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斫木成器 工匠精神——明式家具的材美与工巧 |【艺术品 · 典藏】

《艺术品》期刊 | 典藏

斫木成器 工匠精神——明式家具的材美与工巧 |【艺术品 · 典藏】

文 / 董 胤

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至明代中期已有极高的水平。这一时期家具制作的显要特点是采用贵重的优质木材为原料,各个部件间的相互连接、固定不用铆钉,全靠榫卯结合、框架结构、胶水闭合缝隙互相配合制成家具。中国古代工匠深谙各类木材性质与榫卯开阖之道,以工巧将木材的可能性发挥至极限,这种家具制作方法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明式家具的研究现已成为一项专门学科,中外学者皆有鞭辟入里的论述,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工艺和材料两大方面,同时兼及历史考据、艺术市场等方向的延伸。明清时期家具就用材来说范围实际相当宽泛。广义上来说除木材外还包括有竹、石、藤、棕、螺钿、珐琅、金属饰件等辅助性用材,准确地说木材是明清家具基础用材。这些基础用材包括:黄花黎、紫檀、鸡翅木、铁力木、乌木、酸枝木、榉木、楠木、黄杨木、香樟木,等等。以上木材虽然皆为家具所用,但是历来却有软、硬之分,明清两朝家具的主打用材也不尽相同。硬木家具用材主要有黄花黎、紫檀、鸡翅木、乌木、酸枝木、铁力木、花梨木等。而软木家具则是指除硬木家具之外的所有木制家具。明式家具主打用材为黄花黎、鸡翅木、铁力木。清式家具则选取紫檀、酸枝木为主打用材。明清家具之所以在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和各自所处时代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时代造就的产物。


一、明代社会环境与明式家具兴起之因果

首先,明代社会繁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匠从业人数增多,并随着园林建筑的需求增加,家具的陈设成为室内园林陈设的重要部分。明代园林建设曾经出现过成化、弘治、正德,嘉庆、万历两个高峰,非富即贵者的各种需求刺激了园林建设。难以计数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等建筑场所都需要相应数量的家具来配套装点,旺盛的需求营造了明代家具发展繁荣的大环境。此外,家具制作虽由匠人操刀,但明式家具之所以能将精美工艺与艺术文化有机结合,这与明代文人的文化加持有直接关系。例如我们从唐寅的临本《韩熙载夜宴图》中发现,他在画中增绘了二十余件家具,这充分说明了文人对家具的特殊兴趣。从现存明代史料可直观感受到明代家具的研究与设计都与文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曹昭的《格古要论》、文震亨的《长物志》、王士性的《广志绎》、高濂的《遵生八笺》、谷应泰的《博物要览》等著作都可窥见明代文人在家具用材及审美风格方面有深刻的认识,这是历代所不能及的。故明式家具最能体现文人气质,属于文人家具。而明代文人之所以大量参与其中,究其主要原因与科举制度相关。中国科举制度虽然在明代定型,但是文人自始至终受到“显宦必出科举正途”价值观的影响。明代后期,越来越多的士子涌向场屋,给科举考试带来了巨大压力。科举制度让明代文人数量虽然远超前代,可是由于科目单一、名额有限和考官衡文失误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杰出人才,被挡在科举正途之外。大量文人不能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弃儒从商蔚为成风,随即在地主富商中更开始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文人儒士。正所谓上行下效,明代皇帝对家具的重视和喜好也具有锦上添花之功,众所周知天启皇帝本人常亲自操斤,其技艺甚至更胜御用匠人,正所谓“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绝”。

面对明初国家现状,中央政府实行一系列经济恢复的政策,农业迅速得到恢复。自成化到嘉靖年间,明廷数次规定以银代役,减轻了轮班匠的实际负担对民间手工业生产有一定积极意义。手工业者从元朝“工奴”身份中得到解放,各种手工业蓬勃发展,能工巧匠的创造力被激活,斧凿随心所欲,技艺登峰造极,为明式家具制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与经济的繁荣伴随而来的是加强对外交流,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东南亚地区的大量优质木材以海运方式输入中国。明代中期隆庆开关伊始,硬木家具崭露头角,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分水岭。范濂《云间据目抄》载:“隆,万以来……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极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材料的充足为明代家具制作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所以明式家具的成功是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手工等内因外因或有意或无意,或直接或间接共振的结果。


