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李晓军 | 魏碑书法学习与研究

 

自清代碑学中兴之后,当代碑学风盛本身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北人雄强,南人娟秀的大格局已经渐在发生变化。北碑书法之尘封已然被当代(包括南方学子)相当多的书法家所拂拭。涌现出了相当多的属碑学体系的书家。李晓军便是其中的一位执着者。

大凡当代碑学体系的书家,基本走的是碑与帖相融合的路子。因为这是一条通衢,成功者不乏其例。而李晓军所与众不同者,亦同康有为的“无唐法”类似,走的是一元化,以专攻北碑为取向的路子。

——李松


李晓军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

绘画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新人新作展,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奖),中国书画艺术节全国书画家新作展(获奖),全国中国画展(获铜奖),全国百名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年展,写意中国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及传略辑入《中国美术年鉴》、《当代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等辞书。

书法作品曾获庆祝建国35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北京市书法展一等奖,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作品多次赴世界各地展出,并获日本每日新闻社社长奖。

魏碑书法学习与研究

魏碑书法,是指公元五百年前后出现在北魏时期碑版上的一种流行字体,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我国书法史上处于汉唐过渡阶段的书体。它比之隶书则简捷而保其沉雄,比之楷书则更为丰厚刚健。这种字体的碑碣墓志数量众多,它和汉碑、唐碑各自体现了一个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


 咏兰诗二首 69x36cm

对于魏碑书法的艺术成就,前人有过极高的评价,大书法家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中称赞魏碑书法“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论其结构则“构字紧密非常”;并总结出魏碑书法具有“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之十美。



一、刀与笔的取法

     魏碑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某些共同笔法和字形的基础上表现了笔画、体态和风格上的千变万化。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字体仍然处于隶楷的过渡阶段,楷书虽已形成但未最后定型,书法的笔画和字体相对来说不受什么拘束,比较自由,变化较大,故呈现出多种姿态。正因为魏碑的体例众多,脉系广泛,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提供了较多的可能性,使学习和取法更为灵活。魏碑书法的形成与当时刻工的工艺水平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去理解刀法和笔法的关系,就是一个重要的取法课题了。在这一问题上启功先生关于工匠对碑刻书法制约力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


     我们在审视碑刻拓本时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和研究:一是书家书丹的原作;二是刻制完成后的作品。正是这两个方面,为我们的研究和创作拓宽了视野,提供了丰富想象的余地。我们在“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同时,也可以对刀法所留给我们独到的美感加以有度的吸收和发扬。从众多的书法创作及临习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同一碑版风格拓本的临习及创作较之墨迹法帖的临习创作有着更多的面貌。这种现象的产生,正是作者根据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对碑刻书法中的刀笔关系不同的理解而形成的。由此我们发现,单纯的摹仿与认识的再创造有着天壤之别,这是学习魏碑书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应当引起重视。“猜测”贯穿于魏碑书法学习的始终。当一本或一页拓片摆在我们眼前时,首先要分析的便是刻工对书丹文字的忠实再现程度如何,也就是刀刻的意味多还是书写的意味多,然后才有我们日后的临习实践,在实践之前对碑的理解,对临习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刀、笔的审美取向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还会非常之大。这正是在学习魏碑书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我们知道,刻工在刻制过程中往往因刀害笔,甚至移动点画,篡改字形,致使原迹面目皆非。这种篡改式的再创造,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失败,破坏了书丹者原有的风格。但从另一面看,这种字迹为后来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正常书写过程所不易形成的文字表现方式,尤其是对于看惯了唐代以后成熟楷书的今人来说,它无疑会令书法爱好者要象沙里淘金般地去寻找和借鉴,并运用到创作中去体现新的价值。由此,我们就会对它有着更进一步的理解,产生出进一步的“猜测”。从而使学习者越来越精微地使文字的表现形式与心灵靠近,使其自身的审美趋向与手中表现出来的笔墨线条达到高度的融合。这样,才不失为把握了学习魏碑书法的精髓——易于寻找阐发人的个性精神。


