同的聚焦点……我可以调整镜头,因此我可以在同一个拍摄位置获得许多不同的拍摄角度及不同的聚焦点。人们可以发现,我通过镜头获得的焦点与现实中的焦点并不一样,也和眼睛感知到的焦点或距离都不一样,我的镜头就像是眼睛一样,可以先观察一个焦点,再观察下一个焦点。这一切就像是为电影置景一样,但是全部都发生在一张图片中。复杂的设备捕捉了一张很简单的图像。所以在作品最终呈现之时,技术并不会成为这图像的显著特点。”


让-吕克·米蓝,《2006年4月、5月,#407》,彩色照片,153×303厘米,2006年,作品来自艺术家,图片由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让-吕克·米蓝,《2007年1月、2月,3月,#450》,彩色照片,183×228厘米,2007年,作品来自艺术家,图片由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米蓝凝结了时间的摄影作品都有一致的标题:这些作品全部按年月时间排列。他从不会在作品标题中体现拍摄地点或鸟类品种,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在其创作中,这样的标题看起来就像是日记中的一笔,记录了艺术家的人生。


艺术家创作中众多元素散发的能量解放了人们的感知,鼓励观者自行探索观看与思考的不同路径。米蓝的创作核心正在于此:强调并激发感知的意志。艺术家一直在致力于探究自然与人类、自然世界与文明世界稍纵即逝的共生时刻。


在这个意义上,风景中的鸟类就是人类与崇高自然力量结合的象征,也是人类与自身艺术表达力量结合的象征。在纷乱、忙碌、强调即时性的社会中,让-吕克·米蓝的摄影鼓励人们关注自然世界,关注悠长时间中的美。


 “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展厅现场图,摄影:洪晓乐,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19





正 在 热 展







龙美术馆(西岸馆)展讯

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2019.7.27-2019.10.13】

踱步:七十年的走过展期延长至2019.10.20】

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2019.8.31-2019.12.8】

不羁——龙美术馆扬州画派书画展【2019.7.18-2019.10.9】

吉祥——龙美术馆古代器物特展展期延长至2019.10.9】


龙美术馆(浦东馆)展讯

沪上丹青——“海派”绘画名品展【2019.8.18 – 2020.2.28】

建设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8.9-2019.10.13】


龙美术馆(重庆馆)展讯

屠宏涛:时间的旅行者【2019.9.7-2019.10.27】


作者:龙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