二、明式家具与传统观念

明式家具审美好质朴清雅,恶雕镂镶嵌。《长物志》记:“不则用木,如台面阔厚者,空其中,略雕云头、如意之类;不可雕龙凤花草诸俗式 。”《广志绎》记:“姑苏人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又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始盛 。”从以上记载可知明式家具尽显中国人极简美学主义精神与聪明才智。直观明式家具可知其艺术特点与文献记载吻合,素雅不滥加雕饰,即便雕镂之处也仅是局部点缀,用简洁精致的雕刻手法来烘托家具本身整体造型之美与艺术性,并不喧宾夺主。尽可能保证纹饰装饰性与造型及结构间的归属感。

在用材方面,业界有称以紫檀、黄花黎为材打制而成的家具为“官窑家具”之说。从目前数量众多的传世明式家具可知,以黄花黎为材制作家具是晚明至清初的主流风尚。明式家具的基本美学属性就是用材以优质硬木为主,充分发掘和展示木材本身的天然纹理及幽雅色泽等特点,即自然美。硬木结实牢固的属性为匠人巧作提供了物性基础和设计可能,明式家具在合理运用古代建筑“大木作”“小木作”传统的基础上,贯通了式样与结构间即独立又统一的融合,同时兼顾了实用性,成功的塑造了明式家具独树一帜的造型语言和形象特征。如果说造型与纹饰是明式家具的外形美,那么榫卯结构就是明式家具的灵魂。榫,剡木入窍也,俗谓‘榫头’,亦作‘笋头’。卯眼是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或叫‘榫眼’。百余种不同榫卯让家具便于拆装运输与维修养护,榫卯各种承力构件与木材力学特性都得到了最合理的设计。精巧的榫卯结构把各个零部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框架体非常坚固稳定,却又使家具造型显得空灵、透气、轻巧。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在技艺、使用、美观方面有突出表现。明式家具以其功能可分为卧具、坐具、起居用具、屏蔽用具、存储用具、悬挂及承托用具。每个门类都力争做到了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在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较前代有所突破。


三、明式家具种类与风格举要

明式家具种类繁多,就其用途可大体可分为床榻、椅凳、桌案、箱柜、屏风、台架等六个门类。


床榻

图1 明晚期 黄花黎透雕香炉寿字龙凤纹直腿六柱架子床

明清之际人们的居室活动仍保持以床榻为中心的习惯。床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两种器物。床是卧具、榻是坐具。前者用于睡眠,后者为待客之用。《释名·释床帐》记:“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者也。”榻大多无围子,亦称“四面床”。明代的床主要有架子床、拔步床、罗汉床。架子床为古人使用最多的床,所谓架子床顾名思义即带顶架的床。江南地区夏季潮湿炎热,为阻隔小虫蚊蝇侵扰需悬挂帐子。做法通常是在床的四角安立柱,床顶置顶板防尘,名为“承尘”,床的三面装有围栏,多用小料拼插成各种吉祥纹饰。依据不同功能需求也会在前后床梃加设两根或四根立柱,故有四柱式、六柱式、八柱式之分。黄花黎直腿六柱架子床(图1)为典型明式六柱架子床形制,床座四角攒边框装软屉,支腿内翻马蹄足,四腿间装有素面长条牙板,立柱上承顶架、挂檐,下有床围子,均透雕香炉寿字龙凤纹装饰,装饰图案在传世明式架子床中并不常见。此床整体基本保存完好,构件少有后配,实属珍罕。

图2 明晚期 黄花黎嵌云石五屏式支腿罗汉床

罗汉床是在榻的三面加上围子,有避风与装饰的作用。这类床的形制有大有小,通常大的称为床,小的称榻;又因罗汉床坐卧两用,故置于寝室为床,放于厅堂为榻。黄花黎嵌云石五屏式直腿罗汉床(图2)为三面围板五屏风式,背屏三块,两侧各一块,中间最高向两侧次序降低。五块背板均攒边装框,边框内随形以嵌云石,石材剖面生成山水自然之景,通观五屏云石纹宛如一幅山水连绵的完整水墨画卷,极具意趣,赏心悦目。座面攒边框加软屉,这种上藤下棕的做法在明式家具坐具中普遍采用,藤篾柔韧舒适,棕榈富有弹性,这种细藤工艺作为家具构件形式集美观、透气、舒适、平滑等众多优点,缺点是耗费工本,不能经久耐用,少则十余年,多则几十年,藤屉破损后须得重新编穿新屉。藤面的柔软与硬木的坚实相互对比形成反差,并且藤面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老化后,与木材包浆后的色泽相衬更凸显明式家具古朴自然、文雅柔和之美。