二十四画品之气韵  31x26cm

    另外,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去书写,也无论我们将学习的着重点放在哪里,万法归一,写书法离不开手中的毛笔。书法家黄惇先生在《刻工定式风格与创造力》一文中写道:杰出的书家乃是将刀刻转化为书写,并摄入金石气,这是创造;而成为刀凿之奴的书家,则必然落入造作的再模拟的泥淖之中。三角形的点,颤抖的边缘,确切地说,这不是写而是描画,清末民初的清道人便是一例。如果这种模拟刀凿石花的作品也算是一种“创造”,我则以为起码是违背“书法”的本质的,也难为了先民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毛笔。因为笔和刀毕竟是不同的。我以为此言切中了魏碑书法的要害,是相当中肯的。


二、培养开阔的审美情怀

     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审美视野,在从某一种碑版入手后,还能从广泛的体例中,寻找相互借鉴和转移的机会,这种机会,一方面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更为灵活广泛的法度取向,另一方面,也在广泛的取法过程中培养了学习者开阔的审美情怀。


     所谓“开阔的审美情怀”即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能够有以点带面的学习视野。有一种现象十分有趣,在书法的学习中,凡是从魏碑、汉隶入手的习书者,在基本掌握了所学书体技法特征之后,对“规正书体”大多能有较好的审视和取法。然而,从所谓“规正书体”入手的习书者,普遍对汉、魏书法及民间书体认知不足,更有一头雾水不知法在何处极力排斥者。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汉隶和魏碑体系在学习书法技法与培养学习者开阔审美情怀这两点上,能够为习书者提供更为广泛的视野和取法方向。


曜金菩萨  136x136cm  2008年

     学习书法,从技的层面是为了掌握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书写方法和审美特征,这需要长期的以形质为主线的练习,以达到掌握其形质的目的。然而,学习书法的更为高级的层面,是书者能够在不失“法度”的基础上,将人生生命状态融汇在中国式的笔与墨中,放弃功利之心真切的自然流露式的书写。

     由此我们感到,培养开阔的审美情怀,在有效、有节、有度的个性抒发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康南海先生的“凡魏碑,虽取一家,皆足成体,尽会诸家,则为具美“之言亦道出了在魏碑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习”一家“与会”诸家“的关系。


三、“游走”式的学习方法

  墓志书法体系的广阔与博大,给予了学习者在临习书写过程中更为广泛的选择,这种选择,为学习者提供了至少两种可能,一方面是可以满足视觉上的偏爱进而取之,另一方面则是,为学习者在临习的过程中寻找与自己心智相同的内在心理需求提供了“游走式”的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在临习某一种碑版过程中常常有不临而至的笔致出现在自己的笔迹之中,这种笔迹往往是在自己刻意临摹的前提下产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在自己的腕下,与自己心智以及心智使然的本身内在书写特质有着重要的关系。由此我们会发现这种“心智”的笔迹与我们视觉中所喜爱的“爱帖”有着难以相会的障碍。


  广博的碑学体系为“游走式”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实体,它外形的浩瀚与内美的相对统一,使学习者在为满足视觉审美的基础上,寻求与自己内在书写气质相吻合的样式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那就是在对某一碑版的临习过程中,逐渐找到与自身书写特质不相适应的书写“习惯”,并从这个内心气质使然的书写“习惯“出发,去寻求与之相适应的碑版进而取之,从而使自己的心性与所钟爱的书法样式相吻合,找到和自身内在书写习惯最相适应的法帖进行练习,使文字的书写在不失法度的基础上与心智靠得更近。


  书为心声,画为心迹。中国书法所表现出来的线质的重要审美方向,即是人的生命状态能否在书写过程中不失法度且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因而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所选择的碑版是否与自己本身内在气质相吻合。因为书法终归是为心服务的。


  书法由书斋走入展厅,由文人的相互玩味发展到展现个性的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书法”二字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魏碑书法以其形态的多变性为书法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当代性思考与借鉴,在魏碑书法的学习过程中,解决刀与笔的取法问题,培养开阔的审美情怀,运用游走式的学习方法,都是探索魏碑书法学习过程中需要实践体验的环节,亦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