椅凳

图3 明晚期 黄花黎圆后背三接雕花交椅( 一对)

椅,坐具,后有倚。凳,狭长型的坐具。明时椅子种类有宝座、交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靠背椅,等等。凳子有正方、长方、长条、圆形等几种形式。交椅在中国家具中属于较为独特的品种,其前身系交杌演化而来,即汉末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的胡床。交椅发端于晚唐,兴盛于两宋,精到于朱明直至清朝中道渐落。从目前流传的交椅来看,形制结构基本特点是四足前后两腿相交,可以折合。以交接点为轴,上横梁穿绳为坐,座面后角上安装“栲栳圈”半合围成搭脑,靠背以独板挖成或攒框镶板,呈现出的曲线形与人体脊背自然曲线相合,并与坐面保持105 度倾角,人坐在上面可以向后倚靠,藤心坐面承受压力时自然下陷3 到5 度的座深,形成令人舒适的休息姿势。交椅的设计从坐宽、座倾角、靠背弧度、扶手长度、脚踏高度等方面都符合人体工程学,在室内陈设中有较高等级,亦可外出巡游、狩猎时携带。这对黄花黎交椅(图3)后背为圆弧形三接圈,扶手为“云头”形,弯头见方亦称“鳝鱼头”形。靠背攒边装板分三段,上为透雕寿字如意花纹,中间为素板,下为亮角。前后腿相交处以铜轴连接,脚踏上包錾花铜活。这对交椅体形较大,通体包浆粲然,因明代硬木交椅传世珍稀,此对交椅又以原貌保存,可以说世所罕见。


桌案

图4 明晚期 黄花黎有束腰罗锅枨棋桌

图5 明晚期 黄花黎有束腰罗锅枨棋桌

图6 明晚期 黄花黎有束腰罗锅枨棋桌

明代时期桌案传世较多,其中不乏独具匠心者。这是一件黄花黎棋桌(图4),此桌仅从外观看与一般方桌并无不同,桌面边抹冰盘线脚即“冰盘沿”,四面束腰中间各装一屉,内翻马蹄足,腿间装罗锅枨,此枨的“出门就爬坡”造型为典型明代特征。此桌亮点在于活桌面,桌面掀开可见内嵌双面棋盘(图5),再下方有一中心方井,藏有双陆棋盘(图6),两侧各有小室用于存放双陆棋子。桌面如还原位置可做麻将桌之用,可谓一举多得,极尽巧思。案与桌虽同为一个面四条腿,但是案的造型有别于桌子,最明显的区别是案的四腿不在桌子四角而在案头里侧一些的位置。案足做法有二,其一为案足不直接落地,而是下落托泥,两腿共用一个木方子;其二是不用托泥,腿足直接接地。这件黄花黎翘头案(图7)案面为独板,两米有余,俗称“一块玉”,两端翘头。牙板与牙头一木连做,前后牙板装有穿带以承托案面。案足直腿方材,腿间装有灵芝纹挡板,下落托泥。此案最大特点是九个部件以活榫结构组合,拆装灵活。独板的运用体现了明式家具制作因材施艺的工艺准则。制作桌案取大块木材整料为案面,不仅合理利用了珍贵原材料,又能将木色纹理最好最美的部分完整表现。传世的明式家具中以黄花黎材质居多这在业内已成共识, 但是以铁力木为材料制作的明式家具亦有相当数量。此木为藤黄科常绿大乔木,新采伐的木心呈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色泽纹理较鸡翅木并无明显差异,较难区分。铁力木在硬木树种里最为高大,故料材壮硕又易得,可用于制作大件家具,风格多质朴厚重,如罗汉床、平头案等。铁力木材质坚韧,所制家具经久耐用。业内根据铁力木材质上的差异分为“细丝”与“粗丝”,“细丝铁力”色偏红褐,光滑似玉,触感极好,多用于制作大案。铁力木双龙挡板平头大案(图8)用材硕大,案面长近三米。案面攒边框内侧打槽装独板板心,边抹冰盘沿线脚上舒下敛。牙板与腿子由夹头榫联结,云纹牙头加固。侧面两腿间装海棠式挡板,内透雕双龙交尾纹,底部装落地管脚枨。传世平头案以素牙子装耳形牙头最为常见,云纹及凤纹依次之,此案即以云纹装饰,造型美观,体型硕大,尤为难得。

图7 明晚期 黄花黎活榫独板面心灵芝纹挡板翘头案

图8 明晚期 铁力木双龙挡板平头大案

图9 明晚期 黄花黎包铜活折叠桌

图10 明晚期 黄花黎包铜活折叠桌桌底活腿折叠结构

北方冬季寒冷,用砖垒成通风台座,下面烧火取暖,称为炕。在床榻或炕上使用的矮形家具称为炕桌、炕几和炕案,属于同一范畴的家具,功能为倚靠、放置器物等。其结构特点与大型桌案无异,但造型和结构上却精巧且富于变化。黄花黎包铜活折叠桌(图9)的最大亮点在于桌腿活动可折叠。翻看桌底部活腿折叠结构(图10)可知,肩内制作的转轴与腿连接使腿可以向内侧旋转,腿间两根横枨,下枨与腿的连接处可以旋转。桌底三根穿带都装有旋转木条,中间的木条用于固定收起的桌腿,两侧的则在桌腿展开时用来抵住外框保证稳定,整体设计讲究,开合顺滑到位。


箱柜

图11 明末清初 黄花黎雕龙纹券口带栏杆亮格柜( 一对)

图12 明末清初 黄花黎雕龙纹券口带栏杆亮格柜( 一对)

出土文物中,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柜子,应该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小箱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漆木衣箱。柜的形制在当时更趋于接近箱,所谓的柜其实就是箱。柜子发展至明代因生活需要出现了很多新的式样以满足不同存储要求。有圆角柜、方角柜、四件柜(顶箱立柜)、亮格柜等。其中亮格柜是将柜、橱、亮格三种形式合而为一,或是亮格与柜子结合。亮格为不装门的隔层,明式亮格柜都是亮格在上,下层为柜,柜门之上平设抽屉为橱。这种家具一般都放置于厅堂或厨房,亮格内可以摆放器物用以观赏,抽屉可放细碎物品,柜子则用于储存待客物品等。这对黄花黎亮格柜(图11)三面券口透雕螭纹,下部柜门对开,柜内(图12)中部装抽屉架,内部空间分为三层,中间为三具装有吊牌的抽屉。柜子下部装有双螭纹壸门式牙板。这对柜子所用黄花黎木料甚好,木材有一定厚度,门板等处多为一木对开,纹、色基本一致,木色与纹理产生对称美的装饰效果,将人工与天成完美融合。此对亮格柜形制古朴大方,经年使用木色宛如蒸栗,质似琥珀,成对保存下来近尤难得,为传世精品。


屏风

图13 明晚期 黄花黎夔凤纹牌子衣架

屏风早在西周初期就已有使用,只不过当时不用此名。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坐屏虽为陪葬明器,但制作工艺已经非常讲究。到了汉代时屏风的使用日趋普及,至宋代前皆以实用为主。直至明代屏风不仅具有屏蔽挡风、遮蔽视线、分割空间等实用性,更成为室内装饰不可或缺的陈设品。明代屏风分为座屏风和曲屏风。座屏风是把屏风腿插在特制的坚固底座上,分为多扇组合和独扇插屏两种。曲屏风为多扇折叠屏风,属于活动性家具,亦称“软屏风”,其扇数多为双数,多者可达十二扇。每扇之间通过销钩或绫绢表糊连接为一体,不用时可折叠收起,用时打开一定角度即可直立,多用于临时性陈设。屏心用纸绢裱糊,上面可作各种装饰,或书画或刺绣,更有甚者装裱名人字画于屏心,陈设在室内不仅可以分隔空间,也可起到装饰美化作用,深得文人雅士喜爱。黄花黎嵌刻灰彩绘屏风(图13)体量巨大,是在较大厅堂中分隔空间之用,由十二扇单屏组成。每扇由两根立材及六根横枨组成框架,耗材惊人,雕工精湛,精彩之处在于中间屏心部分嵌的刻灰彩绘楼台人物风景图屏条。刻灰工艺在中国流传已久,古时称为“款彩”,属于漆器工艺的分支。其做法是挂较厚灰层后刷漆,在漆面下的灰地上剔刻下凹纹样,纹样的轮廓内再填漆色、贴箔、金银泥。刻灰工艺适用于构成、植物、动物、人物、山水等各种题材的抽象或具象描绘。但由于此工艺综合了戗金、戗银、雕填、雕漆等技艺,现今掌握刻灰工艺技术全流程的人较少,故带有此类装饰工艺的家具更显弥足珍贵,从工艺到设计等方面对现代刻灰工艺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台架

图14 明晚期 黄花黎嵌刻灰彩绘楼台人物纹屏心十二扇屏风

衣架、盆架、巾架、灯架、梳妆台、镜台是古代所用的悬挂和承托用具。衣架在居室及客厅中普遍使用,但古今衣架形制与用法不同。今天衣架是用来挂衣服,而古时则是用来搭衣服。古人衣架多采取横杆式。将两根立柱插入座墩固定,中间固定横枨或横板。立柱顶端装横梁,横梁两端长出头,末端雕刻龙头、凤头、云头、灵芝等造型。横杆下装中牌子,下有横枨。衣服脱下后就搭在横杆或中牌子上,两面下垂。这件黄花黎夔凤纹牌子衣架(图14)两立柱插入抱鼓墩座上,抱鼓墩双面浮雕花瓣纹样,立柱与顶端横梁相交处装有透雕夔凤纹角牙。中部装透雕夔凤纹中牌子,下有横枨。中牌子与横枨两端分别与立柱相交处装有夔凤纹角牙。这件衣架做工考究,细节装饰到位,为明代黄花黎衣架中之精品。

图15 明晚期 黄花黎五屏风式麒麟送子纹镜台

镜台,又称镜支,是小型的梳妆台,可以随意挪动。因古代男女皆蓄发,所以此类家具为日常生活必用之物。明代时的镜台相较于前代体量变大,功能增多。形制多是一小长方匣,上有类似桌子的台面,四周装有围栏,正面围栏留有豁口,后沿栏板内竖立小型屏风。屏风两端逐渐内收呈弧形,正中装有镜支用以摆放铜镜,镜钮上的绶带可以挂在支架上。台座正面或双门对开内有抽屉数具,或直接设有抽屉,可存放各类化妆

用品。此类家具在明代颇为流行,为明代家具中的精细之作,皇冠中的明珠。黄花黎透雕五屏式麒麟送子纹镜台(图15)为五屏式,围屏中间高,向两侧依次递减,两端内收呈弧形,屏风及镜支皆采用透雕装饰。台座四周装有六柱围栏。正面对开两门,内有抽屉五枚。此镜台雕工繁复,体量较大,原装镜支使得此器更显珍重,为明代镜台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四、择一业,终一生,可以为匠

今天,在许多中国古代家具的构件上仍然可见工匠往日板料画线与打号选材的笔迹,时间虽已穿梭数百年光阴,但此时会仿佛可以听到工匠的呼吸与心跳,下料、锯型、刨光的制作场景又浮现于眼前。

正是一代代“无名大匠”以师徒相授的传承,坚守方寸间的寂寞,付出智慧与汗水,呈现出匠心独运的精彩之作,我们才得以看到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这些鬼斧神工,于他们来说只是日复一日的寻常。尽管大部分工匠的一生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是他们的生命已在工匠艺术中得到了升华与延续。择一业,终一生,可以为匠。


本文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选自《艺术品》2018-05 总第77期)

欢迎订阅《艺术品》期刊

邮发代号:2-968

电话:010-63031731

出版:荣宝斋出版社

延伸阅读  #典藏

明代家具装饰的图像阐释——以万历朱漆百宝嵌立柜为例 | 【艺术品 · 典藏】

辽宁省博物馆藏《初拓唐王居士砖塔铭》叙录 |【艺术品 · 典藏】

合情与变化 ——以浙江省博物馆所藏明清书法为例 |【艺术品 · 典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订阅《艺术品》期刊

以文会友    荣名为宝

荣宝斋

微信号 : RongBaoZhai1672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艺术品》期刊

作者:荣宝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